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见性护理对骨科患者并发症及护理效果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预见性护理对骨科患者并发症及护理效果的影响
发表时间:2019-10-25T16:12:52.033Z 来源:《医师在线(学术版)》2019年第16期作者:曾晨轩
[导读] 采用预见性护理对骨科患者加强陪护,能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升治疗效率和护理满意度,具有现实意义。
江油市人民医院四川江油 621700
摘要:目的:本次实验将针对骨科患者实施护理改善,并着重分析预见性护理的临床有效性。
方法:本次实验选取2018年1月~2018年12月在某院进行治疗的患者为对象,经过检查后均已确诊为不同类型的骨科疾病,而符合实验要求的人数有96例,根据患者治疗的顺序,以单双数的形式分别进行不同方案的治疗。
对照组采常规的护理模式,观察组实施预见性护理,随后分析护理成效。
结果 :从结果上看,观察组和对照组差异性结果,即护理满意度水平不同,观察组为93.8%更高,对照组为85.4%相对较。
与此同时,在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上,观察组为6.25%,对照组为20.8%,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从住院时间上看,,观察组也用时更短,为(12.2±1.5)d,对照组为(16.3±2.1)d,能够帮助患者减轻经济负担。
结论 :采用预见性护理对骨科患者加强陪护,能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升治疗效率和护理满意度,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预见性护理;骨科;并发症;护理满意度
引言
随着骨科手术技术的发展,手术量的日增多、手术复杂难度的提高,术后常易发生感染、压疮、便秘及静脉血栓等并发症,从而影响骨科患者的预后。
随着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骨科护理也不断与时俱进。
有研究报道,对骨科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能够降低压疮、便秘、肺部感染及泌尿系统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较好的护理效果。
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实验选取2018年1月~2018年12月在某院进行治疗的患者为对象,经过检查后均已确诊为不同类型的骨科疾病,而符合实验要求的人数有96例,根据患者治疗的顺序,以单双数的形式分别进行不同方案的治疗。
其中,男47例,女49例,年龄24~78岁,平均(55.3±3.1)岁。
从患者骨折发生情况上看,包括交通事故、跌倒、重物砸伤等多种情况,其严重程度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并通过急诊方式进行治疗。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常规的护理模式,主要是对手术前后情况进行协助,在医护人员合作的情况下推动手术治疗的顺利完成;观察组实施预见性护理,即需要对患者的骨折位置、情况、严重程度以及基础疾病进行记录,并制定预见性的护理措施。
(1)在治疗期间也需要做好保温、急救的准备,包括血库的联系工作。
(2)骨科患者常存在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与其沟通时采取和蔼可亲的态度,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并采取个性化的心理疏导方式,缓解其负性情况,帮助其树立康复信心。
(3)家属的配合对于患者的康复具有积极意义,包括手术后的康复护理阶段更佳需要家属的鼓励和协助。
(4)治疗过程中的健康知识、注意事项的指导,帮助患者认识到危险事件,从而减低突发状况导致的不良结局。
指导患者术后进行早期康复运动训练,从被动到主动的进行关节及下肢肌肉运动训练,包括关节外翻旋转、下肢屈曲及抬高训练等。
(4)根据患者不同的手术状况,责任护士有预见性地对术后并发症提前做好预防。
对于长期卧病在床的患者,责任护士要协助其进行翻身,对长期受压挤的皮肤进行清洁,以防止压疮发生;术后叮嘱患者多喝水,并引导患者进行床上练习排尿、排便,每天对患者的导尿口定时进行消毒,防止便秘及泌尿系统感染的发生;指导患者多进食高蛋白质、高热量的食物,有效促进骨骼生产发育;指导患者每天进行深呼吸练习,且保持病房空气新鲜,禁止在病房吸烟,防止患者肺部感染的发生;责任护士每天定时对患者进行下肢按摩,防止静脉血栓的发生。
1.3评价标准
本次实验需要进行治疗效果的分析,可以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三个方面,并记录住院时间和患者的满意度调查,从而优化护理流程。
与此同时,将分析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 果
从结果上看,观察组和对照组差异性结果,即护理满意度水平不同,观察组为93.8%更高,对照组为85.4%相对较低。
如表1所示。
与此同时,在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上,观察组为6.25%,对照组为20.8%,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如表2所示。
最后,从住院时间上看,观察组也用时更短,为(12.2±1.5)d,对照组为(16.3±2.1)d,能够帮助患者减轻经济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