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级下学期生物,章复习提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下学期生物12 , 13章复习提纲
神经系统的组成
**********************************************************************
7.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

神经细胞又叫做神经元。

结构:由胞体和突起组成。

胞体:是神经元的代谢中心。

突起:沿一定的方向传导冲动。

分为树突和轴突。

每个神经元的树突数量不确定,但轴突只有一个。

树突将冲动传入胞体,轴突是将冲动从胞体传出。

在周围神经系统中,神经元胞体集中出现的部位叫神经节;由一些神经元突起聚集成束、外被结缔组织膜组成的结构叫做神经。

在中枢神经系统内,神经元胞体集中出现的部位叫灰质,神经元突起成束聚集之处叫白质。

基本功能:接受刺激、产生冲动、传导冲动。

神经元模式图
&神经活动(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完成反射的神经结构是反射弧
********************************
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刺激做出的规律性反应,叫做反射。

完成这个过程的结构是反射弧。

9、掌握反射弧的结构,神经冲动在反射弧各结构中传导的方向。

*************************************
反射弧:感受器、传入神经元、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元、效应器。

神经中枢是反射弧上位于中枢神经系统内的有关联系结构。

但有例外:膝反射”就是两神经元反射”
反射弧模式图
10、能够区分反射与应激性、条件反射与非条件反射的不同。

了解条件反射的建立过程。

*****************
反射与应激性的区别:一个是神经系统的刺激,一个是生物的刺激。

非条件反射是生来就建立的先天性反射,条件反射是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

条件反射是建立在非条件反射上的。

比非条件反射复杂。

条件反射的建立过程:略。

(是经过训练逐渐形成的)
11、大脑皮层是神经系统的最高级中枢,能够对语言和文字建立条件反射是人类条件反射的最突出特征。

*******************************************************************************************
能够对语言和文字建立条件反射是人类条件反射的最突出特征。

12、掌握视觉、听觉的感觉器官,感受器,形成部位。

************************************************
眼的结构:分为眼球壁和内容物。

(书p81~82 )
眼球壁:分为外膜、中膜、内膜。

外膜:前部是无色透明的角膜,后部是白色不透明的巩膜(对眼球有保护、支持作用)
中膜:后半部是脉络膜,含丰富的血管的黑色素,有对眼球营养作用。

使之成为暗室”前端游离部分是虹膜,中央围成瞳孔,膜内的平滑肌控制着瞳孔的大小,调节进入眼内的光线。

虹膜与脉络膜连接部分加厚,含较多平滑肌,是睫状体。

内膜:为光感受器视网膜,是有感受光线刺激后产生冲动的感光细胞。

与视神经相连接,产生冲动后传入脑到大脑皮层视觉中枢。

内容物:房水是稀薄的物体,充盈在角膜与晶状体之间,虹膜前后方的间隙里:玻璃体是胶冻液体,填满晶状体后方的空间;晶状体是一个有弹性的凸透镜状结构,悬挂与睫状体上,睫状体内平滑肌的舒缩引起它的曲度变化。

视觉的产生部位:是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

视网膜是形成物像的部位。

眼球结构图
耳的结构:外耳、中耳、内耳。

(书p84~85)
外耳:耳廓和外耳道。

耳廓有收集声波作用。

外耳道有传送声波的作用。

中耳:鼓膜、鼓室和听小骨。

鼓膜在外耳道底部,椭圆形,声波能使鼓膜振动。

鼓室是在鼓膜里面的一个腔,鼓室内下还有一条小管与咽部相连,叫做咽鼓管。

当吞咽或打哈欠时使空气能从咽部进入鼓室,维持鼓膜两侧的气压平衡。

三块听小骨在鼓室里,从外到里的顺序分别是分别是锤骨、砧骨、镫骨,它们形成一条听骨链”。

内耳:耳蜗、前庭和半规管(都充满液体,相应的感受器就分布在位于官腔的膜质上)。

耳蜗含有听觉感受器,能接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最后在大脑皮层听觉中枢产生听觉。

前庭和半规管含有头部位置变动的感受器,头部位置变动会使这里的感受器受刺激而也产生冲动。

最终在大脑皮层相应部位产生头部位置变动的感觉。

所以内耳兼有听觉和感受位置变动的双重功能。

它们三个不同的感受器产生的冲动会先沿同一脑神经传入脑干,再传入不同的中枢部位。

听觉的产生部位: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

耳朵结构图
13、掌握近视的原因、成像特点、矫正方法。

*******************************************************
原因:眼球前后径过长(真性近视),或晶状体的曲度过度调节而过大(假性近视)成像特点:平行光线进入眼内就会在视网膜前方成像,因而不能看清近处物体。

矫正方法:近视眼配戴凹透镜。

如果是远视和近视都相反。

14、掌握生长激素,性激素、甲状腺激素、胰岛素的分泌部位,异常症状。

*******************************
生长激素:与人体的生长(体重和身高)变化规律有关,由垂体分泌。

如果幼年时期分泌不足。

则生长迟缓,身高到成年时过矮(常不到100cm ),叫做侏儒症。

相反,分泌过多成年是会过高,叫做
15、传染病的定义、特点。

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有哪些。

******************************************
16、掌握什么叫免疫,计划免疫。

能够区分非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

理解什么是抗
丿原抗^体*************
免疫:是人体内的一种防御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从而破坏和
排斥进入人体内的外来侵害物质,以及人体本身所产生的损伤细胞和肿瘤细胞等,以维护人体内部环境的平衡和稳定。

