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第二专题 罗密欧与朱丽叶(节选)学业分层测评 苏教版必修5(2021年最新整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二专题罗密欧与朱丽叶(节选)学业分层测评苏教版必修5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二专题罗密欧与朱丽叶(节选)学业分层测评苏教版必修5)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二专题罗密欧与朱丽叶(节选)学业分层测评苏教版必修5的全部内容。

罗密欧与朱丽叶(节选)
错误!
1.对下列各句所用修辞手法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赶走那妒忌的月亮,她因为她的女弟子比她美得多,已经气得面色惨白了. (夸张)B.那就是东方,朱丽叶就是太阳!起来吧,美丽的太阳!(比喻)
C.她脸上的光辉会掩盖了星星的明亮,正像灯光在朝阳下黯然失色一样;在天上的她的眼睛,会在太空中大放光明,使鸟儿误认为黑夜已经过去而唱出它们的歌声。

(夸张)D.爱情怂恿我探听出这一个地方;它替我出主意,我借给它眼睛。

(拟人)
【解析】A项,本句应为拟人。

【答案】A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五大道历史体验馆”项目以五大道历史为背景,以洋楼文化为主线,结合历史图片、历史资料、历史物品、历史人物,通过多媒体手段,展现当年的洋楼生活。

B.据说当年徽州男人大多外出经商,家中皆是妇孺及孩童,为了安全,徽州的古村落老宅子大多为高墙深院、重门窄窗的建筑。

C.首届“书香之家”颁奖典礼,是设在杜甫草堂古色古香的仰止堂举行的,当场揭晓了书香家庭、书香校园、书香企业、书香社区等获奖名单。

D.随着个人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互联网以不可阻挡之势在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影响社会不同领域、不同层次的变革浪潮。

【解析】A项,“历史图片、历史资料、历史物品、历史人物”并列不当;B项,重复累赘,“妇孺”包括妇女和幼儿,与“孩童”不能构成并列; C项,“设在……"和“是在……举行的”,两种句式糅杂在一起。

【答案】D
3.填入下面横线上的三句话,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文学,你是什么?你是一个忠实的朋友,你只是为热爱你的人们默默奉献,________只要愿意和你交朋友,你就会毫无保留地把心交给他们。

A.让他们懂得人生的真谛,并把他们引入博大精彩的世界,让他们看到世界上最奇丽的风景。

B.让他们看到世界上最奇丽的风景,让他们懂得人生的真谛,并把他们引入博大精彩的世界。

C.让他们看到世界上最奇丽的风景,并把他们引入博大精彩的世界,让他们懂得人生的真谛.
D.把他们引入博大精彩的世界,让他们看到世界上最奇丽的风景,让他们懂得人生的真谛。

【解析】“把他们引入博大精彩的世界”层面一定要接“让他们看到世界上最奇丽的风景”,这两个分句之间是承接关系.由此可以排除B项和C项。

D项的排列顺序把“让他们懂得人生的真谛”与“让他们看到世界上最奇丽的风景"看成并列关系了。

其实文学的第一功能就是“让他们懂得人生的真谛”,“把他们引入博大精彩的世界,让他们看到世界上最奇丽的风景”是文学的另一功能,两种功能是并列关系,所以A项正确。

【答案】A
4.根据下文所提供的文字,续写有关内容,使之保持完整。

莎士比亚是一个典范,更是一位良师。

在其人生的旅途中,他不只是用眼去观察世界,而且用心灵去感知世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故,如果这个世界上需要典范的话,那么莎士比亚就是最好的典范;如果人生需要有良师的话,那么莎士比亚就是人人需要学习的良师。

【解析】本题是续写题,同时也是仿写题,仿写的形式应是“不只是……而且……”,内容要符合规定的情境,注意前后语意的协调一致.
【答案】(示例)他不只是用手去触摸世界,而且用心灵去体验世界;他不只是用脚去丈量世界,而且用心灵去感悟世界
5.右面是“金话筒”播音主持人大赛的会徽.请从三个角度解读会徽寓意.注:会徽的背景是蓝色,主体部分是金色。

