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外伤CT和MRI诊断价值的对比效果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脊柱外伤CT和MRI诊断价值的对比效果
分析
[摘要]目的:对比脊柱外伤应用CT和MRI的不同诊断价值。
方法:选取我
院2019年12月-2021年12月收治的106例脊柱外伤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CT
诊断为对照组,MRI诊断为观察组,对比两组诊断结果。
结果:观察组韧带损伤、周围软组织损伤检出率高于对照组,对照组碎骨片的检出率高于观察组,两组差
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脊柱骨折、神经根损伤、脊柱曲度改变、椎管
容积改变检出率无显著差异(P>0.05)。
结论:CT与MRI在脊柱外伤的诊断中均
具有显著效果,在临床中应结合患者具体情况选择诊断方式或进行联合诊断。
关键词:脊柱外伤;CT;MRI;诊断价值
脊柱外伤是由于各种外力打击、车祸、坠落等导致的脊柱受创,由于脊柱的
特殊生理位置,再加上其解剖学结构复杂,一旦收到重创,会很大程度出现复杂
损伤,如骨折合并椎体旁韧带,脊髓及神经受伤等[1]。
该处受伤若发现不及时、
错过黄金治疗期,或者因诊断不清晰造成治疗失误均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健康,轻者致残,重者有可能导致患者死亡。
因此,需要选择更加清晰准确的诊断方式
来判断脊柱外伤患者的损伤程度、范围及曲度变化,为后期治疗方案的制定奠定
基础[2]。
常规的诊断措施多是X线照射,但是该方式对椎管、神经根及韧带、软
组织的显像不明显,诊断结果具有一定的限制性。
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CT、MRI技术在脊柱外伤的诊断应用逐渐广泛[3]。
为了研究CT和MRI在脊柱外伤患者
中的应用价值,对比两者在临床诊断中的效果及诊出率,我院选取106例脊柱外
伤患者分组研究,应用不同诊断措施与最终手术结果进行比较,探讨其诊断结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9年12月-2021年12月收治的106例脊柱外伤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
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具体资料详见表1。
研究纳入患者病例资料完整,配合检查及治疗,排除精神异常无法沟通者,排除病理性因素导致损伤者。
患者及家属对试验知情并签署了同意书。
表1 患者临床资料比较
组别
例
数
性
别
(男/
女)
年龄
(x±s,
岁)
患者发
病时间
(x±s,
h)
受伤原因
车
祸
高
空坠落
外力打
击
观察组
5
3
3
0/23
39.27±
2.08
5.12±
0.34
2
1914
对照组
5
3
2
9/24
39.12±
1.95
5.02±
0.41
2
2
1813
t /χ2-0
.936
0.9120.2490
.211
0.
326
0.361
P-0
.2770.2620.1380
.735
0.
