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对外投资的战略选择探究论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直接对外投资的战略选择探究论文
一、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
截至2007年底,中国累计对外直接投资总额1,179.1亿美元。

相对
于发展中国家,由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平均发展速度超过了许多发展中
国家,存量处于比较高的水平。

而与发达国家的对外投资相比,中国对外
投资的流量处于较低水平,中国开展海外直接投资的实力还比较薄弱,海
外投资企业数量、每年海外投资的金额与海外直接投资的累计总额都还比
较小。

而且,中国的海外投资大多数为中小型项目。

在《财富》杂志公布
的2022年全球企业500强中,仅有35家中国企业,且排名大多数位于下游。

二、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选择战略研究
1.以资源开发型产业作为突破口
我国现在还处于对外直接投资的起步阶段,并且大多数发达国家都经
历了从资源开发业—制造业—第三产业为主的发展过程。

同时,由于国际
投资环境日益改善,资源开采业对外投资的环境极为优越。

对于一些行业,如采矿业、林业、石油开采业,世界上一些国家资源的供大于求,我国企
业应该因地制宜的到国外去投资,开采、加工和运回国外的资源以满足国
内需要。

2.以制造业和贸易替代为海外投资重点
对我国现阶段的优势型对外直接投资而言,投资重点应放在生产能力
过剩、拥有成熟的适用技术或小规模生产技术的制造业上。

同一些发展中
国家相比,我国在纺织、食品、冶炼、化工、医药、电子等产业上形成了
一定的比较优势。

此外,我国还拥有大量成熟的适用技术,如家用电器、
电子、轻型交通设备的制造技术、小规模生产技术,这些技术易于为他们
所接受。

3.以第三产业和高技术产业为未来的重点发展方向
根据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选择应与国内产业结构高级化相一致的标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重点应该是技术密集型产业。

通过并购当地高新技术
企业或与当地拥有高新技术的企业合资合作,可以直接获取一般技术贸易
和引进外资所无法获得的先进技术,然后将技术传播回国内运用,从而加
快国内产业结构升级的进程。

例如。

联想集团收购IBM的PC事业部。

三、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战略
1.以发展中国家作为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区位选择
我国地处亚洲,良好的合作关系以及相似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需求偏好等使得进入障碍较小;中国的纺织、服装、家电、机械等技术成
熟且竞争激烈的边际产业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经济发
展较快,市场容量大,投资机会较多;还可以利用东道国享有的优惠贸易
条件,把产品销往第三国。

2.有选择地增加对发达国家的投资
美国、加拿大、西欧、澳大利亚及日本等发达国家是目前世界上对跨
国投资者最具吸引力的地区。

因为其拥有优良的投资环境:经济发展水平高,科技发达,基础设施完善,社会稳定,投资法律法规健全,金融市场
发达,各类人才丰富,是对外直接投资的理想场所。

对发达国家的对外直
接投资可以获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把掌握的高新技术反馈回国内。

3.积极谨慎地发展对独联体和东欧国家的投资
这些国家正处在经济改革过程中,急需外国在那里进行直接投资。


些国家拥有仅次于发达国家的工业基础、民众的教育和工人的技术水平,
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广阔的市场,但是其产品出口能力较差,在国际市
场上缺乏竞争力。

而中国产品物美价廉,比欧美产品更适合于该地区的市
场需求。

四、对外直接投资的主体选择战略
1.重点发展具有垄断优势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
2.大力发展具有经营特色的中小型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
目前世界上的跨国公司大部分却是以中小型企业为主,主要原因就是
中小企业由于其拥有独具特色的生产经营优势。

我国许多中小型企业都具
备了对外直接投资的条件:劳动力成本低,产业转移产品的原材料等要素
价格也比较低廉;产权关系明晰的基础上形成了简明高效率的组织结构优势;拥有符合当地市场需要的实用技术。

3.促进企业集群的对外直接投资
根据迈克尔•波特的竞争力理论,一个国家的成功是来自纵横交错的
产业集群。

国内有大量的企业集群地,如宁波的服装、北京中关村的电子
产业等。

充分利用“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开展对外直接投资,是我国对
外直接投资主体选择的重要战略。

从跨国公司成长的角度看,企业集群可以作为一跨国公司成长发展过程中内部化优势的一种替代。

五、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方式的选择战略
1.根据跨国公司的投资目的制定投资方式的选择战略
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目的主要是寻求国外的自然资源和学习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

自然寻求型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方式应以合资为主,有利于冲破对于自然资源开发的控制以及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学习型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应以并购、合资为主。

这种进入方式能够直接获得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利用东道国的人才资源培养自己的人才,掌握先进技术,充分提高中国企业的跨国经营能力。

2.根据中国的行业特性制定投资方式的选择战略
一些中国有优势的行业在进行产业转移的时候,中国跨国公司应该以新建企业和合资进入方式为主要进入方式。

现阶段,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等家用电器制造业和机床、自行车、钟表等机械加工业是中国技术方面比较成熟的,在对外直接投资中具有投资优势,这些行业投资市场主要是经济技术水平与中国接近的发展中国家和某些发达国家。

3.根据东道国的投资环境制定投资方式的选择战略对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方式,应以新建、合资为主,有利于发挥这两种投资方式的优点,避免并购、独资的劣势。

选择新建和合资方式可以节约外汇资金,有利于利用当地企业的市场开发优势尽快占领市场、弥补新建企业所需时间较长的不足,新建投资风险相对较小,而且许多发展中国家对新建合资企业比较欢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