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元合金的制备与显微组织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同成分Al-Si合金在不同冷却条件 下组织形成过程分析
• 由Al-Si相图可知,w(Si)≤1.65%时:发生固溶转变,液 相随温度降低,析出α固溶体,温度继续降低直至全部 液相转变为α-固溶体,最后阶段Si在α-固溶体中过饱和, 多余的si从固溶体中析出。冷却过程为: L→L+α→α→α+β。当快速冷却时产生非平衡共晶组织。 • 1.65%≤ W(si)﹤11.6%时,发生亚共晶转变,冷却过 程为 L→L+α→(α+β)共+βⅡ,快冷时产生部分伪共晶。 • W(Si)=11.6%时,发生共晶转变,共晶反应为L→α+β, 在共晶温度以下,α、β各自沿溶解度曲线析出二次α、β, 冷却过程为L→α+β→(α+β)共+αⅡ+βⅡ。 • 11.6%≤w(Si) ﹤98%时,过共晶反应,冷却过程为 L→L+β→β+(α+β)共+αⅡ
102精制砂模
铸态,砂模,氢氟酸腐蚀,500× 组织:共晶 图中为共晶组织,为两相交替的针 状组织,共晶的流动性好,所以缩 孔不多,比较金属模和砂模,由于 砂模的冷却速度比金属模慢,所以 从整体上说,金属模更倾向于柱状 晶,砂模更倾向于等轴晶,柱状晶 组织更为致密,但是晶区交界面较 为脆弱,且易富集杂质,等轴晶晶 粒相互咬合,裂纹不易扩散,但致 密度不如柱状晶,从图上也可看出, 金属模的组织比砂模更均匀细密。
实验小结
• 经过本次试验,基本了解了铸造铝合金的 流程,金相样品的制备方法。
• 通过实验将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对所学 的知识理解更深刻。 • 实验中用到了自动化的仪器,磨制与抛光 都是机器完成的,成为不小的遗憾。
过共晶金属模
铸态,金属模,氢氟酸腐蚀, 500× 组织:硅的初生相+共晶组织 硅是高熔点物质,它的初生相是 深色规则多边形,分布在共晶组织 之间,由于过共晶合金组织中有大 量块状初生硅,切削加工性差,但 是这类合金红膨胀系数小,耐磨且 抗热裂性好,主要用于制造活塞等 耐磨件。过共晶成分中硅含量比共 晶多,所以它的流动性比共晶成分 好,故而缩孔比共晶少。
在用Al-Si合金中,共晶成分的Al-Si合金在快冷条件下得到的组织不是共晶 组织,而是亚共晶组织;而过共晶成分的合金则可能得到共晶组织或亚共 晶组织,这种异常现象通过下图所示的伪共晶区的配置不难解释了。
纯铝
铸态,金属模,氢氟酸腐蚀,500× 组织:纯铝 纯铝的组织单一,故而压力加工性能好, 但是它的流动性很差,铸造过程中需要从 不同的冒口补缩,图中很明显,同其他图 比较,有大量的分散缩孔,这对于它的综 合性能很不利。
4. 磨制与抛光:各种成分Al-Si合金相片:1.纯铝 2.亚共晶金属 模 3.102精制砂模 4.102精制金属模 5.102变质处理金属模 6.过共 晶金属模 试样上中部套橡皮圈,放好,160转每分钟,1号盘,金刚石 砂纸,喷水,去划痕;2号盘,600目水砂纸,喷水,去划痕;3, 4,5 抛光,喷抛光液,其中分别对应9um,3um,0.05um 砂纸。每 次磨完,冲洗,使研磨液去净,再用超声波清洗,烘干,进入 下一步。 5.侵蚀:试样用酒精清洗,吹干,在氢氟酸中浸泡约10s,用 水冲干净(氢氟酸有害,用夹子取试样),再用酒精洗,吹干。 6. 观察所制得的金相样品:试样固定在橡皮泥上,放在金相显 微镜下,先50倍镜头,调节准焦螺旋,先粗后细,清晰后换500 倍镜头,再调,找到合适区域拍照。(由于氢氟酸挥发,对镜 头有害,最好不要腐蚀完了马上去拍照)
二元合金的制备与显微组织分析
实验目的
• 1 了解铸造铝合金配制,熔炼过程,二元合 金样品的制备,工艺设计及显微组织分析 的技术和方法,提高学生的实验综合能力。 • 2 学会应用二元相图,分析各种二元合金 平衡或非平衡组织的形成过程。 • 3 熟悉典型Al-Si合金的二元相图,了解含硅 量及凝固速度的变化对组织和性能影响。 • 4 初步掌握铸造铝硅合金的熔炼、浇注、 试样制备及观察显微组织等方法。
熔炼
• 铝合金的熔炼是铝铸件生产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 包括选择熔炼设备和工具,炉料处理与配比计算以及控 制熔炼工艺过程。 • A 熔炼炉与坩埚 • 铝合金以及其它铸造有色合金熔炼中的问题是元素氧化 烧损量大,合金液吸气量多。因此熔炼炉应保证金属炉 料快速熔化,缩短熔炼时间,以减少合金元素烧损和吸 气;降低燃料、电能消耗;延长炉龄。常用的熔炼炉有: 电阻坩埚炉、电阻反射炉、中频炉、焦炭坩埚炉、油坩 埚炉等。 • B 坩埚 • 熔炼铝合金的坩埚有铸铁,铸钢(材质多为含铬耐热铸 铁或中硅耐热球铁)坩埚和石墨坩埚两种