免疫还能及时清除体内衰老的、死亡的或损伤的细胞;随时识别和清除体内的异常细胞(肿瘤细胞)
计划免疫:计划免疫是依据国家对消灭传染病的要求,在易感人群中,有计划的进行预防接种,能有效的增强人体的免疫力。

非特性免疫:它们对多数病原体都起作用,而不是对某一种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所以称为非特异性免疫,它们是先天性的,而不是病原体侵后才产生的,它们的作用没有特异性。

(如皮肤和黏膜的屏障作用,白细胞的吞噬作用,唾液中溶菌酶的杀菌作用等)
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是机体与外来侵害物接触之后才获得的免疫特性,不能遗传,有的可获得持久免疫,有的不能获得持久免疫。

非特异性免疫与特异性免疫的共同点:排除和消灭侵入人体的病原微生物,维护人体的健康。

不同点:一个是先天性,一个不是。

抗原: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如水痘病毒等)叫做抗原。

抗体:抗体是身体免疫系统受抗原刺激后产生的一类蛋白质,能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具有专一性。

一、眼和视觉
1、眼睛的成像原理和照像机成像原理是一样的。

2、物像落在视网膜上。

3、人的瞳孔的大小根据外界环境光线的明暗可以自动调节。

二、近视及其预防
三、耳和听觉
1、耳是人的听觉器官。

2、人耳由外耳、中耳、内耳组成。

四、鼻、舌也是感觉器官。

五、皮肤具有感受外界冷、热、痛、触、压等刺激的功能。

第二节神经系统的组成
一、神经系统的组成部分
1、神经系统是由脑、脊髓和它们发出的神经组成的。

2、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组成中枢神经系统。

3、脑神经和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组成周围神经系统。

二、神经元
1、神经元又叫神经细胞,是构成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2、神经纤维末端的细小分支叫做神经末梢。

第三节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一、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
二、 反射的定义: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叫 反射。

三、 反射弧
1反射是通过一定的神经结构 ——反射弧完成的。

2、 与语言文字有关的反射是复杂的,也是人类所特有的。

3、 人体通过各种简单或复杂的反射,来调节自身的生命活动,从而能够对体内外的刺激迅 速作出适当的反应。

第四节激素调节
一、 内分泌腺分泌激素
1睾丸、卵巢等都是内分泌腺。

2、 内分泌腺没有导管,它们的分泌物一一激素。

3、 人体的内分泌腺构成了人体的内分泌系统。

4、 人体内的激素含量少,作用大。

二、 激素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
在神经系统的调节控制下,激素通过血液循环也参与调节人体的生命活动。

概括地说,人 体的生命活动主要受到神经系统的调节,但也受到激素调节的影响。

第12章人体的自我调节(神经系统,眼睛和耳朵,激素调节)
1神经系统的组成 中枢神经系统:脊髓、脑(分为大脑、小脑、脑干)
周围神经系帚
2、 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神经元胞体「
突起一一树突和轴突 _
3、 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一一反射:
(1) 反射的类型 非条件反射一生来就有,如吃食物分泌唾液,排尿、膝跳反射 条件反射一动物表演■节目、司机看到红灯停车、听到别人讲到杨梅流口水等。

(2) 反射的结构基础是 反射弧(或者说:反射是通过 反射弧完成的。


反射弧:感受器一入神经 神经中枢 传出神经效应器一► 4、眼球的结构(见课本 P ) 视觉的形成:角膜
謹孔(房水) 晶状体 玻璃体 视网膜 视神经 视觉中枢
晶状体:看清远近的物体。

瞳孔:调节光线强弱 萨中
效应器
感曼曙 传人神经元
儒岀神经元
近视:晶状体曲度过大或眼球前后径过长+凹透镜远视:眼球前后径过短+凸透镜
5、耳朵的结构:(见课本P )
听觉的形成:外耳道議膜听小骨耳蜗位听神经听觉中枢
6、内分泌腺:垂体、性腺(睾丸和卵巢)、甲状腺、胰岛(位于胰腺中)――其中,既是外分泌腺又是内分泌腺的是胰腺匚
垂体一一生长激素*儒症(幼年时过少)—
巨人症(幼年时过多)
肢端肥大症(成年过多)
甲状腺一一甲状腺激素 T呆小症(幼年时分泌过少)
甲状腺肿大(大脖子病,缺碘食用加碘盐)+
胰岛------ 胰岛素糖尿病注射胰岛素
第13章健康地生活
1、健康一一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还要有完整的心理、生理状态和良好的社会
适应能力。

2、健康的生活习惯一一生活规律、合理膳食、合理用药、拒绝吸烟、酗酒、吸毒等。

3、传染病:由病原体(病菌、病毒、寄生虫、细菌)引起的,能在人与人或人与动物
之间传播的疾病。

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等特点。

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和预防措施:
传染源(能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患者)……控制
三个环节传播途径(通过空气、水、饮食、接触等)……切断切断任一环节
易感人群(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的人)……保护______ -
4、免疫:包括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

非特异性免疫一一对很多病原体起作用,生来就有,而不是病原体侵染后才产生。

如:皮肤和黏膜的屏障作用、溶菌酶等的杀菌作用、白细胞的吞噬作用。

(选择题)特异性免疫一一机体与外来侵害物接触后才产生,一种抗体只能对一种抗原起作用。

比如:患麻疹的人以后不再患麻疹;患过天花的人以后不再患天花;小孩被生锈铁钉刺伤,到防疫站打破伤风毒素等。

抗原:一般指病毒等病原体。

抗体:体内针对某一病毒所产生的一种蛋白质。

当体内出现某一类型的抗体后,能消灭特定的病毒,使病毒不再对机体有破坏作用。

这种免疫就是特异性免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