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一 天气 天气日历》教学设计_39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气日历》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通过亲自观察理解到天气每天都在发生变化。

2. 初步学会使用温度计来测量气温。

3.能使用多种感官和温度计来收集天气信息和数据,并记录在“天气日历”和“日期—温度”表中。

4.意识到长期的观察和记录能协助我们了解到更多的天气信息。

二.教学重点
能使用多种感官和温度计来收集天气信息和数据,并记录在“天气日历”和“日期—温度”表中。

三.教学难点
意识到长期的观察和记录能协助我们了解到更多的天气信息。

观察法,讨论法,讲授法等。

1.天气符号卡片一套
2.学生画天气符号的小卡片若干
3.大的天气日历一张
4.气温柱形图表一张
5.温度计每组一支
6.科学记录本和笔
六.课时安排
1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实验导入:人造雪花
二、谈话导入:
1、复习: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我们关心天气,知道天气和我们的生活生产息息相关。

(请
同学们说说:生活中常见的天气现象)
2、你们还记得两周前的天气是怎么样的吗?咱们开学那天又是怎样的天气?
学生答:我们已经不记得了。

(除非那一天有特别明显的天气现象发生)
3.那今天天气怎样呢?
我们怎么样才能在两周后仍然记住今天的天气?
学生答:记录下来
比如气象工作者他们不但知道近期每天的天气情况,还知道一年前、两年前的天气情况。

想一想,他们是怎么知道的呢?(他们每天都把当天天气情况记录下来,像这样的记录着每天的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我们就把他称为天气日历。

(板书标题:天气日历)
4、天气日历有什么用呢?(记录和分析气象信息,总结以往的气象规律,预测今后的天气变化。

)--------对学生实行三观教育,体现教育的两个目标和目的,具有中国人“士”的精神。

5、同学们今天想不想做做小小气象员?
三、理解一些天气符号:
引语:
1、要当好气象员,首先要理解各种天气符号。

(板书:天气符号)
拿出智乐的天气符号卡片,用闪卡方式快速闪,达到快速记忆的效果,
这种方式能迅速开启学生的右脑,达到全脑开发的目的。

2、天气情况包括云量,降水量、风速、风向等。

所以我们还应该理解更多的天气符号。

(完成书p4)
3、这么多的符号,用这种方式全部都能记着,老师建议,我们还能够自己设计简单形象的天气符号。

5、学生生设计天气符号,教师适当指导,集体评议(画在P4书上)
四.天气日历:
1、出示天气日历范例:大家看看这份日历,想想为什么一天里要贴那么多张的天气啊?――引出:一天的天气并不但仅只有一种。

2、那你们想不想也来制作一个属于自己的天气日历呢?(提示注意观察我们今天的天气。

然后将今天的天气贴到我们的表格里面,一天还要贴很多种不同的天气符号。

)挑战活动一:做周气象员。

出示学生提前一周自学后连续观察一周制作的天气日历,全班展示。

挑战活动二:做月气象员。

从这个次开始,学生将持续一个月的天气观察,并在观察的过程中对天气情况实行判断。

此时的学生对天气现象的观察水平还不强,教师应重点对在什么地方测量温度最合适?如何判断天空中的云是多云、阴天等方法和学生们实行交流,并作初步的指导。

五.合作交流
1、看看别人在制作的天气日历图片。

2、我们该怎么做?(怎样安排每天的记录任务?明确分配任务的方案,确定每天在什么时间来观察天气。


3.能够小组分工,每人画一类天气符号的小纸卡,小组内不画重复的。

注意提示学生在卡片的上方写上今天的日期。

4.每个小组完成一个月的天气日历。

5.出示“温度记录表”,指导学生用填充图(描竖条)的方法记录今天课前在户外测量的气温。

六.小结:这节课主要学习了如何用多种感官来收集天气信息,并且记录在“天气日历”
表中,更重要的是要意识到长期的观察和记录能协助我们了解更多的天气信息,具备一定的科学精神。

------鼓励学生立大志,行大愿。

七.板书
天气日历
天气日历要记录:日期、时间、云量、降水量、风速、风向、气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