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对政治产生的影响(共五则范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宗教对政治产生的影响(共五则范文)
第一篇:宗教对政治产生的影响
宗教对政治运作产生的影响
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人类思维能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宗教作为意识形态,主要表现为人类对于超自然力量的敬畏和崇拜。

人类在繁衍生息的过程中,不同程度地受制于外在的自然环境。

承认和强调超自然力量对于物质世界的作用,是诸多宗教的共同基础。

迄今为止人类对于外部世界认识的局限,无疑是宗教作为敬畏和崇拜超自然力量的意识形态而赖以存在的重要条件。

宗教亦是历史现象,根源于人类社会的诸多矛盾,可谓“现实世界的反映”。

当人类步入文明社会,狭隘封闭的血缘群体不复存在,原始宗教随之让位于民族国家宗教和世界宗教。

国家是文明的集中体现,而文明社会的历史基础是阶级的对抗。

文明时代的宗教既是阶级对抗的产物,亦是阶级对抗的反映,文明时代的宗教是阶级统治的工具,是统治阶级维护其统治秩序和压迫民众的精神枷锁,是“人民的鸦片”。

另一方面,在文明时代,宗教里的苦难既是现实的苦难的表现,又是对这种现实的苦难的抗议。

宗教与政治是影响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与文化变迁的巨大精神力量。

在原始社会,二者同根同源,休戚相关;进入阶级社会后,虽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二者“志同道合”,唇齿相依,但因“道不同”而盎盂相敲,兵戎相见,这既伤害了宗教的神圣,更阻碍了社会的进步。

近现代以来,政教分离最终成为处理政治与宗教关系的基本准则。

不过,政教分离并不意味着世俗与神圣关系的完全解体,在当代,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政教关系仍然“扯不断,理还乱,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而政治是对公众事务的管理,是特定社会集团借助公共权力实现自己利益的社会关系。

在原始社会,人们不仅要处理氏族(或部落)内部的各种关系,还要与其他部落进行沟通与交流,“君巫(教)合一”体制保证
了权力的高度统一,是提高社会运作效率的合适体制。

同时,这种制度给当权者头上罩上一层神圣的光环,对强化其统治是绝对必要的。

不过,进入阶级社会后,随着成王败寇的因果循环,社会下层日渐认识到“王侯将相”并非天生的“贵种”,于是统治阶级的思想家们不得不以人为的谎言修补这层“神圣的帷幕”。

《尚书·皋陶传》云:“无旷庶官,天工人其代之。

天叙有典,敕我五典五?哉;天秩有礼,自我五礼五庸哉;同寅协恭,和衷哉;天命有德,五服五章哉;天讨有罪,五刑五用哉。

”[5](《尚书·虞书·皋陶传》)人格化的“天”成为国家政治、法律规章以致世俗伦理的最高裁判者。

在《圣经》中,保罗也发出同样的呼声:“没有权柄不是出于神的”。

[6](《新约·罗马书》,13:1)。

秦始皇曾想让他的帝业“至千万世,传之不穷”,但秦帝国昙花一现,仅存活14年。

与政治的易变不同,宗教则是一种追求永恒的信仰活动,远离尘世的聒噪反让它具有更强的生命力。

职是之故,政治观念与宗教信仰之间并不是同步的,拥有共同的信仰也可成为战场上的死敌。

两伊战争双方伤亡150万人之多,耗费8000多亿美元。

伊朗领袖霍梅尼在宣布接受联合国598号停战决议时说:“接受这项决议是痛苦的,接受比喝毒药还要厉害。

但是,为了让真主满意,就要把它喝下去。

”这话显然言不由衷。

[7](P482 在当代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美国,“教堂随处可见,教派五花八门,但在社会政治生活中却是那么举国一致,除去邪教之外,正常的人们从来不把自己的信仰当成美国社会的惟一真理,所以在政治生活中也从来不以教派站队。

