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专题-课程论与教学论的关系

合集下载

课程与教学的关系

课程与教学的关系

课程与教学的关系课程与教学的关系课程概念:课程是为实现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而制订并实行的各种计划、活动和进程。

教学概念:(1)教学即学习(2)教学即教授(3)教学即教学生学(4)教学即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目前对于教学内涵的界定分为三种情况:“第一种是在共同活动之下,从教师一方入手来界定教学;第二种同样在共同活动之下却是从学生一侧着眼对教学概念作进一步解释;第三种则是从这种共同活动的结果来解释。

第一种,典型的表述是: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一种教育活动。

通过这种活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迅速掌握人类长期实践积累起来的文化科学知识,发展学生的智力和体力,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世界观,使他们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

第二种,典型的表述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共同活动。

学生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能力、增强体质,并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

第三种,典型的表述是:“教学就是通过教师的指导启发和学生的积极学习,使学生逐步掌握系统的科学知识与技能,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学生的认识能力的过程,在这过程中,交织着培养共产主义思想品德和发展体力的活动。

”课程与教学是教育学中的两个核心概念。

二者既相互独立,又密不可分。

课程包括教什么、教学内容如何组织、如何规划学习进程。

教学是基于课程的师生共同活动的。

这个系列行为涉及“为什么教、教什么、教给谁和怎么教”四个基本要素。

课程只有落实在教学中才具有真实的意义,而教学必须基于课程的规制和指引,才能保证它的品质。

课程不仅仅是教学内容,它还包括学生学习和发展的整体的“布局谋篇”,它是教学内容及其架构。

在后现代课程观的视野中,课程不再被视为固定的、先验的跑道,而成为达成个人转变的通道。

这一侧重点和主体的变化将更为强调跑步的过程和许多人一起跑步所形成的模式,而较少重视跑道本身。

在不同的教育阶段,设置什么课程,其中又包括哪些学习主题,各门课程所占的份量和地位如何,它们之间是一个怎样的关系,这都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需要精深的研究和精心的设计。

《课程与教学论》重点笔记

《课程与教学论》重点笔记

《课程与教学论》重点整理第一章绪论第一节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和任务1、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理解)课程与教学论实质上是以课程与教学问题为研究对象,揭示课程与教学规律和指导课程与教学实践的目的和任务的。

2、课程与教学论的基本任务(理解)课程与教学论作为教育学的一门分支学科,它的基本任务可以表述为:认识课程与教学现象,揭示课程与教学规律和指导课程与教学实践。

3、几本重要的着作(了解)《礼记·学记》是我国和世界上最早的教育学专着。

捷克教育学家夸美纽斯1632年发表的《大教学论》,是教学论学科诞生的重要标志。

学术界常把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作为教育学和教学论学科发展成熟的基本标志。

第二节课程(论)与教学(论)的关系4、目前关于课程与教学关系的认识(理解)在国外,对课程(论)与教学(论)之间的关系的看法,有四种不同的主张,形成了四种不同的模式:1.二元独立模式(Dualistic Model)布鲁纳2.相互交叉模式(Interlocking Model)3.包含模式(Concentric Model)4.二元循环联系模式(Cyclical Model)第三节课程与教学论的历史演进▲5、一、萌芽期(前科学期)1.背景:从课程与教学的产生到公元16世纪,学校教育规模比较小,为社会的统治阶层强权垄断,主要是上层社会的贵族教育和宗教教育。

2.代表人物与思想:中国《学记》西方昆体良《雄辩术原理》3、特征:有了对教育内容、学科问题的思考,但还是没成为独立的学科,课程与教学思想还停留在经验的描述和总结阶段。

二、教学论学科的形成期(建立期)1.背景:17世纪到19世纪之间2.代表人物:拉特克,第一个倡导教学论的人。

夸美纽斯,赫尔巴特(教学阶段理论)3、特征:教学论成为独立学术领域三、学科的分化与多样化时期(繁荣期)1、背景:20世纪至今,教学论的发展进入了分化和多样化的轨道。

2、代表人物与思想:杜威(教学五步骤),凯洛夫3、被理论界视为二战之后三大新教学论流派:布鲁纳:美国,结构主义教学理论瓦·根舍因:德国,范例教学理论赞科夫:前苏联,教学与发展教学理论4、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理论”5、课程论的独立与大发展:博比特(美国),《课程》写于1918年,做为课程论独立学科的开始。

