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医药连锁有限公司信息服务平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医药连锁有限公司信息服务平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修改编辑)
第一章总论
1.1项目背景
1.1.1项目名称
XX医药连锁有限公司信息服务平台建设项目
1.1.2建设地点
某市经济开发区海源路33号
1.1.3承办单位
XX医药连锁有限公司
1.1.4承办单位概况
XX医药连锁有限公司是2003年4月创立的民营企业,现有资产4474万元,经营方式为零售连锁,经营范围为中成药、中药饮片、化学药制剂、抗生素、生化药品、生物制品、农资、医疗器械、保健食品、化妆品、副食、日用百杂。
所经营的品种超过一万多种。
公司现有职工380人,执业药师54人,药师、中药师271人,药学专业技术职称人数占全体职工的80%以上。
公司现有药品、百货零售店44家,16家分布在农村,22家分布在市区,6家分布在聊城市区。
2009年完成销售收入7472万元,利税500万元;预计2010年销售额将达到一亿元。
2004年荣获“聊城市消费者满意单位”,2005年荣获“聊城市‘百城万店无假货’活动示范店”,2006年荣获“山东省商业服务名牌”、“山东省商业名牌企业”。
借助良好的外部环境和独特的区位优势,该公司将提高信息化管
理与服务水平,进一步拓展业务范围,以共赢为赢的经营理念与客户真诚合作,共创辉煌。
1.2项目概况
本项目为XX医药连锁有限公司建设的信息服务服务平台,项目建设符合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和行业发展规划。
本项目主要建设内容由信息平台建设和服务中心装饰装修组成,估算总投资为2320.28万元,项目建设期为三年,一期工程建设期为18个月,二期工程建设期为8个月,三期工程建设期为10个月。
计划于2010年4月开始施工建设,2013年3月竣工投入使用。
本项目建成投入运营后,将为XX医药连锁有限公司的个连锁店提供强有力的信息交流支持,通过各种信息的交流,提高企业的现代化管理水平,降低经营成本,扩大企业的影响力,同时,本项目实施后,还可以为其他企业提供专用网络支持,提高企业工作效率,能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社会进步。
本项目投入运营后,收入以收取网络会员会费、网站广告及服务器租用费用的方式实现,正常运营年份年营业收入达669.80万元,上交所得税78.94万元,税后利润为236.83万元,经济效益可观。
综上,本项目建设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1.3编制依据及基础资料
1.3.1国家及地方有关法规、文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2)《信息产业科技发展“十一五”规划和2020年中长期规划纲要》。
(3)《电子商务发展“十一五”规划》。
(4)《关于全面开展加强农村药品监督网络建设促进农村药品供应网络建设工作的指导意见》(国食药监市[2004]49号)。
(5)《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6)《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十一五”发展规划》。
(7)《2010年山东省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8)《聊城市服务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9)《聊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十一五”发展规划》。
1.3.2技术规范、标准
(1)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2)《建筑电气设计技术规范》(GBJ16-83)
(3)《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2008)
1.4报告编制的范围与内容
(1)结合项目背景,论述本项目实施的必要性,确保工程项目实施的可行性。
(2)提出合理的工程建设方案,确定建设规模。
(3)环境保护与消防。
(4)节能分析。
(5)组织机构与劳动定员。
(6)项目实施计划。
(7)项目招投标方案
(8)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9)对项目进行财务评价。
(10)提出研究结论及建议。
1.5项目建设的理由与必要性
1.5.1项目提出的简要背景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和人们对医药产品需求的迅速增加,医药行业正处于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
药品流通现代化经营模式正成为医药流通企业掌握未来的有效手段,医药产业的竞争将向“大集团、大品种、大市场”战略方向靠拢。
在当今高度信息化的时代,越来越多的医药经营企业意识到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重要性,也迫切要求加快管理信息化的进程。