亚共晶金属模
铸态,金属模,氢氟酸腐蚀,500× 组织:铝的先析出相+共晶组织 图中有树枝晶,是明显的金属结晶,为 铝的先析出相,分布在共晶组织之间, 亚共晶铝合金适用于高强度铸件,由于 加入硅可以提高流动性,改善铸造性能, 提高补缩性和抭热裂性,亚共晶中硅比 共晶少,故而流动性不如共晶好,缩孔 较多,但是却由于铝较多,提高了塑性 和切削加工性。
实验原理
• Al-Si合金以硅为主要合金元素的合金,所示为 Al-Si二元相图。Al-Si二元系共晶成分含Si 11.6%, 通常将含Si 10%~13%的合金视为共晶合金,含 Si 4%~10%的合金视为亚共晶合金,含Si 14%以 上的合金视为过共晶合金。Al-Si系合金具有优 良的铸造性能(流动性能好,气密性好,收缩 率小和抗热裂倾向小)经过变质和热处理之后, 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强度高)、物理性能(热膨 胀系数小)、耐蚀性和耐磨性,是铸造合金中 用途最广,品种最多的一类合金。
助剂
• 覆盖剂――用来覆盖于合金液体表面,防止合 金氧化和吸气。主要有氯化钾氯化钠,氟化钙 等组成的覆盖剂 • 精炼剂――用来清除合金液中所含的气体和氧 化物夹杂等。铝合金熔炼常用的精炼剂有:氯 化锌,六氯乙烷,氯气,氮气及由氯化钠,氯 化钾,冰晶石等组成的精炼剂。 • 变质剂—指在金属液体中加入少量的添加剂, 使金属或合金的结晶组织和性能发生明显的改 善的工艺操作。常用的变质元素有:钠,锆, 锶,鉍,锑,镧、磷等。
102变质处理金属模
铸态,变质剂,金属模,氢氟 酸腐蚀,500× 组织:共晶 铸造过程中加了变质剂—指在 金属液体中加入少量的添加剂, 使金属或合金的结晶组织和性能 发生明显的改善的工艺操作。常 用的变质元素有:钠,锆,锶, 鉍,锑,镧、磷等。很明显,加 入变质剂后,这里的共晶组织比 不加变质剂的更为均匀,没有明 显的初生相和两相交替的针状组 织,因此有更好的力学性能 。但 是似乎缩孔数量比上图中多,可 能是铸造过程中加变质剂后,搅 拌不足,气泡没有充分的排出。
铝-硅合金机械性能与铸件
a-砂型铸件 b-金属型铸件 c-高硅含量铸件
实验步骤
1. 参观铝锭的浇注过程,了解不同种模(砂模、金属模)的浇注 和凝固以及不同浇注条件对铝锭组织的影响。对不同成分、不 同条件、冷却方式下的浇注结果加以了解与认识。 2. 显微观察室温下不同Fe-C合金组织的金相。 3. 制备金相观察样品:A.切割:样品长度合适(3-4cm),固定, 放下盖子,旋转急停按钮,按start ,操作(匀速拉杆),按急 停按钮,拉杆推上,开盖,取出样品。B.镶嵌: 放试样,中心位 置,加粉(phenolic powder, 1-1.5勺),升降台下,旋转盖子,压 紧,开始:压力2400 psi ,per-heating 5-6min , heat 3min ,cool 1min. 开盖,上升,取出试样,刻标号。
102精制金属模
铸态,金属模,氢氟酸腐蚀,500× 组织:共晶 铸造时加了精炼剂,用来清除合金 液中所含的气体和氧化物夹杂等。铝 合金熔炼常用的精炼剂有:氯化锌, 六氯乙烷,氯气,氮气及由氯化钠, 氯化钾,冰晶石等组成的精炼剂。 图中从理论上应该只有均匀的共晶 组织,为两相交替生长的针状组织, 图中的大部分区域也确实如此,实际 上由于成分配比和动态过冷有极微量 的硅的初生相,为深色的较为规则的 多边形,但总的来说比过共晶少得多 ,图中的缩孔是铸造留下的,由于共 晶成分的流动性好,缩孔集中,总体 上缩孔并不多。
硅合金元素的作用
• 硅是大部分铸造合金的主要元素,硅同铝生成含 11.6%硅的共晶体,加入硅可以提高流动性,改善 铸造性能,提高补缩性和抭热裂性。富硅相是硬度 较高的。所以合金的硬度随着硅含量的增加而增加, 但是却降低塑性和切削加工性。 • 共晶铝硅合金结晶温度范围小,在一定的浇注温 度下流动性很好,凝固时形成集中的缩孔,这类合 金适用于薄壁件。亚共晶铝合金适用于高强度铸件, 过共晶合金组织中有大量块状初生硅,切削加工性 差,但是这类合金红膨胀系数小,耐磨且抗热裂性 好,主要用于制造活塞等耐磨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