自读课文教学的三大法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亮点•成效/探究课堂43自读课文教学的三大法宝
王江群
(华岳初级中学,陕西渭南714200)
摘要:在“教读一自读一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阅读体系中,“自读”强调的是学生运用在教读中获得的阅读经验、方法和策略自主阅读,沉淀自主阅读能力,实现独殳阅读、个性化阅读等能力的获得和提升。
关键词:自读;教学;法宝
中图分类号:G632.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55(2019)10-0043-02
自读课文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独立阅读的课文内容。
统编教材总主编温儒敏先生就“教读和自读”这两种课型是这样解释的:“教读”课主要是教师讲,一般要求讲得比较细、比较精,教会学生阅读的方法。
统编教材每个单元有四篇课文,其中两篇就属于自读课文,可以说占据了统编语文教材的半壁江山。
菲利普夫妇听说于勒在外边发了财,因于勒的经济地位而改变了对他的看法,把改变家庭拮据局面的希望寄托在他身上,天天盼望他能早日归来。
这段话充分表现了菲利普夫妇的自私、贪婪、庸俗、冷酷和唯利是图的性格特征。
3.动作细节描写
夏天睡觉时,她又伸开两脚两手,在床中间摆成“大”字。
后经提醒,仍是满床摆成一个“大”字。
这段细节描写写出了长妈妈质朴、不拘小节、略带粗野的农村妇女的性格。
让学生体会这种刻画人物的方法。
4.心理细节描写
(1)我不知道你当时是不是察觉,一个孩子站在那里,对你是多么的依恋!(魏巍《我的老师》)(2)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吧!(都德《最后一课》)从温主编的话语中,我们就读出
了自读的内涵,即“自主”“用法”
“激趣”。
作为教学组织者的教
师,就是要围绕这三个词语展开
自己的自读课文课堂教学。
然而,我们在使用统编教材
的过程中,对于自读课文,仍存在
很多问题。
例如:很多老师在处
理自读课文时,仍按照教读课文
进行,没有引导学生使用助学系
引导学生领悟:句(1)抒发的
是对蔡老师至今仍怀有的思念、
崇敬的思想感情,表现一个小学
生内心对老师的感情达到了极
点。
句(2)当小弗郎士听到学校
屋顶上鸽子咕咕的叫声时,内心
表现出对敌人禁教法语的卑劣行
径的轻蔑、憎恨和珍视祖国语言
的深厚感情。
三、学会环境细节描写
(1)锯木厂后边的草地上,普
鲁士士兵正在操练。
(都德《最后
一课》)
(2)我们上了轮船,离开栈
桥,在一片平静的好似绿色大理
石桌面的海上驶向远处。
(莫泊
桑《我的叔叔于勒》)
(3)在我们面前,天边远处仿
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
来。
(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
引导学生品味:句(1)对社会
环境的描述,真实、简单地交代自
己的祖国已被敌人占领。
在法兰
西绿草如茵的土地上,敌人在这
统,不能准确设计出学生自学活
动,尤其是“任务•探究”单元,
学生没有活动,而是当作教读课
文处理;还有一种情况,老师彻底
放手,没有给孩子们以方法指导,
学生的自学不能有的放矢,只仅
仅是语言欣赏。
新课标对阅读教学的建议
是:“阅读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感
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初
里操练和践踏,这个法国东北部
小镇幽美的风景已荡然无存。
这
个细节,为下文埋下了伏笔,向读
者揭示“最后一课”这场悲剧的社
会根源。
句(2)和句(3)的景色
描写形成鲜明的对照,表现了菲
利普夫妇见到了于勒前后的不同
心境,并用环境描写进行烘托。
句(2)较明快,表现他们快活而骄
傲的欢愉心情;句(3)较灰暗,显
示了他们满怀失望与沮丧的
心情。
一课一得,让学生明白细节
描写对刻画人物性格、深化主题、
推动情节的发展等方面的作用,
思想上高度重视起来,学会细节
描写,从细节做起,让细节之花在
心中绽放!口
参考文献:
[1]彭静.聚焦文本,一课一
得[J].未来英才,2015(18).
[2]胡敏.聚焦语用,一课一
得[J].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2017(10):23-23.