医药连锁机构维系业务正常运行以及建立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之一就是拥有高效、稳定的信息系统。
行业的快速发展必然导致市场竞争的加剧,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谋求发展,客观上要求企业必须加强内部管理,提高运营效率,另外,由于医药产品种类繁多、销售模式特殊,业务量大,单凭手工记账已远远适应不了企业快速发展的需求。
医药作为一个关系到人们健康的特殊行业,并且国家对医药行业又有一些不同与其他行业的管理政策,这些都加大了企业管理的难度。
而通过网络化管理医药连锁企业可以实现总店管理员对各分店进行的一系列经营管理(销售情况、销售汇总、
统计等),从而迅速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的信息化管理机制问题。
可以说,没有信息化的医药连锁几乎是不可想象的。
XX医药连锁有限公司创立于2003年,目前有药品、百货零售店44家,主要分布在聊城市区及某市的农村、市区,其中16家连锁店分布在农村,该公司一直致力于建设农村连锁店,并取得了良好效果,随着农村市场消费能力的不断提高及国家为解决农民看病难,买药贵的问题实施的“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推动农村药品“两网”建设工作的大力推进,XX医药连锁有限公司将其中5个店改造成集医药、日用百货、农资、农业信息为主体的中型购物超市。
随着经营种类的增加及经营规模的扩大,发现了一系列问题,将会影响公司的进一步发展,如:商品质量等问题,同时,该公司已实现异地经营,为了实现统一配送,统一管理,提高企业的经营信誉度,加快信息化系统的建设尤为必要,以保证该公司的稳定运营。
因此根据国家有关的规划要求和市场的需要及XX医药连锁有限公司的发展规划,该公司提出“XX医药连锁有限公司信息服务平台建设项目”。
1.5.2项目建设的理由与必要性
(1)项目建设符合国家总体发展规划及行业发展规划
《信息产业科技发展“十一五”规划和2020年中长期规划纲要》根据信息产业技术发展趋势、战略需求和发展思路,提出未来5~15年的15个领域发展的重点技术中指出:面向国民经济与社会信息化
服务,以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农业信息化、企业信息化、城市信息化及服务业信息化为对象,以利用信息技术促进政府管理、服务和应急能力的提高、制造业企业竞争力的提高、农业信息网络体系的建设、服务个性化和智能化为目标,带动国内自主知识产权的信息技术与信息产品的发展。
在制定的重大项目中提出发展信息产业和信息化技术服务平台。
建设一批高水平的公共技术服务中心、公共技术开发中心、关键技术测试平台和共用工具库,建立开放式的信息产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为行业和社会提供计量、测试、试验、验证、分析、软件评测等共性技术服务。
建设集成的科技信息资源共享咨询服务平台和电子信息产品数据交换平台。
包括统一规划和集成的若干个大型数据中心、文献资源中心、科技信息数据库,为政府提供决策依据,为产业和社会提供基础数据、产品数据、科技文献、技术标准、人才资源、知识产权、专利、产业技术动态等各种信息查询服务。
本项目的建设实施,不仅有利于XX医药连锁有限公司的发展,也有利于促进我国信息产业化发展,有利于国家经济发展。
(2)符合山东省及聊城市发展规划
《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在产业发展篇中提出“繁荣发展服务业,要抓住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机遇,大力发展旅游、文化、房地产、信息等市场潜力大的行业,使其成为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在信息服务业发展中强调:“继续推进电子政务建设,整合完善核心政务信息系统及金关、金税、金卡、金
保等金字号工程业务系统。
加快推进社会公共服务信息化建设,重点完善全省疫情监测防治和卫生信息报告系统、医药食品检疫防疫信息系统、劳动就业及社会保障服务信息系统、远程教育系统,启动社会灾害应急处理信息系统建设。
加强企业信息化服务体系建设,提高为中小企业提供专业和综合服务的能力。
”同时提出“在巩固传统服务业规模优势的基础上,依靠科技进步,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积极创新经营方式,提高服务效率。
”对商贸流通业发展强调:“健全商品市场体系,区别城乡、区域特点,鼓励引导各种商品市场提升档次,完善功能,增强竞争力。
积极发展各种专卖店、大卖场、便利店、连锁店,培育壮大产地型农产品批发市场,支持发展专业特色市场,改造提升供销系统农资、日用品、农产品等骨干商品经营网络。
”