从表面上看,政治与宗教具有“互补”的要求:政治需要宗教给自己提供合法性基础,宗教也力求政治给予最大益处。

拿破仑曾说:“没有宗教,就没有政府。

精明的征服者是从来不同神甫争吵的。

可以既迫使他们就范,又利用他们……你可以嘲笑占卜师,但是最好还是同他们一道吃献祭的小鸡。

”[9](P136)政治是世俗社会的终极关怀,宗教是精神世界的终极关怀。


此外,政治与宗教虽然都是群体性活动,但在“推销”自己的理念时,二者的手段大相径庭。

前者以强制性为主,令行禁止,雷厉风行;后者立于劝化说服,传教布道,如沐春风。

虽然历史上不乏强制性“改宗”事件的
发生,但这其实是一种变相的政治活动。

宗教与政治关系的疏密程度既取决于前者的世界观,也取决于后者对前者的信仰或利用。

艾森豪威尔总统曾直言不讳地说: “我们的政治制度如果不建立在一种深刻宗教信念之上的话,它就失去了意义,至于是哪一种信念我倒不在乎。

”[11](P547 1971年,美国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伯格在雷蒙诉库尔兹曼案的判决书中也指出:“我们以前的裁决未要求完全的政教分离;从绝对的意义上说,完全的分离是不可能的。

政府同宗教组织之间的某种关系是不可避免的……,分离的线远非一堵墙,而是一个模糊的、不清晰的、因某种特殊关系的所有情况而变化的障碍物。

”[12](P251)在美国,法律虽然禁止政府干预宗教,但却从没有禁止宗教影响政治的立法。

宗教与政治分属于人类社会的不同领域,政治权力及其运用成为维系社会秩序与稳定的不可或缺的手段;宗教则以人类情感之慰藉,意志之勖勉为事。

但在人类文明的发展过程中,宗教与政治相互利用又互为制约,演绎了恩怨情仇的历史。

若从文明的现代性演进来看,在两者互动与冲突的过程中,社会经历了由政教合一的政治形态向政教分离的政治形态的转变。

在当今世界, 所有的宗教在规范自己信众的同时,也影响、塑造着外部的世界。

与其他宗教相比,伊斯兰教参与政治的倾向和特征更为明显。

伊斯兰教参与政治的方式凸显为宗教社会作用的国家化倾向,其一是以宗教政党的方式,借助于政治宗教纲领夺取国家政权;其二是伊斯兰原教旨主义运动,以夺取政权建立政教合一的国家作为奋斗目标。

就伊斯兰教参与政治的发展及其效应来看,一方面,伊斯兰教具有强大的政治社会动员力量,在有关各国争取民族解放的斗争中发挥了很大作用;另一方面,伊斯兰教政治化倾向也对伊斯兰世界乃至国际社会产生了巨大影响。

伊斯兰教与政治具有天然的联系。

“伊斯兰教是政治的宗教或宗教的政治。

伊斯兰教虽然作为一种宗教组织而创立,但它具有政治特征。

穆罕默德作为先知也处理国家事务,政治与宗教是合一的。

穆罕默德一方面努力为伊斯兰教赢得信徒,同时又追求一种政治目标。

在他看来,这两者是一个整体。

”[13](P51)在中世纪欧洲的历史上,十字军东侵就是
在“保卫基督教”名义下的扩张侵略。

在欧洲封建神权统治的全盛时期,从11世纪末开始,将近200年间,罗马教会煽动法、德、意、英和其他封建主进行了8次对中东的军事殖民侵略战争,名义是从东方各民族的穆斯林手中夺回圣地耶路撒冷,实际上所谓“收复圣地”不过是以教皇为首的西欧封建主利用群众宗教情绪,煽动民族间对立,掩盖侵略实质的一个宣传口号。

