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上册物理期中考试总结整理( Word版含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上册物理期中考试总结整理( Word版含答案)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用一把直尺可以测量反应速度。

现有甲、乙两同学,甲同学用手指拿着一把长60cm的直尺,零刻度在上端甲同学手附近,乙同学把手放在最大刻度线位置做抓尺的准备,当甲同学松开直尺,乙同学见到直尺下落时,立即用手抓住直尺,记录抓住处的数据,重复以上步骤多次。

得到数据中有以下三组(单位:cm),g=10m/s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第一次测量的反应时间约为2 s
B.第二次抓住之前的瞬间,直尺的速度约为30m/s
C.三次中测量的反应时间最长为0.3s
D.若某同学的反应时间为0.4s,则该直尺仍可测量该同学的反应时间
2.关于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在不受外力作用时物体才有惯性
B.只有运动的物体才具有惯性
C.惯性是指物体具有的保持原来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
D.两个物体只要速度相同,惯性就一定相同
3.“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实验中,为使小车运动时所受的拉力近似等于盘和重物的总重力,则盘和重物的总质量m与小车的质量M应满足的关系是()
A.m远大于M B.m远小于M C.m略大于M D.m略小于M
4.如图所示,人站立在体重计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人对体重计的压力和体重计对人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 .人对体重计的压力和体重计对人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C .人所受的重力和人对体重计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D .人所受的重力和人对体重计的压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5.下列关于重力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重力的方向一定竖直向下,可能指向地心
B .物体的重心一定在其几何中心
C .物体的重力总等于它对竖直测力计的拉力
D .把地球上的物体移到月球上,物体的质量和所受重力变小
6.如图所示,一质点从0t =时刻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A 和B 是原点x t -图线上的两个点,该质点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 )
A .24m/s 7
B .22m/s 3
C .25
m/s 8 D .22m/s
7.两个小球从两个不同高度处自由下落,结果同时到达地面,如图所示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它们的运动的是( )
A .
B .
C .
D .
8.下列物理学习或研究中用到极限思想的是( )
A .“质点”的概念
B .合力与分力的关系
C
.“瞬时速度”的概念 D .研究加速度与合力、质量的关系
9.图(a )所示,一只小鸟沿着较粗的树枝从 A 缓慢移动到 B ,将该过程抽象为质点从圆弧A 点移动到 B 点,如图(b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树枝对小鸟的弹力减小,摩擦力减小
B .树枝对小鸟的弹力增大,摩擦力减小
C .树枝对小鸟的弹力增大,摩擦力增大
D .树枝对小鸟的弹力减小,摩擦力增大
10.以下的计时数据指时间间隔的是:( )
A .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每日19时开播
B .某人用15s 跑完100m
C .我们下午2∶00开始上课
D .唐山开往北京的4420次列车于16∶40从唐山站发车
11.一辆汽车正在笔直的公路上以72km/h 的速度行驶,司机看见红色交通信号灯便踩下刹车.此后汽车开始匀减速运动,设汽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4m/s 2.开始制动后,前6s 内汽车行驶的距离是
A .40m
B .48m
C .50m
D .80m
12.2019年7月16日,在韩国光州世界游泳锦标赛跳水项目男女混合团体决赛中,中国组合林珊/杨健获得该项目金牌.将林珊进入水中后向下的运动视为匀减速直线运动,该运
动过程的总时间为t .林珊入水后前2t 时间内的位移为x 1,后2
t 时间内的位移为x 2,则21x x 为
A .1:16
B .1:7
C .1:5
D .1:3
13.甲、乙两车在同一平直公路上同向运动,甲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乙做匀速直线运动。