《聊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十一五”发展规划》发展目标在经济、社会领域信息化取得突破性进展中提出“农业和农村方面,基本建立起适应农业经济发展要求的信息化服务体系,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农村管理、农民服务等方面得到较为普遍的应用;到2010年,限额以上工业企业90%以上通过互联网发布和采集信息,开展服务和招商引资,80%以上构建局域网,实现办公自动化(OA)或协同办公,50%以上实施企业资源计划(ERP)和电子商务,全市社会商品销售总额中电子商务交易额占到10%左右……”并提出2015年远景目标:到2015年,信息化战略取得初步成果,建成健全完善的信息化体系和信息基础设施,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成熟、高效的数字化、
网络化应用环境和服务;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集成化程度和社会普及程度明显提高,一批重大信息化应用工程陆续建成,并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基本实现政务信息的公开和互动;80%以上的企业利用电子商务,大中型企业生产经营、研究开发、经营供销、管理决策中的信息处理基本实现数字化、网络化;信息产业成为重要的经济增长点,发达的信息服务业为政府、社会、公众提供普遍化、个性化的信息服务;拥有高素质的信息化人才队伍和普及的信息化应用队伍,国民信息化素质显著提高。
本项目建设符合山东省及聊城市发展规划,有利于聊城市信息服务业的发展。
(3)有利于整合现有医药、百货信息资源,推进区域流通现代化进程
本项目建设实施有利于发挥区域物流系统的整体优势,加强商贸物流个环节的联系,为区域物流业的快速发展提供支持和保障。
(4)有利于降低企业经营服务成本,改善投资环境
信息服务平台的建设,可提高XX医药连锁有限公司的管理水平,有助于提高各连锁店运作的透明度及经营监督力度,降低企业经营服务成本,促进企业的稳定运营与长期发展。
此外,本项目的建设实施还将产生广泛的外部影响,各生产商及经营企业可通过信息平台发布、查询和接收物流运作信息,通过各参与方在该信息平台发布、接受信息,增加该企业的营业收入。
通过服务器的外租,也有助于于中
小型企业向现代化、网络化、信息化的平稳过渡。
有利于改善当地投资环境,扩大招商引资,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综上所述,XX医药连锁有限公司信息服务平台项目的实施有着重要的社会影响,本项目的建设无论对实现该公司自身长期稳定发展还是区域物流行业的发展还是对都是十分必要的,无论从大环境还是小环境及全局发展的诸多因素分析,都十分迫切需要建设本项目,其社会效益都十分显著,具有非常大的投资意义,所以,该项目的建设是必要且可行的。
1.6主要经济指标
该项目总投资2320.28万元,每年新增收入669.80万元,各项经济指标详见下表:
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市场预测分析
2.1项目背景
2.1.1国际国内经济背景
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世界金融危机继续演化,并向实体经济扩散,日本、欧洲一些国家都出现了经济衰退,世界经济增速放缓,悲观的情绪在市场上蔓延,国际经济环境的剧烈变化使中国经济正经受着严峻的挑战和重大考验。
随着引领全球经济的几个主要国家和地区相继陷入深度的经济危机,全球性的经济衰退已成定局。
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和经济发展自身规律形成的自然减速的叠加,造成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回落。
目前影响重心将由金融领域逐渐向经济领域倾斜。
在这种内忧外患的背景之下,国家在2008年年底出台了4万亿元的庞大投资拉动内需计划之后,根据全球经济危机对我国行业经济影响程度的不同,根据各个行业经济对拉动内需程度的不同,根据产业发展对我国经济发展轻重缓急程度的不同,优选出钢铁、汽车、船舶、石化、纺织、轻工、有色金属、装备制造、电子信息以及物流业这十大产业作为我国产业经济振兴规划的首选。
力图通过国家政策的扶持和资本的大量投入,带动十大产业的全面振兴,从而带动我国经济由外向型经济向内需型经济的全面转型。
产业振兴规划火线出炉,以扩大内需、调整结构为目标。
国家统计局2010年1月21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09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为33535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7%。
面对百年不遇的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和极其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科学决策,带领全国人民万众一心,共克时艰,坚持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全面实施并不断完善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揽子计划,较快扭转了经济增速明显下滑的局面,实现了国民经济总体回升向好。
2.1.2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背景
(1)聊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本项目建设位于某市新华路新开街。
