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园林植物造景
中国古典园林水体植物造景方式
![中国古典园林水体植物造景方式](https://img.taocdn.com/s3/m/c8560616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32.png)
中国古典园林水体植物造景方式中国古典园林以其独特的设计理念和精美的水体植物造景方式而闻名于世。
水体植物在园林中充当了重要的角色,既为园林增添了生机和美感,又与其他园林元素相互呼应,形成了独特而和谐的景观。
在中国古典园林中,水体植物造景方式多种多样,下面将介绍其中几种常见的方式。
一、荷花池荷花在中国古典园林中被广泛应用,常常出现在荷花池中。
荷花池一般为圆形或方形,池水清澈见底,荷叶遮蔽了部分水面。
荷花的花朵呈现出丰富多彩的颜色,如红、白、粉等,给人以美的享受。
荷花池的周围常常种植一些绿色植物,如芦苇、菖蒲等,以增加池边的绿意。
荷花池的造景方式使人们仿佛置身于大自然中,感受到了宁静与美好。
二、池塘石桥池塘石桥是中国古典园林中常见的景观之一。
池塘中的石桥通常由几块大石头拼接而成,形状独特,给人以稳重而庄重的感觉。
石桥两侧常常种植一些水生植物,如睡莲、芦苇等,以增加池塘的生机和美感。
在池塘中行走于石桥之上,可以近距离欣赏水中的植物和鱼虾,感受到水的清凉和生命的活力。
三、假山流水假山流水是中国古典园林中常见且重要的水体植物造景方式之一。
假山通常由天然石材堆砌而成,形状各异,给人以奇特而瑰丽的感觉。
在假山的周围布置流水,使水从假山上流下,形成瀑布或小溪,给人以清凉和舒适的感觉。
假山的表面常常种植一些藤蔓植物,如常春藤、爬山虎等,以增加其自然和野趣。
假山流水的造景方式使人们仿佛置身于山间的溪流之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宁静和美丽。
四、庭院小池庭院小池是中国古典园林中常见的水体植物造景方式之一。
庭院小池通常为方形或圆形,面积较小,池水清澈见底。
小池中常常种植一些水生植物,如荷花、芦苇等,以增加池水的生机和美感。
庭院小池的四周常常种植一些花草,如牡丹、月季等,以增加庭院的色彩和芬芳。
庭院小池的造景方式使人们在繁忙的都市中找到了片刻的宁静和悠闲。
以上是中国古典园林中水体植物造景的几种常见方式。
这些方式都以植物为主要元素,通过合理的布置和搭配,营造出了独特而美丽的景观。
中国古典园林中的植物造景
![中国古典园林中的植物造景](https://img.taocdn.com/s3/m/705c4195561252d381eb6eb0.png)
2015年第9期现代园艺1植物造景的概念传统的植物造景,就是利用乔木、灌木、藤本及草本植物来创造景观,充分发挥植物本身形体、线条、色彩等自然美,配置成一幅幅美丽动人的画面,供人们观赏。
植物造景是营造园林景观的重要手段,强调视觉上的美感,随着时代的发展,植物造景被赋予了生态、可持续等更为广泛的含义,然而这一切都是基于传统植物造景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2植物与园林的关系植物一直以来都是园林中运用最为广泛的素材,并且与山、水、建筑共同构成了中国古典园林四要素,可见其不可或缺的地位。
植物与园林可谓相互依存、相互衬托。
园因木而古,木因园而神,经历成百上千年遗留下来的古典园林瑰宝,我们能从一株株参天古木中感受到它的古老沧桑,亦能从雅致的园子中欣赏到植物自然生长的生动姿态。
中国古典园林是将大自然美景浓缩到有限的空间,在园内展示奇花异木、秀峰怪石、碧水流泉、亭台楼阁等,它的崇尚自然美、讲究诗情画意等特色,都是在对这四大要素的整理、加工、塑造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2]。
3中国古典园林植物造景的特点3.1人格化我国古代文人造园家具有高雅的志趣,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因此他们常常在自己所营造的景园中,间接地传达自己的思想。
以比拟、联想的手法赋予园林植物人格特色,是他们多用的手法。
通过园林植物的生态特性,看到人性的品格,借以表达自己的思想意志,或寄情于景,或因景生情。
如梅、兰、竹、菊被称为花中四君子,在古典园林中也被广泛运用。
扬州的个园园名即源自于“月映竹成千个字”中的“竹”字,园主人借园内遍植的翠竹,传达自己正直不阿的思想品德。
又如苏州拙政园园主,在园中建芙蓉榭,古时芙蓉指荷花,荷花天生丽质,被喻为花中君子,它也正是园主寄情花草,清高脱俗,追求人生的另一种超凡境界的生动体现。
3.2诗情画意的表达我国古典园林深受古代山水诗、山水画的影响,一直具有诗情画意的美感,在植物造景上,也充分考虑植物的自然生长形态和习性,力求将植物的色、香、韵在景中融合,营造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景观效果。
基于岭南园林文化特色的植物造景分析
![基于岭南园林文化特色的植物造景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ed4357db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29.png)