课程论-第八章 课程论与教学论

课程论-第八章 课程论与教学论

三、一体化的观点
课程论与教学论两者密不可分,不能孤立 地存在,必须综合起来进行整体性研究。
课程与教学研究相分离的原因,是工业社 会“科技理性”支配下教育“科层化”和 “制度化”的结果。
应当以“解放理性”取代“工具理性”, 将理解活生生的教学情境置于研究的中心。 这样,才有可能打破课程与教学的界限, 使课程与教学的界限再一次模糊和融合起 来。
(二)“课程教学”的内涵
1.课程与教学过程的本质是变革。
教师与学生在具体教育情境中不断变革与创造 内容从而不断建构自己的意义,这正是课程与 教学过程本质的反映。
课程在本质上不是对所有人都相同的普遍性的 内容,在特定教育情境中每一位教师和学生都 对给定的内容有其自身的理解,都对给定内容 的意义有其自身的解读,都有其关于特定内容 的自己的理论。
(二) 理论基础不同
从理论基础上讲, 课程的内容与方向在相当程度上受哲学及相 关学科,诸如文化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等一 级学科的直接统摄;
教学论则与此类学科的关系较为间接,它与 学习理论、管理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等二级 学科关系紧密。
(三)内容不属同一范畴
从内容来源上讲, 课程论内容直接从人类已有的文化成果中
二、大课程论观
课程作为一种客观存在与教学是不能分离的, 课程作为一种教育进程包含了教学过程。课 程的属性和类型是多方面的,不仅包含了各 类课程,而且也包含各类教学,包括课堂教 学、课外教学、模仿教学、陶冶教学等等。
大课程论超越了课程就是教材的观念,扩大 为课程材料包括课程原理、课程计划、课程 标准、课本、教学指南、教师指导、补充材 料、课程包(多媒体课件)等。
400年间, 课程是指实践中的科目或形态,课程是以教 学内容或学习经验身份作为教学论的研究范 畴之一的,

课程理论与课程改革.

课程理论与课程改革.

课程理论与课程改革课题主持人:广西师大教育科学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研究方向:课程与教学、比较教育、民族教育第一专题课程基本理论>>学习建议学习目标:1.理解课程的本质。

2.理解课程与教学的关系及其发展趋向。

3.了解课程基础学科对课程的影响。

学习要点:本章从“课程”的词源分析入手,对“课程”定义进行了横纵两个维度的分析,并阐述了对“课程”本质的认识,在此基础上讨论了课程与教学的关系、课程建构及实施的基础。

学习重点:1.理解撑握课程、教学的本质。

2.通过课程与教学关系的演变,结合自身经验理解课程与教学的关系。

学习难点:理解心理学、社会学、哲学等学科对课程理论及实践的影响。

建议学习方式:本章主要涉及“课程”定义、本质、与教学的关系及其基础等基本理论问题,因而提出以下学习建议:1.在学习主题知识的同时,以个人或集体学习、课内或课外阅读等方式辅以参考网上相关论文及书籍,以澄清人们对课程相关基本理论认识的发展轨迹,以更获得较完整清晰的知识。

2.学习过程中建议渗入大量讨论、交流,提出相关问题并作以理论上或联系实践的深入、多维分析与探讨,以加深理解。

3.每节及全章学习结束后,建议撰写千字以上的学习感触或对相关本章知识的某一问题进行自我观点的再分析与再探讨。

课程基本理论>>课程内容本专题分为以下三节:第一节课程的定义学习要点:本节主要对“课程”进行了词源分析,论述了国内外较有影响的几种课程定义及课程的本质。

学习重点:通过对课程本质的理解探寻课程定义纷繁复杂的缘由,并对其进行理解。

第二节课程与教学学习要点:本节主要从词源上分析了不同时代国内外对“教学”一词的认识,例举了国内外关于“教学”的较有代表性的定义,并呈现了对“教学”本质的相关认识,以此为基础介绍了几种典型的“课程与教学”的关系、“课程论与教学论”的关系模式。

学习重点:探讨“课程与教学”关系的不同模式产生的深层原因,二者关系发展的趋势,并弄清对二者关系的不同认识将对实践带来怎样的影响。

第2讲 课程论与教学论的关系

第2讲  课程论与教学论的关系

(二)一体化的观点 这一观点认为,课程论与教学论两者密不可分,不能孤 立地存在,必须综合起来进行整体性研究。 英国的斯坦豪斯就特别强调课程与教学过程中的一系列 相互作用;美国课程论学者坦纳夫断言,把课程与教学 看成是相互孤立的要素,不仅是不可能的,而且会误入 歧途。应打破课程与教学之间的分裂状态,把课程与教 学综合成一个问题而不是把它们分成孤立的问题来进行 研究。我国也有学者认为,课程与教学既有关联,又是 各不相同的两个研究领域。课程强调的是每个学生及其 学习的范围,教学强调的是教师的行为;课程与教学不 是平面和单向的关系,而是相互依存的交叉关系;课程 与教学不可能在相互独立的情况下各自运作。
4.课程论思想:泰勒 泰勒课程论思想的形成与他所主持的八年 研究有着直接的关联。1949年,泰勒出版 《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一书,奠定了 现代课程研究领域的理论构架。泰勒将课 程编制过程分为确定目标、选择经验、组 织经验和评价结果四个环节。其中,确定目 标最为关键,其他步骤都是围绕目标而展开 的。
从历史上看,课程问题最初都是在教学范畴内 被讨论的。随着课程论在某些英语国家成为一 个独立的研究领域,这一情况发生了变化。 英语国家一般倾向于采用“课程论”概念系统 来包纳教学论; 欧洲大陆的德语、法语、俄语国家倾向于采用 “教学论”概念系统来包纳课程论。 我国的课程论研究长期以来也是从属于教学论 范畴,课程只是作为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组织被 加以研究,对课程研制活动与教学活动的区别 不甚关注。
教学领域存在的特殊矛盾则是新课程对学生各基 本素质发展的要求与学生原有素质水平滞后于课 程要求的矛盾。为使新教学能为解决这一特殊矛 盾而发挥有力的作用,教学研究者就须针对教学 领域存在的一系列重要问题进行全面、深入的研 究。 需要研究和解决的教学问题主要是教与学之间的 互动关系问题,即教与学的外部活动同学生发展 的内部活动的关系问题,以及教与学统一的尺度、 条件、机制、策略、方法问题,等等。只有对这 一系列教学问题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才能建 立正确处理教师恰当施教与学生主动学习的互动 关系的理论,即当代教学论。可见,当代教学论须 以教学问题为研究对象。