【解析】解读会徽的寓意,首先要明确是什么的会徽,然后看会徽中的构图要素,这个会徽是由变体的J、H、T三个字母构成,应该是代表“金话筒”的意思,然后看这些字母构成了一个怎样的画面,这幅图从右向左看,很像一个人在舞台上、在话筒前讲话,符合播音主持的主题,最后再联系会徽的颜色进行总结即可。

【答案】①会徽用字母J、H、T表示“金话筒”。

②整体用金色勾勒出一个在舞台上拿
着话筒主持的卡通形象,代表着一个阳光、自信、快乐的热爱播音主持的选手。

③蓝色的背景衬托金色主题,颜色鲜艳,给人朝气蓬勃之感.④主体部分为金色,与“金话筒”的“金”字暗合,也预示参赛选手从此前程灿烂。

(答出三个角度即可)
6.根据所给材料的内容,在下面画线处补写恰当的句子。

要求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语句通顺.每句不超过20个字。

大约公元前4 000年,尼泊尔人发明了自己的“楔形文字”.这些文字____①____,少许几笔即可完成。

泥版是尼泊尔人最主要的书写材料,除此之外,____②____.但是,木板文书不易保存,所以现在____③____,即便有些存留下来,也是破损严重;坚固的石料在当地又极为稀少,几乎成为神庙或皇室专用。

相比之下,泥版成了最好的选择。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在补写句子时,要注意上下文的衔接。

第一个空,从下文“少许几笔即可完成”可以判断,应填“写法比较简单”;第二处,从上文的说“泥版"是主要材料及提示语“除此之外”,可以判断应填书写的材料,再根据下文提到了“木板”和“石料”,可以完成填写内容;第三处由上文的“不易保存”和下文的“即便有些存留下来",应该填它们已经几乎不存在了。

【答案】①写法简单;②木板和石料也曾充当过书写材料;③它们基本都已消踪灭迹.
[阅读提升层]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

汤显祖和莎士比亚(有删改)
李国文
(1)东西方这两位戏剧大师,实际上是毫不搭界的,但他们却难得巧合地同在公元1616年逝世。

(2)17世纪的中国,从上到下自我闭关,自我禁足,不可能知道世界之大,也不想知道这世界在发生什么变化。

因此,当然不知道有个英伦三岛,有个莎士比亚。

汤显祖若是了解他的这位外国同道如何为英镑奋斗而其乐融融,也许会选择另外一种生活方式,不活得那么累,也不会活得那么苦,那么穷了.
(3)莎士比亚比汤显祖幸运,因为他不是书香门第出身,不存在光宗耀祖的想法,这个手套匠的儿子,离开家乡来到伦敦谋生的时候,心态比较从容,要求也不太高.他只是想挣钱,恰巧17世纪初的伦敦,赶上了资本主义上升期,经济的富足催动了娱乐文化事业的发展。

他一开
始在剧团搭布景跑龙套,一个偶然的机会,人们发现他的编剧才能胜过了他的演技,遂让他以
鹅毛笔为生,源源不断供给剧团以剧本.他也从此财源滚滚地成为剧团的股东,成为剧场的老板.当他再度回到家乡,已是衣锦还乡的体面乡绅,很受尊敬的地方显贵,门楣终于镶上他梦寐以求的贵族徽记.他还向当地的圣三一教堂捐了一笔钱,不但活着的时候教堂里有他的专用祈祷座席,死后还可以很有面子地埋葬在这里。

(4)直到今天,莎翁故居和他的埋葬地,仍是去英国旅游者必看的景点。

(5)汤显祖相比之下,就有点惭愧了。

我们知道他是江西临川人,但那里已经找不到什么可供凭吊的大师遗迹了.他这一辈子,按《明史》的说法,“蹭蹬穷老”。

他一生之不得意,第一,在于他自视甚高,开罪了张居正,很晚才得以成进士。

第二,在于他相当自负,在太常寺任礼部主事,上书万历,将万历气得跳起来。

第三,还在于他不甘落寞,“帝怒,谪徐闻典吏,稍迁遂昌知县。

”做了几年小县官,总是想回到京师,以图发展,谁知“主者议黜之,竟夺官”,从此“家居二十年”(《明史》).
(6)这位大师在他弃官遂昌的那年秋天,完成了他的杰作《牡丹亭》,惊人之笔,名震天下;就在夺官受黜的那年秋天,他的《邯郸记》脱稿。