基于岭南园林文化特色的植物造景分析岭南是中国南方地区的一个地域性概念,在这片土地上,有着独特的自然环境和丰富多彩的文化传统。
岭南园林文化是岭南地区特有的园林艺术,其造园文化与岭南的地理、历史、民族、宗教等因素密切相关,其意蕴丰富,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
在岭南园林文化中,植物造景是一项重要的园林艺术,它体现了岭南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优秀的园林传统,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
一、岭南园林的植物造景特点1.植物种类丰富多样:由于岭南地区的气候温暖潮湿,适宜植物的生长,因此岭南园林的植物种类非常丰富多样。
著名的岭南园林如广州的光孝寺、清晖园、深圳的华侨城、香港的昂船洲等处,植物种类以大叶榕、凤仙花、百合、文竹、凤尾兰等为主,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岭南园林植物造景。
2.植物布局合理:岭南园林中的植物造景布局十分讲究,它注重景观的整体性和变化性,通过精心设计和合理搭配,形成了错落有致、层次分明的植物景观,使人们在游园观赏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不同的景致和情趣。
3.注重季节性景观:岭南园林的植物造景还注重季节性景观的营造,通过合理选择植物种类和布局方式,使得春、夏、秋、冬各有不同的景致,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季节变化,给人们带来了美的享受和情感的愉悦。
1. 山水相映:岭南园林植物造景将树木、花卉与水池、河流相结合,营造出山水交融的景致。
通过山水的设置和植物的布置,构成了一幅幅山水画,使其具有江南园林的悠远感和水乡的宁静韵味,将山水画融入园林之中,形成了独特的艺术表现。
2. 花木妍姿:岭南园林植物造景通过合理的设计和搭配,将美丽的花卉和高大挺拔的树木融为一体,营造出花木妍姿的景致。
这种景观使人们在园中游赏时,能感受到植物的生命力和美丽的景色,营造出一种惬意的氛围,使人心情愉悦。
3. 果香飘溢:岭南园林植物造景将果树和花卉结合在一起,使其在果香飘溢的还能欣赏花卉的绚丽色彩。
这种景观不仅能让人们感受到果实成熟的喜悦,还能欣赏到花卉的美丽,使得园林的气氛更加浓厚。
中国古典园林水体植物造景方式
![中国古典园林水体植物造景方式](https://img.taocdn.com/s3/m/fac24636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c36c545.png)
中国古典园林水体植物造景方式
中国古典园林水体植物造景方式有以下几种:
1. 池塘造景:在古典园林中,常常设置有池塘,如莲花池、荷花池等,池塘中种植着各种水生植物,如荷花、睡莲等,营造出恬静、清幽的氛围。
2. 水流造景:通过在园林中设置水流,如小溪、瀑布等,流水经过不同的水景拐弯、落差和缓急变化,形成了宛转起伏的水景,水流上种植竹子、芦苇等植物,营造出清凉、静谧的景观。
3. 走廊造景:古典园林中经常有走廊,走廊两侧通常种植有花木,如厚重的树木、开花的藤蔓等,形成自然的绿色隧道效果。
4. 石阶造景:在水体附近设计石阶,石阶两侧种植茂盛的花草,使人在上下行走时能感受到清新的花香和湿润的空气。
5. 壁画造景:在水体周围的墙壁上绘制壁画,常常绘制山水画或花鸟画来装饰,增加园林的艺术感和文化氛围。
综上所述,中国古典园林水体植物造景方式以池塘、水流、走廊、石阶和壁画等多种方式来营造自然、恬静、清幽的园林环境。
中国传统造园植物造景的特点及手法
![中国传统造园植物造景的特点及手法](https://img.taocdn.com/s3/m/a8d12b2ab9f3f90f77c61bd5.png)
中国传统造园植物造景的特点及手法特点:1.自然性“杂树参天”,“繁华覆地”,“开花欲引长流,摘景全留杂树”,“异种奇名,枝叶扶疏,位置疏密,或一望成林,或孤枝独秀或三五成丛”,“园不论大小,凡有隙地,必然栽花树木,栽植时绝无人工意味”,“法天象地”。
2.文化性文化内涵,诗情画意。
一方面,古人对植物有深厚感情,甚至成为民族、江山的象征。
《论语》:“……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社稷之木,精神象征)。
另一方面,古人把植物人格化、拟人化,并结合传统诗画艺术进行比德赏颂,吟咏传赞。
庭园环境极富诗情画意,体现出传统造园植物造景的人文意境美。
3.生态性陈昊子《画镜》“草木之宜寒宜暖,宜高宜下者,天地虽然生之,不能使之各得其所,赖种植位置有方而。
”“花之喜阳者,引东旭而纳西辉;花之喜阴者,植北囿而引南薰”。
文震亨《长物志》:“山松宜植土岗之上”,岗松湿柏。
4.精练性传统造园植物造景以简洁胜“贵精不在多”,私家园以孤景树或二、三、四、五株树丛为主。
四时之景融于小园,以种多而量小得,以国画之“经营位置”法,精心设计,布局搭配。