zhongxue yuwen jiaoxue cankao
44亮点•成效/探究课堂
中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在没有任何参考资料前提下的读是能力的培养,在此基础上字斟句酌,更能提升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
鉴于上面存在的问题,我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简单总结出自读课文教学的三大法宝。
自读课文教学的第一法宝—
—素读课文
素读得真体验,交流使再提升。
自主阅读的起点就是让学生“素读”课文。
读一遍或几遍,大声读或默读,让他们自己获得阅读感受,有自己的思考。
而后与同学、老师进行交流。
教师在交流阶段可以根据单元教学要求提示交流的重点,适时引导,让学生的体验得以提升。
自读课文教学的第二法宝—
—用好"助学系统”
统编教材的助学系统有很多,如:阅读提示、文本旁批、课下注释、插图等等。
其功能主要体现为:提示教法,指点学法;历练语文能力,发展智慧结构;拓展语文知识,沟通课堂内外;彰明编者意图,从而突出教材的整体性。
这里,我主要谈谈“阅读提示”和“文本旁批”的作用。
1.用好“阅读提示”,简化教学环节。
每篇自读课文后都有“阅读提示”,“阅读提示”不是对这篇文章作面面俱到的解读,而是抓住其中与单元教学整体要求相契合的某一点,或一篇文章最独到的地方加以解剖,力求一课一得。
我们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课后的阅读提示进行自主阅读,这样.既可以使教学的环节简约化,又可以使整个教学结构线条化。
如吴伯萧的《灯笼》,在阅读提示中就写出了:“本文以散文的笔法,抒写了作者关于灯笼的一些记忆,从不同方面表达了灯笼对于他乃至民族的重要意义。
其中有文化上的……有情感上的…
…”通过“阅读提示”,可
以对这篇文章的内容结构进行细
化、分析,以此来设计教学环节,
可以找到文本蕴含着的阅读价
值,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赏析,从而
提高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
2.用好“文本旁批”,提高助
读功用。
我们在自读课文的教学
中,一定要引导学生用好“文本旁
批”。
旁批设计的问题,一是让学
生在某些可能有疑惑的地方作深
入思考,二是提示学生文章内容
或写法的重点处、关键处需要重
点把握。
旁批除了问题式,还有
批注式的,主要是引导学生赏析
的方法,提示他们品评文章的妙
处。
女n:刘成章的《安塞腰鼓》关
于腰鼓表演之前的状态,旁批处
有批注“沉稳而安静”,蓄势待
发。
塞寥数笔,就将表演前腰鼓
的情态表现得淋漓尽致。
在腰鼓
表演的过程中,提出了这样的问
题:“好一个安塞腰鼓!”在文中
重复多次,注意体会其作用。
这
样的问题就引导学生思考腰鼓在
表演近高潮时的各种特点,令读
者仿佛置身于沸腾的群舞中。
这
些旁批都是文本内容的关键之
处,写法的高超之处,语言的精妙
之处。
因此,用好“旁批”,大大
提高了助学系统的作用。
自读课文教学的第三法
宝—
—巧妙设计学生自读活动
自读课文没有现成的模式,
需要每位教师去探索。
人民教育
出版社尤炜主任说:“自读课文的
编写方式,意味着教学目标和课
型要有较大的变化。
”在自读课文
教学中,教师必须对整体学情和
个体差异准确把握,以学生能力
生成和素养提升为目的,站在单
元教学的高度审视、处理和设计
教学。
我看过《一滴水经过丽
江》的自读课文课堂设计,其中第
二环节是“聆听’一滴水的心
愿’”。
这位老师设置了这样的
问题:同学们借助阅读提示完成
了自读的第一步,下面,请看大屏
幕:我也要去_________,因为那里
__________(自己的话)。
第一个
空应该填什么呢?下面同学们小
组内两两合作,完成合作学习单。
(每个小组完成三张合作学习单)
合作学习单:我也要去四方
街,因为那里_________O
(提示:可以从修辞手法、写
作手法、情感、用词等或者其他任
意一个方面进行赏析,发表自己
的见解。
)
由此可见,自读课文的教学,
既要把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好
好地“读”、个性地“读”,又要让
学生带着学习任务有目的地
“读”,从而做到收放自如。
最后,巧妙地设计课外自读
推荐,这也是自读课文教学的一
个重要环节。
“三位一体”阅读
体系的延伸就是要引导学生读整
本书,所以,我们教师在白读推荐
的设计上就得做足工夫,也就是
说,如何让学生对自读课文的作
者感兴趣,对他的其他作品感兴
趣,以及对这种文体感兴趣。
如
汪曾祺的《昆明的雨》在拓展环
节出示了汪曾祺的话:我希望把
散文写得平淡一点,自然一点,家
常一点。
接着,引入汪曾祺《端午
的鸭蛋》和《胡同文化》选段,引
导学生品味。
由一篇到一类,对
学生进行阅读此类文章的方法指
导,让学生在细细咂摸中领略汪
老直白而平和,富有韵味和生活
气息的散文语言。
课后推荐大家
阅读汪曾祺的《人间草木》《故乡
的食物》两本书。
书目的推荐,又
将课堂延伸到了课外,使得“昆明
的雨”真正浸润到学生的心里。
教读课文重在学“法”,自读
课文重在用“法”。
老师必须掌
握统编教材编写的意图,注意教
读和自读这两类课型的区别,在
方法引领的基础上,真正能够放
手让学生自主阅读,读出自己的
理解和思考。
口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