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建筑艺术与技术的结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引言
近年来,随着整体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建筑能实现 的功能已经不再满足于简单的起居需求,更多的是在人文、艺 术等精神层面的需求得到满足。人们在精神层面的需求不仅支 配着建筑师对建筑中艺术的表现,还要将其艺术形式表现在建 筑结构之中,使二者有机结合。
1 建筑的艺术与技术 1.1 建筑艺术及其表现手法 建筑艺术与一般艺术的差别在于,建筑艺术具有两重性:
1.2 建筑技术的本质 建筑技术作为实体表现形式,可以通过以下几方面来予以 实现: (1)结构。结构是由建筑中各种构件组成的能够承受各 种作用的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对其本质的理解可以展 开为两个层面,即结构的组成单元(细分方式、节点、构件 等)和构成关系(构件间的组合形式)[2]。 (2)材料与构造。材料作为基本物质,构成建筑实体, 界定并形成了空间[3]。空间作为建筑的本质,材料作为建筑的 起点,建筑师通过驾驭不同的材料来构造不同的建筑,形成不 同的空间,营造不同的风格与氛围。 (3)生态技术。低碳城市与绿色建筑作为当今的发展趋 势,不仅让大批的建筑师投身到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建筑设 计实践当中,生态建筑本身的研究成果也为建筑师提供了更多 的灵感。建筑师在进行设计创造时融入生态技术,不仅能在艺 术上得以表现,还能顺应当今发展趋势,促进低碳绿色发展。 1.3 建筑艺术与技术的关系 意大利建筑师奈尔维曾对建筑艺术与技术的关系做出精彩 评论:“建筑不是简单的技术加艺术,而是技术和艺术的综合 体”,其中前后两句话所包含的内容具有本质区别。“技术和 艺术的综合体”应是指建筑中既有技术因素也有艺术因素,两 者应当视作一个整体予以对待,即在建筑艺术中既应存在技术 的科学合理性,在技术表达时也应有艺术的美感穿插其中。
4 结束语 EPC工程总承包模式的现场施工管理如今还有许多困难,只
能有效地应对可能出现的风险与隐患,做好各方面的有力措施, 使得EPC工程总承包模式下的现场施工管理高效实施,培育优秀 市场,进而在市场上培育出更多的具有竞争力的承包商单位。
参考文献 [1] 侯广伟.EPC工程总承包项目安全管理的侧重与实施策略[J].低
碳世界,2018(2):202-203. [2] 杨晓明,周栩.EPC工程总承包项目风险模糊综合评价[J].华北水
利水电学院学报,2018(5):108-111.
物质性与精神性。首先,建筑必须借助一定的物质媒介才能构 成;其次,建筑师凭借阅历与艺术技巧构建的美的作品是具有 实用和审美双重特性的;最后,建筑艺术的最高层次在于营造 出环境氛围以表现出情感和思想。因此,建筑在张显艺术的同 时还应具备物态化的形式。
建筑作品的艺术性的表现途径不一而足,从方法上讲仍 可以归为纯粹性表现和复杂性表现两类[1],前者基于结构与形 态的设计、色彩搭配、材质选择、空间布局等显性特征进行表 现,后者则通过语言文字、感官刺激等隐性手段表现建筑作品 的艺术性。
2.1 项目概况 “竹里”由著名建筑师袁烽领衔的团队设计,于2017年4月 建成,项目位于四川省崇州市道明镇,建筑面积1800平方米,是 一座集展览、会议、餐饮娱乐、民宿等功能的乡村社区文化中 心。“竹里”二字取自唐代著名诗人王维的《竹里馆》,建筑 所在的道明镇竹艺村,也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道明竹编的所在 地,竹里的设计与建造,不仅将现代新技术与传统技艺融合,还 将当地的自然环境、人文风俗通过各项建筑元素充分张显,相 得益彰,是建筑技术与艺术和谐统一的优秀范例。
在进行建筑设计时,不仅应满足其使用功能、结构安全和生 态环保等技术方面的要求,还可将这些技术视作建筑艺术设计的 部分要素并融入其中,使其蕴含于总体艺术效果之中,有利于提 升建筑的整体表现力。技术的表达在建筑的艺术性建构中具有重 要作用,往往技术表现性越强,其建筑的艺术表现价值越高[5]。 2 基于四川崇州道明镇乡村社区文化中心“竹里”的思考
图1 “竹里”鸟瞰图[4] 2.2 建筑艺术与技术视角分析 “竹里”新建于已拆除的农户宅基地上,地势依山傍水, 南侧为大片的油菜花田,坐拥天然的地理优势,因此袁烽团队 在设计之初便最大限度地保持周围环境本来的面貌,并用两个 圆形建筑填充方形地块,尽可能利用原有宅基地面积。初览竹 里,一座盘在田野上的青瓦房,与其他乡村民居并无二异,但 实际上其70%的部分为轻型预制钢木构架,支撑起一个“无限 (∞)”形的青瓦屋顶,屋顶内向折叠,在空中上下交错,靠 近内庭院处巨大的屋面突然向下翻折,以较大的落差贴近地 面,这种屋面起伏与周围的山形起伏互相映衬,充分吸收了川 西地区林盘地形的精华,营造了一种建筑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意 境。建筑师团队采用参数化的建模方法,不仅可以精确地调整 建筑结构各元素的尺寸参数及加工节点,更重要的是将无限 (∞)形这种纯粹的几何形态表达于真实的木构建造之中,是 传统木构建造与数字技术结合的一次全新实践。
(下转第30页)
26 建筑与装饰2020年6月中
建筑施工与管理
Construction & Decoration
绩优异人才进行奖励,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提高相关人员对于培 训体系的重视程度和参与的积极性。其次,采取轮岗制度,让 不同专业的人才进行人才流通,共同进步。当前,EPC工程总 承包模式的现场管理相关人员数量少,为了最大程度发挥人才 的专业作用,将人才进行轮岗,培育出复合型人才,同时提高 企业的创新能力。
建筑设计与装饰
Construction & Decoration
浅析建筑艺术与技术的结合
陈叙笛1 赖天2 1. 泸州职业技术学院 四川 泸州 646000; 2. 中国十九冶集团有限公司 四川 成都 610000
摘 要 关于建筑艺术与技术结合的探讨是当今建筑设计思潮中的一种新趋势,也是对于建筑功能层次需要的更大 实现。本文通过分析建筑艺术的表现手法以及建筑技术的本质,以及对“竹里”建筑的空间形态与建造技术进行简 要分析,;表现手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