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竖与撇的重与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课竖与撇的重与变
总 1 课时授课时间:2019 年 5月 23 日(星期4)
课型:新授课
教学地点:小礼堂
教学内容:竖与撇的重与变
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结构避重化板的内容。
一个字之中如果出现了相同的笔画,书写时要尽量使其相区别,避免重复,化解单一与呆板。
本课就从竖与撇的重与变两方面展开讲述其不同的范字及其书写特点。
教村内容包括:竖的重与变“范字赏析和练习”撇的重与变“范字赏析与练习”、“对
比与欣赏”等部分。
教材开门见山地说明了竖与撇在字中是重复出现频率较高的笔画。
书写时可以从轻重,长短,曲直,斜正,藏露等方面加以区别。
教材直截了当地介绍了范字“甫”“典”“威”“篆”的形态特点,其笔画重复时如何有所变化是本课的学习重点,控制书写变化的形态是本课难点。
教师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范字中相同笔画的变化,感受其独特的形式。
教材就以这四个范字为例来讲述。
借助范字的图示,特别用文字解说了字的形态和笔画特征,以直观形象的语言呈现,使学生更加清晰地理解和读懂竖与撒的重与变。
这样,学生书写时才能做到心中有数,下笔准确自然,从而突破本课的难点。
在“范字赏析与练习”部分,教材选取甫”“典”“威”“篆”四个字为例,既有碑中字的原貌呈现,又有米字格中手写的临写范例,能帮助学生细致地认识笔画形态特点,让学生深入剖析每个字中相同笔画的变化。
此外,教材在范字下方配以简洁的文字总结范字的结构特点和笔画书写技巧,既能帮助学生提高整体观察字形的能力,又能使学生对字和笔画的辨析审美上升到理性认识,进入书法学习的一种高度。
在“对比与欣赏”部分中,呈现了以“威”字为例的撇的重与变,分别以欧体、柳体风格展示。
以及“甫”字为例的竖的重与变,以赵体风格展示,颜真卿、欧阳询、柳公权、赵孟频等书家的字体区别,在比例上大体相同,只是个别笔画上有细微的变化,通过对比欣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加深对笔画的重与变概念的理解,从而在观察中形成意识,关注字的笔画间的微妙关系,在书写时能更加细致、准确地书写。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对范字的欣赏,发现竖与撒的重与变的和
2.使学生掌握竖与撤的重与变的规律,能把范字书写端正、美观,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3.指导学生观察分析,整体感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临摹能力,体会书法的乐趣。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述能力,养成乐于交流、善于思考的好习惯。
激发学生写字的兴趣,提高其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范字“甫”“典”“威”“篆”的形态特点,其笔画重复时如何有所变化是本课的学习重点。
教学难点:范字“甫”“典”“威”“篆”,控制其书写变化的形态是本课难点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书写工具,教材
教学思路:
竖与撤的重与变,在汉字中大量出现,掌握这一规伴至关重要。
在本课主要以观察发现为留出更多的时间引学生、以生为主体,教师理共中的赞点、规,最后达成共识,让学生深入理解重与变的概念,在书写的时候更注重相同笔画之间的微妙变化,从而达到书法艺术层面的高度。
本课教学过程安排建议为:激趣导入一引导学习一合作学习一赏析临写一作业展评一拓展赏析。
课的导入,可先通过游戏找出“前”“典”和“威”“”两组字中的整和撤。
师生一起观察,教师引导学生发现规律,同一个字中出现了相同笔画,那这些笔画之间有些什么变化,让学生交流总结,异入课题,进入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教师可以范字“甫”为例,指导学生先观察其竖画的重与变。
学生交流自己的学习体会,教师借助多媒体演示,分析“甫字的笔画特征,出示不同颜色的笔画形状显示其相同笔画的变化,也就是它们间的区别。
学生通过辨识“色块”,能更形象、更直观更清晰地认识感知。
教师示范书写范字,学生巩固练习范字,领竖画的重与变的特点和不同书写方式,总结“甫”字的笔画经验;引导学生交流讨论“典”字的竖画的变化,分析其笔画特点后,进行直观范写,从而突破难点,掌握竖画的重与变的特点。
在范字赏析时,教师引导学生先观察“威”“篆”的整体字形,再探究字中各撇画的变化与关键笔画的特点关系,可以训练培养学生在观察中学会由整体到局部的思维。