课程与教学的关系

课程与教学的关系

课程与教学的关系(一)课程与教学的词义在我国,“课程”一词始见于唐宋年间。

宋代朱熹在《朱子全书·论学》中多次提及课程,如“宽着期限,紧着课程”,“小立课程,大作功夫”等,其意是指功课及其进程,与当今许多人对课程的理解基本相似。

在这里,课程仅仅是指学习内容的安排次序与规定,几乎未涉及教学方法上的要求等,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只能称之为“学程”。

只是到了近代,随着班级上课制的施行,随着人们对教学程序或阶段的关注,课程的含义在我国才从“学程”变成了“教程”英语“课程(curriculum)”一词是由拉丁语“currers”派生出来的,意为“跑道(race-course)”。

这一词源导引出了对课程的两种不同的认识,一种认为,“currers”的名词形式意为“跑道”,重点是在“道”上,因而课程应重在为不同类型的学生设计不同的轨道;另一种认为,“currers”的动词形式是指“奔跑”,重点是在“跑”上,因而,课程应重在让每个学生根据自己以往的经验来认识事物,课程是一个人对自己经验的重新认识。

看来,课程从其词源上,就预示着歧义与矛盾。

目前对课程的定义林林总总,甚不统一,其中有代表性的有:课程即教学科目。

我国一些有影响的工具书及教育学教科书,大多持这种认识,认为课程即学科,既指一门学科,也指学生学习的全部学科。

这种说法强调的是学校向学生传授学科的知识体系,其实质是“教程”。

课程即有计划的教学活动。

这一定义与前者相比,更为宽泛一些。

它将教学范围、序列和进程,甚至教学方法等都包括在内了,使得课程与教学的界限模糊不清。

它把课程的主要特征视为可观察到的教学活动上,而不是学生的实际体验上。

课程即学习者在学校情境中获得的全部经验。

这一定义在北美一些国家较为常见。

它把课程定位在学生实际学到些什么上,着重指的是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的意义。

这个定义的缺陷在于比前者又更为宽泛了一些,把学生的个人经验等都包罗进去了,以至于无法严密地把握课程的范围,对课程的研究也几乎无从着手。

课程论与教学论的关系

课程论与教学论的关系

课程论与教学论的关系导语:课程论和教学论是教育学中两个重要的学科领域,它们相互关联、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了教育教学体系的核心。

本文将从定义、内涵、关系等多个角度探讨课程论与教学论的关系。

一、定义与内涵1. 课程论:课程论是研究课程的学科,主要关注课程的设计、开发、实施和评价等方面。

它研究课程的理论基础、目标设置、内容选择、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等问题,旨在提高课程的质量和效果。

2. 教学论:教学论是研究教学的学科,主要关注教师的教学行为、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教学效果等方面。

它研究教学的原则、方法、手段、技巧等问题,旨在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和效率。

二、关系的内在联系1. 目标导向:课程论和教学论都是以达到一定的教育目标为导向的学科。

课程论关注课程的目标设置,教学论关注教学的目标实现。

两者相互关联,共同服务于教育目标的实现。

2. 相互依存:课程论和教学论是相互依存的学科。

一个优秀的课程需要教学论的支持和指导,而教学论的研究也需要以课程为基础。

两者相互促进、相互支撑,共同构建起教育教学体系。

3. 互补关系:课程论和教学论相互补充,各自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课程论研究课程的设计和开发,为教学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指导;教学论研究教学的实施和评价,为课程的改进和优化提供了反馈和建议。

三、课程论与教学论的交叉点1. 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课程论和教学论的交叉点之一。

课程论研究课程的设计原则和方法,教学论研究教学活动的设计过程和技巧。

教学设计需要综合考虑课程内容、学生特点、教学环境等因素,既要符合课程的要求,又要适应教学的实际情况。

2. 教学评价:教学评价是课程论和教学论的另一个交叉点。

课程论研究课程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方法,教学论研究教学效果的评价和改进。

教学评价需要综合考虑课程目标的实现情况、教学过程的有效性、学生学习的成果等因素,为课程的改进提供依据和参考。

四、课程论与教学论的应用1. 教师专业发展:课程论和教学论的研究成果对教师的专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课程与教学论》学科知识体系框架图

