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夏自然保护区秦岭冷杉病虫害防治措施探析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秦岭冷杉(Abies chensiensis Tiegh.)为我国特有 的古老树种,主要分布在陕西省、湖北省及甘肃省内 海拔 2 300 ~ 3 000 m 地区。秦岭冷杉属于国家二级保 护植物,但其容易遭受鼠类啮食,天然更新能力较差, 而且既往采伐频繁,造成秦岭冷杉分布面积日益减小, 成为濒危植物。为保护秦岭冷杉,经甘肃省批准建立 阿夏自然保护区。该保护区被誉为“植物王国”,自 成立以来,积极引领生态环境保护,制订多种秦岭冷 杉保护方案。
54
第18卷第6期 Vol.18 No.6
南方农业 South China Agriculture
2024年3月 Mar. 2024
3)有症状冷杉处理。对于已经感染且存在症状的秦岭 冷杉,需要立刻拔除,防止病害传播,并使用 50% 多 灵菌可湿性粉剂 500 倍液喷雾处理,每隔 7 ~ 10 d 喷 洒 1 次,连喷 2 ~ 3 次。对于冷杉煤污病感染初期且 未出现典型表现的秦岭冷杉,可用 50% 多菌灵 400 倍 液喷施防治,每隔 10 ~ 15 d 喷洒 1 次,连用 2 ~ 3 次。 必要时,对病木周围 50 cm 范围内秦岭冷杉树苗进行 清除处理。4)无症状冷杉处理。对于健康且无症状的 秦岭冷杉幼苗,应喷施波尔多液或者福尔马林溶液, 连喷 2 次,每次间隔 10 ~ 15 d,以减少秦岭冷杉患病 风险。5)鼠患防治。防治鼠患能够降低木材损伤风险, 为避免真菌感染奠定基础 [5]。6—8 月,捕杀中华鼢鼠, 避免其啃食导致秦岭冷杉损伤,诱发真菌感染。6)病 原消杀。在秋季,每 10 ~ 15 d 使用 1 ~ 2 次 50% 多 灵菌可湿性粉剂 500 ~ 700 倍液进行灌根,控制土传 病害,降低秦岭冷杉感染真菌的风险。 3.2 害虫防治措施
摘 要 秦岭冷杉素有“植物活化石”之称,能够为古生态环境研究提供素材。但是,受多种因素影 响,秦岭冷杉已经成为濒危物种之一。阿夏自然保护区是甘肃省级自然保护区,秦岭冷杉是该自然保 护区内的重要保护植被之一。病虫害是秦岭冷杉生长过程中的主要威胁,严重影响秦岭冷杉产业的发 展。基于阿夏自然保护区秦岭冷杉种植现状,分析冷杉煤污病、立木腐朽病、冷杉立枯病、冷杉梢斑 螟、冷杉线小卷蛾、松叶蜂及冷杉球蚜等秦岭冷杉病虫害的发生规律与防治措施,为病虫害防控方案 的制订提供参考。 关键词 秦岭冷杉;病虫害;防治;阿夏自然保护区 中图分类号:S791.14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ki.1673-890x.2024.06.018
害虫主要在夏季活跃,且存在喜好在秦岭冷杉伤 口处过冬的特性。基于上述原因,修剪秦岭冷杉枝条 时应保证剪口顺滑。
对于冷杉梢斑螟,可根据其趋光性设置频振式杀 虫灯进行诱杀;幼虫期,使用 10% 蚜虱净 10 倍液向 秦岭冷杉树干注射,注射剂量为 10 mL·株 -1。