某市隶属于聊城市。
聊城市地处经济较为发达的山东省,居鲁西,临河南、河北,位于华东、华北、华中三大行政区交界处。
代表中国商业文明的京杭大运河和代表农业文明的黄河在此交汇,贯穿中国南北的京九铁路和连接祖国东西的胶济邯铁路及高速公路在此相交形成“黄金大十字”。
聊城不仅起着辐射和带动鲁西经济发展的中心作用,而且也是与山西、河北等内陆省份进行经济、技术、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
聊城既可利用东部沿海的先进技术,还可利用西部省份的丰富资源,是中国重要的交通枢纽、能源基地、内陆口岸和辐射冀鲁豫交界地区的中心城市。
聊城资源丰富、交通便利、通讯发达、旅游业成为新兴产业。
聊城是中国重要的商品粮、优质棉、蔬菜、果品、畜禽生产基地和农副
产品深加工和出口基地。
其中高蛋白小麦、鸭梨、圆铃大枣、香瓜、小尾寒羊、鲁西黄牛等名优稀特产品驰名中外,无公害蔬菜种植面积达到100万亩,食用菌栽培面积居全国首位,久负盛名的冠县鸭梨种植面积达60万亩,为全国之最,肉牛年出栏100多万头,肉鸡年出栏500多万只。
水利资源充足,境内有徒骇河、马颊河、京杭大运河纵贯南北,加之位于黄河位山灌区上游,水利条件十分优越。
市境可利用地表水资源多年平均总量为454.86亿立方米,过境黄河水资源420.3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可利用量9.51亿立方米。
煤、石油、天然气、石灰石、石膏、铁等地下矿藏丰富。
地热资源尚待开发。
生物资源种类繁多,粮食作物品种500多个,经济作物品种107个,蔬菜品种600多个,药材品种61个,林木果树品种225个,花卉品种146个,饲养动物品种95个。
2009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GDP)1375.92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3.2%。
季度累计GDP增速稳步提高,走出一条“触底反弹—企稳向好—稳步回升”的运行轨迹。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98.63亿元,增长4.0%;第二产业增加值808.46亿元,增长15.4%,其中工业实现增加值752.22亿元,增长15.0%;第三产业增加值368.84亿元,增长12.9%。
三次产业比例由上年的14.9:59.0:26.1调整为14.4:58.8:26.8。
人均生产总值达到24613元(按年均汇率折算为3603美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12.5%。
(2)某市经济社会发展
临清历史悠久,是省级历史文化名城,西汉初年即以清渊之名设县制,后赵建平元年(公元330年)因临清河而改称临清,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2006年,被联合国地名专家组认定为中国地名文化遗产——千年古县。
明清时期,临清凭借大运河漕运兴盛而迅速崛起,经济发达,文化繁盛,成为当时中国30个大城市之一,是重要的商贸流通中心、税收中心、最大的贡砖烧造中心和中国北方曲艺的发祥地,素有“富庶甲齐郡”、“繁华压两京”、“南有苏杭,北有临张”的美誉。
临清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运河文化积淀尤为丰厚。
境内拥有名胜古迹70余处,其中运河钞关、舍利宝塔、清真寺、鳌头矶等2组1 1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临清钞关作为中国税收机构的唯一典型遗存,是研究明清经济生活、运河城市的形成与发展及中国税务史
的宝贵实证资料;舍利宝塔与通州的燃灯塔、杭州的六和塔、镇江的文峰塔并称为“运河四大名塔”;临清清真寺规模宏大、气势雄伟,有“江北五大寺之一”的美誉;鳌头矶为运河岸边的重要标志性建筑;以临清贡砖建造的北京故宫、天坛、清东西陵等古建筑,已成为世界文化遗产。
临清名人辈出,唐代音乐家吕才、明代著名诗人谢榛、抗日民族英雄张自忠、学界泰斗季羡林、著名画家张彦青等,都是临清人民的杰出代表。
临清的饮食文化别具风格,风味独特,以临清汤为代表的传统小吃更是融汇南北,花样繁多,远近闻名。
始建于清乾隆57年的济美酱园,与北京“六必居”、保定“槐茂”、济宁“玉堂”并称江北“四大酱园”。
临清还是武训兴学所在地、山东快书诞生地、《金瓶梅》故事背景地,是著名的京剧之乡、轴承之乡、书画之乡、武术之乡和酱菜之乡。
某市不断加大投入、调整结构、开拓市场、强化管理,工业经济呈现出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工业运行质量进一步提高,利税结构进一步优化,经济支撑点日益增多。
2009年全市生产总值完成200亿元,同比增长12%;三次产业比例调整为8.6:64.2:27.2;财政总收入完成12亿元,增长8.7%,其中地方财政收入5. 9亿元,增长12.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16亿元,增长2 6%,其中工业投入98亿元,增长2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55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420元,分别增长8%。
