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衔接视角下小学一年级班级管理问题及应对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小衔接视角下小学一年级班级管理问
题及应对研究
摘要:幼儿园与小学之间衔接工作的良好开展,能够成为学生高效学习基础
所在。
同时,衔接效果甚至还有可能影响到学生今后身心健康,直接影响未来学
习和发展成长。
因此在幼小衔接情况之下,小学一年级班级管理工作便非常重要,教师需要充分考虑到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认知等多方面基础能力,如此才能够针
对性设计并实施相关工作,为营造出积极向上、高质量化发展的课堂。
基于此,
本文便将针对幼小衔接视角下小学一年级班级管理问题以及应对有效策略加以探
索研究。
关键词:幼小衔接;小学一年级;班级管理
前言:小学阶段班主任是组织并指导现阶段学生学习和生活习惯养成的主要
角色,因而便需要其致力于不断强化自身班级管理能力和水平,以引导学生朝向
正确方向发展。
但基于小学一年级学生刚刚离开幼儿园阶段,其思维、思考等能
力一时间无法适应小学学习进程,再加上如今部分教师秉承严厉教育,造成师生
间关系疏远,学生对其具有畏惧感,从而导致如今小学一年级班级管理工作开展
并不是非常良好,容易使其产生厌烦、不耐等消极心理情绪和状态。
所以,及时
革新传统班级管理方式,使学生尽快适应小学学习环境和氛围便应该成为小学一
年级班主任必须思考的重要课题。
一、以情感渗透促进师生交流
受到年龄和思维逻辑、思考方式等方面限制,刚刚进入一年级的学生还不具
备充分思考问题的能力和认知,因此便容易在一些小事上面爆发情绪。
再加上一
年级学生自身情绪控制能力比较差,很可能因为些许事情导致情绪失控、苦恼喊
叫等现象。
针对此种情况,有些缺乏经验的班主任往往将感到不知所措,或不问
原因便以严格惩罚措施加以管理,不知如何开展有效交流,此方式非常不利于学
生积极健康发展成长。
对此,班主任应该采用情感渗透方式,以细心关怀和真心
温暖学生[1]。
情感教育作为如今教师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课堂营造手段,能够为一年级班
级管理工作的良好开展提供优良基础。
无论教学过程中,还是课后任何活动中,
班主任将自身情感渗透学生,都可以使其感受到关怀和温暖,对促进师生之间交
流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例如,当学生之间由于交流方面存在困难时,便可能出
现被人嘲笑或戏弄等情形,从而导致被嘲笑学生情绪失控,嚎啕大哭。
此时便需
要班主任及时交涉,询问了解原因,以耐心安慰稳定情绪,随后要求造成此种情
况的学生道歉。
同时,还可以应用注意力转移的方式,如讲故事、唱歌等。
当双
方都能够恢复平静后,再以友善态度分别使其认识到自身错误和缺陷之处,通过
爱心态度冷静处理问题。
如此一来,便能够高效解决问题,同时还能够加深学生
之间情感、促进师生之间情感,对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高质量化、高水平化开展
具有非常强大的促进作用。
二、注重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一年级学生由于刚刚离开幼儿园阶段,进入到小学学习,因而在很多方面都
不具有良好行为习惯。
因此,班主任应该从身边小事着手,注重培养其形成良好
行为习惯,不仅有助于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还将起到促进学生学习和日常生活
良好开展效果。
如开学第一天,使学生知道自己已经成为一名小学生,已经离开
父母,离开幼儿园,不能再打架或产生其他不良行为。
应该加强对规则的认识,
作为团体的一员,要听从教师命令。
开学第一周,明确学校叫什么名字,面对知
识学习应该以何种态度面对,怎样学习到知识并能够掌握科学、合理的学习方式,知道如何把书包背在身上,如何将铅笔放好,如何在家里收拾等。
除此之外,班主任还应当组织班级集体活动,促使学生认真学习《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内容,引导其能够对正确事物具有认知,以充分
培养良好生活、学习习惯。
同时,每周开展一次班会活动,总结每名学生此周之
内的长处和短处,明确下一周任务。
例如,总结为:针对楼道里跑闹学生,要严
格记录,使其认识到自身错误并能够改正,如再次犯错则给予严厉批评。
任务布
置为:抓住那些每天早晨到学校收拾书最慢学生;课堂之上回答问题积极性和听
讲热认真程度。
除此之外,针对现阶段学生对规则理解程度、认知程度等都较低
特点,班主任还可以实际并实施规则口号,以起到行为规范作用,并将其贯穿于
管理工作全过程。
如在上课之前,教师可以用“一二三,快坐好,四五六,手背
在身后”口号对学生听课姿态和态度起到规范作用。
如此一来,便能够促使学生
对待小学课堂以更为饱满、认真的态度面对,有效培养出良好行为习惯[2]。
三、设立班干部帮助班主任管理工作开展
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过程中不可能面面俱到,时刻守在学生身边看管,这也
不适用于如今教学环境下,为学生创造优良发展、发挥空间的实际要求。
因而针
对此种情况,便可以通过设立班干部方式帮助班主任开展班级工作,当班主任不
在班级时,也能够对学生行为等起到规范作用。
因此,采取高效、合理班干部设
立方式便非常重要[3]。
对此,可以实行班委轮换制度。
刚开始时,班主任对所有学生加以观察和考察,首先培养一位能干的班长,帮助班主任开展班级管理工作,并在全班中对其
多次表扬,激发其他学生也想当班长的心情欲望。
随后再采用班委轮换制,每名
学生都有一天时间做班长,如果班级管理相关工作开展良好,便使其担任一周。
如此,能够使每名学生都激发并释放出自身全部潜能,有助于建立健全人格品质,在学习、管理、生活中感受到成功喜悦。
除此之外,班级值班工作也采取轮班制度,每周有四名学生组成一个小队,每个小队有明确任务。
需要分别在固定时间
段内完成班级与学校清洁打扫工作,此过程中,值日生须佩戴值班卡,严禁家长
代替在学校内开展清洁工作。
如此一来,便将有效促进学生自身综合能力强化促进,对班主任管理工作具有非常显著的提升效果。
但需要班主任注意的是,无论任何学生参与班级管理工作,都应该秉承公平、公正、公开原则,不能因为某一学生优秀,便最大程度上给他更多表现机会,而
较差学生便得到任何自我能力展示机会,如此将造成学生分层化程度严重,严重
磨灭其对待学习和日常生活的积极性和热情。
结论:综上所述,班级管理对小学一年级学生来说具有非常强大的塑造和培
养作用。
当幼儿园学生进入到小学阶段后,外界新知识与信息将不断向其涌来,
如没有开展科学、合理班级管理活动,学生则无法分辨信息内容是否积极或消极,这不利于身心健康发展成长。
因而为促进现阶段学生良好发展,班主任必须寻找
到一条高效管理方式,从认知能力、接受能力、综合学习能力等多角度出发,通
过多元化、多样化手段完成既定目标。
如此一来,便能够充分达到管理工作高质
量化、高水平化发展,为其将来学习和发展提供优良保障、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范鸣轩.小学一年级班级管理策略[J].读写算,2020(36):52-53.
[2]李晓霞.幼小衔接视域下一年级班级管理现状调查的归因分析[J].当代家
庭教育,2020(35):64-65.
[3]余玉芬.浅谈小学一年级班级管理的有效教育策略[J].读写
算,2020(0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