在这200多年间,罗马教会的政治经济势力和思想影响也达到了发展的顶峰。

十字军东侵对恶化当时西欧信仰基督教的各民族与信仰伊斯兰教的各民族的关系起了很大作用。

历史上这种伤痕甚至影响到了今天。

,伊斯兰教向来不仅被认为是一种宗教信仰、一种意识形态,而且还被认为是一种社会制度、一种生活方式。

可以说,在伊斯兰世界,它的影响实际上渗透着各民族穆斯林社会生活各个领域:政治的、经济的、法律的、伦理的、文化的、教育的、艺术的……至于日常的饮食起居、婚姻丧葬等风俗习惯。

所有这些,都可以从《古兰经》、《圣训》中找到神学的根据。

实际上,宗教对国家政治统治有着极大的影响“。

宗教宗派主义除了对政治文化发展的影响之外,对国家政治一体化(政治整合)有着形形色色、五花八门的影响。

在今世教派中,当然,这里的宗教因素,并不是宗教本身的问题,而是与宗教有关的因素和宗教政治化的问题“。

新疆的宗教问题主要是伊斯兰教问题,但对新疆稳定构成威胁的并不是宗教问题本身,而是伊斯兰宗教政治化问题。

…实际上,宗教如果作为个人的信仰、个人的私事,对国内政治和国际关系就不是直接问题,但如果宗教政治化、组织化,就会出问题”。

可见,我国新疆地区与宗教有关的因素和宗教政治化的问题已经成为影响我国政治整合的主要因素,对我国多民族国家的政治整合构成现实威胁。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政府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坚持独立自主自办教会的方针,有效遏制了外国势力借宗教活动干涉我国内政的企图。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宗教在总体上发展是平稳的,但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纯粹的宗教冲突是不存在的,宗教冲突总是与人类的经济活动、政治生活紧密相连宗教和冲突的种种问题与迹象表明,我们的星球是一个时有动荡的星球,我们所处的世界还远不是一个和谐的世界。

建设和谐
世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我们期望,世界各大宗教力量本着积极入世和关怀生命的态度,高举反对霸权主义和恐怖主义
2]何光沪·宗教与民族的关系[A] //张声作主编·宗教与民族[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7·
[3]秦惠彬·伊斯兰教与信教诸民族[A] //张声作主编·宗教与民族[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7·
[2][美]L·M·霍普夫.世界宗教[M].张云钢译.北京:知识出版社, 1991: 248.[1]刘仲康.新疆伊斯兰极端主义研究[R].新疆社会科学院宗教研究所内
部印发.2002.6]新疆宗教资料选辑(十)[R].新疆社科院宗教研究所编印.1983.
第二篇:宗教与政治
宗教与政治
摘要:宗教作为一种社会意识,他对政治生活起着相当大的作用和影响,我们可以把它概述为宗教的政治功能。

本篇主要是从宗教的政治整合作用这个方面来介绍宗教的政治功能。

关键词:宗教政治
政治功能
一、宗教与政治的定义
1、宗教的定义
宗教是关于宗教观念、宗教情感、宗教行为和宗教组织这四个要素的完整的体系。

总体说来宗教是关于超人间、超自然力量的一种社会意识,以及因此而对之表示信仰和崇拜的行为,是综合这种意识和行为并使之规范化、体制化的社会文化体系。

2、政治的定义
所谓政治,就是一种借助公共权力对人们的各种利益进行规定和调整的社会关系与行动。

二、宗教与政治的关系
1、宗教与统治阶级的关系
统治阶级利用宗教巩固自己的统治秩序,其中一种形式是把某一
宗教定为全民性信仰的宗教,使其成为国教。

国教在封建国家是十分普遍的现象。

资产阶级革命后,宗教宽容和信仰自由逐渐被接受为现代政治的思想原则。

宗教为统治阶级利用的另一形式是政教合一。

政教合一是政权与宗教权合一的政治现象。

在封建社会,各封建国家用国教作为统治思想,政教合一现象很普遍。

资产阶级革命后,政教合一现象开始减少,但在某些国家和地区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