对于冷杉小卷蛾,发现冷杉虫苞时,及时摘除, 并在林地外焚烧,以降低虫口密度。对于冷杉小卷蛾 幼虫,可用乐果、敌敌畏、甲胺磷乳油等喷施防治, 喷施 2 ~ 3 次,间隔 7 ~ 10 d。注意轮换给药,避免 幼虫产生耐药性。对于冷杉小卷蛾成虫,可用敌敌畏 喷施防治,连用 2 次,间隔期为 10 d。
病虫害始终是限制秦岭冷杉种植产业发展的主要 因素 [1]。阿夏自然保护区常见秦岭冷杉病虫害有冷杉 煤污病、立木腐朽病、冷杉球蚜等。本文归纳秦岭冷 杉病虫害发生原因,总结其发生规律,并梳理相应防 治措施。
1 阿夏自然保护区秦岭冷杉种植业发 展现状
阿夏自然保护区位于陕西省南部,秦岭山脉中段。 该保护区内森林资源丰富,其中秦岭冷杉是主要树种 之一。近年来,阿夏自然保护区积极发展冷杉种植业,
2.6 松叶蜂 幼虫期的松叶蜂常以秦岭冷杉针叶为食,喜食用
针叶上半部分,致使秦岭冷杉出现针叶缺损、枯萎等 情况。随着松叶蜂虫龄增大,秦岭冷杉针叶被啃食殆尽, 仅余叶鞘部分。长期遭受松叶蜂幼虫啃食的秦岭冷杉 枝条、针叶呈枯黄状,像火烧一样,树势衰弱。松叶 蜂繁殖力强,1 年可发生 3 ~ 4 代,可以利用预蛹形 态完成越冬过程。松叶蜂的发生规律与气候条件密切 相关,温暖干燥的环境有利于其幼虫的生长繁殖,因此, 松叶蜂在夏季发生最为严重。 2.7 冷杉球蚜
立木腐朽病由真菌引起,真菌孢子通过气流传播, 在秦岭冷杉树干伤口或其他薄弱部位萌发,树干处会 形成肿瘤状凸起,侵入木质部,形成菌丝体,进而导
53
第18卷第6期 Vol.18 No.6
南方农业 South China Agriculture
2024年3月 Mar. 2024
致木材腐朽。木材腐朽后,会变得松软、脆弱,丧失 承重能力,最终导致秦岭冷杉死亡,且在砍伐时才容 易被发现。立木腐朽病的发生规律与气候条件、秦岭 冷杉健康状况等因素有关。高温高湿的环境有利于病 菌的生长繁殖,因此夏季立木腐朽病发生严重。立木 腐朽病的发生还与秦岭冷杉的树龄、生长状况等因素 有关。幼龄、生长状况不佳的秦岭冷杉更容易感染立 木腐朽病。立木腐朽病可分为心材腐朽、边材腐朽、 边心材共腐朽。感染立木腐朽病的秦岭冷杉木材会出 现腐朽、变色等缺陷,降低木材的品质和经济价值。 2.3 冷杉立枯病
对于松叶蜂这种需要持续防治的害虫,在不同季 节应采取不同的防治措施。夏季,松叶蜂具有暴发性 特点,为减轻其危害程度,应在 6—7 月喷施人工苦参 碱进行防治。秋冬季节,人工摘除蜂茧并集中销毁, 为降低越冬虫源奠定基础。对位于不同林地的秦岭冷 杉,需要采用不同的干预措施,如林地边缘的秦岭冷 杉应以防虫蛀为主。与此同时,根据虫龄差异实施个 体化干预。例如,对低龄幼虫,应以杀虫为主,使用 药剂有敌百虫、杀暝松乳油、敌敌畏乳油等,连用 2 ~ 3 次,每次间隔 10 d,注意轮换用药;在成虫羽化期, 可使用杀螟松乳油喷施防治,每次间隔 10 ~ 15 d,连
