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为人民服务,重视整体利益的事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为人民服务,重视整体利益的事例李贤为人耿介忠直,始终从国家与民众的利益出发,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从不结党营私。
《明史》称他“自三杨以来,得君无如贤者。
”
李贤的故事。
一、生长于二个朝代,诚实做事不找靠山
生于明成祖永乐六年十二月十六日(1409年1月1日)的李贤,长于宣德(明宣宗朱瞻基的年号)年间。
他与当时许多有志青年一样,通过科举考试顺利踏入仕途。
宣德七年,公元1432年,李贤参加大明乡试,并且脱颖而出,考中第一。
一年后,他又陆续参加了会试,殿试,虽然成绩不如乡试,没能名列一甲,但李贤仍然进士及第,成为了大明王朝的一名基层公务员。
李贤考取功名之后正值河北,天津两地蝗灾频发,朝廷急需用人,就授予他验封司主事一职,专务河津两地灾情事宜。
启程之前,当时的天子少师、内阁首辅杨士奇闻听李贤有才情,就想要见他一面,没想到却被李贤一口回绝了。
李贤表示,灾情紧急,刻不容缓,其实,他是想通过自己努力来诚实做事,而不想攀附权贵、找靠山。
二、从国民利益出发,给二位皇帝提建议
明英宗朱祁镇当上皇帝后,为了表示孝心,打算以旺妃给父亲殉葬,李贤知道后,竭力劝阻道:“旺妃虽然号称皇后,其实先帝并不
喜欢她,,何况还有二个女儿放心不下!”英宗听了他的话,让人将旺妃母女放出宫。
李贤的一席话,不仅救了许多无辜女子的性命,而且使活人殉葬的风气从此逐渐绝迹。
李贤还曾向英宗提了二条建议,一是“应逐渐把鞑官(投降明初的蒙古贵族或官员,只拿工资不做事)迁到外地,以节省繁重的开支”,但明英宗没能采纳;二是建议将文武大臣原来干满九年才授官,缩短为三年,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这回明英宗接纳了,还给李贤升了官。
为了让临时顶班当皇帝的朱祁钰(英宗弟弟),成为一个“合格”皇帝,李贤于景泰二年(1451年)二月,上书提出正本十策,即:勤于圣人之学,听从规劝,戒除声色等嗜好,断绝玩好,举动谨慎,崇尚节俭,敬畏天命,勉励近臣,振作士风,团结民心。
明代宗朱祁钰很赞赏《正本十策》,并且命翰林抄写好放置于自己左右,以备阅览。
不久,李贤又上书陈述车战和火器的优势与好处,朱祁钰也予以采纳了。
李贤还为他选取古代22位君主可以效仿的行事作风,编成《鉴古录》,上呈给朱祁钰。
因此,明代宗升李贤为兵部右侍郎,后转调为户部右侍郎。
三、为民众着想、不结党营私,得英宗宠遇
景泰八年(1457年),石亨等发动“夺门之变”,迎接被囚禁在南宫的朱祁镇复位。
朱祁镇复位后,立即命李贤兼翰林学士,召他入文渊阁当值,与徐有贞一起参与机务。
不久,又升他为吏部尚书。
李贤没有辜负明英宗的信任,他为民着想、不结党营私,认真办实事。
当山东闹饥荒时,国家拨出赈济的财物不足,朱祁镇就召徐有贞和李贤来商议,徐有贞说赈济的财物多会被官员中饱私囊。
李贤则说:“担心中饱而不赈贷,坐视百姓死亡,这是因噎而废食。
”朱祁镇于是听从了李贤的意见,命增拨银两。
“夺门”功臣石亨、曹吉祥与徐有贞争权,他们都忌恨李贤。
李贤虽备受打击,但是又被醒悟的明英宗恢复信任,他从此不结党营私,同时注重自己的言行,不是朱祁镇宣诏便不入宫,而朱祁镇更加亲近李贤,每天都召他去顾问。
直至天顺四年(1460年),石亨获罪被杀。
当朱祁镇担忧支给军官的俸禄太多,每年的收入不够开支时,李贤请将老弱裁汰出去,这样费用省下了而别人还不知道。
朱祁镇采纳了。
当时,每年都有边警,天下发大水,长江南北尤其严重。
李贤一边筹划边防策略,一边请宽恤百姓,废除国家的一切征敛。
朱祁镇采用他的建议,结果四方得以安宁,民力得到复苏。
天顺七年(1463年)二月,空中有声(空中传出声响,代表天有异象),朱祁镇想祈祷消灾,命李贤撰写青词。
李贤连续四次向朱祁镇争取,说是因君主不体恤百姓,导致天下怨叛,这才有鼓妖作祟。
李贤并请实行宽民政策,又请停罢江南织造,清理锦衣卫监狱,停止边臣所上的供奉,停止内外采买之举,终被英宗采纳。
终天顺一朝,李贤任首辅时,吕原、彭时辅佐他,但唯有李贤受朱祁镇宠遇最专。
四、为保持国家稳定,坚持明宪宗接班
明英宗朱祁镇病危卧于文华殿时。
有人想离间朱祁镇与太子朱见深(明宪宗)关系,不让明宪宗接班。
朱祁镇当时被谗言动摇,暗中征求李贤意见。
李贤叩头伏地说道:“这样的大事,愿陛下三思。
”朱祁镇说:“那么一定要传位给太子吗?”李贤又叩头说:“如此则宗庙社稷幸甚。
”
朱祁镇起身,立即派人召朱见深来。
李贤扶着朱见深,叫他向朱祁镇致谢,朱见深抱着朱祁镇的腿哭泣,朱祁镇也为之流泪,阴谋因而没有得逞。
天顺八年(1464年)正月,朱见深即位成明宪宗。
明宪宗进升李贤为少保、华盖殿大学士,掌理讲诵经筵事务。
对这位四朝元老、坚持自己接班的忠臣,当然更加宠爱有加。
总之,明代名臣李贤为人耿介忠直,始终从国家与民众的利益出发,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从不结党营私,深得三位皇帝的恩宠。
他的经历启发我们:只要忠于国家、始终想着民众利益、勤奋刻苦工作、大公无私办事,就能获得领导的信任、群众的认可,也能为国家作出杰出贡献的同时,给自己赢得美好前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