1959年民主改革前的中国西藏地区就是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度。

统治阶级对宗教的利用是把宗教当作使下层阶级就范的统治手段,以巩固统治为目的。

2、宗教与被统治阶级的关系
宗教与政治的关系,不但表现为它与统治阶级的关系,而且表现为它与被统治阶级的关系。

在宗教是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的社会中,被统治阶级的政治运动往往借用宗教,运用宗教使政治运动披上宗教外衣,才能动员和组织民众。

同时,一切革命的社会政治理论大体上必然就是宗教异端,所以异端常常与被统治阶级联系在一起,发展为以下层群众为主体的宗教运动。

在基督教世界,异端运动往往通过宗教形式,或多或少地反映出奴隶、农民、平民或市民的社会政治要求,成为下层民众反抗统治阶级压迫的重要形式。

三、宗教的政治功能(宗教的政治整合作用)
社会稳定是社会结构、功能合理,社会各要素协同合作而保持的一种良性运行状态,而宗教正是以其神圣性、超越性、抽象性特点,可以很好地发挥约束和调整的工具作用,使本来矛盾重重的社会整合成一个整体。

宗教的政治整合作用具体表现在:
1、群体凝聚作用
一个社会要稳定、有序地发展,必须有一种核心价值观念,能够凝聚不同阶级、阶层、集团社会成员的思想。

中国古代社会是一个宗法等级社会,宗法性传统宗教中的祖先崇拜观念,就很好地发挥了这种群体凝聚作用。

祖先崇拜的宗教观念,可以使人际之间的亲情从家庭扩大为宗族,又从宗族扩展为全社会,达到凝聚人心的作用。

中国的其他宗教,如基督教、伊斯兰教或一些地方性的民族宗教,在局部
地区、部分群中也都发挥着整合群体的作用。

例如,伊斯兰教在穆斯林民族中就成为重要的凝聚力量。

2、行为规范作用
宗教的行为规范体系本来是出于自身需要建立的。

但是,宗教又不能脱离社会这个大环境而存在,它所制定的行为规范必然要包含许多的社会行为规范,否则,宗教无法与社会相协调。

正因为如此,宗教中的许多规范与世俗的政治管理规范是一致的。

许多宗教的戒律中都有不杀生、不偷盗、不淫邪、不妄语等条文。

人类社会的法律、道德监督、约束能力毕竟是有限的,而神灵作为一种无所不在、无所不能的主宰者,可以更为有效地监督人们遵守社会行为规范。

比起世俗的法律和道德,宗教的戒律是以对神灵的信仰为前提的,具有神圣性和补偿性的特点,能够将不同利益群体的价值观统合起来,所以能够发挥世俗的行为规范不能发挥的作用。

3、心理消解作用
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传统社会里存在着大量的不公平的社会现象,这些不公平现象经常成为引发社会**的根源。

儒家、道家伦理安慰被统治者,让他们安于现行统治。

中国古代社会里除了儒家、道家的伦理思想,各种宗教思想也发挥了重要的心理消解机制作用。

特别是对于文化不高的下层民众,孔孟之道、老庄哲学对于他们来说过于高深,他们也没有时间在身心性命的修养中体会“成圣”的精神境界,而各种宗教的宣传生动直观,更容易起到化解人心的作用。

4、制约君权作用
中国古代基本上是一个君主专制社会,除了极少数的时期,历代君主并不是可以为所欲为的。

一般而言,君主的权力主权受到宗法势力、社会实力集团、社会文化体系(包括宗教文化)三方面的制约。

西周以来,宗教对政治的作用就变成了两个方面,一是为统治的合法性进行论证,二是对统治的操作过程进行制约。

凡帝王的政策违反国情民意,可能导致政权危机的时候,一些大臣就会以天命的代言人身份进行规劝。

汉代以后生成的道教和从域外传来的佛教,在一定条件下也发挥了对专制君主的制约作用。

如佛图澄、道安、丘处机、海云等等,
无不是借仙佛的权威来警醒帝王,劝善阻杀。

当然,尽管宗教在一定条件下有制约帝王的作用,但是我们不能夸大其作用的范围和影响。

天、神、仙、佛固然对君主有一定的制约作用,但这种作用主要来自观念和道德上,并没有绝对的强制力。

组长:高韩
组员:兰迪、龙敏、石秀欢、周俊杰、舒天冲、张玲玲、周念、廖小燕、龙玉婵、周水琼、万坤利、陈媛媛、蔡晶、吴增垚、王林、向泽文
2015年5月4日
第三篇:营改增对哪些企业产生影响论文
按照今年政府工作的安排,今年要全面完成“营改增”改革。