全市综合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和谐社会建设扎实推进,全市上下呈现出政通人和、
心齐气顺、风正劲足的良好局面,多项工作跨入了全国、全省先进行列。
近年来,我市先后获得“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市)”、“全国体育工作先进县(市)”、“山东省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县(市)”、“山东省发展民营经济先进县(市)”等数十项省级以上荣誉称号。
临清外向型经济发展迅猛。
坚持把扩大开放作为统领发展全局的总抓手,围绕全市中心工作,积极转变招商方式,拓展招商领域,成功走开了依托优势产业、骨干企业招商,突出重点地区招商和以商招商的新路子。
2008年,全市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27亿元,增长32. 5%。
对外经贸迅速发展。
以机电、纺织、轻工等产品为主导,出口贸易区域涉及亚、非、欧、美四大洲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三和纺织、中冶银河等一批出口大户发展势头强劲,出口产品结构不断优化,档次日益提高。
2008年,全市出口创汇完成2.81亿美元,同比增长3%。
2.1.3行业背景
(1)医药连锁店经营简介
连锁经营是一种商业组织形式和经营制度,是指经营同类商品或服务的若干个企业,以一定的形式组成一个联合体,在整体规划下进行专业化分工,并在分工基础上实施集中化管理,把独立的经营活动组合成整体的规模经营,从而实现规模效益。
连锁药店突破了传统药店集中在特定商业中心的格局,深入居民小区或城乡结合部,空间和时间的改变使消费者可以随时随地得到所需的药品和服务。
医药连锁企业凭借其强大的网点辐射力和品牌号召
力牢牢地控制了许多城市的药品销售终端。
(2)我国连锁企业发展的沿革与现状
改革开放前,我国一直实行医药合业的医药商品流通模式,95%以上的药品通过医院流到患者手中,因此,零售药店社会需求不大。
改革开放以后到90年代初,流动人口的增加促进了零售药店的发展,此时零售药店的销售额在全国统计中有了一定的增长,上升到15%左右,当时连锁还没有普遍开始。
90年代中后期,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连锁药店应运而生了,特别是到1998年底,国务院颁布了44号文件,就是《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通知》,决定要搞定点药店、定点医疗机构,进行医疗制度改革,允许患者持方外购;1999年下半年,国家经贸委又发出《关于深化医药流通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倡导零售企业实行连锁经营制。
同时我国五项医疗改革政策即医疗体制改革医药分业经营、药品分类管理、流通体制改革、药价改革进行了具体的实施和深化,这些都为连锁药店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国内医药流通体制正在发生重大变化,正式加入wT0后,面对药品关税的逐步降低和药品分销服务市场的开放,中国医药商业企业正处在生死攸关的十字路口。
由于连锁经营是实现规模化的有效方式,同时产品的大规模生产、现代储运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电子科技和现代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给医药商业企业跨地区(跨国)连锁经营提供了技术支撑。
因此,现有的国有、集体
经营等模式必将被多种所有制企业并存的集约化配送制、连锁制所取代,众多连锁药店这一新的医药零售方式在各城市迅速兴起。
国内现有药品零售连锁企业,不仅是国内企业兼并联营,而且对外合作也迈出了较大步伐,例如深圳海王星辰的“美信”特许经营、三九与日本株式会社八九君泽的签约、重庆桐君阁与德国柏林医药有限公司的合作等。
由于药品的特殊性,长期以来,我国医药流通领域一直采用“统购包销、逐级调拨”的三级批发流通管理模式.严格控制药品的流通。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我国医药零售行业的严格管制开始松动,这些为国内医药零售业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
2000年,我国医疗制度改革开始全面实施,百姓的用药消费开始从医院向药店分流。
同时,国家有关部门首次取消了对跨省市办医药连锁店的限制,之后接连推出了第一批、第二批跨省连锁医药零售企业名单,医药连锁企业不断发展壮大。
2.2市场分析
2.2.1我国医药连锁行业市场现状
中国医药连锁行业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令人瞩目。
从区域上经历了从东南兴起,到华东、华南、西南、华北、东北、西北的快速扩张。
从发展阶段看,经历了从初创期、快速成长期、跨区域连锁发展期、集中度提高期,以后将进入全国性连锁药店发展期。
截至2009年2月,我国连锁药店数量已经增加至3153家,我国药店的连锁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