手法:1.自然之景取法自然,因地制宜,随机造景,并无固定模式“有法而无成法”,“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2.交融情景取法自然,模拟自然声色,更有化情于物,融情于景,景中有诗,诗中有画,画里藏景,创造出富有诗情画意,情景交融的人文景观和优美生活环境。
3.空间组景根据各种植物景观在园林空间中的位置关系,进行巧妙布局,合理安排,创造丰富多彩的园林景观与空间艺术效果。
手法:应对、俯仰、分隔、夹框、透漏、虚实、引导、层次与精神等。
4.主从置景即主景与配景,植物景观要有重点与一般,主体与客体之分,主次分明,主体突出。
5.因借得景白居易:“明月好同三径夜,绿杨宜作三家春”。
计成《园冶》“园林巧于因借,精在体宜”。
“因”者乃就地审势,因地制宜。
如“槐荫当庭,栽梅绕屋”,“柳间夹桃,芙蓉照水,野菊扶篱,藤萝隐墙”。
《园林植物造景》课程教学大纲
![《园林植物造景》课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c600f4b7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a0.png)
《园林植物造景》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介绍(一)课程性质《园林植物造景》是园林专业的一门必修课, 是整个园林专业知识结构中的主要课程之一, 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 也是园艺、农学、林学和城乡规划等相关专业的重要选修课之一。
《园林植物造景》是环境生态学科体系中阐述园林植物配置的基本理论、基本原则、基本方法和具体造景的基本技能的学科。
掌握园林植物造景的原理和各种应用形式, 对园林事业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促进作用和实践价值。
学习本课程一般要求应具有花卉学、园林树木学以及园林美学等专业基础知识。
(二)课程任务本课程采用教材为《风景园林植物造景》, 主要讲授园林植物造景的基本原理、原则与配置形式、植物景观设计图纸要求及设计程序、植物与其它造园要素(山石、水体、建筑)搭配、以及公园、城市道路、城市广场、居住区、工矿企业和废弃地等植物造景。
为后续课程《园林规划设计》等课程做好必要的理论和实践铺垫。
《园林植物造景》是培养合格的园林专业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专业课程之一。
《园林植物造景》主要研究应用乔、灌、草、竹、藤及地被植物与其他风景园林要素有机结合的一门融科学与艺术为一体的应用型学科。
掌握风景园林造景的知识与技能, 一方面使得风景园林学体系更为科学、系统, 另一方面使得园林植物在风景园林学体系中充分发挥作用。
为此, 开设和学习本课程, 对于提高相关专业学生的植物造景设计能力, 为园林绿化从业人员实际工作提供参考, 促进园林发展将具有重要意义。
二、学习目标(一)课程的总体目标与基本要求一是要注重从内在逻辑关系上来掌握知识体系, 园林植物造景, 是在分析国内外园林植物造景的现状及特点的基础上, 论述园林植物与环境条件的关系和园林植物与造景的原则, 深刻分析各类植物及各类型绿地植物造景的的具体方法和特点。
因此学习时必须抓住这根主线, 切忌孤立地死记硬背。
二是要重视理论联系实际, 学以致用。
《园林植物造景》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 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应高度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学以致用。
(完整)中国古典园林植物造景
![(完整)中国古典园林植物造景](https://img.taocdn.com/s3/m/c13f2b2aad51f01dc381f148.png)
中国古典园林植物造景特点一、中国古典园林植物造景特色中国古典园林的基本形式为山水园,一般着重于山水,植物所占比重不大,但却是不可或缺的因素,它能单独形成优美的纯植物景观,也可作为配景来衬托建筑山石.园林中许多景观的形成都与植物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如:枇杷园、远香堂、玉兰堂、海棠春坞、留听阁、听雨轩等,都是以植物作为景观主题而命名的,有的是直接以植物素材为主题,有的则是借植物素材间接地抒发某种意境或情趣。
其植物造景形式以不整形不对称的自然式布局为基本方式,手法不外乎直接模仿自然,或间接从传统的山水画中得到启示,植物的姿态和线条以苍劲与柔和相配合为多。
具体配植上讲究入画,讲究细玩近赏;注重花木造型、色彩、香味及季相等特征;对个体的选择常选用兼顾神形之美的植株,以"古”"奇""雅”为追求的对象;追求植物的意境美。
二、中国古典园林植物的意境美古人造园植木,善寓意造景,选用花木常与比拟,寓意联系在一起,如松的苍劲、竹的潇洒、海棠的娇艳、杨柳的多姿、蜡梅的傲雪、芍药的尊贵、牡丹的富华、莲荷的如意、兰草的典雅等。
