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_第一章_建安风骨与正始之音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胜了 弟弟 曹植,被立为王世子。
曹丕
延康元年(220年),魏武帝 曹操 去世, 世子 曹丕 继位为魏王、丞相、冀州牧
他积极调节曹氏与士族之间的矛盾,确立 九品中正制,成功缓和了曹氏与士族的关系, 取得了他们的支持,为 称帝 奠定基础。
当年十月,立刻逼迫 汉献帝 禅位,登基 为 大魏皇帝。定国号为 大魏,改元黄初, 改雒阳为“洛阳”,定都于此
此诗以哀伤沉痛之情真实地记录了当时洛阳经董 卓焚掠后满目疮痍的景象,深刻地反映了现实状 况,从而寄托了诗人对连年战争、民不聊生的同 情与愤懑。
第二节 曹植
《情诗》 微阴翳阳景,清风飘我衣。
游鱼潜渌水,翔鸟薄天飞。 眇眇客行士,徭役不得归。 始出严霜结,今来白露晞。 游者叹黍离,处者歌式微。 慷慨对嘉宾,凄怆内伤悲。
载《艺概》)
第一节 曹操 曹丕 曹丕
曹丕( pī大:~业。~变)
魏文帝曹丕(187~226),字子桓,三国时期著名 的政治家、文学家,魏朝的开国皇帝。
公元220~226年在位,谥为文皇帝(魏文帝),魏武 帝曹操与武宣卞皇后的长子。
其父 曹操、其弟 曹植 并称为“三曹”。 少有逸才,广泛阅读古今经传、诸子百家之书。 年仅八岁,即能为文。多技艺,善骑射、好击剑。 建安十六年(211年),为五官中郎将、副丞相。 建安二十二年(217年),曹丕运用各种计谋, 在司马懿、吴质等大臣帮助下,在继承权的争夺中战
再论曹操形象 沈伯俊
本文主要论述了三个问题: (1)对于历史人物曹操,人们应当肯定其历史功绩,也
有权批判其恶德劣行。 (2)“为曹操翻案”这个口号,从历史学的角度来看
是不科学的,从文学艺术的角度来看也是片面的。 (3)《三国演义》中的曹操形象,是全书人物中性格
最丰富、最复杂的一个人物,也是一个塑造得极为成 功的艺术典型。 对于当代有关曹操的某些看法,文章也予以辨析。
第一节 曹操 曹丕 曹丕
王粲长于辞赋。徐干时有齐气,然粲之匹也。 如粲之《初征》、《登楼》、《槐赋》、《征思》, 干之《玄猿》、《漏卮》、《团扇》、《橘赋》,虽
张蔡不过也。然于他文,未能称是。 琳、瑜之章表书记,今之儁也。 应玚和而不壮,刘桢壮而不密。 孔融体气高妙,有过人者,然不能持论,理不胜词,
第二节 曹植
一、曹植的生平 前期 建安十五年 铜雀台 “每进见难问,应声而对,
特见宠爱”(《三国志·魏志》本传)。 建安十六年,封平原侯。 十九年徙封临淄侯。
“任性而行,不自雕励,饮酒不节”(《魏志》 本传)
第二节 曹植
曹植的生平 后期 丁仪、丁翼 安乡侯 鄄城侯。 黄初三年,立为鄄城王, 四年徙封雍丘。
至乎杂以嘲戏。 及其所善,扬班俦也。
第一节 曹操 曹丕 曹丕
文以气为主。 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 譬诸音乐,曲度虽均,节奏同检,至于引气不齐, 巧拙有素,虽在父兄,不能以移子弟。
第一节 曹操 曹丕 曹丕
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 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 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 是以古人之作者,寄身于翰墨,见意于篇籍, 不假良史之辞,不托飞驰之势,而声名自传于后。 故西伯幽而演《易》,周旦显而治《礼》, 不以隐约而弗务,不以康乐而加思。
第二节 曹植
《送应氏》 步登北邙阪bǎn ,遥望洛阳山。洛阳何寂寞,宫室尽烧焚。 垣墙皆顿擗,pǐ 〈动〉 用力使其脱离原来物体荆棘上参天。 不见旧耆老(qí老年人),但睹新少年。 侧足无行径,荒畴不复田。游子久不归,不识陌与阡。 中野何萧条,千里无人烟。念我平常居,气结不能言。
北邙——山名。亦作北芒, 西起 三门峡门,东止伊洛河岸。在今 洛阳市 东北。 自东汉 城阳王 刘祉 葬于此后,遂成 三侯 公卿葬地。后因泛称墓地。
第二节 曹植