营业税这一昔日的地方大税种将由此退出历史舞台。

2016年5月1日起,将营改增试点范围扩大到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生活服务业,并将所有企业新增不动产所含增值税纳入抵扣范围,确保所有行业税负只减不增。

如何看待营改增对相关行业的影响?对此,业内人士表示,营改增全面实施有助于降低整体税负,将提升上市公司的整体业绩,其具体影响还要看细则,从目前看或对地产、生活服务业等偏利好。

整体税负将减少
我国从2012年1月1日开始,分行业逐步推行“营改增”改革。

实施4年多来,只剩下建筑、房地产、金融和生活服务四个行业还未覆盖到。

不过,这四个行业却涉及了近1000万户纳税人,对应的营业税是1.9万亿,占原来营业税总收入约80%。

财政部税政司曾表示,四个行业户数众多、业务形态丰富、利益调整复杂,尤其是房地产业和金融业的增值税制度设计是国际难题。

据国家税务总局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6月底,全国纳入“营改增”试点的纳税人共计509万户,已累计减税4848亿元。

全面推开“营改增”,将给企业带来多大利好?国家税务总局原副局长许善达曾表示,全面“营改增”的减税额度有望达到9000亿元。

关于四大行业营改增方案的具体内容,此前业内认为方案或者如下:即金融保险业或由5%的营业税改为6%的增值税,房地产和建筑业或由5%和3%的营业税改为11%的增值税,酒店、餐饮等生活服务业或由5%的营业税改为6%的增值税。

如何看待此次营改增扩大的影响?对此,前海开源基金执行总经理杨德龙对记者表示,“营改增试点扩大,并将所有企业新增不动产所含增值税纳入抵扣范围,从整体看是有利于上市公司业绩提升的,因为通过营改增后整体税负有所减少,有助于提升相关行业的利润,也有助于提升市场对股市的信心。


“目前还未出台细则,因此难以下结论对哪些行业是利好。

不过,对准备购买办公楼的是利好,因为企业新增不动产所含增值税纳入抵扣范围。

”一位不愿具名的会计师对记者坦言。

营改增对各个行业影响不一
如何看待营改增对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生活服务业四个行业的影响?对此,知名经济学家宋清辉对记者表示,“营改增全面实施后,对建筑业而言,因为劳动力成本/折旧不能抵扣增值税,或会在较短时期内对建筑类行业公司的盈利水平产生不利影响,长期内对营改增政策的修改将可能抵消不利影响。

对房地产而言,如果土地成本不可抵扣,最终行业利润下降幅度可能会更大,反之则对企业经营业绩有利。

对金融业和生活服务业而言,属于利好信息,将会显著减轻企业的负担。


上述会计师表示,“地价、利息目前没有明确是否能抵扣,如果地价、利息能进来抵扣的话,会降低房地产企业税负。

金融业由5%的营业税改为6%的增值税,因为增值税是价外税,实际税负率是5.66%,再考虑到进项可抵扣,租金、购买设备这块能抵扣的话,基本上影响就不大。

生活服务业如餐饮服务行业,这块的主要成本就是人工、租金、采购。

如果租金和采购能抵扣,有可能税负会降。

” 建筑行业分析师认为,短期来看,考虑到材料、人工无法足额获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或甲方供应材料情况下发票难以进行抵扣等,大部分企业税负将有所增加,但营改增可能仅适用于新签项目,预计负面影响不大。