《课程与教学论》学科知识体系框架图

《课程与教学论》目录
第一部分概论
绪论
第一节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学科性质及地位
第二节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
第三节课程与教学论的历史发展、学科发展问题及展望第四节本书结构安排
第二部分课程与教学的理论系统
第一章课程与教学论的学科发展基础
第一节课程与教学论的哲学基础
第二节课程与教学论的社会基础
第三节课程与教学论的心理学基础
第二章课程论与教学论关系的研究
第一节国外对课程与教学关系的研究
第二节国内对课程与教学关系的研究
第三章课程与教学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课程概念
第二节教学的基本概念
第三节课程与教学的本质
第四节课程与教学理论
第三部分课程与教学的实践操作系统
第四章课程与教学设计
第一节影响课程与教学设计的因素
第二节教育目的与教学目标的确定
第三节课程编制与教学资源的开发
第四节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开发
第五章课程与教学实施
第一节学生学习心理分析
第二节教师专业化发展
第三节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
第四节课程与教学实施策略
第五节课程实施与教学方法的设计
第六节课程实施与学习方法的指导
第七节课堂管理
第六章课程与教学的评价
第一节传统的课程与教学评价模式
第二节课改前提下的课程与教学评价
第七章教学反馈与课程改革
第一节教学反馈的意义、内容及形式
第二节课程改革
第三节后现代教育环境下的课程与教学论第四部分编写说明及参考文献。

课程与教学的关系

课程与教学的关系
2.课程是在学校指导下学习者所获得的所有经验 (Foshay,1969);
3.课程是为了使学生取得毕业资格、获取证书及进入职业 领域,学校应提供给学生的教学内容及特定材料的总体计 划(Good,1959);
4.课程是一种方法论的探究(Westbury & Steimer,1971); 5.课程是学校的生活和计划———一种有指导的生活事业;
课程的定义应该能够覆盖课程本身的各个基本组成部 分(课程目标、实施、内容、评价)
课程定义应该与学习活动关联起来,并注意与学习活 动区别开来
课程定义要能够整合课程的各个存在层次
古德莱德:理想的课程、正式的课程、领悟的课程、实施的 课程、体验的课程
应该区分计划性和经验性这两种给课程下定义的取向
在这一课程定义中,“教育性”区分了经验的性质, 即只有那种对学生具有教育意义的经验才是课程。全 部教育性经验包括人类文化长期积累而发展起来的种 族经验,又包括个体通过亲身的尝试、实践而累积起 来的个体经验。“体系”暗含着课程的“计划”指令 性,体系从何而来?它要依据教育方针,根据教育目标 而确立,即根据方针和总体教育目标制定总体课程规 划,通过规划安排学科与活动的形式与内容。课程在 本质上就是围绕教育性经验和计划这两个关键要素而 展开的。
据统计:课程的定义有119种之多 国内学者归纳为六类:
课程即教学科目 课程即有计划的教学活动 课程即预期的学习结果 课程即学习经验 课程即社会文化的再生产 课程即社会改造
利威(Lewy, A.)主编的《国际课程百科全书》列出了 “课程”的七种典型定义
1.课程是学校为了训练团体中儿童和青年思维及行动方式 而组织的一系列可能的经验(Smith, et al.,1957);
(五)我的教学本质观

课程论和教学论的关系

课程论和教学论的关系

课程论和教学论的关系课程论和教学论的关系一、大课程型在大课程的视野下,课程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概念,是学校教育的一个大系统,而教学则是一个特殊的现象和子系统,远没有课程那样重要,基本内涵:1、大课程观强调,课程的本质是一种教育过程,课程无所不有,教学知识子系统,建立新的课程观来包含教学。

2、课程观认为:课程的属性和类型是多方面的,包含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显性课程和隐形课程等。

3、提出:课程构成是很丰富的,课程有物化构成和层次构成,在层次构成中,又进一步分为决策层次构成与运行层次构成4、强调:教师也是课程研制者,从而构建课程包含教学的主体机制5、核心理念:是辩证整合的教育价值观念,时限这一观念的是整合课程形态二、大教学观将课程作为教学内容,课程论作为教学论的一部分,课程一直被作为教学内容来谈,而作为教育科学的一个相对独立部分的教学论便担负起研究教育过程的概念,和本质的教学原则,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组织等基本问题的任务,是在教学的概念下讨论课程问题。

课程与教学关系的四种模式课程是教学的蓝图,教学是课程的实践,课程与教学都包含在学校和教育系统下,两者的目的都是使学生学习和成长,为了达成教育目的与目标,课程与教学缺一不可,两者之间关系非常密切。

1、二元独立模式出发点事课程和课程论独居其位,教学与教学论也是一样,两者没有任何联系,相互之间存在着大的鸿沟,课程与教学之间,课程论与教学论之间是彼此独立,不互相互赖的。

