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卷第22套真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卷
一、选择题
1. 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
A . 东非人
B . 森林古猿
C . 长臂猿
D . 北京人
2. 促进森林古猿进化成为人类的根本原因是()
A . 火的使用
B . 森林的大量消失
C . 地面的猛兽较多
D . 群体生活
3. 一生中身高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是()
A . 童年期
B . 青春期
C . 成年期
D . 老年期
4. 下列不是青春期所具有的生理特点是()
A . 身高突增
B . 女孩出现了月经,男孩出现了遗精
C . 性器官迅速发育
D . 身体开始发胖
5. 既能消化淀粉又能消化脂肪的消化液是哪一组()?
A . 唾液和胃液
B . 唾液和肠液
C . 肠液和胆汁
D . 肠液和胰液
6. 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和供给生命活动能量的主要物质是下列哪一组()
A . 蛋白质、脂肪
B . 蛋白质、糖类
C . 糖类、蛋白质
D . 维生素、脂肪
7. 我们咀嚼馒头时会觉得馒头有甜味,这是因为()
A . 馒头在口腔中被分解成了葡萄糖
B . 馒头在口腔内被分解成了麦芽糖
C . 馒头中有白糖
D . 馒头和唾液混合产生了葡萄糖
8. 青少年的饮食结构中,如果缺少蔬菜、水果等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时,有可能会患()
A . 坏血病
B . 地方性甲状腺肿
C . 贫血症
D . 佝偻病
9. 对消化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 都参与食物的消化
B . 都是由消化腺分泌的
C . 都含有一种或多种消化酶
D . 都进入消化道
10. 我们常说“五谷杂粮”有利于健康,是因为()
A . 能治百病
B . 容易消化、吸收
C . 色香味美
D . 营养丰富,为人类提供全面的营养
11. 我们日常的食品中,主要含有蛋白质的一组是()
A . 蔬菜、鸡蛋、猪肉
B . 奶油、玉米、牛奶
C . 鱼、牛肉、黄豆
D . 马铃薯、花生、江米
12. 人体的呼吸系统包括()
A . 鼻、喉、气管、支气管、肺
B . 鼻、咽、喉、气管、支气管
C . 呼吸道、肺
D . 鼻、气管、支气管、肺
13. 如图为胸腔和肺的示意图,当肋间外肌和膈肌收缩时,图中三部位压力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A . c>a>b
B . a>b>c
C . a>c>b
D . b>c>a
14. 感冒时鼻塞、呼吸不畅,原因是()
A . 气管、支气管分泌的痰液过多
B . 鼻粘膜分泌的黏液过多
C . 鼻粘膜充血肿胀
D . 吸气是被动的,呼气是主动的
15. 给病人输液时,常用橡皮带扎紧病人的前臂,发现手上“青筋”隆起,这些青筋是()
A . 毛细血管
B . 静脉
C . 动脉
D . 神经
16.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用鼻呼吸的优点的是()
A . 鼻黏膜内的嗅觉细胞可以感受气味的刺激
B . 鼻黏膜具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能温暖吸入的冷空气
C . 鼻毛能阻挡吸入的空气里的尘埃
D . 鼻黏膜分泌粘液可以清洁湿润吸入的气体
17. 合理营养,平衡膳食,已成为人们的健康生活方式.如图甲为中国居民的“平衡膳食宝塔”图,图乙是淀粉、脂肪和蛋白质在消化道中各部位被消化的程度图,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 青少年正处于身体生长发育关键期,每天需要多吃些图甲中c、d层食物
B . 图甲中c层物质在图乙h部位开始消化
C . 图甲中e层物质的消化过程可用图乙中X曲线来表示
D . 图乙中i处有肠液、胰液、胆汁等多种消化液,因此是消化食物的主要场所
18. 下列叙述中,疾病与病因不相符的一项是()
A . 脚气病与缺乏维生素B1有关
B . 夜盲症与缺乏维生素A有关
C . 神经炎与缺乏维生素D有关
D . 牙龈出血与缺乏维生素C有关
19. 呼吸道不仅能保证气体顺畅通过,还能对吸入的气体进行处理.下列对呼吸道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 . 呼吸道有骨和软骨做支架,保证了气流通畅
B . 鼻腔内的鼻毛和黏液在阻挡灰尘、细菌时形成痰
C . 吞咽食物时,会厌软骨会遮住喉口,以免食物进入气管
D . 鼻腔黏膜中丰富的毛细血管可以使吸入的空气变得温暖
20. 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其中与消化食物相适应的形态结构有()
①小肠长约5~6米,是消化道中最长的一段
②小肠内有许多种由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如胰液、肠液等
③小肠的绒毛壁、毛细血管壁和毛细淋巴管壁都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④小肠内壁有许多皱襞,皱襞上有大量的小肠绒毛.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②③④
21. 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是()
A . 动脉
B . 静脉
C . 毛细血管
D . 心脏
22. 肺泡外缠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网,这()
A . 有利于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B . 有利于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C . 有利于气体在血液里的运输
D . 不利于气体交换
23. 淀粉、脂肪和蛋白质在人体消化道内被消化液消化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A . 淀粉、脂肪、蛋白质
B . 淀粉、蛋白质、脂肪
C . 脂肪、淀粉、蛋白质
D . 蛋白质、淀粉、脂肪
24. 在“显微镜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实验中,看到数量最多的血细胞是()
A . 血小板
B . 红细胞
C . 白细胞
D . 血浆
25. 人体每天早、中、晚三餐的能量摄入比例正确的是()
A . 30%:40%:30%
B . 40%:30%:30%
C . 20%:40%:40%
D . 30%:30%:40%
26. 位于消化道外的消化腺有()
A . 唾液腺、肝脏、胰腺
B . 肠腺、胰腺、胃腺
C . 唾液腺、胃腺、肝脏
D . 肝脏、胰腺、肠腺
27. 如图所示的血管,表示动脉的是()
A .