甲、乙两车的位置x 随时间t 的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时刻t 1,两车速度相等
B .在时刻t 1,甲车追上乙车
C .从t 1到t 2时间内的某时刻,两车速度相等
D .从t 1到t 2时间内,甲车走过的路程大于乙车走过的路程
14.有下列几种情景,请根据所学知识选择对情景的分析和判断正确的说法 ( )
A .嫦娥四号运载火箭点火后即将升空,因火箭还没运动,所以加速度一定为零
B .高速公路上高速行驶的轿车紧急刹车,此时轿车速度变化很快,所以加速度也大
C .运行的磁悬浮列车在轨道上高速行驶,因其速度很大,所以加速度也一定很大
D .江泉高架桥的下桥匝道指示牌数字“40”,意思是车辆平均速度限定在40km/h 及以下
15.物体以20m/s 的速度由坡底冲上一足够长的斜坡,当它返回坡底时的速度大小为16m/s ,已知上坡和下坡两个阶段物体均沿同一直线做匀变速直线运动,但上坡和下坡的加速度不同.则物体上坡、下坡所用的时间之比为( )
A .4:5
B .5:4
C .2:3
D .3:2
16.下列哪个物理量单位所对应的物理量是标量
A .2m/s
B .N
C .kg
D .V/m
17.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 1和m 2的木块A 和B 之间用轻质弹簧相连,在拉力F 作用下,竖直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某时刻突然撤去拉力F ,撤去F 后的瞬间A 和B 的加速度大小为a A 和a
B ,则
A .a A =0,a
B =g
B .a A =g ,a B =g
C .a A =0,a B =122
m m g m + D .a A =g ,a B =122
m m g m + 18.如图所示,一根轻质弹簧竖直立在水平地面上,下端固定。

一小球从高处自由落下,落到弹簧上端,将弹簧压缩至最低点。

小球从开始压缩弹簧至最低点过程中,小球的速度和受到的合外力变化情况是( )
A.合外力先变小后变大,速度先变大后变小
B.合外力先变小后变大,速度先变小后变大
C.合外力一直变大,速度一直变小
D.合外力一直变小,速度一直变小
19.去年,李世石的人机对决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解说围棋的棋盘如图所示.棋盘竖直放置.棋盘和棋子都是磁性材料制成,能吸在棋盘上,不计棋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棋子共受三个力作用
B.棋子对棋盘的压力大小等于其所受重力的大小
C.磁性越强的棋子,所受的摩擦力越大
D.减小棋子的质量,棋子所受到的摩擦力减小
20.甲、乙、丙三辆汽车同时以相同的速度经过某一路标,此后甲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乙先加速后减速,丙先减速后加速,它们经过下一路标时的速度仍相同,则
A.甲车先经过下一个路标B.乙车先经过下一个路标
C.丙车先经过下一个路标D.无法判断谁先经过下一个路标
二、多选题
21.A.B两物块的质量分别为2m和m,静止叠放在水平地面上. A、B 间的动摩擦因数
为μ,B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1
2
μ.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为
g.现对A施加一水平拉力F,则()
A.当
5
2
F mg
μ
=时,A的加速度为
1
3
g
μ
B.当F<2μmg时,A、B 都相对地面静止C.当F>3 μmg时,A相对B滑动
D.无论F为何值,B的加速度不会超过1
2
g μ
22.从离地H 高处自由下落小球a ,同时在它正下方H 处以速度0v 竖直上抛另一小球b ,不计空气阻力,以下说法正确的( )
A .若0v gH >
,小球b 在上升过程中与a 球相遇 B .若0v gH <
,小球b 在下落过程中肯定与a 球相遇 C .若02gH v =
,小球b 和a 不会在空中相遇 D .若0v gH =,两球在空中相遇时b 球速度为零。