不同意这种观点,缺乏理论指引,一定无序,两个都没有价值。

2、相互交叉模式出发点事认课程和教学之间存在着共通的内容,为此课程论和教学论中也存在着相互包含的一部分,即教学包含课程的一部分,教学论包含课程论的一部分,相应的课程也包含教学一部分,课程论也包含教学论一部分。

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交叉,平等3、包含模式。

这一模式的出发点是课程理论与教学理论之间是相互包含的关系,它有两个变式,一是大课程论,即认为课程包含教学,相应的课程论包含着教学论,二是大教学论中认为教学包含课程,同样的教学论包含着课程论4、二元循环联系模式出发点是强调课程理论与教学理论之间相互作用与影响的关系,二者即是相互独立又是循环联系的,课程与课程论不断的作用和影响这种教学和教学论,反过来也是一样相互独立,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基础教育的教学目的一.对基础教育教学目的的反思1)、教学目的的基本提法和局限性吧教学目的和教学任务混为一谈,并通过陈述任务要素来达成课程与教学目标局限性:1、教学忽视系统分析的描述性要素罗列教学是动态的影响和发展人的过程,其目的是关注人的整体性发展2、混淆了教学任务的一般性和特殊性3、把教学和智育等同教学要完成德智体美劳的任务,相互渗透与促进,又不可替代。

第一讲 课程的基本理论

第一讲  课程的基本理论

泰勒原理
(二)选择学习经验:五条原则
1.为了达成某一目标,学生必须具有使他有机会实 践这个目标所隐含的那种行为的经验;
2.学习经验必须使学生由于实践教育目标所隐含的 那种行为而获得满足感; 3.学习经验所期望的反应,是在有关学生力所能及 的范围之内的; 4.有许多特定的经验可用来达到同样的教育目标; 5.同样的学习经验往往会产生几种结果。(强调学习经
科,是不同学科的总称;从性质上看,课程不仅包括学
科,还包括学科的安排和进程的含义。
学习活动
总体规划
一、课程定义
李秉德《教学论》:课程就是课堂教学、课外学习及
自学活动的内容纲要和目标体系,是教学和学生各种学
习活动的总体规划及其过程。在范围上,课程扩展到课 堂教学、课外学习和自学活动,还把课程看成一个静态 和动态结合的过程。
小组讨论:你的定义是什么?
一、 课程定义 角度之一
“目的与手段”
目的:“预期的学习结 手段:“为学习者提供的有
果”。内容指向具体行为
计划的经验”或“获得预期
目标,如“能够做某事”、 学习结果所必须的知识”。 “知道或掌握某种知识或 能力”。 认知的、情感的、信念的、 习惯的等一些方面。
“具有某种能力或潜力”、 这些经验和知识包括文化的、
整合观
辩证地认识课程论与教学论的关系
• 课程论与教学论在学科化发展中既相互 融合,而又非简单重叠。 • 课程论与教学论在学科化发展中既相互 区别,而又非界限分明。
一体两面的关系
辩证地认识课程论与教学论的关系
• 理论架构:两者能自成一体,相互渗透,
开放发展; • 研究地位:两者能并行研究,平等发展; • 实践需要:两者能相辅相成、美其所美、

课程与教学的关系

课程与教学的关系

第二节课程与教学的关系一、目前关于课程与教学关系的几种认识对于课程与教学关系问题的认识,有学者归纳为三种类型1:1、独立模式独立模式即课程、教学相对独立,各执一端,互不交叉。

这种观点在教育理论界的支持者颇多。

如布鲁纳指出:“将课程和教学看作是分离的实体。

”蔡斯坚决主张将课程和教学分离研究,他的观点是将课程视为一个广义的概念,教学则是一个特殊的现象或亚系统,在某种程度上,教学是课程的延续。

坦纳夫妇主张:“在当代的课程理论家中,课程与教学是两个独立的领域,这种论点已经获得广泛的认可。

”就是说,各自在互不发生重大影响的情况下,自行发生变化。

2、包含模式这种模式有两种情形:(1)大教学小课程,即认为教学是上位概念,课程包含于其中,我国的学者和实践工作者长期持有这种观点。

这种观点隐含有课程等同于教学内容的趋向,如把课程定义为“指学校教育科目及各科教材,也就是教学内容”。

这样,课程就成了教学理论中的一个基本要素。

(2)大课程小教学,即把课程理解为上位概念,课程的内涵和外延都相对扩大。

这种观点在北美影响较大。

美国现代课程理论奠基人泰勒把教学作为课程理论的组成部分,这在其代表著作《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中已经有所体现。

美国学者比姆进一步阐明这种观点,如在《课程规划与编制》一书中的图解:3、循环模式循环模式即两种系统虽然相对独立,但存在互为反馈的延续关系,课程不断地对教学产生影响,反之亦然。