特善于利用植物的形态和季相变化,表达人的一定的思想感情或形容某一意境,如”岁寒而知松柏之后凋”,表示坚贞不渝;”留得残荷听雨声”、"夜雨芭蕉",表示宁静的气氛。
海棠,为棠棣之华,象征兄弟和睦之意.枇杷则产生"树繁碧玉叶,柯叠黄金丸”;石榴花则”万绿丛中红一点,动人春色不宜多。
"树木的选用也有其规律:”庭园中无松,是无意画龙而不点睛也。
”南方杉木栽植房前屋后,”门前杉径深,屋后杉色奇”。
利用树木本身特色”槐荫当庭";"院广梧桐",梧桐皮青如翠,叶缺如花,妍雅华净,赏心悦目。
三、中国古典园林植物的诗意植物的种植,符合诗情、包涵文气,也就是说园林中配置植物,要有文化气息,要立“意”。
选用反映花木性格内涵、歌颂其花姿树容等为主题的诗词、或反映友谊等内容的诗格,进行配置。
园林植物配置与造景的概念及意义
![园林植物配置与造景的概念及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fd8a309faef8941ea76e05f7.png)
园林植物配置与造景的概念及意义
园林植物配置与造景就是运用自然界中的乔木、灌木、藤本、竹类及草本植物等,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与其它园林要素有机组合来创造景观,使之构成一幅既符合生物学特性又具有美学价值的生物立体画,供人们观赏、游憩。
“园
与“鱼”景。
也有不少以专类植物为主的公园,如成都望江公园,面积11.8hm2,是我国最大的竹景为主的公园,全园以乡土竹种——慈竹为主,辅以刚竹、毛竹、观音竹、苦竹、孝顺竹、佛肚竹、箬竹等,形成美丽的竹景特色。
桂林七星公园以桂花为主进行植物造景,全园遍植桂花,有金桂、银桂、四季桂及
丹桂等品种,仲秋时节满园飘香。
植物除了能创造人类优美舒适的生活环境,更重要的是能创造适合于人类的生态环境。
随着世界人口密度的加大,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离自然越来越远;城市中建筑林立,工业所产生的废气、废水、废渣正在污染着环境;城市温室效应愈来。
试论中国传统园林植物造景技艺特点及其在现代园林中的应用
![试论中国传统园林植物造景技艺特点及其在现代园林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d01495acb0717fd5360cdcfd.png)
中图分 类号 : T U 9 8 6 . 1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7 — 8 3 2 0 ( 2 0 1 3 ) 1 1 - 0 3 0 2 一 O 1
On t h e Chi n e s e t r a d i t i o n a l g a r d e n p l a n t l a n d s c a p e a r t f e a t u r e s a n d a p p l i c a t i o n s i n mo d e r n g a r d e n s
发展 , 具有极 为重要 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中国古典 园林是将 大 自然美景浓缩到 有限的空 间,在 园
内展示奇花异木 、 秀峰怪石 、 碧水流泉 、 亭台楼阁等 。由植物 、
山石 、 水体 、 建筑主要构成。中国古典园林 崇尚 自然美, 追求意
பைடு நூலகம்
境, 讲究诗情 画意等特色, 都是在对这 四大要素整理 、 加工、 塑
J l N S u . i u a n ( C h o n g q i n g T h r e e G o r g e s V o c a t i o n a l C o l l e g e , C h o n g q i n g 4 0 4 1 5  ̄C h i n a )
i n mo d e m g a r d e n s w e r e s u mma r i z e d a n a l y z e d a n d d i s c u s s e d ,Ai ms t o e n h a n c e t h e mo d e r n g a r d e n wo r k e r s O i l t h e i mp o r - t a n c e a n d u s e o f t r a d i t i o n a l c u l t u r e ,w i t h C h i n e s e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 i n o r d e r t o c r e a t e a mo d e m l a n d s c a p e .
中国传统园林植物造景手法及其在现代园林中的应用
![中国传统园林植物造景手法及其在现代园林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8c13bb09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0a.png)
中国传统园林植物造景手法及其在现代园林中的应用中国传统园林植物造景手法是指利用植物进行景观设计,以营造园林的美感和气氛。
