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奇妙的动物》含反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奇妙的动物》含
反思
一、教学目标
1. 认得动物,了解不同类型的动物
2. 提高幼儿动手本领、形象思维本领及想象力
3. 发觉生活中美好的事物,培育幼儿对美术的爱好
4. 进展幼儿的艺术素养和审美本领
二、教学内容
1. 颜色表现法:运用多种颜色,呈现动物形象
2. 形态表现法:了解动物的基本形态,绘制简单、明确的动物形象
三、教学环节
1. 游戏热身:小伙伴们将集体躲在各个角落里,被摸到的同学必需说一种动物,摸到指定数量后,大家将在黑板上依照所说的动物来绘制,从而引出课题。
2. 感性认得:老师现场带来各种动物表情图片,并请家长也可以将孩子带来肢体语言看似可爱的1型、2型动物,告知孩子各类动物的共同特质,比如1型的狡猾、2型的可爱等等。
引导孩子们依照常理及本身的观感来判定出每种动物的实在“高光点”和特点,让孩子的感性认得更好地融入课堂。
3. 学问总结:在孩子们的积极参加下,老师对大家总结各类动物的特点,告知孩子们如何通过鼻子、耳朵、尾巴、身体等各部位判定出当前所面对的动物,并询问孩子们最喜爱的动物是什么,并将这些画在黑板上。
4. 实践操作:老师说出一只小鸡、一只熊、一只小龟等等,让孩子用各种颜料像在黑板上形象地描绘出所说动物的样子。
在孩子实际操作的过程中,通过察看发觉孩子缺乏对颜色的把握力和摸索意识,假如时间有余,老师连续跟孩子们玩一些颜色搭配游戏,目的是让孩子们感受到不同颜色的搭配之美,对颜色的搭配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
5. 总结教学:老师重点对孩子们产生印象或存在困惑的一些问题做简单回答,同时还要发觉孩子们的优缺点,在本节课中充分发掘出孩子们潜力的同时,通过评价的方式,激发他们的学习爱好和积极性。
6. 反思:本次授课中,老师没有充分了解孩子们的实际情况,有些孩子甚至不会接受老师的引导,甚至有些孩子的颜色搭配和提前了解有所出入,因此在下次授课前应当准备充足的教学氛围、用轻松快乐的方式来教授学问,充分倾听孩子们的声音,以最合理的方式来对待孩子们的不同需求。
四、教学后记
在美术教育中,不仅仅要教会孩子们如何表现,也要让孩子们了解每种东西的本质,这就需要我们有肯定文化底蕴。
总之,美术教育的核心就是让孩子们在生活中潜流涌动的灵感沸腾起来,进而在此基础上发挥天赋,开发深度疯狂的创意和艺术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