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以人为主导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以人为主导,利用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通讯设备以及其它
办公设备,进行信息收集、传输、加工、存储、更新和维护,以提高企业竞争力、提高效益和效率为目的,支持企业高层决策、中层控制、基层运作的集成化的人机系统。

⏹MIS的特点:人-机系统,而不是单纯的软件系统。

⏹目标是用来解决组织所面临问题的系统。

⏹以数据库和数据处理为基础的系统。

⏹给管理活动的各个层次提供信息的系统
操作层:监测组织最基本活动和交易的信息系统,例如:销售、收益、现金存款、薪资、信贷决策和在这个层的物质流。

信息是经过加工后的数据,它对接受者的行为能产生影响,有价值。

数据的定义:是一组表示数量、行动和目标的非随机的可鉴别的符号。

它可以是字母、数字或其它符号,也可以是图象、声音或者味道。

信息和数据的区别和联系
一般可以认为数据是原料,信息是产品。

数据是信息的符号表示,或称载体,数据不经加工只是一种原始材料,其价值只是在于记录了客观数据的事实。

而信息来源于数据,是对数据进行加工处理的产物。

其价值在于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活动的现实意义。

一个系统的信息可能成为另一系统的数据。

分为数据的物理存储和数据的逻辑组织两个方面
物理存储指将信息存储在适当介质上,如:纸张或表格、缩微胶片、磁带、磁盘和光盘。

逻辑组织是指按信息的逻辑内在联系和使用方式,把大批的信息组织成合理的结构,从而提高寻找信息的速度,一般依靠数据库技术。

逻辑组织还要考虑降低数据的重复存储量即冗余度,保持数据的一致性以及数据的安全性、完整性。

操作层:加工方法最固定。

如会计每月怎样计算工资,仓库怎样发料等。

管理层:次之。

决策层:加工方法最不固定。

所得信息只能为决策者参考,怎么用还要由决策者的艺术水平决定。

系统是由某些相互联系的部件集合而成的。

这些部件可以是具体的物质,也可以是抽象的组织。

它们在系统内彼此互为影响而构成系统的特性。

由这些部件集合而成的系统有一定的目标,系统中的部件及其结构的变化可能影响和改变系统的特性。

系统的特性整体性:系统由部件组成1+1>2
—相关性:各部件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制约
—结构性:相同部件,不同结构,不同性质(金刚石石墨)
—动态性:系统具有与空间及时间阶段有关的活动方式。

—目的性:输出响应就是系统目的性的反映
—环境适应性:一个系统要生存和具有活力就必须适应环境的变化
系统的分类:自然系统与人造系统、实体系统与概念系统(概念系统、逻辑系统、实在系统)、封闭系统和开放系统、开环系统和闭环系统
企业内部网:使用TCP/IP和WWW等Internet技术构成的企业内部的信息系统。

Intranet一般包括以下几部分:浏览器,如IE、Web服务器,如Microsoft IIS(Internet Information Server)、电子邮件服务器、域名服务器、Proxy服务器、防火墙(Firewall),防止外界侵入。

●B/S模式vs C/S模式:B/S模式的先进性和C/S模式的成熟性使人在现代企业MIS
系统平台的选择上难定取舍。

●究竟应该选择哪种模式呢,有没有两种平台相结合的模式呢?
C/S模式的优势
●交互性强是C/S固有的一个优点。

在C/S中,客户端有一套完整的应用程序,在出
错提示、在线帮助等方面都有强大的功能,并且可以在子程序间自由切换.B/S虽然
由JavaScript、
Vbscript提供了一定的交换能力,但与C/S的一整套客户应用相比是太有限了。

●C/S模式提供了更安全的存取模式。

由于C/S是配对的点对点的结构模式,采用适
用于局域网、安全性比较好的网络协议(例如NT的NetBEUI协议),安全性可以
得到较好的保证。

而B/S采用点对多点、多点对多点这种开放的结构模式,并采用TCP/IP这一类运用于Internet的开放性协议,其安全性只能靠数据库服务器上管理密
码的数据库来保证。

现代企业需要有开放的信息环境,需要加强与外界的联系,有的还
需要通过Internet发展网上营销业务,这使得大多数企业将他们的内部网与Internet相
连。

由于采用TCP/IP,他们必须采用一系列的安全措施,如构筑防火墙,来防止Internet
的用户对企业内部信息的窃取以及外界病毒的侵入。

●采用C/S模式将降低网络通信量。

B/S采用了逻辑上的三层结构,而在物理上的网
络结仍然是原来的以太网或环形网。

这样,第一层与第二层结构之间的通信、第二层与第三层结构之间的通信都需占用同一
条网络线路。

而C/S只有两层结构,网络通信量只包括Client与Server之间的通信量。

所以,C/S处理大量信息的能力是B/S所无法比拟的。

●由于C/S在逻辑结构上比B/S少一层,对于相同的任务,C/S完成的速度总比B/S
快,使得C/S更利于处理大量数据。

数据组织:1、实体和属性2、数据项、记录、文件3、记录的关键字
现实世界:存在于人们头脑之外的客观世界
信息世界:现实世界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人们把它用文字和符号记载下来。

数据世界:信息世界的信息在机器世界中以数据形式存储。

数据层次:数据库、文件、记录、数据项、字节、位
实体:数据所代表的事件或事物数据项(Field):描述实体的一个属性记录(Record):
与数据处理的某一对象有关的一切数据项排列成一个记录
文件(File):相关记录的集合构成文件。

关键字:在每个记录中可以唯一地识别记录检索、更新、排序的字段。

顺序文件:记录按其在文件中的逻辑顺序依次进入存储介质而建立的文件,一个记录紧接
前一个记录顺序排列。

如磁带文件。

连续存取的速度快,适用于批处理和定期处理任务.如,数据备份和定期的财务报表
数据文件
索引文件的一般结构
索引表数据文件
索引区前部分:数据项、通常就是关键字
两部分后部分:记录的存储地址—指针
数据区
先根据关键字从索引表中查出记录所在的位置,然后再到该位置取出数据。

逻辑顺序与记录的物理顺序无关。

提高查询效率。

索引本身要占一定的存储空间。

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属性或表不宜建立索引:
不出现或很少出现在查询条件中的属性。

属性值很少的属性,如:性别,用索引还不如顺序扫描。

属性值分布严重不均的属性,如:职工年龄。

经常更新的属性或表,因为更新时索引需要保护
宜建索引:主关键字一般可以建立索引。

以读为主或只读的表,只要需要,且存储空间允许,可建索引。

有些查询可以从索引直接得到结果,不必访问数据块,宜建索引。

如查询某属性的MIN或MAX。

对于等值查询(即查询条件中以等号为比较符),如果满足条件的元组是少量的,可考虑在有关的属性上建索引。

数据库的三级体系结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