B .
C .
D .
28. 下列关于胎儿获得营养物质的途径,正确的是()
A . 母体→脐带→胎盘→胎儿
B . 胎盘→脐带→母体→胎儿
C . 脐带→胎盘→母体→胎儿
D . 母体→胎盘→脐带→胎儿
29. 人体不能同时进行的两项生理活动是()
A . 呼吸和消化
B . 心跳和呼吸
C . 消化和吸收
D . 呼吸和吞咽
30. 如图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小鱼尾鳍内的血流流动情况示意图,箭头表示血流方向,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 血管[1]中红细胞单行通过
B . 血管[1]中血流的速度最快
C . 血管[2]的壁相对来说最厚
D . 血管[3]中血液流动的较慢
二、解答题
31. 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天是“母亲节”,母亲是伟大的,我们应该铭记,请回答下列问题:
(1)女性的主要器官是[________]________,其主要功能是________
(2)精子和卵结合一般是在[________]________中进行的.
(3)精子顺着________(用箭头和序号填写)路线和卵细胞结合.
(4)胚胎的发育主要是在[________]________中进行的.
32. 根据人体消化系统图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最大的消化腺是[________]________,它能分泌________
(2)消化道中最膨大的部分是[________]________.
(3)胰腺分泌的胰液直接流入[________]________
(4)某人患病怕吃油腻食物,原因可能是________.
33. 如图坐标是某人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的一次平静呼吸,肺内气压的变化曲线,请回答:
(1)曲线AB段表示________时肺内气压的变化.
(2)曲线BC段的变化中,胸廓的前后、左右、上下径都________.
(3)本次呼吸中,吸气结束的一瞬间是坐标中的________点,此时肺内气压与大气压的值________.
(4)在曲线BC段变化中,与呼吸有关的肌肉的变化情况:________.
34. 请根据所学“血液”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甲试管出现分层现象,原因是试管内加入了________
(2)乙图中这些细胞位于甲试管中的________处
(3)甲图中A的功能是________
(4)血友病患者受伤后血流不止,这主要与乙图标号________这种成分有关
(5)某病人经检验3的数量比一般人多得多,该病人身体某部位可能________ (6)从平原到高海拔地区,最初几天,乙图标号________的数量会增多.
35. 如图是人体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a生理过程叫________.
(2)图中的b、c生理过程是通过________实现的;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通过________作用进入血液.
(3)消化道中参与消化蛋白质的消化液有________.
36. 某初中生物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课题时,准备了馒头(碎屑与小块等量)、唾液、清水、碘液、恒温箱等实验设备和材料,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试管编号
馒头形态
加入的物质
温度环境
实验现象
1
碎屑
2毫升唾液和2滴碘液、振荡
37℃;10分钟
2
碎屑
2毫升清水和2滴碘液、振荡
37℃;10分钟
3
小块
2毫升唾液和2滴碘液、不振荡
37℃;10分钟
4
(1)分析1号试管和2号试管这一组实验,实验变量是________.预测实验现象,会变蓝的是________号试管.通过该组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2)分析1~3号试管,能与3号试管形成对照实验的是________号试管,3号试管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
(3)通过以上实验得出的结论是馒头变甜与________有关
(4)实验中为什么要放置在37℃的温水中?________
(5)若要探究唾液淀粉酶的消化作用受温度的影响,请加设4号试管,并在表格中完善所需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