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备课参考】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三)教学课件专题1-3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②历史意义:二人率先运用系统的思辨,将宇宙的自然 结构与人的 精神结构 融合起来, 为理学的建立开辟了道路。 (2)张载 ①开创了理学中的“气学”一派,是理学中 唯物主义 的杰出代表。 ②在理论上,严格区分了天、道、性、心等概念,准确 地表达了理学的
基本宗旨
和精神。
(3)“二程” ①确定了理学的最高范畴“ 天理 ”。 ②认为天理的核心和修养的最高境界都是“仁”。 ③仁者不但能化物于无形,而且能获得高度的主体自由 和极大的精神满足。
朱熹的学说与理学的成熟
1.朱熹的学说 (1)理气论 ①认为 理 比气更根本,理先于气。
②气有变化的能动性,理不能离开气。 ③万物之理终归为一,这就是“ 太极 ”中的阴阳变化。
(2)修养论 ①以 本体论 为基础的关于个人学习、实践的学问。 ”两个阶段,强调日积
②教育分“小学”和“ 大学 月累和循序渐进。
●教学流程设计
演示结束
课程标准 1.列举宋明理学的 代表人物。 2.说明宋明时期儒 学的发展。
重点难点 1.宋明理学代表人物的主要思想及其 特征和影响。(重点) 2.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异同。(难 点)
儒学的困境与儒学复兴运动
1.儒学的困境 (1)东汉末年:儒学的权威性被严重削弱。 (2)魏晋时期:道教和 佛教 的广泛传播,儒学统治地 位进一步被削弱。
案例二——文字导入 在宋代儒学复兴运动中诞生的理学,将儒家的忠孝节义 提升到了“天理”的高度, 形成一整套囊括天人的严密体系, 又称新儒学。理学的出现与走向成熟,体现了儒学的新发展。 在本课学习中,要求同学们思考的问题有:宋明理学产生的 时代背景是什么?它的发展过程怎样?宋明理学与传统儒学 相比,出现了哪些变化?你怎样看待这种变化?由此导入新 课。
3.地位及影响 (1)地位:朱熹被誉为一代儒学宗师,地位仅次于 孔子 和孟子。 (2)影响:他的思想作为官方 正统儒学 ,影响后世六七 百年之久,对维护专制主义政治制度起了重要作用。
阅读教材 P15“学习思考”:朱熹的理学思想,在他生前 曾被官方诬为“伪学”, 而在他死后却被官方奉为儒学正宗, 为什么? 【提示】 朱熹的学说全面总结了北宋以来的理学成就,
③“仁”是人的爱心及一切道德价值的终极源泉。 ④“慎思明辨,格物致知”。 ⑤强调获得精神的自足和自由的同时,还应有强烈的
社会责任感
。
(3)政治理论 ①道的价值内涵是“
三纲五常
”。 ”。
②儒家干预政治的关键是要设法“ 正君心 2.朱熹对理学的发展
将《大学》 、 《 中庸 》 、 《论语》 、 《孟子》集为《四书》 , 并对之加以注解,使之成为理学的经典。
理解理学和心学的 思想内涵;正确评 难 价程朱理学和陆王 点 心学的历史地位和 特点。
运用讲解归纳法:结合【互动探 究】和【名师讲解】栏目,首先 归纳出清晰的条目,然后运用实 例和历史的逻辑,逐条讲解透析, 使学生透彻理解,并牢记于心。
●新课导入建议 案例一——图片导入
“二程”讲学的嵩阳书院
《二程语录》 记载“程门立雪”的典故时说: “游、 杨 (即 程颐的学生游酢、杨时 )初见伊川 (即程颐),伊川瞑目而坐, 二人侍立。既觉,顾谓曰:‘贤辈尚在此乎?日既晚,且休 矣。’及出门,门外之雪深一尺。”想一想:“二程”是指 哪两个历史人物?他们的核心观点是什么?“程门立雪”的 典故说明了哪些问题?
(2)影响:陆九渊是 心学 的开创者,其思想言论具有很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的冲击力,在当时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并深刻影响了后世 的思想体系。 2.王守仁 (1)思想主张 ①“ 灵明 ”是人的心,是天理,是本心,是良知。
②学以至圣的修养关键,在于“ 致良知 ”。 ③强调用“
知行合一 ”来遏止伪善流行。
(2)影响 ①王守仁建立了系统的 心学理论 , 是心学的集大成者。 ②陆王心学的出现,标志着 重建儒家信仰 务已经完成。 的理论任
北宋五子与理学的创立
1.理学含义 北宋五子将儒家的忠、孝、节、义提升到了“ 天理 ” 的高度,形成了一整套囊括天人关系的严密思想体系。 2.北宋五子 (1)周敦颐和邵雍 ①思想主张
建构了关于万事万物的 衍生规律 , 周敦颐 把人与天地万物的本原合而为一,为 “ 理 ”生万物的理论提供了依据 邵雍 试图揭示宇宙规律,进而解释人类命运
把人的自我完善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强调要达到仁者境界, 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作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 道德规范和修养方法,适应了封建统治者巩固封建统治秩序 的需要。
陆王心学与理学的发展
1.陆九渊 (1)思想主张 ①提出的核心命题是“ 心即理也”, 意思是本心即天理。 ②主张于人生日常处直接体悟理,“ 发明本心 作为自己安身立命的准则。 ③认为“ 物欲 ”和“ 意见 ”是人心之弊, 所以要将 其剥落、扫除。 ”,
三
宋明理学
教师用书独具演示
●课程标准 展现本课课标,并总结出具体的知识点,使学生对本课 的学习目标做到了然于胸。
●重点难点 通过多媒体或者小黑板的展现,让学生对本课的重点和 难点做到心中有数,便于在学习中重点把握,重点学习。
重点难点 处理方法 结合【互动探究】栏目,运用史 重 掌握程朱理学和陆 料,创设情境,设置问题,师生 点 王心学的基本内容。 合作探究,培养学生论从史出和 探究问题的能力。
儒经义理
之风大开,士气随之大变。
③重忠孝、 讲廉耻 ④理学孕育而生。
、励气节的社会氛围逐渐形成。
阅读教材 P13“学习思考”:老聃是中国人,为什么石介 说他“自胡来入我中国”? 【提示】 石介的说法反映了当时的一些儒家学者有意
将在文化渊源上原本属于中原文化的道家之学及道教归于与 中原文化有本质区别的蛮夷文化的范畴之内,以贬低道家文 化,进一步抬高儒学的地位。
2.儒学复兴运动 (1)过程 韩愈:率先提出了复兴儒学的主张, 提出了儒家的“ 道统”思想。 ①唐代 李翱:提出从“ 性命之源 ”的高度 来理解孔子之道。 ②北宋:士大夫们强调要巩固中央集权,实现长治久安, 必须
以唐为鉴
,复兴儒学。
(2)影响 ①韩愈和李翱的思想,成为北宋儒学复兴和 理学创立 的先声。 ②北宋研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