23.物体沿一直线运动,在t 时间通过的路程为s ,在中间位置
2s 处的速度为v 1,在中间时刻
2
t 时速度为v 2,则v 1与v 2关系为( ) A .当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v 1=v 2
B .当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v 1>v 2
C .当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时v 1>v 2
D .当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时v 1<v 2 24.小球从靠近竖直砖墙的某位置由静止释放,用频闪方法拍摄的小球位置如图中1、2、3、4所示.已知连续两次闪光的时间间隔均为T ,每块砖的厚度为d .由此可知小球( )
A .在位置“1”是小球的初始位置
B .下落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约为2
2d T C .经过位置4时瞬时速度大小约为
92d T D .从位置1到位置4的过程中平均速度大小约为3d T
25.如图,在斜面上木块A 与B 的接触面是水平的,绳子呈水平状态,两木块均保持静止。

则关于木块A 和木块B 受力个数不可能为( )
A.2个和4个B.3个和4个
C.4个和4个D.4个和5个
三、实验题
26.某同学研究“弹簧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时,安装实验装置,让刻度尺零刻度线与弹簧上端平齐,在弹簧下端挂1个钩码时,静止时弹簧的长度为l1,如图所示,l1=____cm.在弹簧下端分别挂2,3,4,5个钩码时,弹簧的长度为l2,l3,l4,l5。

已知每个钩码的质量为50g,挂2个钩码时弹簧弹力F2=_____N(g取9.8m/s2).要测出弹簧的伸长量x,还
需要测量的是______.从而作出F-x曲线,得到弹力与伸长量的关系.
27.在做“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
(1)下列仪器需要用到的是____________;
(2)本实验所采用的科学方法是____________
A.理想实验法 B.等效替代法
C.控制变量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
A.先释放纸带再接通电源
B.拉小车的细线尽可能与长木板平行
C.纸带与小车相连端的点迹较疏
D.轻推小车,拖着纸带的小车能够匀速下滑说明摩擦力已被平衡
(4)如图所示是实验时打出的一条纸带,A、B、C、D…为每隔4个点取的计数点,据此纸带可知小车在D点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__m/s,小车的加速度为____________ m/s2(小
数点后保留两位).
28.某同学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时,安装好实验装置,让刻度尺零刻度与弹簧上端平齐,在弹簧下端挂1个钩码,静止时弹簧长度为l1,如图甲所示。

图乙是此时固定在弹簧挂钩上的指针在刻度尺(最小分度是1mm),上位置的放大图,示数
l1=________cm。

在弹簧下端分别挂2个、3个、4个、5个相同的钩码,静止时弹簧长度分别为l2、l3、l4、l5。

已知每个钩码质量为50g。

挂2个钩码时,弹簧弹力F2=______N(当地重力加速度g=9.8m/s2)。

要得到弹簧的伸长量x,还需要测量的是________。

29.(1)某同学要进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请在下面列出的部分实验器材中,选出本实验中不需要的器材填在横线上(填编号):____________。

①秒表②刻度尺③低压直流电源④低压交流电源
(2)如图,某同学利用打点计时器所记录的纸带来研究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小车的运动情况,实验中获得一条纸带,其中两相邻计数点间有四个点未画出。

已知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则打A点时小车运动的速度v A=_________m/s,小车运动的加速度a=______m/s2。

(结果要求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0.为了测量一弹簧的劲度系数,将该弹簧竖直挂起来,在自由端挂上不同质量的社码实验得得出了砝码得质量m与弹簧长度l的相应数据,其对应点已在图上标
出.(g=10m/s2)
(1)作出m-l的关系图线:______
(2)弹簧的劲度系数为______N/m.(计算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3)实验中多次测量的目的是为了减小_____________(选填“系统误差”或“偶然误差”)
四、解答题
31.在某次抗震救灾中,训练有素的一名武警战士从悬停的直升机上通过一根竖直的长绳在离地面28.45m高处由静止开始滑下.由于时间紧迫,武警战士想尽快滑到地面,所以
4m/s减速刚开始以重力加速度加速下降,当速度达到一定程度时,武警战士以加速度为2
下降.已知该武警战士落地的速度不能大于3m/s.长绳的下端恰好着地,当地的重力加速g=10m/s.求:
度为2
(1)武警战士下滑到地面的总时间;
(2)武警战士加速下降的距离.
32.在离地面7.2 m处,手提2.2 m长的绳子的上端如图所示,在绳子的上下两端各拴一小球,放手后小球自由下落(绳子的质量不计,球的大小可忽略,g=10 m/s2)求:
(1)B小球下落要多少时间?
(2)两小球落地时间相差多少?
(3)B球落地时A球的速度多大?
33.一隧道限速36km/h。