曹植的生平 后期 太和三年(228)把他迁徙到沃饶之地东阿 太和六年(232)正月 曹植死前不久被封为陈望,死后朝廷谥为
“思”,故后人也称他为“陈思王”或“陈 思”。
第二节 曹植
二、曹植的艺术成就 曹植被称为“建安之杰”、“文章之圣”,
流传至今的诗歌,大约有八十首,并以黄初元年 (220)曹丕称帝为界,分为两个时期,
本是朔方士,今为吴越民。 行行将复行,去去适西秦。
第二节 曹植
对乐府诗歌的继承 钟嵘说:曹植诗“其源出于《国风》”;
曹植:“夫街谈巷说,必有可采;击辕之歌, 有应风雅,匹夫之思,未易轻弃也。” (《与杨得祖书》)
第一节 曹操 曹丕 曹操
雄浑、豪迈
《步出夏门行》组诗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第一节 曹操 曹丕
忧郁、苍凉
曹操
《短歌行》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惟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悠悠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辍?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宴,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臣”可看作他极为复杂的双重性格之 写照。
【刊名】科教文汇 2008—13 【ISSN】1672-7894
第一节 曹操 曹丕 曹操
雄浑、豪迈
《步出夏门行》组诗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第一节 曹操 曹丕 曹操
曹操诗歌审美风貌 纵横天下的雄心壮志与悠悠难遣的忧生之嗟 使他将古朴的写景、沉郁的议论和深挚的抒情 融为一炉,自创奇响伟词, 使诗歌呈现出慷慨悲壮、古朴苍凉而又沉雄顿 挫的审美风貌。
第一节 曹操 曹丕 曹操
前人对曹操诗歌的评价 “曹公古直,深有悲凉之句。”钟嵘《诗品》 “魏武帝如幽燕老将,气韵沉雄。”(敖陶孙 《诗评》) “曹公诗气雄力坚,足以笼罩一切。”(刘熙
第一节 曹操 曹丕
曹操
忧郁、苍凉
“时操已醉,乃取槊立于船头上,以酒奠于江 中,满饮三爵,横槊谓诸将曰:
‘我持此槊,破黄巾、擒吕布、灭袁术、收袁绍, 深入塞北,直抵辽东,纵横天下:颇不负大丈夫 之志也。今对此景,甚有慷慨。吾当作歌,汝等 和之。’”
(《三国演义》第四十八回《宴长江曹操赋诗 锁 战船北军用武》)
背景与内容
背景——建安十六年(211)曹植 随 曹操 西征 马 超,路经洛阳,他见到了当时颇负诗名的 应瑒、 应璩qú兄弟,而应氏兄弟旋将有北方之行,亲 交故旧为他们设宴饯行,曹植便写下了《送应氏》 二首,以示惜别
内容——这首诗将笔墨集中在描写洛阳城的荒芜 颓败上,而于送人的主题未加铺叙,
前期的诗作多表现个人的志趣与抱负,诗风雍容华贵, 意气昂扬,如《白马篇》等;
后期因受到猜忌、压制与摧残,诗风转为深沉悲凉, 曲折的表现自己的痛苦和哀怨,如《美女篇》等。
第二节 曹植
曹植的艺术成就 1、他继承了《诗经》反映现实的传统和悲天
悯人的情怀,体现出建安时代关注现实而又 慷慨悲凉的时代风气。
上节复习 1 曹操诗歌的审美风貌是什么? 2 曹丕的文学贡献是什么?
第二节 曹植
《泰山梁甫行》
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雨。 剧哉边海民,寄身于草墅。 妻子象禽兽,行止依林阻。 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
梁甫,又名梁父,泰山下的小山,古时死人丛葬的地方。《梁甫
吟》,亦作《梁父吟》,乐府“楚调曲”
第二节 曹植
《门有万里客》 门有万里客,问君何乡人?
褰qiān 1.揭起。2.古代称套裤。裳cháng 古代指遮蔽下体的 衣裙起从之,果得心所亲。 挽裳对我泣,太息前自陈。
中国古代文学史
第一章 建安风骨与正始之音
上节复习
1 中国古代文学有哪几个时期? 各有什么特点?
2 魏晋南北朝文学有什么主要特 点?
