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势与温度关系的测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动势与温度关系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可逆电池、可逆电极、盐桥等概念,掌握电位差计的测量原理和使用方法。
2. 掌握用电动势法测定化学反应热力学函数的原理和方法。
3. 测定电池在不同温度下的电动势值,并计算电池反应的热力学函数。
二、实验原理
电池由正、负两个电极组成。
电池在放电过程中,正极发生还原反应,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电池内部还可能发生其它过程(如发生离子迁移)。
电池反应是电池中所有反应的总和。
从化学热力学知道,在恒温恒压可逆条件下,电池反应的自由能的改变值等于对外所作的最大非体积功,如果非体积功只有电功一种,则有:
,()r T P G zFE =- (1)
式中z 为电池输出元电荷的物质的量,单位为摩尔(mol );E 为可逆电池的电动势,单位为伏特(V );F 为法拉第常数。
上式只有在恒温恒压可逆条件下才能成立,这就首先要求电池反应本身是可逆的,即要求电池的电极反应是可逆的,且不存在任何不可逆的液接界。
另外,电池还必须在可逆的情况下工作,即放电和充电过程必须发生在接近平衡状态下,所通过的电流必须十分微小。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可以直接用量热计测量,也可以用电化学方法来测量。
将化学反应设计成可逆电池,在一定条件下,电池的电动势可以准确测得。
因此,用电化学方法所得数据较热化学方法所得数据更可靠。
利用对消法可以测定电池的电动势E ,即可计算出相应的电池反应的自由能改变值 ,可以通过可逆电池电动势测定的电化学方法来解决热力学问
题。
根据吉布斯-亥姆霍茨公式:
(2)
将(18-1)式代入(18-2)式,得: ()r p E H zFE zFT T
∂=-+∂
由于
(3)
将(2)式代入(3)式,得:
()r p E
S zF T
∂=∂ (4) 因此,将化学反应设计成一个可逆电池,在恒定温度和压力下,测量电池的电动势,代入(1)式,即可得到该恒定温度下的反应的自由能改变值。
连续测定各个温度下该可逆电池的电动势,将电池的电动势对温度作图,由此曲线的斜率可以计算出任一温度下的 (
)p E
T
∂∂值,将此值代入(3)式和(4)式,即可求得
该反应在一定温度下的热力学函数
和 。
本实验化学反应式为:
为求此反应的热力学函数,可将该反应设计成一个可逆的电池:
电池电动势不能直接用伏特计来测量,因伏特计与电池接通后,必须有适量的电流通过才能使伏特计显示,这时电池已是不可逆电池。
另外电池本身有内阻,伏特计测量的是两电极的电位降,所以测量可逆电池的电动势必须在几乎没有电流通过的情况下进行。
测定电动势常用波根多夫(Poggendoff)对消法进行。
将电池加盐桥,以消除液体接界电势,可以近似地当作可逆电池来处理。
所谓盐桥,是指一种正负离子迁移数比较接近的盐类所构成的桥,用来连接原来产生显著液接界电势的两种液体,从而使其彼此不直接接界。
常用的盐桥是3%洋菜-饱和KCl盐桥,也可用NH4NO3或KNO3盐桥。
这样,根据不同温度下的电动势数据,就可以计算出该反应的热力学函数。
三、实验步骤
1、电极处理:
1)Zn电极:用细砂纸把Zn电极擦亮,用蒸馏水洗净擦干。
2)Pt电极:用蒸馏水洗净擦干。
2、电池的组装:
1)取两个电解池,放置于支架上,用乳胶管将电解池和盐桥连接,构成U形管。
移取1.0mol/LZnCl2溶液20mL注入一个电解池;移取0.2mol/mLK3Fe(CN)6溶液10mL和0.2mol/mLK4Fe(CN)6溶液10mL注入另一个电解池。
2)将Zn电极插入到ZnCl2溶液一侧,Pt电极插入到K3Fe(CN) 6和K4Fe(CN) 6
溶液一侧。
3、将支架放入玻璃恒温水浴中,调节水浴温度为25℃。
