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C促进自闭症儿童沟通技能的研究综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案例I反思/交流平台
AAC促进自闭症儿童沟通技能的研究综述
♦辽宁师范大学侯亚茹
摘要:沟通障碍是孤独症儿童的主要障碍之一,但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扩大替代沟通系统能有效地补偿 孤独症儿童的沟通缺陷,促使其自发地进行沟通以及交流。
笔者通过分析A A C用于提高孤独症儿童沟通技能的 文献,简要介绍手势语、图片交换沟通系统、语音成输出装置的工作原理,阐明A A C在孤独症儿童沟通技能提 高方面的主要应用情况和成果。
关键词:孤独症;手势语;图片交换沟通系统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216 (2018 ) 02B-0116-02
一、 概述
语言功能的缺失使孤独症儿童无法表达自己的需求,从 而出现了社会沟通和行为问题。
许多研究者为了满足孤独症 儿童的表达需求,使用扩大替代沟通系统(augmentative and alternative communication,AAC)来弥补孤独症儿童沟通能力缺 陷的现状,使孤独症儿童学会正确的沟通方式,进而突破语 言障碍的束缚来表达自己的需求。
经过20多年的考验,大量 研究事实证明,AAC在孤独症人士沟通技能的提高方面已经 取得了很好地替代和补充作用。
二、 AAC在自闭症儿童沟通干预中的主要应用
(一) 图片交换沟通系统
图片交换沟通系统(PECS)是美国研究者Bondy和Fcost 发现的语言训练系统,它也属于A A C系统。
适用对象主要 是语言沟通技能缺失或者不会沟通技巧的孤独症儿童。
PECS 的使用原理在于通过创设社会情境,让孤独症儿童运用图片 在社会情境中学会主动沟通的技巧。
它运用图片作为交流的 媒介,来帮助孤独症儿童说话。
AAC最终参与训练的物品是 需要经过严格的筛选程序来确定的,如访谈家长、观察孤独 症儿童的喜好等。
图片交换沟通系统共分为六个训练阶段,分别为:1.运用图片表达需求。
2.主动拿取图片来进行沟通。
3.分辨具有不同表达需求的图片。
4.运用图片来组句子及表 达需求。
5.使用图片描述对象。
6.表达自己的感情。
PECS 的六个训练阶段是由易到难,逐阶段加深的,其中后一阶段 内容的完成需要依赖于前几个阶段的完成,也就是说,只有 前一阶段的训练效果达到既定标准,后一阶段的训练才可以 继续进行。
很多研究表明,PEGS提高了孤独症儿童表达需求和评 论的能力,并且能在不同情境下(学校或家里)、不同活动(用 餐、游戏)、不同训练者(老师、家长、同伴)之间类化。
由此可见,图片交换沟通系统对具有语言障碍孤独症儿童的训 练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二)语音输出系统
语音输出系统(SGD)又称作(Voice Output Communication Aids (VOCAs),其工作原理是运用语音输出装置及语音设 备发出相应的声音来辅助孤独症儿童表达需求。
系统内有许 多准备好的图标,各个图标都代表着特定的语音输出内容,孤独症儿童只需要通过简单的动作(点击图标或者按钮)来 启动语音系统的语音输出功能发出相应的声音来满足孤独症
11602/2018儿童表达的需求。
研究对象通过模仿语音装置发出的声音,不仅促进了口语的发展,同时也实现了沟通的目的。
国外研 究对象的年龄跨度较大,其研究不仅涉及青少年,成人阶段 的研究也不少。
国内的研究对象的年龄比较集中,多为3~14 岁的儿童,14岁以后的研究数量很少,研究对象的障碍程度 多数为中重度孤独症,部分孤独症儿童还伴有多重障碍,如 智力落后、发育迟缓等。
从干预情境的角度来看,大部分语 音训练研究的干预情境是在学校,少数研究是在家庭的环境 中实施的。
(三)手势语
手势语属于非辅助性沟通系统,其不需要科学设备的辅 助。
手势语教学早在40多年前就被运用于语言障碍人士的 沟通训练教学中,这些障碍者的语言障碍程度大多为中重度 或者无语言能力。
之后手势语又被Capirci等人分为指示性 手势语与表征性手势语。
指示性手势适用于还未发生的事件 或正在发生的事件的情境。
不论变换到何种情境中,表征性 手势语表达的意义都不会有所改变。
随着孤独症儿童沟通训 练研究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发现手势语对孤独 症儿童的精细动作要求较高,而大多数孤独症儿童的动作技 能都无法满足手势语的使用要求,由此可见,孤独症儿童运 用手势语来表达需求的能力是有限的。
此外,孤独症儿童对情境的分辨能力较差,无法决定采 取何种手势语来进行沟通。
所以,近些年来应用手势语来提 高孤独症人士的沟通技能的研究逐渐减少,但PECS及SGD 等辅助系统逐步受到了孤独症训练者的青睐,并成为核心的 训练手段。
三、不足与建议
(一)A A C的不足之处
1.AAC训练者难以选择合适的AAC策略。
孤独症儿童的异质性使图片沟通系统无法适用于所有的 孤独症儿童,图片的使用需要孤独症儿童具有分辨图标的能 力以及书写的能力,而孤独症儿童之间的能力都是有差异的。
图片沟通系统大多数只能进行到第四个阶段,很少有孤独症 儿童能进人第五、第六个阶段的训练,这也说明PECS对孤 独症儿童功能性表达能力的促进效果还需要不断地研究与创 新。
虽然有研究证明语音输出系统能够促进孤独症儿童需求 的表达以及社会交往能力的提高,但许多研究者认为,合成 语音比较呆板,没有语调和情感的变换;然而另外一些研究
交流平台/案例L 反思
论家校合作对智力障碍儿童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的影响