这些手法经常被用于现代园林中,以提供一个更加自然和平静的环境。
以下是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中国传统园林植物造景手法及其在现代园林中的应用:
1.庭院园林:庭院园林是以四合院为基础的传统园林,其中植物通常用来烘托和呈现传统园林的美感与气氛。
现代园林应用:如今,庭院园林被应用于现代住宅的设计中,以提供一个美丽、安静和自然的空间。
2.园林石景:园林石景是指运用石头、树木、水、花卉等自然元素来创造园林景观,同时也可以通过运用传统园林手法来美化园林环境。
现代园林应用:园林石景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现代园林设计中,以营造自然、雅致、浪漫的环境。
3.园林水景:园林水景是指利用自然水源或人造水池、喷泉、水槽等水景元素来创造园林景观。
现代园林应用:园林水景广泛应用于现代公园、商业广场和居民小区等场所,使园林环境更加宜人。
4.园林假山:园林假山是指运用石头、混凝土等材料构建起来的人造假山景观。
现代园林应用:园林假山广泛应用于现代园林设计中,使园林环境更加自然。
5.园林草木:园林草木是指通过植物选择和植物排列来营造园林的景观。
现代园林应用:在现代园林设计中,植物的选择和植物排列被广泛应用,使园林环境更加美丽和和谐。
总的来说,中国传统园林植物造景手法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在现代园林设计中受到了很好的关注和重视。
中国古典园林水体植物造景方式的四个特点
![中国古典园林水体植物造景方式的四个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1c0b2c3a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eb.png)
中国古典园林水体植物造景方式的四个特点首先,古典园林水体植物造景注重自然与人工的和谐统一、古人追求的是以自然为本的特点,建筑和植物的选择都尽量符合自然的规律。
水体植物的选择也遵循了自然原则,如利用湖泊、池塘、溪流等水体,让水在园林中自由流动,并通过山石的摆放和水面的倒影来营造出自然的景观。
其次,古典园林水体植物造景重视对称和对比。
古人认为对称是一种美学原则,因此在园林中对称的布局非常常见,如对称的亭台楼阁、对称的花坛和树木等。
同时,在对称的基础上,古典园林也善于运用对比来增加景观的变化和层次感,如在大片绿植中穿插一些花卉,或者在平缓的水面上布置一些突起的岩石等。
第三,古典园林水体植物造景讲究景物的转变和变化。
景物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随着人的行走而逐渐展现出来的。
这种变化可以通过不同角度或不同位置的观赏来实现,也可以通过不同季节和天气的变化来呈现。
例如,在古典园林的湖泊或池塘中,人们可以通过不同的角度欣赏到不同的景致,或者在不同的季节里观赏到植物的不同花期或落叶变化。
最后,古典园林水体植物造景强调的是多样性和丰富性。
古人认为园林应该是一个让人们彻底放松心情、陶冶情操的地方,因此在水体植物的造景中注重了多样性和丰富性。
园内的植被以及水中的生物种类和数量都会经过精心的设计和安排,以达到丰富景观的目的。
另外,为了增加园林的多样性,古代园林经常将不同风格和特点的园林元素融合在一起,如山水之景与花木之景的结合、池塘与蜿蜒小路的交错等。
总之,中国古典园林水体植物造景方式具有自然与人工的和谐统一、对称和对比、景物的转变和变化以及多样性和丰富性等四个特点。
这些特点都体现了古代园林艺术追求的自然美和人文美,使人们能够在园林中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获得身心的放松和愉悦。
园林植物造景名词解释
![园林植物造景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89ddf448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05.png)
园林植物造景名词解释园林植物造景是指通过选择合适的植物材料,进行布局和设计,创造出具有美感和艺术性的景观环境。
以下是一些园林植物造景常用的名词解释:1. 景观设计:通过对园林植物的选择、布局和组合,以及地形、水体、建筑等元素的调配,创造出具有美感和功能性的景观环境。
2. 植物配置:指选择适合特定场地和气候环境的植物,进行合理的布局和组合,创造出丰富多样的植物景观。
3. 主景:在设计中起主导作用的植物景观元素,通常体现为树木、灌木等高大的植物。
4. 辅助景:在主景的基础上设置的低矮植物景观,如花坛、花境等,用于衬托主景,增加景观的层次感和丰富性。
5. 场地改造:对原有地形地貌进行调整,包括平整地面、开挖水体等,以适应植物造景的需要。
6. 绿化工程:通过在场地中植入植物,改善环境、净化空气、美化景观的工程。
7. 植物材料:选择用于造景的植物,包括树木、灌木、草坪等,根据其特点和用途进行合理配置。
8. 植被覆盖率:指植物在场地上所占据的面积比例,一般要根据具体要求进行合理控制,以达到景观设计的效果。