一列火车长100m,以72km/h的速度行驶,驶至距隧道口50m 处开始做匀减速运动,以不高于限速的速度匀速通过隧道。

若隧道总长200m.求:
(1)火车做匀减速运动的最小加速度;
(2)火车全部通过隧道的最短时间.
34.一物体(可看作质点)以某一初速度冲上斜面后做匀减速运动,最后静止在斜面上,如图所示。

已知该物体在第1s内的位移x1=9m,在停止运动前最后2s内的位移x2=4m。

求(1)该物体在整个减速过程中位移的大小;
(2)该物体整个减速过程所用的时间。

35.如图所示,水池正上方有一小球,球距水面h1=3.2m,池水深h2=1.6m,球从静止释放后落入水中做匀减速运动,到池底的速度恰好为零.(取g=10m/s2)求:
(1)小球运动的最大速度?
(2)从开始到落到池底所用的时间?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C
解析:C
【解析】
【详解】
A .令直尺下降的高度h 。

根据212
h gt =,代入数据可得第一次测量的反应时间约为: 220.2s 0.2s 10
h t g ⨯=
== 故A 错误。

B .第二次抓住之前的瞬间,直尺的速度约:
222100.45m /s 3m /s v gh ==⨯⨯=
故B 错误。

C .根据212
h gt =,可知下落的高度最大的用的时间最长,所以第二次下落的高度最大,代入数据可得:
220.45s 0.3s 10
h t g ⨯=
== 故C 正确。

D .若反应时间为0.4s ,则直尺下降的高度:
2211100.4m 0.8m 22
h gt ==⨯⨯= 可知直尺无法测量该同学的反应时间。

故D 错误。

2.C
解析:C
【解析】
【详解】
牛顿第一定律,物体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牛顿第一定律又叫惯性定律。

表征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本领的就是质量,所以惯性只与质量有关,与其他状态无关,C 正确,ABD 错误。

3.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以整体为研究对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mg m M a =+,解得:mg a m M
=+,以M 为研究对象,得绳子的拉力为:
1mg F Ma m M ==+,显然要有F=mg ,必有M m ,即只有M m 时才可以认为绳对小车的拉力大小等于盘和盘中砝码的重力.故选B .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牛顿第二定律的直接应用,注意整体法和隔离法的应用,难度不大,属于基础题.
4.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AB .人对体重计的压力和体重计对人的支持力是人与体重计间的相互作用力,故A 错误,B 正确;
CD .人所受的重力和人对体重计的压力方向相同,既不是相互作用力,也不是平衡力,故C 错误,D 错误;
故选B 。

5.A
解析:A
【解析】
【详解】
A. 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与物体的运动状态和受力情况无关,地球是个椭球体,在赤道和两极指向地心,故A 正确;
B. 重心是物体各个部分所受重力的等效作用点,与形状和质量分布情况有关,不一定在几何中心,故B 错误;
C. 当用弹簧秤吊着物体加速上升时,物体超重,拉力大于重力,故C 错误;
D. 质量是表示物体所含物质多少的物理量,重力是地球的吸引力,把地球上的物体移到月球上,物体的质量不变,但所受重力变小,故D 错误;
6.A
解析:A
【解析】
【分析】
【详解】 质点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则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为2012
x at x =
+ 根据图象可知,当t =3s 时,x =3m ,则 0912
3a x =
⨯+ 当t =4s 时,x =5m ,则 0112
56a x =⨯+ 解得: 24m/s 7a =
故选A .
7.D
解析: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由速度图象分析物体运动情况的能力.要抓住两球相等的量:加速度,说明速度图像平行,同时到,说明两球不是同时下落.结合v t -图像的斜率代表加速度,面积代表位移去分析.
【详解】
AB .由题意,两个小球从两个不同高度处自由下落,初速度为0,同时到达地面,说明两球不是同时下落,且高度大的小球应先下落,则在v t -图像中图线与横坐标所包围的面积应大一些;在下落过程,两者的加速度相同,都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图像斜率相同,故直线应平行,则AB 错误;
CD .高度大的小球运动时间长,则末速度要大一些,而D 中末速度相同,故C 不正确,D 正确。