该模式意指教学决定在课程决定之后,并且在教学决定付诸实施与评价之后,根据成效,修正课程决定。

这一过程周而复始,永不终止。

在该模式中,课程与教学如图所示,虽为分开的实体,但是均为一个圆周的一部分,两个实体彼此相互调适与改良。

独立模式将课程与教学相互独立并分离,容易产生一种误导,出现教学研究与课程研究相互独立、相互脱离,教学实践与课程实践相互独立、相互脱离,最终给课程理论和教学理论、课程事业和教学事业的健康发展,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

探讨课程论与教学论的关系

探讨课程论与教学论的关系

探讨课程论与教学论的关系作者:唐莉清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2015年第8期唐莉清(闽南师范大学,福建漳州363000)摘要:关于课程论和教学论各自的地位及其两者之间的关系一直是教育理论界关注的焦点。

当代课程论与教学论具有各自的研究对象和子学科群,两者关系不是“谁包含谁”的关系。

目前,课程论与教学论正处于分化期,课程论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而存在,确定专门的研究对象和理论体系,探索独特而多样的研究方法是教育学发展的必然。

关键词:课程论;教学论;比较;分化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8-0073-02一、课程论与教学论关系的四种不同主张1.大教学论观。

这属于传统意义上的观点,它认为课程是教学内容的一部分。

换句话说,一切都需从教学论的立场出发。

基础教育的课程由国家统一制定,作为国家课程的具体操作者和实施者,教师和教育管理者更多关注的是如何实施教学的问题而无需考虑如何设置课程,因此,课程问题的研究便很容易被教育研究者所忽视。

教学论包含课程论的观点必然会产生以下问题:首先,模糊了教学论固有的研究对象;其次,无法完整地阐明当代课程论,而且还曲解了课程论的一些重要观点;再次,不利于建设和发展课程论。

2.大课程论观。

与大教学论不同的是大课程论将教学理论和研究都归入课程中。

泰勒等知名学者认为教学是课程的一部分,它是一个特殊的现象和子系统。

哈利·布朗迪(Harry Broudy)和蔡斯(Robert S.Zais)也认为课程是母系统。

在我国,史国雅比较早地提出课程论包括教学论的思想。

黄甫全在他的文章《大课程论初探———兼论课程(论)与教学(论)的关系》也阐述了这一观点。

“大课程论”本身存在的主观性便会导致两个误区:首先是认为“课程”和“教育”一样。

笔者认为,课程与教学各有不同的含义,因此不能得出课程包含教学的结论。

另一个误区是“大课程论”的学者没有依据地划分课程论的下位学科,违背了课程论子学科群整体构建的规律性。

(完整版)课程与教学论整理笔记.

(完整版)课程与教学论整理笔记.

课程与教学论第一讲绪言第一节课程与教学概论一、研究对象与任务研究课程与教学现象,探讨课程与教学问题,从而揭示规律,确立价值,优化技术。

研究对象:现象—划定研究的范围,问题-事实问题,价值问题,技术(策略问题研究任务:揭示规律,确立价值,优化技术二、课程论与教学论的关系:相对独立、紧密联系。

课程论:主要探讨教育内容问题,教学论:主要探讨教育形式问题。

内容制约形式、形式影响内容第二节课程与教学论的历史演进一、古代的课程与教学思想孔子儒家学派创始人——启发教学,因材施教,举一反三,学思结合《学记》世界最早的教育学专著--教学相长、藏息相辅、预时孙摩、长善救失一年离经辨志、三年敬业乐群、五年乐学亲师,七年小成、九年大成。

古希腊:雅典的文雅教育注重和谐发展斯巴达的军事教育注重思想统治和身体锻炼。

二、教学论学科的形成1632年,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标志着教学论学科的诞生。

1806年,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标志着科学的教学论学科的形成。

三、学科的分化与多样化(一各种教学论流派的兴起和论争。

1、20世纪早期,“传统教学论"与“现代教学论”之争传统教学论(赫尔巴特:教师中心、课本中心、课堂中心现代教学论(杜威:儿童中心、经验中心、活动中心2、20世纪30、40年代,前苏联凯洛夫建立以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为理论指导的教学论流派.教学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教师主导与学生主动性结合,分科教学、班级教学3、20世纪50、60年代,教学论多元化发展的时代美国斯金纳的程序教学理论,美国布鲁纳的结构主义教学理论,美国布卢姆的掌握学习理论,美国罗杰斯的非指导性教学理论,苏联赞可夫的发展教学理论,苏联巴班斯基的教学最优化理论,苏联阿莫纳夫维利的合作教育学,德国瓦根舍因的范例教学理论各种流派可分为两大阵营:科学主义教学论和人本主义教学论科学主义教学论包含:程序教学理论、结构主义教学论、教学最优化理论。

科学主义教学论:把教学主要理解为一个认知、理性和逻辑的过程,注意探寻教学的普遍规律和通用模式。

第一章 概述课程(论)与教学(论)的关系

第一章 概述课程(论)与教学(论)的关系

第一章概述:课程(论)与教学(论)的关系一、“大教学论”的传统现代教育学的创始人夸美纽斯通过办学实践,升华出了有代表性的“泛智教育理论”,包括世俗的教育目的论、百科全书课程论和艺术性教学论。

