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黄瓜栽培病害发生与综合防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第4期63农业科技
1.黄瓜红粉病
症状:大多数情况下是发生在黄瓜生长的中后期,
其关键就是对叶片的危害,并且是自下而上发生的。
发
病的叶子上有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的黄褐色斑点,病
健部分的界限是非常明显的。
病斑的直径在2~50毫米,病斑的地方会变薄,后易破裂。
当它严重时,它会导致
大量的落叶并导致化瓜。
发病规律:大多数情况下是发生在棚子中种植的黄瓜,当然,露地黄瓜在夏天高温度、多雨量的情况下也
会发生的。
春季大棚高温,光照不足,通风不良,也是
非常容易发病的。
综合防治:及时清除旧叶病害,采取膜下沟灌、排
水湿润栽培措施,以避免病害的蔓延和病害的发生和防治。
在疾病的初期,可喷洒64%恶霜·锰锌可湿性粉剂500至600倍,或80%福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但每5~7天喷1次,要连续三次。
2.黄瓜圆叶枯病
症状:黄瓜轮叶枯病的关键是黄瓜叶片对保护地的
危害。
发病时,叶片上方有暗绿色的水斑,呈圆形,直
径10—30毫米,病变逐渐变褐,病变部位和健康状况不十分明显,有些斑有黄色晕。
当湿度过大,损伤模层上
黑色和棕色的面产生的,也是病菌孢子。
发病规律:高温、潮湿,特别是雨季,很容易受欢迎。
田间湿度大,黄瓜生长弱,栽植密度大,通风不良,施肥不足,易引起病害。
综合防治:在低洼处或易积聚水分时应采用深沟种植,但不应过于密集。
应该实施超过2年的就轮番种植。
田间生长期应及时清除病害叶片。
收割后,病害的叶片
应该被清除掉、焚烧或者是掩埋。
3.黄瓜灰色疫病
症状:当叶子生病时,它们是圆的,深绿色的,生
病的叶子是柔软下垂的。
发病后的茎,缢缩可变薄,或
呈暗绿色软腐,稍晚则会开裂,病将发生,霉菌呈白色。
当果实的病斑是深绿色时,呈现圆形、浸水、凹陷,白
色霉菌的形状将逐渐密集生长。
发病规律:在田间,病原体通过雨水或灌溉水到茎
基或靠近地面,引起疾病。
易积水的土地过于稠密,通风、光照不足,病情加重。
综合防治:收获后耕地15~20厘米。
高温多雨季节,要注意下水道的排水。
气温在32℃以上的季节,要特别注意暴雨后的水流量。
有中心后立即喷药防治,药剂可
选用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700倍液,或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每7—10天1次,连续2次
到3次。
4.黄瓜花腐病
症状:黄瓜花腐病大多是从黄瓜花发病,逐渐向上
扩展到幼瓜。
发病初期,花呈现褐腐病,未成熟瓜瓜上
部呈水渍状,可见表面稀疏的白发,中部的毛发可以看
到黑点。
当空气干燥时,瓜的外部是棕色的。
发病规律:在野外,关键是利用风雨或昆虫的传播。
受保护地黄瓜在高温、高湿度、弱生活、低温、高湿度
条件下,光照和雨水充足也会引起病害。
综合防治:选择高和干燥的土地。
它应该有3年以
上非瓜类作物进行,要采用高边栽培,合理种植。
要重
视通风排湿,禁止用大水漫灌。
坐果后及时摘除残花病瓜,集中埋藏或者是焚烧。
5.黄瓜腐霉根腐病
症状:黄瓜上部叶子萎蔫,像缺水的症状,但不发
病的黄瓜很强。
黄瓜萎蔫症状在中午很明显,早晚有轻
微缓解,但不能恢复正常。
几天后,植物萎蔫的程度会
进一步加重,但整个植株仍然是绿色的。
植株拔出,植
物根毛浸水,呈淡褐色。
发病规律:在春季,孢子在适当的条件下萌发,通
过移动孢子或直接萌发管侵入宿主。
它可以通过灌溉水
在入口处传播。
田间持水量在80%以上,白天地温为18~21℃,夜间地温为15~16℃,最易患该病。
综合防治:在阳光明媚的早晨浇水是最好的,最好
的方法是防止使用滴灌、漫灌。
浇完水后,温室应适当
通风。
在连续多云、温度在15℃—17℃以下的温室内填充,如果可能的话,还可以进行加温处理,叶面肥。
6.黄瓜细菌性枯萎病
症状:黄瓜细菌性枯萎病发生在苗期和成株期,开
花和葫芦发病最严重。
第一代植物茎基部的收缩较薄,
下部叶的光泽暗淡而枯萎。
这种现象在中午时最为明显。
病情逐渐发展,叶片逐渐萎蔫,似缺水,后3至5天,
整株枯萎死亡。
发病规律:在低温高湿环境中易发生青枯病。
对于
多云天气,雨雪天气比较多,导致气温很低,而且光线少,通风不良,湿度高,湿度在85%以上,发病率会增加。
综合防治:播种前,用温水在50摄氏度浸泡20分钟。
用非瓜类蔬菜2年以上轮换。
在黄瓜生长和收获过程中,有必要将叶子清理干净并及时掩埋。
雨水排水时,应少
饮水几次,以免淹水。
能在施用钾肥期间在叶面喷施钾
肥0.2%磷酸二氢钾,增强植物抗病性。
参考文献:
[1]顾兴芳,张圣平,王烨,苗晗.保护地黄瓜新品种‘中农37
号’[J].园艺学报.2017(09).
[2]周颖.保护地黄瓜萎蔫原因与防治技术[J].新农
业.2014(03).
保护黄瓜栽培病害发生与综合防治
范 辉
(福建省政和县农业局植保站,福建 政和 353600)
摘 要:近几年来,保护黄瓜栽培病害发生是比较严重的,这严重影响了蔬菜种植者的积极性。
当然,保护黄瓜栽培病害的发生是可以通过生态调控取得较好的防病效果的。
本文的总结如下,以供广大蔬菜种植者和科技推广人员参考。
关键词:保护黄瓜栽培;病害;防治
文章编号:ISSN2096-0743/2018-04-0063
·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