8.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A . “质点”的概念应用的是理想模型法,选项A 错误;
B .合力与分力的关系应用的是等效替代思想,选项B 错误;
C . “瞬时速度”的概念应用的是极限思想,选项C 正确;
D .研究加速度与合力、质量的关系应用的是控制变量思想,选项D 错误.
9.B
解析:B
【解析】
【分析】
由题中“一只小鸟沿着较粗的树枝从 A 缓慢移动到 B ”可知,本题考查受力分析和力的平衡,根据分析物体受力情况可解答本题。

【详解】
设弹力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则根据平衡可得
cos N F mg θ=
从A 到B 的过程中,θ减小,所以F N 变大,排除AD ;
小鸟所受摩擦力为
sin f mg θ=
所以摩擦力变小,故答案选B 。

10.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A 指的是时刻;
B 指的是时间;
C 指的是时刻;
D 指的是时刻;因此时间间隔只有B 。

故选B 。

11.C
解析:C
【解析】
【详解】
汽车的加速度24m/s a =-,初速度072km/h 20m/s v ==,末速度0v =,则汽车运动的总时间为:
0020s 5s 4
a v v t --===- 由于16s t t =>,所以汽车6s 末停止运动,位移等于5s 末位移,则位移为:
011205m 50m 22
x v t ==⨯⨯= 故C 正确,ABD 错误。

12.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将运动员入水后的运动逆过来看,可看作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其运动规律可知,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内的位移之比为1:3:5:7…,可得林珊入水后前
2t 时间内的位移为x 1,后2t 时间内的位移为x 2,则21
13x x . A .1:16.故A 不符合题意.
B .1:7.故B 不符合题意.
C .1:5.故C 不符合题意.
D .1:3.故D 符合题意.
13.C
解析:C
【解析】
【详解】
A .x ﹣t 图象的斜率表示速度,在t 1时刻乙图象的斜率大于甲图象的斜率,所以乙车的速度大于甲车速度,故A 错误;
B .从0到t 1时间内,两车走过的路程是乙车大于甲车,故B 错误;
C .根据图象可知,在t 1时刻乙图象的斜率大于甲图象的斜率,在t 2时刻乙图象的斜率小于甲图象的斜率,在t 1到t 2时间内的某时刻二者的斜率相同,此时两车速度相等,故C 正确;
D .从t 1到t 2时间内,两车走过的路程均为x 2﹣x 1,路程相等,故D 错误。

14.B
解析:B
【解析】
【详解】
A.点火后即将升空的火箭,因火箭还没运动,速度为零,但合外力不为零,加速度不为零,故A 错误;
B.加速度反映物体的速度变化的快慢,轿车速度变化很快,所以加速度很大,故B 正确;
C.高速行驶的磁悬浮列车,速度很大,若列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可以为零,故C 错误;
D.高架桥的下桥匝道指示牌数字“40”,意思是车辆瞬时速度限定在40km/h 及以下,故D 错误。

15.A
解析:A
【解析】
【详解】
由于上坡、下坡的位移大小相等,上坡的平均速度为
20m/s =10m/s 2
v =
上 下坡的平均速度为 16m/s 8m/s 2v =
=下 故上坡与下坡所用的时间之比为
10s :8
s =4:5 故A 正确,BCD 错误。