他将自己的教育理论整理成系统的文字著作,于1632年出版了标志着教育学诞生的《大教学论》。

在该书中,夸美纽斯系统地论述了教育目的,学校性质和结构,教育原则和方法,课程教材内容与组织等问题,建立起了“大教学论”体系。

这样的体系流播于世,形成了作为历史渊源的“教学包含课程、教学论包括课程论”的历史悠久的传统观念。

二、国外的四种模式1.包含模式:教学(论)包含课程(论)模式、课程(论)包含教学(论)模式图1.1C表征了包含模式,它有两个变式,一是课程包含了教学,课程论包含了教学论,二是教学包含了课程,教学论包含了课程论。

相互依赖,是这一模式揭示的课程与教学、课程论与教学论关系的根本特征。

其次,它们之间还有相互归属的关系。

模式C—a表示,课程与课程论是教学与教学论的一个子系统;模式C—b则相反,表示教学与教学论是课程与课程论的一个子系统。

2.二元独立模式图1.1A表征了二元独立模式。

课程和课程论独居其位,教学与教学论也一样,两者没有“接触”,相互之间存在巨大的“鸿沟”。

课程与教学之间、课程论与教学论之间是彼此独立,互不依赖的。

这样的话,教师指导下的课堂里发生的事与人们计划好的课堂里应该发生的事之间毫无关系。

课程规划者,忽视了教师,反过来也被教师所忽视。

课程研究与它们在学校中的教学实际应用分离开了,两者就会独自变化而互不影响。

3.相互交叉模式图1.1B表征了相互交叉模式,即教学包含课程一部分,教学论包含课程论的一部分,相应地课程也包含了教学一部分,课程论也包含了教学论的一部分。

当站在教育系统的角度来看待课程与教学、课程论与教学论时,它们就是平等而相互交叉的了。

4.二元循环联系模式图1.1D表征二元循环联系模式,突出了课程与教学、课程论与教学论之间相互作用和影响的关系。

论当代课程论与教学论的关系_廖哲勋

论当代课程论与教学论的关系_廖哲勋

2007年第11期(总第334期)教育研究EDU CATIONAL RE SEARCHNo.11,2007G enera l,No.334论当代课程论与教学论的关系廖哲勋[摘要]当代课程论与教学论的关系不是/谁包含谁0的关系,两学科具有各自的研究对象,均需拥有各自的子学科群。

因此,应深入研究和准确理解两学科的横向联系,透视两学科在各个横向联结处所展示的一致性和差异性,避免两者之间不必要的重复,以在课程与教学改革中不断增进两学科之间密切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

[关键词]课程论;教学论;课程改革;教学改革[作者简介]廖哲勋,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武汉430079)课程论与教学论两学科的关系问题是教育理论界争论已久的问题。

