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3.2弹力 课件 (共20张PPT)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定义:发生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跟它 接触的物体会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弹力。
那么,弹力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呢? 弹力的施力物体发生了形变
弹力实际上是发生形变的物体对使它 发生形变的物体的作用
2、弹力产生的条件: 1) 直接接触 2) 有弹性形变
即:弹力的产生,接触是前提,形变是根本.
弹力产生在直接接触并发生形变的 物体之间
3、弹力的方向: ——与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
如:弹簧的弹力
通常所说的拉力、压力、支持力都是弹力 压力的方向垂直于支持面而 指向被压的物体 支持力的方向垂直于支持面而 指向被支持的物体
示例
分析书放在桌面或倾斜木板上时,木板和书所受的支持力、压力

F2
木板
F1
F2 书
F1

思 考:
绳子的拉力也是弹力,那么绳子的拉力的方向如何呢? 总 结:绳子的拉力绳子对所拉物体的弹力 方向总是沿着绳而指向绳子收缩的方向
(接触面光滑)
课堂小结:
一、形变:物体形状或体积发生变化称为形变 1、弹性形变:2、非弹性形变 3、弹性限度 4、一切物体在外力的作用下都能发生形变
二、弹力 1、定义: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 由于要恢复原 状,对跟它接触的物体会产生力的作用, 这种 力称为弹力 2、产生条件 3、常见弹力及方向
4、弹力有无的判定
6、“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2021年11月2021/11/212021/11/212021/11/2111/21/2021
•7、不能把小孩子的精神世界变成单纯学习知识。如果我们力求使儿童的全部精神力量都专注到功课上去,他的生活就会变得不堪忍 受。他不仅应该是一个学生,而且首先应该是一个有多方面兴趣、要求和愿望的人。2021/11/212021/11/21November 21, 2021
•8、教育技巧的全部诀窍就在于抓住儿童的这种上进心,这种道德上的自勉。要是儿童自己不求上进,不知自勉,任何教育者就都不 能在他的身上培养出好的品质。可是只有在集体和教师首先看到儿童优点的那些地方,儿童才会产生上进心。 2021/11/212021/11/212021/11/212021/11/21
二、弹力:
b
Tb a
Ta
G
各种接触面间的弹力方向判断:
面面接触: 弹力垂直接触面
点面接触:
弹力通过接触点而垂直接触面
球面接触:
C
弹力垂直于球面的切线
注意:弹力方向是从施力物体指向受力物体,画在受力物 体身上。 “垂直于接触面”
4、弹力有无的判定: 假设法
例题:分析静止的小球受到的弹力
F1
?? F2
课堂练习:
3)弹性限度
如果形变过大,超过一定限度,物体的形状将不能完全恢复, 这个限度叫做弹性限度
非 弹性形变
4、一切物体在力的作用下都会产生形变 1)有的物体形变较为明显.
(如拉伸的弹簧,弯曲的弓箭)
2)有的物体的形变极其微小
(如重物放在桌面上) 不能发生形变的物体是不存在的
实验观察微小形变
课本P54图3.2-2
教学重点
1.弹力有无的判断和弹力方向的判断. 2.弹力大小的计算. 3.实验设计与操作.
教学难点
弹力有无的判断及弹力方向的判断.
一、形变
1)物体的形状或体积发生改变, 叫做 形变
2)形变的种类
按形式分: 拉伸(压缩)形变,弯曲形变,扭转形变
按能否恢复原状分: 弹性形变,非弹性形变(超出 弹性限度,也叫范性形变)
1、关于弹力的产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只要两物体接触就一定有弹力 B、只要两物体相互吸引就一定有弹力 C、只要有形变就一定有弹力 D、只有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才会对跟它接触的物 体产生弹力的作用
2、画出弹力
N1
N2
NB
NA
B
A
半球形的碗
N
半球形的碗
A N
B
NB对A
3、在下图中,a、b(a 、b均处于静止状态) 间一定有弹力的是
课后作业: 1、 课本P56 2题 2、 预习胡克定律
同学们,再见!
发生形变的物体,对使它发生形变的物体有什 么作用效果呢??
比如说:射箭、弹簧推小车等。
它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效果呢? 因为它要恢复原状。
•1、所有高尚教育的课程表里都不能没有各种形式的跳舞:用脚跳舞,用思想跳舞,用言语跳舞,不用说,还需用笔跳舞。 •2、一切真理要由学生自己获得,或由他们重新发现,至少由他们重建。 •3、教育始于母亲膝下,孩童耳听一言一语,均影响其性格的形成。 •4、好的教师是让学生发现真理,而不只是传授知识。 •5、数学教学要“淡化形式,注重实质.
前面我们学习了力的分类,知道力 可以按性质和效果来分类。
力按性质可分为重力、弹力、摩擦力等。
第二节弹力

幻灯片 4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弹力产生的条件. 2.知道压力、支持力、绳的拉力都是弹力,能在力的示意图中画出它们的 方向. 3.知道弹性形变越大弹力越大,知道弹簧的弹力跟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 即胡克定律.会用胡克定律解决有关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在实际问题中确定弹力方向的能力. 2.自己动手进行设计实验和操作实验的能力. 3.知道实验数据处理常用的方法,尝试使用图象法处理数据.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真实准确地记录实验数据,体会科学的精神和态度在科学探究过程的重 要作用. 2.在体验用简单的工具和方法探究物理规律的过程中,感受学习物理的乐 趣,培养学生善于把物理学习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的习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