16.C
解析:C
【解析】A 项: 2m
s ,是加速度的单位,加速度为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矢量,故A 错误;
B 项:N 为力的单位,力为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矢量,故B 错误;
C 项:Kg 为质量的单位,质量为只有大小的标量,故C 正确;
D 项: V m
是电场强度的单位,电场强度为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矢量,故D 错误。

点晴:本题考查标是和矢量,标量是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矢量为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注意两者的区别。

17.C
解析:C
【解析】
匀速运动时,由平衡可知,F 弹=m 1g ,F=(m 1+m 1)g ;撤去F 的瞬间,弹簧的弹力不变,隔离对B 分析,B 的加速度为:22122B m g F m g m g a m m ++弹=
=;隔离对A 分析,弹力保持不变;故加速度为:110A F m g
a m -弹==.故C 正确,ABD 错误.故选C .
点睛:本题考查了牛顿第二定律的瞬时问题,知道撤去F 的瞬间,弹簧的弹力不变,通过隔离分析求出瞬时加速度.
18.A
解析:A
【解析】设小球所受的弹力为F ,当小球刚接触弹簧时,F 竖直向上且由零逐渐增大,所以合力F 合=mg-F ,方向向下,且随小球的下降逐渐减小,即加速度向下且逐渐减小,所以小球向下做加速运动;当F=mg ,加速度为0,速度达到最大;小球继续向下运动,弹力F 继续增大,合力F 合=F-mg ,方向向上,且继续增大,即加速度向上且逐渐增大,所以小球向下做减速运动,到达最低点时,速度为0,合力到达最大值,故A 正确,BCD 错误.故选
A .
点睛:此题的难点在于判断速度的变化情况,应注意:当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同时,速度
增加;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反时,速度减少.
19.D
解析:D
【解析】小棋子受到重力G、棋盘面的吸引力F、弹力N和静摩擦力f,共四个力作用,故A错误.棋子对棋盘的压力大小与重力无关,故B错误;根据竖直方向上二力平衡知:
f=G,即摩擦力与磁性强弱无关,故C错误.根据竖直方向上二力平衡知:f=G,减小棋子的质量,棋子所受的摩擦力减小,故D正确.故选D.
20.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设甲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为v,乙先加速后减速,在运动的过程中速度大于v,则整个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大于v;丙先减速后加速,在运动过程中的速度小于v,则整个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小于v.根据x vt
=,知乙的运动时间最短,所以乙车先经过下一个路标.
A.甲车先经过下一个路标,与结论不相符,选项A错误;
B.乙车先经过下一个路标,与结论相符,选项B正确;
C.丙车先经过下一个路标,与结论不相符,选项C错误;
D.无法判断谁先经过下一个路标,与结论不相符,选项D错误;
二、多选题
21.ACD
【解析】
【分析】
【详解】
A.当时,A、B以共同的加速度开始运动,将A、B看作整体,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计算得出
所以A选项是正确的;
B.设B对A的摩擦力为,A对B的摩擦力为,地面
解析:ACD
【解析】
【分析】
【详解】
A.当
5
2
F mg
μ
=时,A、B以共同的加速度开始运动,将A、B看作整体,由牛顿第二定
律有
332
F mg ma μ-= 计算得出3g
a μ=
所以A 选项是正确的;
B .设B 对A 的摩擦力为1f ,A 对B 的摩擦力为2f ,地面对B 的摩擦力为3f ,由牛顿第三定律可以知道1f 与2f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1f 和2f 的最大值均为2mg μ ,3f 的最大值为
332f mg μ=
故当302
F mg μ<≤时,A 、B 均保持静止;继续增大F ,在一定范围内A 、B 将相对静止以共同的加速度开始运动,故B 错误;
C .设当A 、B 恰好发生相对滑动时的拉力为F ′,加速度为a ′,则对A ,有
F ′2mg ma μ-='
对A 、B 整体,有
332
F mg ma μ''-= 计算得出
3F mg μ'= 故当332
mg F mg μμ<≤ 时,A 相对于B 静止,二者以共同的加速度开始运动;当3F mg μ> 时,A 相对于B 滑动,C 正确;
D .对B 来说,其所受合力的最大值
31222m F mg mg mg μμμ=-= 即B 的加速度不会超过
12
g μ ,D 正确。