几年间,他的戏剧成就达到了巅峰.《牡丹亭》那盛况空前的演出,达到了“京华满城说《惊梦》”的痴狂程度,当不让喜剧《温莎的风流娘儿们》在少女巷的寰球剧场演出的成功。

当其时也,汤显祖绝对应该与莎士比亚一样,接着写他的戏剧,方是正道。

可是,他志不在此,日思夜想,指望着朝廷有朝一日能重新起用他,竟放弃了这个最能表现自己艺术天才的福地。

(7)当官,或者为“仕”,对莎士比亚而言,从来不是天经地义的必须如此的人生追求。

他从到伦敦打工那天起,直到退休回乡,活了半百年纪,连个小组长也没当过。

唯一的一次接近最高权力的机会,就是詹姆士一世加冕典礼时,曾经穿上镶金边的侍从服装,戴上熊皮帽子,在他的王宫里,站过一夜岗而已。

因为他所在的剧团,已为国王所有,他不得不尽责当一回哨兵。

可他并不因此对伊丽莎白女王,对詹姆士一世,存有什么赏个官职之类的额外想法,更不会为乌纱帽之类的官场生涯,魂牵梦萦到茶饭不思的程度。

而汤显祖,直到逝世也未能达到完全彻底的清醒。

(8)所以,汤显祖活了66岁,只有5部戏剧。

莎士比亚活了52岁,却写出了37部戏剧,而且正如他的同时代人本·琼森所预言,莎士比亚“不属于一个时代,而是属于所有的世纪”
那样,产生了全球范围的巨大影响。

汤显祖与他联袂西行
....的偶然也许并无深意,但引发我们中国人思索的是,为什么在舞台这个特殊空间的创造性上,汤的完美,汤的才分,并不弱于与他同时代的西方同行,却不拥有与之相称的世界性的广泛声誉呢?
(9)有人统计过,汤显祖一生,从14岁补县诸生,到21岁中举,34岁中进士,科举应试几乎花费20年;从南京任太常寺博士,到遂昌县任知县,数年后弃官归里,官场生活15年.而且,在汤显祖心目中,戏剧,末技也,只是继诗、词、古文之后的休闲活动罢了.莎士比亚就截然不同了,他写剧本,是谋生之饭碗,呕心沥血,全力以赴;是捞钱之正道,专心致志,绝无他想.因此,他获得成功,也是很自然的事情了.你也就能理解,为什么中国只能有汤显祖,而不能有莎士比亚了。

7.下面的说法正确的两项是()
A.“手套匠的儿子”“连个小组长也没当过”,说明莎翁一直地位卑微。

B.“只是想挣钱"“写剧本,是谋生之饭碗”,说明莎翁本无人生理想.
C.“很有面子地埋葬”“仍是……必看的景点”,说明莎翁很爱慕虚荣.
D.莎翁从没想要做官,故站岗只为尽责,没有任何求官的额外想法。

E.第(5)段主要写了汤显祖一生不得意的原因。

【解析】A项,“一直地位卑微”错;B项,“本无人生理想"错;C项,“很爱慕虚荣"错。

【答案】 D E
8.第(1)段的作用有哪些?
【答案】用看似矛盾的话来开头,吸引读者阅读兴趣;从毫不搭界中找到话题,表现出作者思考角度的独特;向读者说明触发自己思考和写作的契机是同年逝世。

内容上的作用在于暗示下文将对比二人诸多不同;结构上的作用在于引起下文。

9.请解释第(8)段加点词语“联袂西行”的含义。

【答案】汤显祖、莎士比亚在同一年逝世。

10.根据全文,从汤显祖的角度说说他未能拥有莎士比亚那样的世界性广泛声誉的原因有哪些?
【答案】①重视科举功名耻谈挣钱的传统文化的影响;②闭关禁足的时代氛围;③死不觉悟的官本位的人生价值观;④把戏剧看作末技的文学观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