982
0.833
1.2方法
所有患者分别进行 CT、MRI检查诊断,由2名放射科高级医师分别独立阅片,对患者脊柱损伤情况进行详细判断与评估,并对不一致的结果进行讨论。
对照组:医生注意叮嘱患者CT扫描前4小时不要进食,避免影响CT检查结果。
进入检查室后,医生指导患者保持仰卧,使受损部位在CT扫描仪的扫描范
围内充分暴露,增加扫描的全面性。
医生明确扫描范围并进行扫描定位,确定无
误后使用256层螺旋CT机对患者的脊柱部位进行扫描检查。
观察组:检查前,向患者确认过往的病史、体内有无金属物,调取患者过往
的X线、CT检查的记录,明确患者可以进行MRI检查,减少不必要的风险。
要去
除佩戴的金属制品,防止磁作用导致MRI检查异常。
同时医生也应提前告知患者MRI检查的时间较长、噪音较大,患者需要积极听从医生的指导,在检查过程中
主动配合,不要擅自活动身体导致MRI图像伪影,分别对脊柱受伤部位进行平扫。
1.3观察指标
诊断结果:将两组的诊断结果与手术结果进行对比,比较骨折位置以及不同
损伤的检出率,包括:①骨碎片、韧带损伤、神经根损伤、周围软组织损伤等;
②脊柱曲度改变、椎管容积改变。
1.4统计学方法
将本组数据代入SPSS21.0软件处理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实
施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用χ2检验。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诊断结果比较
观察组韧带损伤、周围软组织损伤检出率高于对照组,对照组碎骨片的检出
率高于观察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脊柱骨折、神经根损伤、脊柱曲度改变、椎管容积改变检出率无显著差异(P>0.05)。
见表2。
表2 两组诊断结果比较(n,%)
组别观察组
(n=53)
对照组
(n=53)
χ2P
骨碎片
(块)
143122 5.0930.013
韧带损伤11
(20.75)
42
(79.25)
8.9250.002
神经根损伤
10
(18.87)
13
(24.53)
1.3890.107
周围软组织损伤
20
(37.74)
45
(84.91)
7.7730.005
脊柱曲度改变
53
(100.00)
53
(100.00)
0.000 1.000
椎管容积改变
50
(94.34)
50
(94.34)
0.000 1.000
脊柱骨折53
(100.00)
51
(96.23)
0.9820.856
3讨论
脊柱外伤是脊柱收到外力作用所造成的损伤,随着我国社会不断发展进步,交通业及建筑业的蓬勃发展,由车祸、暴力打击、高空坠落等所造成的损伤业越来越多[4]。
脊柱外伤如不及时进行准确诊断,对耽误后期救治,影响患者的健康及生命安全。
目前临床上,CT及MRI是应用较多的两种影像诊断方式。
CT对骨皮质、骨松质敏感性更高,并且它可以灵活地调节窗位和窗宽,对于骨折线、骨折片移位情况能更好的显示,对一些结构复杂、微小骨折情况的诊断
有更好的优势[5]。
MRI是一种高效的非创伤性的诊断方法。
通过检查可以最早的发现有确定性意义的脊柱骨折及损伤信号,避免因早期临床症状不明显而发生漏诊的可能性,降低了患者的痛苦感,避免患者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性[6];MRI与CT相比较,具有无辐射性,对人体无任何损伤,无需转动机器就可以获得各方向的断层图像,图像切片更薄更直观,对病变的分辨率更高,有利于对立体结构的分析的特点。
因此其对于软组织等病变及损伤的诊断效果更好。
本次研究显示,观察组韧带损伤、周围软组织损伤检出率高于对照组,对照组碎骨片的检出率高于观察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脊柱骨折、神经根损伤、脊柱曲度改变、椎管容积改变检出率无显著差异(P>0.05)。
以上进一步证明了CT 及MRI诊断的优缺点。
综上所述,CT与MRI在脊柱外伤的诊断中均具有显著效果,CT在骨碎片识别中的效果更好,MRI在软组织及韧带等检查中的效果更好,在临床中应结合患者具体情况选择诊断方式或进行联合诊断。
参考文献
[1]吴陈欢,郭璇,程中华. 脊柱外伤患者的CT及MRI影像表现及诊断价值比较[J]. 中国CT和MRI杂志,2016,14(7):118-120.
[2]崔红英,王彪,马海文. CT与MRI在脊柱外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1,5(7):151-152.
[3]陈维聪,万运,黄达保. 对比CT与MRI两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在诊断脊柱外伤中的临床价值[J]. 影像技术,2021,33(5):31-34,44.
[4]赵建青,李培岭. CT与MRI两种影像学检查方法诊断脊柱外伤的临床准确性[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2,7(2):79-81.
[5]刘佳鹏. 对比CT与MRI两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在诊断脊柱外伤中的临床价值[J]. 中国医药指南,2020,18(17):70-71.
[6]孙云龙. CT联合低场MRI对脊柱外伤患者的诊断价值[J].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2,6(8):8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