故选ACD 。

22.ACD
【解析】
【分析】
【详解】
设经过时间t 物体a 、b 在空中相遇,a 做自由落体运动的位移
b 做竖直上抛运动的位移为
由几何关系有
联立以上各式解得
小球b 上升的时间
小球b 运动的总时
解析:ACD
【解析】
【分析】
【详解】
设经过时间t 物体a 、b 在空中相遇,a 做自由落体运动的位移
2112
h gt =
b 做竖直上抛运动的位移为 22012
h v t gt =- 由几何关系有
12H h h =+
联立以上各式解得
H t v =
小球b 上升的时间 02v t g
=
小球b 运动的总时间为 032v t g =
A .若小球b 在上升过程中与a 球相遇,则
2t t <
解得
0v >故A 正确;
B .若下落过程相遇,则
23t t t <<
0002v v H g v g
<< 得
0v <<
若若0v <
b 在下落过程中不会与a 球相遇,故B 错误; C
.若0v ,小球b 落回地面的时间
0302v H t t g v =
==
即0v b 和a 相遇点在地面上,小球b 和a 不会在空中相遇,故C 正确。

D
.若0v =
02v t g ==相遇时间
0H t v == 此时b 球刚上升到最高点,速度为零,故D 正确;
故选ACD 。

23.ABC
【解析】
【分析】
本题可由图象得出位移中点及时间中间的速度大小,即可比较出两速度的大小.
【详解】
A 、当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速度不变,v1=v2,故A 正确;
B 、作出匀加速和匀减速运动的
解析:ABC
【解析】
【分析】
本题可由图象得出位移中点及时间中间的速度大小,即可比较出两速度的大小.
【详解】
A 、当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速度不变,v 1=v 2,故A 正确;
B 、作出匀加速和匀减速运动的v -t 图象如图所示:
对于左图匀加速运动,中间时刻的速度v 2,因图象与时间图围成的面积表示物体通过的位
移,故由图可知
2
t 时刻物体的位移小于总位移的一半,故中间位置应在中间时刻的右侧,故此时对应的速度一定大于v 2,故B 正确; C 、D 、对于右图匀减速运动,中间时刻的速度v 2,因图象与时间图围成的面积表示物体通
过的位移,故由图可知
2
t 时刻物体的位移大于总位移的一半,故中间位置应在中间时刻的左边侧,故此时对应的速度一定大于v 2;故C 正确,D 错误.
故选ABC.
【点睛】 v -t 图象中图象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物体通过的位移,故由图象可知中间时刻和中间位移.本题还可以对运动过程运用速度位移公式、平均速度公式和位移时间公式列式后联立,求解出中间位置和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的一般表达式,再进行分析讨论.要注意不管是匀加速还是匀减速,中间位置的速度都比较大.
24.CD
【解析】
【详解】
根据△x=d=aT2得,加速度a=,故B 错误.根据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知,位置3的瞬时速度,根据速度时间公式得,位置1的速度,可知位置1不是小球的初始
解析:CD
【解析】
【详解】
根据△x =d =aT 2得,加速度a =
2d T
,故B 错误.根据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知,位置3的瞬时速度372d v T
=,根据速度时间公式得,位置1的速度132732222d d d v v a T T T T T
=-⋅=-⋅=,可知位置1不是小球的初始位置,故A 错误.根据速度时间公式得,位置4的速度4327922d d d v v aT T T T T
=+=+⋅=,故C 正确.从位置1到位置4的过程中平均速度大小933d d v T T
==,故D 正确.故选CD . 25.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