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曲康唑治疗真菌性阴道炎疗效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院管理·2018年02月
188
伊曲康唑治疗真菌性阴道炎疗效分析
程宇
贵州省黔西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贵州黔西551500
【摘要】目的:探讨伊曲康唑治疗真菌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我院2016年10月至2017年8月间收治的226例真
菌性阴道炎患者,随机分为单纯伊曲康唑治疗组(观察组)及氟康唑治疗组(对照组),每组各113例,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治疗后性生活质量。

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46%,对照组患者的56.6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患者在不良反应发生率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患者的性生活频率增高、性唤起时间缩短、获得高潮时间延长,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采用伊曲康唑治疗真菌性阴道炎临床疗效好,安全性高,能够显著改善夫妻生活,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式,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关键词】伊曲康唑;氟康唑;真菌性阴道炎;疗效
[中图分类号] R4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5249(2018)02-188-02
主要由白色念珠菌引起的外阴和阴道炎症是一种真菌感染,是女性下生殖道感染的第二大原因,属于性传播疾病。

健康女性的阴道自然防御功能强,一般的外来病原体都能有效的抵抗,但由于其他一些因素影响,破坏了阴道自然防御能力,病原菌体出现在阴道内,则容易染上阴道炎。

在临床上针对阴道炎的常规治疗一般都是中药或西药制剂冲洗阴道,以及口服用药等,而近年来抗真菌药物种类繁多,伊曲康唑作为新一代三唑类抗真菌药应运而生。

本文就通过我院226例确诊为真菌性阴道炎的患者,分为两组,进行研究实验,对伊曲康唑和氟康唑进行对比,探究伊曲康唑对于真菌性阴道炎的疗效。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10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226例确诊为真菌性阴道炎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年龄21~57岁,平均39岁,病程在15天到一年不等,将这226名人员按年龄大小、病程长短和病情比较相对比分组,做到无明显差异,分成人数相同的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

观察组共113人,年龄在22~57之间,平均年龄(27.1±2.5)岁之间;病程在15天到9个月,平均病程在5±0.8个月。

对照组共113人,年龄在21~55之间,平均年龄(26.7±1.8)岁之间;病程在17天到一年,平均病程在4±1.9个月。

所有患者都出现一定程度的外因瘙痒、分泌物异常及轻微出血等症状,均有性生活史,同时自愿积极配合治疗,在进行本实验前两周内,禁止使用口服抗真菌药物。

通过两种不同治疗方案,后续比较治疗效果。

1.2方法
观察组给予患者每天伊曲康唑胶囊口服治疗,一天两次,一次200mg,每天总量为400mg,七天为一个疗程,坚持两个疗程;对照组给予氟康唑胶囊口服治疗,一天一次,一次200mg,首次加倍,第一天服400mg,同时七天为一个疗程,坚持两个疗程。

1.3观察指标
通过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一两个疗程(短期)和三十到六十天(长期)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阴道涂片真菌检查;以及光镜下的菌丝和菌孢(+)
1.4疗效判定标准
结合中医学著作《中医诊断学》和西医类著作《妇产科学》关于真菌性阴道炎的治疗效果的判定,结论如下: 治疗痊愈: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基础妇科检查中,外阴和阴道妇科炎症消失,存在常规分泌物,患者情绪乐观。

治疗有效: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妇科检查中外阴和阴道炎症减少,分泌物性状合格,患者情绪稳定。

治疗无效:临床症状没有得到应有的改善,妇科检查中外阴与阴道炎症与治疗之前无异,分泌物性状不合格,患者情志不佳。

1.5统计学方法
在本次研究中,应用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和分析,对计量资料,采用(s
x )表示,并应用t进行检验,而对于计数资料,采用%表示,并应用χ2进行检验。

如果P<0.05,则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本次治疗疗效比较
两组患者本次治疗后的长期疗效统计情况如表1所示,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109(96.46)%,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64(56.63)%,观察组患者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分组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观察组 113 78(69.02) 31(27.43) 4(3.53) 109(96.46)
对照组 113 44(38.94) 20(17.70) 13(11.50) 64(56.63)
P <0.05 治疗两个疗程后,观察组外阴瘙痒、阴道充血及红肿症状明显低于对照组,疗效显著。

2.2两组患者本次治疗不良反应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本次治疗后的不良反应情况统计情况如表2所示,两组患者本次治疗不良反应情况包括胃肠道反应(恶心,胃部不适,食欲减退)、味觉缺失、白细胞减少症以及月经周期延长,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患者本次治疗不良反应情况比较(n)
分组 例数 胃肠道反应 味觉缺失 白细胞减少症 月经周期延长
观察组 113 4(3.54) 5(4.42) 2(1.77) 3(2.65)
对照组 113 12(10.62) 14(12.40) 6(5.31) 10(8.85)
P <0.05 <0.05 <0.05 <0.05
. All Rights Reserved.
2018年02月 ·医院管理·
189
3.讨论
由于近年来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科技文化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性的认识也是更为开放,女性人群中患有阴道炎的趋势也是逐年增加。