9. 通道设计:指在园林植物造景中设置的人行道、小道等通道,以便人们游览和观赏景观。
10. 配墙绿化:指在围墙、护坡等建筑结构上进行绿化,增加周围环境的美感和生态效益。
11.花坛绿化:指在园林场地中设置的盛放花卉的矮墙或花盆,以增加园林的景观效果。
12. 园林配套:指园林植物造景中所需要的设施和设备,如灯光、喷泉、休息座椅等。
13. 异速生长:指在植物造景中,为了增加立体感和层次感,选择具有不同生长速度的植物进行搭配。
14. 配色原则:在园林植物造景中,通过选择适合的植物颜色和搭配方式,创造出和谐、统一的色彩效果。
15. 水景设计:将水体(如池塘、溪流等)融入到园林植物造景中,增加景观的变化和动态效果。
以上是园林植物造景中常用的一些名词解释,这些名词在中小型园林设计中会经常用到,通过使用合适的植物材料和艺术手法,可以创造出美丽而具有特色的园林景观。
植物造景在中国古典园林和现代园林中的应用及差异
![植物造景在中国古典园林和现代园林中的应用及差异](https://img.taocdn.com/s3/m/42198b385901020207409cf0.png)
植物的选择常用比拟,寓意。
中国古典园林
配置手法
多样统一是形式美的基本法则,为 形成丰富多彩而又不失统一的效果, 园 林布局多采用分区的办法, 在植物选择 时, 全园应有一二种植物作为基调植物 ,使之广泛分布于整个园林之中, 同时 还应视不同分区, 选择各自的主调植物 , 以造成不同分区的不同风景主题。
利用园林植物创造空间
现代园林
景观用途
园林中地形的高低起伏, 往往使人 产生新奇感, 同时也增强了空间的变 化。 利用植物则能强调地形的高低 起伏, 地形较高处种植高大的乔灌木, 能加强高耸的感觉, 种于凹处使地形 平缓。 园林中有时要强调地形的起 伏变化, 常采用挖土堆山的方法, 此举 要耗费大量的人力、 物力和财力, 若 能用植物来弥补地形变化的不足, 则 可达到事半功倍的目的。
根据不同的场地条件从整体上因地制宜的 进行植物造景
现代园林
孤植
造景方式 对植
列植
绿篱 林植 根据不同的场地条件从整体上因地制宜的 进行植物造景
树群种植
垂直种植 草坪种植
花坛
现代园林
景观用途
园林空间是包括时间在内的四维空 间, 这个空间是随着时间的变化而相应 地发生变化的, 这主要表现在植物的季 相演变方面 根据植物的季相变化, 把不同花期的 植物搭配种植, 使得同一地点的某一时 期, 产生某种特有景观, 给人不同的感受 。 而植物与山水、 建筑的配合, 也因植 物的季相变化而表现出不同的画面效果 。
1、唐代,街道绿化配置丰富 2、运用植物营造园林意境
中国古典园林
宋元清初
在宋朝出现了以花木为主的园林, 如天王花园子、 归仁园、 李氏仁丰园 。 《洛阳名园记》 中记载归仁园: “归 仁其坊名也, 园盖尽些一坊多有建置 园林的,其中又以位于西湖北岸的大承 天护圣寺景观最美。 清代晚中期园林,因建筑物增多, 花木不可能密集种植,因此改为同种植 物少数植株进行丛植 其在庭园中还运用盆花以弥补永久 性灌木景观缺乏变化的不足
浅析中国传统园林植物的造景技艺
![浅析中国传统园林植物的造景技艺](https://img.taocdn.com/s3/m/777cf3292f60ddccda38a03d.png)
物 相映 衬 , 形成 庄严雄 浑 的园林 特 色 ; 家 园林追 求 的则 私
是朴 素淡 雅的城市山林野趣 。
理 念 , 但含意 深邃 , 不 而且达 到了天人合一 的境界 。 受文化
影 响极 深 的古 典 园林 , 其适 宜 的植物 配置 , 涉及 到 文化 和
2 中国古典 园林植 物配置 的审 美特 点
追求不 同的审美效果 。 这样 就导致 了 园林 风格与特 色的 区
别 , 形 成 了 不 同 的 植 物 景 观 配 置 风 格 和 艺 术 特 色 。 国 也 中
同的植 物 与相应 的 山池建 筑组 合 的景观 , 这便 是 “ 步移 景
异” 的效 果 。 于是 , 间感 觉 由此而得 到扩 大 。 空 景虽 小而 天 地 自宽 , 园林 有限空间范 围引 仲到 宽广 的多维空间 中。 使
安 徽 农 学 通 报 ,A h i iSiB l2 1 ,62 ) n u . c. u1 0 01 (2 .
9 9
浅 析 中 国传 统 园 林 植 物 的造 景 技 艺
余 乐 严 海
(1 江苏畜牧兽 医职业 技术学院 , 苏泰  ̄ 2 5 0 ; Zf 市南繁科学技术研 究院 , 江 1 230 2 f t _ 海南三亚5 2 0 7 0 O)
1 中国传 统园林植物景观 配置 风格和特点
由于造 园受不 同的审美 观点 、 情趣及 文化背景 的影 响 ,
色彩 、 叶形 、 高低 等 变化 , 而引起 观赏 者不 同的视 觉 感 从 受 , 生不 同的景观效果 。 者稍一变换 位置 , 产 观 便能看到 不
在具体处理 和安排 山 、 、 物及建筑 等要素上 , 水 植 会体 现和
园林艺术——5.植物造景
![园林艺术——5.植物造景](https://img.taocdn.com/s3/m/f143f8f5fab069dc50220139.png)
1.园林植物艺术配置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1.园林植物艺术配置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4).古人在园林配置树木上提出“贵精不在 多”,花木以孤植或三、五株丛植为主
