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概论 简要谈谈明清乡试的主要做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统文化概论简要谈谈明清乡试的主要做法
明清时期,举人考试成为乡试,是省级地方考试。

考试时间、地点:
每三年举行一次,于子、卯、午、酉年举行,举行乡试这一年,被成为“大比之年”。

考试于每年秋天八月举行,因此被成为“秋闱”。

乡试共分三场,分别于八月初九、十二、十五三天举行。

乡试是省级考试,于各省省会举行,地点在省贡院。

考试内容:我们常常将明清科举,简单称之为“八股取士”,但其实八股只是三场考试中的一场。

第一场:四书义三道、经义四道,共七篇。

这七篇就是八股文。

第二场:论一道,判语五条,诏、诰、表内一道。

这主要考的是应用文写作。

第三场:经史时务策一道。

有点类似申论。

考试流程:入场:严格搜查,不得夹带,进入号房。

开考:每名考生由一名号军监视,防止作弊。

结束:考试黄昏结束,如尚未完成,给蜡烛三支,蜡烛用完,必须交卷。

乡试是一省范围内的考试,参加者必须是秀才,考试合格即称为“举人”。

主考官为朝廷任命的朝官,地位高于学政。

乡试每三年举行一次,即逢子卯午酉年举行,时间为秋季八月,故称“秋闱”,地点在
各省城贡院。

因贡院外墙很高,荆棘密布,故又称“棘闱”。

贡院内分成许多考棚,以《千字文》编号为舍。

发榜时正值桂花开放,又称“桂榜”。

乡试合格者第一名称“解元”,有解送朝廷录用之意。

中举后,可称为“老爷”,进入统治阶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