冷杉立枯病由真菌立枯丝核菌引起,真菌孢子通 过气流传播,在秦岭冷杉根部伤口或其他薄弱部位萌 发,侵入木质部,形成菌丝体,进而导致根系腐烂, 水分和养分无法输送到树冠,最终导致秦岭冷杉死亡。 通常,冷杉立枯病发生在秦岭冷杉幼苗上,对秦岭冷 杉人工林影响较为严重。冷杉立枯病可以分为烂芽型、 烂叶型、烂根型。秦岭冷杉种子萌芽破土之后主要感 染烂芽型立枯病。幼苗木质化且茎叶发育期内,主要 感染烂叶型立枯病,茎干及叶片上会产生灰白色或白 色网状物质,茎叶腐烂,幼苗枯死。烂根型立枯病容 易出现在幼苗木质化时,染病后根系腐烂发霉,植株 萎靡枯死。冷杉立枯病的发生会造成森林中秦岭冷杉 数量减少,影响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2.4 冷杉梢斑螟
喷 2 ~ 3 次。 对于冷杉球蚜,可在 5 月中旬开展防治,向秦岭
冷杉树喷施 1.2% 苦参碱·烟碱乳油 800 ~ 1 000 倍液, 间隔 15 d 喷施 1 次,连用 2 次。6 月末针对成虫再次 进行防治,更换药物为 40% 氧化乐果乳油 1 000 倍液 或 80% 敌敌畏乳油 1 500 倍液,间隔 15 d 喷施 1 次, 连用 2 ~ 3 次。
第18卷第6期 Vol.18 No.6
南方农业 South China Agriculture
杨维军 . 阿夏自然保护区秦岭冷杉病虫害防治措施探析 [J]. 南方农业,2024,18(6):53-55.
2024年3月 Mar. 2024
阿夏自然保护区秦岭冷杉病虫害防治措施探析
杨维军 (甘肃白龙江阿夏省级自然保护区管护中心,甘肃甘南 746300)
总之,阿夏自然保护区秦岭冷杉病虫害主要分为 真菌性病害(冷杉煤污病、立木腐朽病等)、害虫(冷 杉梢斑螟、冷杉线小卷蛾等)两大类,对这两类病虫 害的防治效果直接决定了秦岭冷杉木材的品质与经济 价值。
3 秦岭冷杉病虫害防治措施
3.1 真菌病害防治措施 冷杉煤污病、立木腐朽病、冷杉立枯病均属于真
菌性病害,针对这类病害的防治措施可归纳为林地环 境卫生管理、林木管理、有症状冷杉处理、无症状冷 杉处理、鼠患防治、病原消杀 6 个方面 [4]。1)林地环 境卫生管理。保持林地环境卫生,定期巡视林区,及 时清除病死、风倒木和其他障碍物,减少侵染源。2)林 木管理。对秦岭冷杉进行修剪时,剪口要平滑,避免 劈裂,减少病菌侵害枝干的风险。在修剪过程中,如 果发现秦岭冷杉树干存在空洞、霉变、枯枝等情况, 应利用工具将腐烂部位完全清除,并将 3% 氟化钠溶 液涂抹在病损处,联合应用 5% 硫酸铜或波尔多液效 果更好。后期将切口部位加涂一层油灰,减少树洞积 水的概率。与此同时,需要注意其他有害生物的防治。
2 秦岭冷杉常见病虫害种类及发生规律
阿夏自然保护区秦岭冷杉常见病虫害有冷杉煤污 病、立木腐朽病、冷杉立枯病、冷杉梢斑螟、冷杉线 小卷蛾、松叶蜂及冷杉球蚜 7 种 [3]。 2.1 冷杉煤污病
冷杉煤污病由真菌引起,真菌孢子通过气流传播, 在冷杉叶片上萌发,侵入叶肉组织,形成菌丝体,进 而在枝梢上产生黑色煤烟状物(小霉斑),即煤污层。 煤污层覆盖叶片表面,阻碍光合作用,导致叶片枯黄 脱落,影响秦岭冷杉的生长势和抗逆性。冷杉煤污病 的发生规律与气候条件密切相关。高温高湿的环境有 利于病菌的生长繁殖,因此夏季冷杉煤污病发生严重。 2.2 立木腐朽病