阴道炎有外阴瘙痒、灼痛、刺激,分泌物异常以及阴道充血等一系列症状,但由于开始病情较轻,女性患者最初没有引起相应的重视,治疗的不及时导致病情的加重及并发症的存在,严重的会导致影响女性的子宫和盆腔部位,出现异位妊娠等后果。

阴道炎症分为细菌性阴道炎、念珠菌性阴道炎、滴虫性阴道炎、老年性阴道炎及幼女性阴道炎,其中,念珠菌性阴道炎也称霉菌性阴道炎,是由念珠菌引起的一种常见多发的外阴阴道炎症性疾病。

白色念珠菌为条件致病菌,10%~20% 的非孕妇女及30%的孕妇阴道中有此菌寄生,一般情况下菌量少,不会引起症状。

只有当全身及阴道局部免疫能力下降时,白色念珠菌大量繁殖才会引发阴道炎症状。

以往治疗这种疾病常常局部用药,由于白色念珠菌是以共存形式存在于人体中,阴道环境又特别适合长出菌丝,病程长久,患者保持长期用药很困难,伊曲康唑作为广谱口服抗真菌药治疗真菌性阴道炎则应运而生。

伊曲康唑作为广谱口服抗真菌药具有很强的抗真菌活性,作用机制是真菌细胞高选择性的抑制细胞色素酶,可抑
制97%的皮肤癣和酵母菌,有疗效持久、不良反应小、安全系数高等特点。

本文通过两组实验发现,使用伊曲康唑的观察组患者本次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109(96.46)%,使用氟康唑的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64(56.63)%,观察组患者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同时治疗两个疗程后,观察组外阴瘙痒、阴道充血及红肿症状明显低于对照组,疗效显著;观察组不良反应也同比对照组低很多。

综上所述,伊曲康唑作为治疗真菌性阴道炎临床效果卓著,有推广意义与价值,值得大力引导和提倡。

参考文献:
[1]陈少香.伊曲康唑治疗真菌性阴道炎疗效分析[J].广东医学,2000,21(7):609-610
[2]何成容.伊曲康唑治疗真菌性阴道炎88例疗效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旬刊,2014(6):3768-3769.
[3]鲍艳玲.伊曲康唑联合克霉唑栓治疗霉菌性阴道炎的疗效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22):152-153.
[4]冯颖智,克霉唑栓与伊曲康唑联合治疗霉菌性阴道炎的疗效观察[J].医药前沿,2017,7(5):182-183.
[5]罗妮.克霉唑栓联合伊曲康唑治疗霉菌性阴道炎的效果[J].世界临床医学,2017,11(24).
(上接第187页)
厘米,且肿瘤对周围组织产生侵润作用,直径小于3厘
米时,可以展开乙状结肠游离操作,同时为患者实施拖出式
直肠切除术治疗,在行吻合操作之前,应当确保直肠远端切
缘为阴性。

本次研究中,接受腹腔镜下双吻合器直肠根治术治疗的
观察组低位直肠癌患者的手术耗时明显较接受经肛门结肠肛管吻合术治疗的对照组短,且观察组患者的半年内局部复发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吻合口瘘和吻合口出血发生概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

由此可见,为接受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治疗的患者采取合适的手术方案,可以明显将手术的难度降低,且可以控制手术相关并发症,在确保手术方式安全
可靠的同时,提升生存质量。

为此为患者展开手术治疗前,应当对保肛原则和保肛指征严格遵循,以保证疾病治疗效果,延长患者的存活时间的同时降低疾病对其生存质量产生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李春花,吴媛.食管癌患者放化疗期间实施综合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评价[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6,13(15):1565-1569.
[2]王海燕,李霞,梁微,等.集束化护理干预在预防食管癌患者放疗后并发症中的应用[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6,33(5):925-927.
[3]韩建军,贾霖,贾利,等.食管癌三维适形、调强放疗与常规放疗的临床效果比较[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6,22(13):1469-1472.
(上接第186页)
3.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为临床常见病,其主要以呼吸道气流受阻为主要特征,临床表现主要为喘息样呼吸、咳嗽以及急性呼吸道感染等。

无创通气治疗为处理该疾病的主要方式,但值得说明的是,在对病患开展治疗过程中,病患可能出现不适现象,若未能及时处理,将会对病患的治疗效果造成影响。

基于此,必须对病患开展行之有效的护理干预,以达到提升治疗效果的目的。

综合护理干预符合当代临床护理理念,经多年临床实践,其已经形成了一套相对完整的服务理念,将其应用到COPD 合并II 型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中,实现细节性护理操
作,有助于患者改善病情,促进疾病转归[2]。

本组中: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干预后满意度明显更高,P <0.05.就干预前后PaO2以及PaCO2变化程度来讲,观察组更为显著。

由此可见,对于COPD 合并II 型呼吸衰竭者,应用综合护理,能全面改善患者护理质量,提升患者通气功能,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金玉兰.综合护理干预对NIPPV 治疗AECOPD 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影响[J].上海护理,2016,16(7).112-113.
[2]唐冬娥,吴柯.综合护理对AECOPD 伴Ⅱ型呼衰患者焦虑抑郁及治疗效果的影响[J].安徽医学,2016,37(5):610-612.
.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