而范字练习时,指导学生准确书写各笔画形态和位置,突显和塑造范字的外形轮廓,可以培养学生在练习中养成由“关键笔画”到“字形结构比例”的审美创造。
这样,学生从整体到细节再从细节到整体,有利于学生书写学习的深入和书写技能的迁移。
此外,教学时还要加强“威”和“篆”的欣赏和分析,启发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范字的比例关系及其关键笔画等,然后由推选出来的代表进行演示范写,最后师生交流评价并小结:“威”字,字形呈三角形,上窄紧下宽疏。
斜钩独伸,长大突出。
整字共四,起收、长短、轻重无一雷同。
“篆”字字形纵长,上窄紧,下宽疏。
整字数撇的长短轻重、曲直、角度无一雷同。
通过这样一种方式,让学生主动观察分析和合作学习,教师起一个引导作用,以由扶到放的方式,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
教师还可以在拓展学习中增加原碑中竖画、撤画重复出现在一个字中的范字欣赏和临写练习,帮助学生理解竖与撇的重与变从而巩固其对比例的认识,真正掌握这类字的书写技能。
在赏评学生作业时,要多鼓励学生自主赏析、自我评价和自我改善,始终引导和帮助学
生关注书写的结构规律、不同结构字的比例,关注学生书写的态度和习惯。
在教学的最后,教师以“威”“甫”字为例,展示颜体字与欧、柳、赵体字的对比欣赏让学生感悟“同一个字”的“不同风格”,同时,它们在米字格中所占的比例大体类似,只有局部有细微的变化,如笔画特征,在书法的学习中,四大楷书家虽然独具风格,用笔的方式、特点有所不同,但从字的结构、比例来说基本相似。
这一课重点是对字的观察分析,学会分析笔画之间的微妙变化,掌握了这种观察学习的好方法,生活中许多地方都可以运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通过游戏找出“甫”“典”和“威”“篆”两组字中的竖和撤。
2.师:同一个字中出现了同样的笔画,像这样的字非常多,那在书法练习中如果遇见这样的
字我们要怎么处理呢,请同学们思考带着问题开始我们今天的学习?(学生预习课本)
3.揭示课题(板书:竖与撇的重与变)。
二:引导学习,掌握写法,学习竖的重与变。
1.出示范字:“甫”,学生观察
(1)说说这个字的字形特点和笔画特点。
(2)说说这个字中竖画的不同特点及写法。
(3)“甫”字中的关键笔画是什么?怎么写呢?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变化。
(4) 实物展台:教师范写,边写边讲解。
(5)学生练习书写“甫”字,教师巡视指导
(教师提醒坐姿与执笔、用墨技巧、书写状态)
(6)展示学生书写练习,教师引导学生发现不足,师生反馈,纠正书写。
学生巩固练习,学生自我对比调整再次练习。
2.出示范字“典”,学生观察:
(1)说说这个字的字形特点和笔画特点。
(2)说说这个字中竖画的不同特点及写法。
(3)教师示范讲解。
学生在作业纸上练练习。
(头
正,身直,脚放平;一拳,一尺,记在心)
(4)再次进行作业展评。
(实物展示:展示一位学生作业并点评修改)
运用技能,合作学习,学习撇的重与变。
出示“威”“篆”,学生分组讨论,合作学习
(1) 同学请你们练习练习,每个字尝试着写写。
(2)作业展评。
(实物展示:学生作业并点评,教师讲解修改)实(“威”字:字形呈三角形,上窄紧下宽疏。
斜钩独伸,长大突出。
起收、长短、轻重无一雷同。
“篆”字:字形纵长,上窄紧,下宽疏。
整字数撇的长短、轻重、曲直、角度无一雷同。
)
(3)总结了经验,我们再克服困难练习,谢谢你觉得书写困难的字好吗?(头正,身直,脚放平;一拳,一尺,记在心)
(4)学生现固练习,教师巡视指导,遇到普遍存在的问题及时纠正示范,重点指导写字有困难的学生,“双姿”不正确的个别提醒。
小结:
其实在竖与撇的重与变的字中,只要注意整体字形结构的稳定、饱满,相同的笔画注意从轻重、长短、曲直、斜正、藏露等方面加以区别即可。
选择班级其中一组同学作业讲评,让学生说说什么地方写得好,什么地方写得不太美观,然后指导互评,引导学生自我评价。
教师出示欧体、柳体、赵体中的“威”“甫”两字进行对比欣赏。
课后练习,技能牵移:
临写带竖钩的硬笔字10个,注意字形结构以及笔画形态
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颜字体其实在竖与撇的重与变的字中,只要注意整体字形结构的稳定、他满,相回的笔画注意从轻重、长短、曲直、斜正、露等方面加以区别职可在不同的书写风格中,同一个字的书写方式也会有所不同。
只有认真观察,仔细分析才能把同一笔画在字中出现多次的这类字写得更美观。
教学反思:本堂课学生互动较少,气氛不够活跃,在教学设计环节应当增加一些互动环节。
由于时间控制问题,学生书写量不够,在第二课时时以复习为主加强学生书写量的练习,让学生更好理解竖与撇的重与变,以及欣赏《颜勤礼碑》中竖与撇的重与变得字与部分字汉字演变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