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语言活动《静夜思》教案附反思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小班语言活动《静夜思》教案附反思
一、活动目标
1.能够理解《静夜思》这首古诗的内容和意境。

2.通过学习古诗,培养幼儿的审美情感和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幼儿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兴趣。

二、活动准备
1.课件:古诗《静夜思》的图片和文字。

2.钢琴或音响设备。

3.白板或黑板。

4.画纸、画笔。

三、活动过程
1.导入
教师出示《静夜思》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图片中的小朋友在做什么?你们有没有晚上一个人在房间里的时候?”
2.学习古诗
教师播放《静夜思》的朗读录音,让幼儿倾听并感受古诗的节奏和韵律。

教师带领幼儿逐句朗读古诗,讲解生字词,帮助幼儿理解诗句的意思。

教师引导幼儿用自己的话表达诗句的意境。

3.情境体验
教师创设一个夜晚的场景,让幼儿扮演诗中的小朋友,体验夜晚
独自思考的情境。

教师引导幼儿用动作和表情表达诗句中的情感。

4.艺术创作
教师发放画纸和画笔,让幼儿根据自己对《静夜思》的理解,创作一幅画。

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创作出富有创意的作品。

5.展示与分享
教师邀请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分享创作过程中的感受。

教师对幼儿的作品进行点评,鼓励幼儿的创意和表现。

教师提问:“你们觉得《静夜思》这首古诗美在哪里?”
四、活动反思
1.本节课通过古诗《静夜思》的学习,让幼儿感受到了夜晚的静谧和思考的美好。

活动中,幼儿对古诗的理解和表达都较为到位,表现出较高的审美情感和语言表达能力。

2.在情境体验环节,幼儿积极参与,表现出较强的表现力和创造力。

通过扮演诗中的小朋友,幼儿更好地理解了诗句的意境。

3.在艺术创作环节,幼儿充分发挥想象,创作出了富有创意的作品。

这既锻炼了幼儿的绘画能力,也让他们更好地表达自己对古诗的理解。

4.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及时给予幼儿反馈和鼓励,提高了幼儿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5.不足之处:在活动结束前,教师未能充分引导幼儿对《静夜思》
的美进行深入探讨,使得幼儿对古诗的审美价值认识不够深刻。

6.改进措施: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更加注重培养幼儿的审美情感,引导他们深入挖掘古诗的美。

同时,加强幼儿的绘画技巧训练,提高他们的艺术表达能力。

重难点补充:
1.理解古诗《静夜思》中的情感和意境
教师引导:“小朋友们,当你们一个人在晚上的时候,会不会想些特别的事情?李白爷爷在《静夜思》里,就告诉我们他晚上想了些什么。


2.诗句的朗读和记忆
教师对话:“我们来读一读这首诗,注意听,每句的结尾都有个特别的音,我们叫它韵脚。

比如‘床前明月光’,‘光’字就是韵脚,听听看,是不是和下一句的‘光’字听起来很和谐?”
3.古诗中的生字词理解
教师对话:“‘床前明月光’中的‘床’是我们睡觉的地方,‘明月’就是很亮的月亮,晚上的时候,月亮会照在我们的窗户上。

‘疑是地上霜’,这里的‘疑’就是猜想的意思,‘霜’是冬天地上会有的白色冰晶。


教学过程补充:
1.导入
教师对话:“小朋友们,晚上的时候你们有没有看过窗外的月亮?今晚,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古诗,看看李白爷爷晚上都在想什么。


2.学习古诗
教师对话:“我们先来听一听这首诗的声音,然后我们一句一句地读,一句一句地理解。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这句是什么意思呢?”
3.情境体验
教师对话:“现在,假设我们就是李白爷爷,晚上在房间里,看着明亮的月光。

你们觉得,李白爷爷会想些什么呢?我们来演一演。


4.艺术创作
教师对话:“现在,你们每个人都是小小画家,用你们的画笔,把你们理解的《静夜思》画出来吧。

记得,每个人的想法都是独一无二的,画出你们自己的故事。


5.展示与分享
教师对话:“哇,看看你们的画,真是太棒了!谁能来分享一下,你的画里,李白爷爷晚上看到了什么?”
教师对话:“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静夜思》,你们觉得这首诗美在哪里?我们下次还可以学习更多的古诗,感受更多的美。


通过这样的对话和活动设计,教师能够更好地引导幼儿理解古诗的意境和情感,同时也能够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注意事项:
1.针对不同幼儿的理解能力,教师应采用简单、生动的语言进行讲解,确保每个幼儿都能跟上教学进度。

2.考虑到幼儿的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教师应设计多样化的活动,
如游戏、角色扮演等,以保持幼儿的兴趣和参与度。

3.对于语言表达能力较强的幼儿,教师可以鼓励他们用自己的话复述诗句,而对于表达能力较弱的幼儿,教师应耐心引导,给予更多表达的机会。

4.在艺术创作环节,教师应尊重每个幼儿的独特性,鼓励他们自由发挥,避免对幼儿的作品进行过多的评判和修改。

5.教学方式上,教师应根据幼儿的个体差异,灵活运用集体教学、小组合作、个别辅导等多种形式,满足不同幼儿的学习需求。

6.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幼儿的倾听习惯和合作精神,让他们学会在集体中学习和交流。

7.教师应定期反思和评估教学效果,根据幼儿的反馈调整教学策略,以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