长期
来看,随着建筑企业发票管理力度加大,引进高科技设备并减少人力投入等,减负效果将逐步体现。

更多相关建筑行业分析信息请查阅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16-2021年中国建筑行业发展分析及投资潜力研究报告》。

对于地产业,证券地产业分析师认为,如果营改增后能按6%计税并抵扣土地成本,将会极大改善企业的税费负担。

如果仅以6%税率征收,对建安成本、财务成本等较高的企业利好也十分明显。

从政策的基调来看,房地产企业的税费减免将逐步进入实质阶段。

证券研报指出,证券业方面,券商如果可抵扣比例超过40%,营改增或有增厚业绩效果,其中人力成本能否抵扣至关重要。

保险业方面,免税和进项抵扣确定至关重要,预期寿险免税设计或在营改增后能得以延续,而产险受益幅度或
依然较高。

信托业方面,考虑营业成本中管理费用/资产减值占比60%/40%,其中人力成本占比超过70%,人力及减值如何抵扣将非常重要。

第四篇:2016年营改增对哪些企业产生影响
2016年营改增对哪些企业产生影响
按照今年政府工作的安排,今年要全面完成“营改增”改革。

营业税这一昔日的地方大税种将由此退出历史舞台。

2016年5月1日起,将营改增试点范围扩大到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生活服务业,并将所有企业新增不动产所含增值税纳入抵扣范围,确保所有行业税负只减不增。

如何看待营改增对相关行业的影响?对此,业内人士表示,营改增全面实施有助于降低整体税负,将提升上市公司的整体业绩,其具体影响还要看细则,从目前看或对地产、生活服务业等偏利好。

整体税负将减少
我国从2012年1月1日开始,分行业逐步推行“营改增”改革。

实施4年多来,只剩下建筑、房地产、金融和生活服务四个行业还未覆盖到。

不过,这四个行业却涉及了近1000万户纳税人,对应的营业税是
1.9万亿,占原来营业税总收入约80%。

财政部税政司曾表示,四个行业户数众多、业务形态丰富、利益调整复杂,尤其是房地产业和金融业的增值税制度设计是国际难题。

据国家税务总局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6月底,全国纳入“营改增”试点的纳税人共计509万户,已累计减税4848亿元。

全面推开“营改增”,将给企业带来多大利好?国家税务总局原副局长许善达曾表示,全面“营改增”的减税额度有望达到9000亿元。

关于四大行业营改增方案的具体内容,此前业内认为方案或者如下:即金融保险业或由5%的营业税改为6%的增值税,房地产和建筑业或由5%和3%的营业税改为11%的增值税,酒店、餐饮等生活服务业或由5%的营业税改为6%的增值税。

如何看待此次营改增扩大的影响?对此,前海开源基金执行总经理杨德龙对记者表示,“营改增试点扩大,并将所有企业新增不动产所含增值税纳入抵扣范围,从整体看是有利于上市公司业绩提升的,因为通过营改增后整体税负有所减少,有助于提升相关行业的利润,也有助于提升市场对股市的信心。


“目前还未出台细则,因此难以下结论对哪些行业是利好。

不过,对准备购买办公楼的是利好,因为企业新增不动产所含增值税纳入抵扣范围。

”一位不愿具名的会计师对记者坦言。

营改增对各个行业影响不一
如何看待营改增对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生活服务业四个行业的影响?
对此,知名经济学家宋清辉对记者表示,“营改增全面实施后,对建筑业而言,因为劳动力成本/折旧不能抵扣增值税,或会在较短时期内对建筑类行业公司的盈利水平产生不利影响,长期内对营改增政策的修改将可能抵消不利影响。

对房地产而言,如果土地成本不可抵扣,最终行业利润下降幅度可能会更大,反之则对企业经营业绩有利。

对金融业和生活服务业而言,属于利好信息,将会显著减轻企业的负担。


上述会计师表示,“地价、利息目前没有明确是否能抵扣,如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