第一章 建安风骨与正始之音
第一节 曹操 曹丕 第二节 曹植 第三节 建安七子和建安风骨 第四节 正始之音
第一节 曹操 曹丕 曹操
曹操
魏武帝曹操(公元155年7月18日~公元220年),字 孟德,小名阿瞒,沛国谯(今安徽 亳州)人。

第一节 曹操 曹丕 曹丕
曹丕的诗歌 有描绘战乱对社会破坏的, 有揭露贫富悬殊的, 由叙写行军征战的, 有吟唱游乐饮宴的, 有反映男女恋情、游子思妇和女子不幸命运
的。
第一节 曹操 曹丕 曹丕
曹丕的诗歌——《燕歌行》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群燕辞归雁南翔。念君客游思断肠, 慊慊思归恋故乡,何为淹留寄他方? 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qióng qióng 不觉泪下沾衣裳。援琴鸣弦发清商, 短歌微吟不能长。明月皎皎照我床, 星汉西流夜未央。牵牛织女遥相望, 尔独何辜限河梁。
夫文人相轻,自古而然。 傅毅之于班固,伯仲之间耳,而固小之,与弟超书曰:
“武仲以能属文,为兰台令史,下笔不能自休。” 夫人善于自见,而文非一体,鲜能备善,是以各以所
长,相轻所短。 里语曰:“家有敝帚,享之千金。”斯不自见之患也?
第一节 曹操 曹丕 曹丕
今之文人,鲁国孔融文举, 广陵陈琳孔璋,山阳王粲仲宣, 北海徐干伟长,陈留阮瑀元瑜, 汝南应玚德琏,东平刘桢公干, 斯七子者, 于学无所遗,于辞无所假,咸以自骋骥騄于千里, 仰齐足而并驰,以此相服,亦良难矣。 盖君子审己以度人,故能免于斯累,乃作论文。
第一节 曹操 曹丕 曹丕
曹丕的文学贡献——文学批评《典论·论文》 “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孟子·公孙丑上》) “风骨”论(《文心雕龙·风骨》) “并志深而笔长,故梗概而多气”(《文心雕
龙·时序》) 韩愈的“气盛言宜”(《答李翊书》) 苏辙的“养气”说(《上枢密韩太尉书》)
第二节 曹植
一、曹植的生平 二、曹植的艺术成就
曹丕
在军事才华——上他远不能和父亲曹操相比, 几次率百万大军南下伐吴均无功而返, 但曹丕在位期间开拓疆域,征服北方鲜卑、等部落, 击退东吴入侵,使得 魏朝 疆域 远达蒙古高原, 这是曹丕军事上的重要建树。
曹丕 爱好 文学,并有相当高的成就。 其《燕歌行》是中国现存较早的文人七言诗; 他的五言和乐府清绮动人; 所著《典论·论文》,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占有重要地
【刊名】中华文化论坛 2008--13 【ISSN】1008-0139
浅说《三国演义》中曹操形象的二重性 王作宾
他在统一北方的过程中过激的一些做法也使他背上了的恶名. 《三国演义》对曹操这两个方面都作了真实的再现, 一方面,曹操机智勇敢、豁达乐观、爱惜人才、奖惩分明、体
恤百姓、不惮风险,在《三国演义》中表现得非常突出和深刻。 这是符合历史真实的。 另一方面,《三国演义》又着力鞭挞了曹操的奸诈狡猾、残忍 狠毒、疑心重重、虚仁假意,这些基本上是根据史料的,也符 合历史的真实。使的后人给予他毁誉参半的不同评价。
Hale Waihona Puke 第一节 曹操 曹丕 曹丕曹丕的文学贡献——组建邺下文人集团
刘勰《文心雕龙·时序》: “文帝以副君之重, 妙善辞赋。”
曹丕《又与吴质书》:“昔日游处,行则连舆, 止则接席,何曾须臾相失。每至觞酌流行, 丝竹并奏,酒酣耳热,仰而赋诗。”
第一节 曹操 曹丕 曹丕
曹丕的文学贡献——文学批评《典论·论文》
第一节 曹操 曹丕 曹丕
夫然则古人贱尺璧而重寸阴,惧乎时之过已。 而人多不强力,贫贱则摄于饥寒,富贵则流于逸乐,
遂营目前之务,而遗千载之功。 日月逝于上,体貌衰于下,忽然与万物迁化,斯志士
之大痛也。
融等以逝,唯干著论,成一家言。
第一节 曹操 曹丕 曹丕
嵇康《养生论》: “清净虚泰,少私寡欲。 ……旷然无忧虑,寂然无思虑, 又守之以一,养之以和,同乎大顺。 然后蒸以灵芝,润以醴泉,睎以朝阳,绥以五弦, 无为自得,体妙心玄, 忘欢而后乐足,遗生而后身存, 若此以往,庶可与羡门比寿,王乔争年。”
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诗人 在政治军事方面,曹操消灭了众多割据势力, 统一了中国北方大部分区域, 并实行一系列政策恢复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 奠定了曹魏立国的基础。 “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臣” 文学方面,在曹操父子的推动下形成了建安文学,史
称“建安风骨” 他的诗以慷慨悲壮见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