目前,我国课程论正在迅速发展,教学论也在逐步成熟,但学术界对这两个学科的关系仍有种种不同的看法。

在2006年8月召开的第五次全国课程学术研讨会上,有学者将这两个学科的关系概括为四种模式,即二元独立模式、相互交叉模式、同心包含模式、循环联系模式。

¹笔者认为,这四种模式都没有准确说明正在发展中的课程论和正在更新中的教学论的关系。

其中,/大教学论0和/大课程论0似乎还有较大的影响,故需认真讨论。

一、/包含论0曲解了两学科的关系/包含论0是笔者对/大教学论0和/大课程论0这两种主张的总称。

持/大教学论0主张的人把课程视为教学内容,将课程论包含在教学论之中;而持/大课程论0主张的人则认为,教学从属于课程,要让课程论包含教学论。

事实证明,这两种主张都曲解了两学科之间的关系。

(一)两学科的关系不是/谁包含谁0的关系由于我国的教育实践,特别是课程与教学改革实践的迫切需要,我国课程论与教学论都在独立地大步向前发展。

事实表明,迅速发展着的我国课程论与教学论是当代教育学不可缺少的两门相对独立的分支学科,两者的关系不是/谁包含谁0的关系。

11两学科具有各自的研究对象唯物辩证法认为:/科学研究的区分,就是根据科学对象所具有的特殊的矛盾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教学双边合并”的角度
是对单一的“教”和“学”的超越。这一理解认 为,教学即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活动,既包括教, 也包括学,并由教和学组成。
4、“教学生学”的角度
这种观点认为“教学”就是指教的人指导学的人 进行学习的活动。这一种定义方式特别强调教 学中教与学的关系是教师“教学生学”,而不 是并列的“教师教和学生学”。
和教材,也就是列入学校课程表中的课程。许 多人理解的课程就是这类课程。
3.领悟的课程(Perceived curriculum) 指任课教师所领会的课程。由于不同教师对正
式课程会有不同的理解和解释,因此教师对课 程“实际上是什么”或“应该是什么”的领会, 与正式的课程之间会有一定的距离,从而减弱 正式课程的某些预期的影响。
1949年泰勒出版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一 书奠定了现代课程研究领域的理论构架。
1.学校应该达到哪些教育目标? 2.提供哪些教育经验才能实现这些目标? 3.怎样才能有效地组织这些教育经验? 4.我们怎样才能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到实现?
二、课程内涵界说
(一)从课程的要素或属性层面来界定 1.课程是知识 把课程的本质看成是知识,是一种比较传统、
国内目前比较有代表性和普遍性的观点。 这种观点的基本思想是,课程的主要使命在于
使学生获得知识。课程被等同于知识,而知识 是按学科分类的。因此,这种定义的另一种表 达方式就是“课程即学科(科目)”。
2.课程是经验
这种课程定义把课程视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所 获得的经验或体验,以及学生自发获得的经验 或体验。它是在对前一种观点批评和反思的基 础上出现和形成的。杜威将这种观点加以系统 化、理论化并付诸了实践。
把课程界定为活动或进程是一种生成性的课程 观,这意味着课程不再是静止的,而是个体生 活经验的改造和建构。美国当代著名课程论学 者派纳(W. Pinar)的概括最具典型性:“课 程不再是一个事物,也不仅是一个过程。它成 为一个动词,一种行动,一种社会实践,一种 私人的意义,一种公民的希望。
(三)从课程的层次或结构层面界定
思考
1.何谓课程?何谓课程论? 2.何谓教学?何谓教学论? 3.现实中,你如何理解课程与教学?哪些属于
课程领域的内容,哪些属于教学领域的内容? 4.如何科学理解课程论与教学论的关系?
一、早期课程及课程论早期发展
(一)“课程” 术语的提出 在西方国家,较早使用“课程”这一术语的是
17世纪著名的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 在英语国家,较早使用“课程”(curriculum)
一词的是英国实证主义哲学家斯宾塞(H. Spencer)。
(二)课程论的诞生
一般认为1918年美国学者博比特(F. Bobbitt) 出版的《课程》 (curriculum)一书是人类 历史上第一本课程理论专著,该书的问世使课 程成为了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标志着课程论 的诞生。
(三)课程论的早期发展
4.运作的课程(operational curriculum)
指在课堂上实际实施的课程。观察和研究表明 ,教师领会的课程与他们实际实施的课程之间 会有一定的差距,因为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反应 随时进行调整。
5.经验的课程(experiential curriculum)
指学生实际体验到的东西。因为每个学生对事 物都有自己特定的理解,两个学生听同一门课 ,会有不同的体验或学习经验。
(二)从课程的功能或作用层面界定
1.课程即目标或计划
把课程视为教学过程要达到的目标、教学的预 期结果或教学的预先计划。
这是一种预设性的课程观,它揭示了课程的目 标性和计划性,课程总是指向一定的目标,并 通过有计划的实施而进行的。但是,预期的教 学结果同实际学习结果是有一定差别的。
2.课程即活动或进程
5、“教”与“学”协同活动的角度
这样的理解强调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相互 之间的联系与制约,突出教学的要义是“教” 与“学”的有机统一。
(三)不同的逻辑归属来理解教学
1、将教学归属于“教育活动”
这种归属由于确认并强化了教学的教育属性,而 使得教学的目的性更强,方向性也更为明确, 同时也有可能合乎逻辑地发挥教学作为学校教 育主渠道的作用。但也由于这样的强化,而使 教学更像“教”或“教导”,强调教师的主导 作用,而不是教与学统一的“教学”。
2、将教学归属于“认识活动”
把教学归属为认识,强调的是教学活动中的学生 的学习或认识方面的作用和结果,突出了教学 活动中学生及学的地位。把教学归属于认识活 动,部分地认识了教学的本质,但是也将教学 的内涵狭隘化了。
3、将教学归属于“实践活动”
这种观点强调了教学是一种不断发展的过程,丰 富了教学的构成要素,纠正了以往理解中过于 强调结果的偏向。
概括地说:课程是指学校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 总和及其进程与安排。
广义的课程是指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选择的 教育内容及其进程总和,它包括学校教师所教 授的各门学科和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 狭义的课程是指某一门学科。
三、教学的产生及界说
(一)教学的产生 汉语语源考察
英语语源考察 无论古今中外,“教”的基本含义是传授, “学”的基本含义是仿效。“教学”的基本含 义是传授和学习。
1.理想的课程(ideological curriculum)
指由一些研究机构、学术团体和课程专家提出的应该 开设的课程。例如现在有人提议在中学开设性教育或 健康教育的课程,并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论证其必要 性,就属于理想的课程。这种课程的影响取决于是否 被官方所采纳。
2.正式的课程(formal curriculum) 指由教育行政部门角度理解教学
1、“教”的角度
我国教育话语中约定俗成地把“教学”理解为 “教”,仅从教师、教育者的角度理解教学概 念,教学论似乎也就是“教论”。
2、“学”的角度
有学者将教学定义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掌握知 识过程中发展能力的活动,在此基础上,增强 体质并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也有的学者认 为,“教学是一种以教材为媒介,学生在教师 的指导下掌握知识的认识活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