♦辽宁师范大学张盈盈
摘要:社会适应能力不仅是鉴别和诊断智力障碍儿童的依据,还是对智力障碍儿童进行教育与训练的主要 内容。
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满足智力障碍儿童自身发展的需要,是其融入社会的必然选择。
目前对智力障碍儿童 的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过于注重外显行为的训练,忽视了内在心理机能的发展。
本文整理了智力障碍儿童社会适 应能力的培养上出现的问题,结合相关文献,提出教育建议。
关键词:智力障碍儿童;家校合作;社会适应能力【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_、智力障碍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及其培养(一)社会适应能力在智力障碍儿童发展中的作用社会适应能力最早始于道尔(E .A .D 〇l l )的定义,他认为, 社会适应能力是指人类有机体保持个人独立和承担社会责任 的机能。
这个定义主要从两个方面阐述社会适应能力:一是 自身的发展,二是与环境的交互作用。
从自身需要的角度阐 述社会适应能力是个体为满足生存需要而与环境发生协调作 用的技能。
社会适应能力是个体自身发展的需要,与人交往 是个体自我价值得以释放的渠道。
1.满足自身发展需要。
新生儿的啼哭不仅是为了满足个体自身发展的生存需
1008-1216 ( 2018 ) 02B -0117-02
要,也是其社会交往的萌芽。
婴幼儿通过模仿成人的动作一 方面达到交往的目的,另一方面也是婴儿接受新知识的渠道。
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能够满足其生理、学习等各个方面的需 要。
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来表述,智力障碍儿童社会适 应能力的发展历程,从缺失性需要上升到成长的需要是通过 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实现的转变过程。
2.社会生活的必然选择。
人与人之间是密不可分的关系,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脱 离社会而独自生存,即使可以生存,他也失去了作为一个社 会人应具备的思维、理智和情感等高级心理机能。
人天生就 具备学习的能力,模仿是婴儿一种与生俱来的学习能力,对
者却认为,合成语音乐的呆板、单调刚好符合孤独症儿童刻 板、固着的行为特点。
手势语的优点是自然,便于理解、容 易表达,但是手势的表达需要自闭症儿童具有良好的精细动 作以及理解情境的能力。
2.A A C 的研究不够全面以及不具有概括性。
A A C 的研究忽视了孤独症儿童无法跟随他人共同注意同 一事物的问题,即共同注意能力差。
辅助沟通系统的使用是 否会抑制孤独症儿童口语能力发展的研究也十分有限。
辅助 沟通系统的应用能否对孤独症者功能性沟通表达产生影响的 研究也十分稀缺。
A A C 中几乎所有的研究都是在实验情境下 进行的,我们很难了解在实验情境之外自闭症儿童是否会运 用这些辅助沟通设备来自发地与人进行沟通。
A A C 的研究对 象数量较少,不具有概括性。
(二)针对不足提出的建议
首先,A A C 的使用者要想知道如何选择合适的AAC , 则需要进行全面仔细的评估。
对AAC 种类的选择与干预效 果主要依赖于对孤独症儿童的评估,由于评估方式的不确定, 这种现状给使用A A C 的沟通训练者如何选择适合的AAC 类 别带来了难度。
而通过确定最佳的评估方案来给予AAC 使 用者提供最合适的选择建议,可以使训练者更容易根据孤独 症儿童的特点选择适合的AAC ,使其在辅助沟通方面的作用 得以最大限度地发挥。
我国使用A A C 的训练者数量还很少, 且大部分使用者都缺乏AAC 评估的能力。
因此,AAC 使用 前的评估就显得越来越重要,通过使用标准的评估工具,可
以帮助孤独症人士选择适合的AAC 策略,也降低AAC 训练 者选择AAC 策略时的难度。
其次,训练者对孤独症儿童的 心理特征和动作技能有了充分的了解后,才能确保孤独儿童 能够使用所选取的AAC 进行日常交流。
如手势语需要孤独 症儿童具有一定的精细动作技能,因此,评估被试的精细动 作情况也是必要的。
A A C 的研究不全面将会导致A A C 的信效度降低。
因此, A A C 的研究应该更加严谨,千万不能忽视AAC 在使用过程 中的相关变量(如:自闭症儿童的注意缺陷)对干预效果的 影响。
其次,加大被试量体,使AAC 的研究具有一定的概括性。
参考文献:[1] 魏寿洪,郑俭.扩大替代沟通系统的评估综述U ].中 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7,⑷.[2] 刘敏,冯维.图片交换沟通系统在自闭症干预中的研 究述评[J ]•绥化学院学报,2013,(10).[3] 魏寿洪.A A C 在自闭症儿童沟通行为中的应用分析[J ]. 中国特殊教育,2006,(11).
[4] 冯雅静,胡晓毅.国外扩大替代性沟通系统对自闭
症儿童需求表达技能干预的研究综述U ].中国特殊教育,
2014,(6).
[5] 尤丽娜•辅助沟通系统(A A C )应用于自闭症儿童沟 通训练的研究综述Q ]•經化学院学报,2015,⑷.[6]
何川,郑俭•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Q ]_语音输出技术
在孤独症干预中的应用,2009,(7).
02/2018构蓉古么育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