用玻璃棒搅拌电解池内溶液后,迅速连接好测试线路(Zn接负极,Pt接正极)。
4、电位差计的校正:
1)将所有旋钮置于“0”处,补偿旋钮左旋至底。
2)将“测量选择”旋钮置于“内标”处,将100旋钮置于“1”处。
3)待“检零指示”数值稳定后,按下“采零”键,此时“检零指示”为0000。
4)将“测量选择”旋钮置于“测量”处,100旋钮置于“0”处。
5、电动势的测量:
开动水浴,恒温15min后进行测量。
1)调节100-104旋钮,使“检零指示”显示为负数且绝对值最小。
2)调节补偿旋钮,使“检零指示”为0000,此时“电位显示”数值为被测电动势数值,记录两次数据。
注意事项:不可大力旋转旋钮,防止仪器损坏。
6、以相同方法测量30℃、35℃、40℃、45℃、50℃的电池电动势,分别记录两次数据
注意事项:在每一个温度的电动势测量结束后,100-104旋钮置于“0”处,补偿旋钮左旋至底,方可进行下一个温度的测试。
7、实验结束后,将100-104旋钮置于“0”处,补偿旋钮左旋至底,关闭电源;将盐桥重新放入溶液中浸泡,电解池洗净。
图1电池装置图
A.Pt电极; D.锌电极; B.K3Fe(CN)6 + K4Fe(CN)6溶液;
E.ZnCl2溶液; C.导气管;f.盐桥; g.液封
r m G kJ.mol-1
r m
H/
kJ.mol-1
r m
S
J..K-1mol-1
1. 将所测得的不同温度下的电动势E 与热力学温度T 作图,并由图上的曲线斜
率求取不同温度下的电动势的温度系数()p E
T ∂∂ 。
2. 将不同温度下的电动势E 和电动势的温度系数()p E
T
∂∂ 的数值代入公式,计算在25℃、30℃、35℃、40℃和45℃时的r G 、
r
S 和r H 的数值。
五、思考题
1. 测定电动势要用对消法,对消法的原理是什么?
2. 电位差计的“平衡指示”始终要调节为零,若不为零说明什么?
SDC-Ⅱ 数字电位差综合测试仪
操作规程
一、特点
1、 一体化设计:将UJ 系列电位差计、光电检流计、标准电池等集成一体,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携带。
2、数字显示:电位差值六位显示,数值直观清晰、准确可靠。
3、内外基准:既可使用内部基准进行校准,又可外接标准电池作基准进行校准,使用方便灵活。
4、准确度高:保留电位差计测量功能,真实体现电位差计对比检测误差微小的优势。
5、性能可靠:电路采用对称漂移抵消原理,克服了元器件的温漂和时漂,提高测量的准确度。
二、使用方法
(一)开机
用电源线将仪表后面板的电源插座与~220V电源连接,打开电源开关(ON),预热15分钟再进入下一步操作。
(二)以内标为基准进行测量
1.校验
①将“测量选择”旋钮置于“内标”。
②将测试线分别插入测量插孔内,将“100”位旋钮置于“1”,“补偿”旋钮逆时针旋到
底,其他旋钮均置于“0”,此时,“电位指标”显示“1.00000”V,将两测试线短接。
③待“检零指示”显示数值稳定后,按一下键,此时,“检零指示”显示为“0000”。
2.测量
①将“测量选择”置于“测量”。
②用测试线将被测电动势按“+”、“-”极性与“测量插孔”连接。
③调节“100-10-4”五个旋钮,使“检零指示”显示数值为负且绝对值最小。
④调节“补偿旋钮”,使“检零指示”显示为“0000”,此时,“电位显示”数值即为被
测电动势的值。
(三)以外标为基准进行测量
1.校验
①将“测量选择”旋钮置于“外标”。
②将已知电动势的标准电池按“+”、“-”极性与“外标插孔”连接。
③调节“100-10-4”五个旋钮和“补偿”旋钮,使“电位指示”显示的数值与外标电池
数值相同。
④“检零指示”显示为“0000”。
2.测量
①拔出“外标插孔”的测试线,再用测试线将被测电动势按“+”、“-”极性接入“测
量插孔”。
②将“测量选择”置于“测量”。
③调节“100-104”五个旋钮,使“检零指示”显示数值为负且绝对值最小。
④调节“补偿旋钮”,使“检零指示”为“0000”,此时,“电位显示”数值即为被测电
动势的值。
(四)关机:
实验结束后关闭电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