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金榜】(江苏专)高中历史一轮复习 第十八单元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教师用书配套 新人教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启蒙思想与中国明清之际的批判思想的比较
启蒙思想家倡导自由平等,宣传理性主义,主张建立民主 政治和法治社会,对当前我国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构 建和谐社会有积极意义。
复习备考时,注意结合历史材料理解三权分立、“天赋人 权”“社会契约”“人民主权”及“人非工具”的基本内涵, 并思想与中国明清之际的批判思想的 异同。
3.启蒙运动是对文艺复兴的继承和发展,继承表现在反封 建、反教会斗争上,要求从教会束缚下解放人的个性,对人文 主义做了进一步的发展;发展是指启蒙运动把矛头集中指向封 建社会的全部上层建筑,并且启蒙思想家为未来的“理性”社 会设计了一幅蓝图,提出了整体改造社会的方案,直接为欧美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建立提供了理论基础。
【典题例证2】(2012·山东文综·T15)“兴起于18世纪初的美 国文化,实乃启蒙运动和宗教改革运动撞击融合后的产物。两 项运动有个共通之处——而这正是美式思维模式的根本。”这 里“美式思维模式的根本”是指( ) A.反抗权威,强调个人自由 B.崇尚理性,重视法制 C.崇尚理性,强调个人自由 D.反抗权威,重视法制
1.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内涵是把人性从宗教束缚中解 放出来,主要侧重于使人获得或满足基本的生理欲望,是对基 督教禁欲主义的一种反叛。
2.宗教改革是对文艺复兴的一种延续,宗教改革的内容也 蕴涵着人文主义思想,只不过它侧重宗教领域的思想。宗教改 革时期的人文主义主要是指反对天主教会的宗教特权,提倡人 的个性解放,使人们从罗马天主教会的宗教枷锁中解脱出来, 获得更多的个人自由。
【解析】选A。“我肯定不是西塞罗主义者或柏拉图主义者, 而是基督徒”表明彼特拉克不反对宗教信仰,相反主张坚持自 己的宗教信仰。故选A。
•1、纪律是集体的面貌,学集科体的网声音(Z,X集X体K的动.C作O,集M体)的表-情网,校集体通的名信念校。 系列资料上学科网,下精品资料!
•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3、反思自我时展示了勇气,自我反思是一切思想的源泉。 •4、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5、诚实比一切智谋更好,而且它是智谋的基本条件。 •6、做老师的只要有一次向学生撒谎撒漏了底,就可能使他的全部教育成果从此为之失败。2022年1月2022/1/312022/1/312022/1/311/31/2022 •7、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须教。对人以诚信,人不欺我;对事以诚信,事无不成。2022/1/312022/1/31January 31, 2022 •8、教育者,非为已往,非为现在,而专为将来。2022/1/312022/1/312022/1/312022/1/31
【解析】选A。启蒙运动和宗教改革运动反对封建君主与教 会的权威,主张权利与信仰的自由,这是二者的共通之处; 崇尚理性,重视法制则主要是启蒙运动的内容,因此排除B、 C、D。
2.人文精神的复兴和发展 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开始渗入西方人生活的各个 方面,人文精神最终在西方形成。宗教改革使人文主义宣扬的 对人自己能力的尊重得到了进一步强化。 3.人文精神的进一步发展 17、18世纪的启蒙运动,启蒙运动丰富和发展了人文精神 的内涵,把反封建、反宗教神学的斗争推进到反对封建专制制 度、建立资产阶级“理性王国”、按照资产阶级利益构建政治 制度的高度,比文艺复兴更为彻底,更具鲜明的政治革命性质。 至此,西方的人文精神发展到了成熟阶段。
从历史角度:启蒙运动启迪了人们的思想,动摇了封建统 治;是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反教会斗争的继续和深化,为美 国独立战争与法国大革命提供了理论武器。
从现实角度:“思想自由”是启蒙运动的一面旗帜,也是 运动留给后世的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平等、民主、自由的新 曙光由此在西方升起,照亮了整个世界。
【典题例证1】(2013·苏州期中)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 是矛盾的。比如彼特拉克曾这样说:“当这颗心灵思考或谈到 宗教时,即在思考和谈到最高真理、真正幸福和永恒的灵魂的 拯救时,我肯定不是西塞罗主义者或柏拉图主义者,而是基督 徒。”这则材料说明彼特拉克等人文主义者( ) A.仍然坚持自己的宗教信仰 B.仍主张听命于天主教教士的宣教 C.主张顺从人性,追求现实幸福 D.主张追求自然赋予的各项权利
第十八单元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本单元时间断限上起公元前5世纪,下至17、18世纪。主 要讲述了西方人文精神发展演变的过程。
1.人文精神的起源 公元前5世纪产生于古希腊的智者运动,这是人文精神的 起源。古代希腊特别是雅典进入奴隶制民主政治的繁荣时期, 当时,平民地位相对提高,人们越来越多地参与城邦的政治生 活,人的生活和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变得日益重要,于是有 一些学者开始从以前对神的研究转而更多地关注人本身,出现 了所谓的智者学派。苏格拉底不是智者学派的成员,但他在关 注人的问题上与智者学派有共同之处。
主题1 以人为本、追求平等——西方的人文精神
启蒙运动奠定了世界近代化的思想基础,属于课标、考纲 的重点内容。启蒙运动兴起的历史条件、深远影响,启蒙思想 对人文主义的发展以及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的比较,天津、 海南以考查非选择题形式出现过,安徽、广东、江苏也有命题。
文艺复兴运动、宗教改革运动和启蒙运动之 间的关系
主题2 启迪与借鉴——启蒙思想对我国法制建设的借鉴
启蒙思想中的制度构想。集中考查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思 想、伏尔泰的天赋人权和自由平等思想、卢梭的“社会契约” 论和“人民主权”思想、康德的民主思想等,如2012年新课标 高考有2道选择题;2011年新课标高考命题有5道选择题;2010 年新课标高考命题有2道选择题及1道非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