孤植以色、香、姿具全者为上品;
两株一丛中必一仰一俯、一左一右、一老一少等等; 在体型大小姿态上要有差异,要互相呼应,顾盼有情; 多株栽在一起,忌三株成行,宜呈不等边三角形,要 有主从,要有疏密; 两株对植,务求均衡等理论。
铺地柏
植物造景
观赏部位
1、观形类
异叶南洋杉
植物造景
2、观花类
月季
植物造景
3、观果类
枇杷
植物造景
4、观叶类
红枫
植物造景
5、观茎、干类
竹
植物造景
6、观根类
榕树
植物造景
园林植物配置:按植物生态习性和园林布 局要求,合理配置园林中各种植物,以发 挥它们的园林功能和观赏特性。
1.园林植物艺术配置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广玉兰 悬铃木 杜英 池杉 香樟
植物造景
灌木类 树体矮小(树高小于6m),主干低矮或无明显主干。 (1)落叶灌木类:蜡梅、月季、紫荆、木槿、海棠等。
(2)常绿灌木类:山茶、火棘、黄杨、夹竹桃、桅子花、金 叶女贞、南天竹、海桐、金丝物造景
丛木类 树体矮小而干茎自地面呈多数生出,丛生,无明显 的主干。如珍珠梅等。
• 类型一:与园林艺术构图相结合的庇荫树
要求:冠大荫浓,寿命长,病虫害少
如:樟树、银杏等。
• 类型二:单纯作艺术构图中的孤赏树
要求形体端庄或姿态优美,开花繁茂、色泽鲜艳的 如雪松、云杉、凤凰木、玉兰、碧桃、白兰花、桂 花、乌桕、枫香。
中国古典园林水体植物造景方式
![中国古典园林水体植物造景方式](https://img.taocdn.com/s3/m/9f13dd29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87.png)
中国古典园林水体植物造景方式
中国古典园林水体植物造景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人工湖泊:古典园林中常见的水体是人工湖泊。
人工湖泊可以根据园林设计的需要,有规则的建造,也可以按照自然地形的变化进行塑造。
在人工湖泊中,常常会种植莲花、荷花等水生植物,形成风景独特的荷花池或莲池。
2. 水帘瀑布:水帘瀑布是古典园林中常见的水景之一,它通过水流从高处落下形成瀑布,同时造成的水雾形成水帘,犹如一道“白帘”,给人一种虚实交错的美感。
常用的水帘瀑布植物有蕨类植物、苔藓等。
3. 溪流流水:溪流水景常见于山水园林或仿山水景观。
古典园林中,溪流常常是人工修建的,通过渠道引水,形成缓缓流淌的溪流,植物种植在溪流两侧或溪岸上,形成青山绿水的自然景观。
4. 心形池塘:心形池塘是古典园林中常见的水体形态之一。
它的外形常常被设计成心形或者其他具有几何形状的图案,植物种植在池塘的周围,形成一个绿色环绕的水域。
5. 荷花池:荷花是中国古典园林中常见的植物之一,荷花池是专门种植荷花的水景。
荷花池通常呈圆形或者方形,水面上开满了盛开的荷花,形成了美丽的荷花景观。
总的来说,中国古典园林中的水体植物造景方式,主要是通过
人工修建的水体,再结合各种特定的水生植物,营造出富有审美价值的水景,使整个园林更加丰富多样化。
我国古典园林植物造景艺术的意境美浅析
![我国古典园林植物造景艺术的意境美浅析](https://img.taocdn.com/s3/m/e835c679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e45ff6b.png)
我国古典园林植物造景艺术的意境美浅析中国古典园林是我国古代园林建筑的瑰宝,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植物造景是中国古典园林的一项重要艺术,通过对植物的运用,营造出丰富多样的意境美,使人们能够在园林中感受到一种无以言表的美。
中国古典园林植物造景注重的是自然美的表现。
古人崇尚自然,追求以自然为师,因此在园林植物的选择和布置上,强调的是植物的天然本色。
无论是花卉、树木还是草坪,都力求真实,展现自然的美。
在苏州园林中,就能看到大量的水杉、柳树等植物,它们的枝叶茂密,展现出一种繁荣昌盛的气象,使人们感受到大自然的生机与活力。
中国古典园林植物造景强调的是意境美的传达。
中国古典园林讲究的是意境的塑造,通过植物的运用,营造出独特的氛围。
在园林内常常选择一些花香浓郁、姿态婀娜的花卉,使人们感到一种清新、宁静的氛围;或者选择一些形态奇特、独具特色的树木,给人以一种神秘、幽静的感觉。
这种意境美的传达,使人们在园林中放松身心,超脱尘世。
中国古典园林植物造景追求的是情感美的表达。
中国古典园林注重人文主义思想的体现,通过植物的选择和布置,将人的情感与园林融为一体。
在园林内常常选择一些寓意深远、富有哲理的植物,以表达人们的情感和愿望。
红豆杉常常被用来象征父母的恩情,榆树则被用来表达友情,紫薇花则被用来象征爱情。
通过这些植物的使用,园林内弥漫着一种温馨、感人的情感氛围。
中国古典园林植物造景追求的是审美美的观赏。
古人讲究审美,追求视觉的享受,在园林植物的选择和布置上,力求营造出美轮美奂的景象。
在园林中常常选择一些具有艳丽色彩的花卉,给人们一种视觉上的冲击;或者选择一些形态奇特的树木,给人们一种美的感受。