冷杉线小卷蛾属于卷叶类害虫,其幼虫以秦岭冷 杉嫩枝、叶片为食,影响秦岭冷杉的生长发育。10 月 中旬,冷杉线小卷蛾幼虫开始越冬,并在次年 4 月下旬 活跃,将吐出的白丝和针叶黏结起来形成虫苞。幼龄和 生长状况不佳的秦岭冷杉更容易受害。秦岭冷杉受害 后,会出现叶片畸形、枯萎的情况,影响观赏价值; 木材出现虫眼、变色等缺陷,降低木材的品质和经济 价值。
冷杉球蚜以秦岭冷杉的嫩枝、叶片为食,造成叶 片畸形、枯萎,影响秦岭冷杉的生长发育。冷杉球蚜 可以在秦岭冷杉芽上越冬,4 月中旬开始活跃,6 月发 育成成虫,然后在秦岭冷杉嫩叶上产卵。6 月末为产 卵高峰期,幼蚜孵化。幼蚜在秦岭冷杉树的针叶上固 定并留存蜡质分泌物,这一现象导致秦岭冷杉嫩枝芽 中汁液大量减少而引发针叶枯黄,影响秦岭冷杉生长。 此外,受害秦岭冷杉会出现虫眼、变色等缺陷,木材 品质和价值降低。
收稿日期:2024-02-06 作者简介:杨维军(1972—),大专,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森林资源 保护、林业病虫害防治。E-ma阿夏自然保护区的树 木自然枯死率仅为 9.6%[2]。冷杉种植业已成为阿夏自 然保护区的重要经济支柱产业之一。秦岭冷杉是重点 保护植物,是阿夏自然保护区的主要构成树种之一。 但是,常年来受多种病虫害影响,秦岭冷杉数量持续 减少,急需积极探索可持续利用秦岭冷杉资源的方式, 促进保护区生态效益提升。
4 结语
对于秦岭冷杉病虫害,需遵循科学预防、科学治 理的防治理念,有效降低真菌类病害、害虫的发生风险。 虽然近年来阿夏自然保护区加大了对林木的监管、养 护力度,但是受当地地理条件限制、树种多样化不足 影响,病虫害发生较严重。秦岭冷杉是阿夏自然保护 区重要的天然树种,具有科研价值高、经济价值高的 特点。未来,阿夏自然保护区应建立秦岭冷杉优良种 质园,选育抗病虫害品种;培育优质苗木与林下植物, 形成垂直结构,增加林分复杂度;加强监测预警网络 布局,开展病原鉴定与监测预报工作;积累生物学防 控经验,根据不同病虫害发生规律,制订有效的综合 防治计划;引导社区参与,加强监督管理;及早清除 病死树木,控制冷杉梢斑螟、冷杉线小卷蛾等害虫的 发生,有效阻断病虫害传播;坚持以秦岭冷杉为载体, 开展天然林生态环境与森林病虫害研究。总之,阿夏 自然保护区应多措并举,科学防控秦岭冷杉病虫害, 为保护好自然遗传资源提供技术支持。
3 ~ 4 龄冷杉梢斑螟幼虫会在秦岭冷杉球果内越 冬,成虫后直接取食球果、嫩梢。6 月下旬成虫产卵, 7 月上旬孵化。被冷杉梢斑螟幼虫咬食后的秦岭冷杉 嫩梢上会出现指头大小的疤痕,并伴有松脂凝结。幼 虫钻入嫩梢,会导致秦岭冷杉出现空髓腔。幼虫钻入 球果,造成球果基部形成圆形蛀口,进一步引发秦岭 冷杉繁育不良。秦岭冷杉受害后,会出现嫩梢弯曲、 枯萎,甚至倒伏的情况。 2.5 冷杉线小卷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