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家坞的实地调研以及发展设想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梅家坞的调研问题及发展构想
1、茶文化底蕴不足,千户一面
——发掘茶文化,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对旅游产品,风俗文化活动有所创新。

首先村内应该增设茶文化展示区,通过茶文化遗址、茶文化讲座、茶史展示、茶艺茶道表演等来突出梅家坞的茶文化内涵,例如龙井茶炒制技术(抖、带、搭、甩、捺、拓、扣、压、磨、敲等10 大手法)这一大特色可以向游客逐一展示,也可让游客亲自体验炒茶的乐趣;设立茶园品种展示区,教游客识别茶叶的不同品种和如何鉴定真伪。

其次开发茶文化旅游产品,除了茶叶,可以广泛开发以茶为龙头的包括茶点、茶画、茶具、茶书法、茶书、茶明信片、茶素养生品等旅游商品。

再次增加体验性节事活动如茶文化节、茶文化嘉年华、品茗大会、采茶大赛、炒茶大赛等等,村内可以整合茶文化旅游资源,专门打造不同的茶文化体验游览项目,如茶文化史迹游、茶村生态游、新茶采尝游、茶园家庭休闲游、茶生物科学游、茶民俗采风游、茶馆茶艺体验游等等。

最后在目前千篇一律单一的经营内容(饮茶、吃饭、棋牌)的基础上,大量增加休闲项目,开创多元化产品满足不同游客需求,如亲子游项目让孩子们亲自动手采摘茶叶,父母向炒茶师傅学习炒制技巧,之后家庭可以将自行采摘、炒制的茶叶带走。

将茶园设计成迷宫的形状,将采摘融于迷宫体验,丰富活动类型。

教游客学习茶叶的冲泡、茶点的制作,在学习中培养游客的兴趣。

将梅家坞与十里琅珰、周恩来纪念室、礼耕堂连动起来,增加游客的休闲体验。

2.淳朴乡村性削弱,商业化气息浓厚——提升当地村民的文化素质
大规模的机械化茶叶制作、遍地的机动车辆使得游客再也无法感受到淳朴原始的乡村气息。

首先要重视人的素养提升,要定期开设茶文化班和家庭企业管理、整体形象维护等课程,增加村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开阔视野。

鼓励大学生回乡发展任职,提高整体素质。

只有真正从根本上转变村民的为短期利益是图的发展观念,才能真正让游客在于村民的直接交流中感受到农家质朴保守、勤俭传统的氛围。

其次为了保持茶文化的原真性,道路两旁茶馆的建筑造型风格应与茶园环境和茶文化相协调,打造传统原生态的江南茶乡小桥流水人家的意境,强调雅和静。

摒弃过于现代化的装潢,整顿商业经营,将门口的商业广告牌和活动向内移,保证建筑外观的整齐统一,增加茶历史文化的景观小品,体现茶家乐之美。

同时减少入村的私家车辆,除公共交通之外,剩下的私家车、旅游大巴都应该停在村口的停车场里。

再次,梅家坞还是应该以农为主,展现当地茶农的生活现状和淳朴的采茶文化,以满足游客返璞归真的要求。

如村民对茶叶的加工过程的展示。

菜品增加一些农家野菜,增加农家餐饮的质朴和淡然。

茶园中可以专门设置木质古亭,为攀登茶山的游客免费提供一杯茶水等。

3、农民经营管理差,服务水平低,同质化竞争激烈,茶村品牌受损——
变农户自主经营为集体化公司发展,实现集体入股。

首先要尽快颁布关于梅家坞茶家乐旅游休闲管理的相关条例,提高茶馆的开业许可标准、严格规范个体经营的建筑外形、污染排放、经营模式,制定好违例惩戒措施。

其次成立梅家坞村茶家乐旅游休闲协会,采取自愿加入的原则,为参与协会的成员提供市场需求信息、经营者培训、组织对外营销、旅游产品整体设计开发、对旗下协会成员有着管理监督和服务的职能,协会成员须定期缴纳一定费用。

由此为开始过渡到集体入股,公司化发展。

再次加强服务,鼓励农户对自己的长期客户实行会员制,提供定制化休闲活动、私人茶库、茶具等等。

最后进行星级评定,从服务、硬件、环境友好、产品个性化、文化内涵、发展潜力、声誉、游客整体满意度等进行综合评定,规范经营,提高整体服务水平,鼓励良性竞争。

4、营销方式单一,拉客现象严重——
采用关系营销和文化营销
目前感觉梅家坞村的主要营销手段就是守公交车站待游客的拉客营销,这种野蛮而霸道的营销只会增加游客的反感,也破坏了乡村应有的朴实的邻里氛围。

另外村民非常不主意品牌营销,只急急地推销自己的茶和饭,忽略了整体梅家坞茶文化的营销和周围休闲类景点十里锒铛、历史文化景点周恩来纪念堂等等的推荐和讲解。

对此梅家坞村应利用好关系营销和文化营销提升游客的忠诚度,利用价格优势吸引回头客,对回头客提供价格优惠或附加服务。

建立与游客之间的朋友关系,尽可能为游客提供不一样的休闲体验,如和茶有关的系列体验,主动讲解茶文化知识,为游客设计梅家坞村周边的休闲娱乐线路,主动做文化的传播者。

5、村落交通不合理,缺少村落内部的延伸通道——
形成水系-茶社-民居-插田的组合系列景观
我在调研过程中发现,梅家坞的建筑大多分布在梅灵公路沿线。

在村落内部,尤其是原始街坊的指引缺少明确的交通线路,使得大量游客只停留在道路两旁的茶馆群中,导致了梅家坞外热内冷,游人和旅游活动无法深入村落内部。

因此引入通向民居、茶园的次道路,有利于改善目前的大道配茶楼的单调景观,形成“水系—茶社—民居—茶田”的层次丰富的景观,有效促进村落整体发展。

6、基础设施不完善——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目前经过实地调研,我感觉梅家坞村在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公共卫生间、医疗卫生、指示牌方面建设不足。

当地政府部门应做好污水垃圾处理,保障梅家坞的干净与整洁;增加村口停车场,减少私家车大规模涌入、乱停乱放、尾气排放的现象。

在主要路段,尤其是公家车下车点增设游览路线图、景点推荐等等,防止游客下车不知道往何处去,被当地拉客的村民所纠缠的情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