通过这些植物的运用,园林中的每一处都呈现出绚丽多彩的景致,给人们带来视觉上的享受。
中国古典园林植物造景艺术的意境美是多方面的。
它注重自然美的表现,追求意境美的传达,强调情感美的表达,追求审美美的观赏,使人们在园林中能够领略到一种独特的美。
浅论园林植物造景的作用
![浅论园林植物造景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e0ad69eaf61fb7360b4c658c.png)
浅论园林植物造景的作用摘要:园林植物造景,不仅可以改善生活环境,为人们提供休息和进行文化娱乐活动的场所,而且还为人们创造游览、观赏的艺术空间。
它给人以现实生活美的享受,是自然风景的再现和空间艺术的展示。
园林植物除有净化空气、降低噪音、减少水土流失,改善环境、气候和防风、庇荫的基本功能外,在园林空间艺术表现中还具有明显的景观特色。
关键词:园林植物景观运用用途一园林植物造景涵义和发展1.1 园林植物造景涵义园林植物造景[1],就是运用乔木、灌木、藤本及草本植物等题材,通过艺术手法,充分发挥植物的形体、线条、色彩等自然美(也包括把植物整形修剪成一定形体)来创作园林植物景观。
1.2 中国传统园林中植物造景的发展我国的古典园林发展历史可谓源远流长,早在奴隶社会时期就已有造园活动见于文献记载[2]。
古典园林历经几千年的发展,已取得了辉煌的成就,造园艺术,到宋代就已达到了极高的艺术水平。
清代中叶以后,更是中国园林史上集大成的终结阶段,现存的古典园林基本上都是这个时期的作品。
纵观园林发展的历史,任何一个时代的园林,其目的都是为人服务的,而其形式与风格正是取决于这个时代人们的生活方式、文化取向及经济技术水平。
二、植物造景的时空序列节奏与其自然美园林植物是有生命的活物质,在自然界中已形成了固有的生态习性。
在景观表现上有很强的自然规律性和“静中有动”的时空变化特点。
“静”是指植物的固定生长位置和相对稳定的静态形象构成的相对稳定的物境景观。
“动”则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当植物受到风、雨外力时,它的枝叶、花香也随之摇摆和飘散。
这种自然动态与自然气候给人以统一的同步感受。
如唐代诗人贺知章在《绿柳》一诗中所写:“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栽去,二月春风似剪刀”,形象地描绘出春风拂柳如剪刀栽出条条绿丝的自然景象。
又如高骈的诗句:“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是自然界的微风与植物散发的芳香融于同一空间的自然美的感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意大利的台地园是世界园林建筑的魁宝之一
法国平面图案式园林
英国园林图例
中国传统园林植物造景的认识
中国传统园林与现实园林植物配置的比较
传统园林的案例
传统园林植物造景及发展
• 植物配置是绿化的主题,是园林规划和景观设计的主旋律。园林绿地不仅有 实用功能,而且能形成不同的景观,给人以视觉、听觉、嗅觉上的美感。中 国古典园林是一个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园林体系,从园林设计到植物配置 都包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古人云:“艺花可以邀蝶,累石可以邀云, 栽松可以邀风,贮水可以邀萍,筑台可以邀月,种蕉可以邀雨”所以园林因 为有了植物而更显得丰富多彩。
中国古典园林植物配置特点
1、钟情自然,强调寓意 (1)常以植物造景为主题 (2)各种植物都有不同的的寓意 松—象征坚贞不屈,万古长青的气概,苍劲 竹—象征虚心有节,清高雅洁的风尚,潇洒 梅—象征不畏严寒,纯洁坚贞的品质 兰—象征居静而芳,高风脱俗的情操,典雅 菊—象征不畏风霜,活泼多姿。 (3)经典组合 梅花清标韵高、竹子结格刚直,兰花谷品逸,喻为“四君 松、竹、梅配置称为“岁寒三友”,象征着坚贞、气节和
指兰花)以李白的“春风洒兰雪”
香姿俱全者为上品;两株为一俯一
而得名,根据诗意周围种植了大量
仰;多株丛植则各有向背。
的玉兰。 (2)、植物选者与配置的讲究:例如:
4)善于利用植物的形态和季相变化营 造景观。
明末清初,园林常用一种花木成片种 5)注重风水,趋吉避凶。 植以构成单独的植物景观,,植物
成片栽植时讲究,“两株一丛要一
理想,代表着高尚品质; 玉兰、海棠、牡丹、桂花齐载,象征“玉堂富贵; 玉兰、海棠、迎春、牡丹、桂花齐栽,象征玉堂春富贵”
2)植物的选择与配置极为讲究
• (1)诗词意境:如苏州的拙政园
3)植物配置以简洁取胜:植物景观的 特点是“贵精不在多”常以孤植或
东入口处的“兰雪堂”(此处的兰Fra bibliotek三四株丛植为主,单株的选择以色
俯一仰,三株一丛要分主宾,四株
一丛则株距要有差异”这些同样源
自画理,如搭配自然会主层鲜明,
层次分明
日本园林植物造景
欧洲园林造景发展简史
西方园林植物的配置特点:以规整式园林为主,园内的山水 树石,出于理性主义哲学的主导而表现一种“理性的 自然”和“有序的自然”,所以园林的道路都是整齐 笔直的,植物景观多为规则式,行道都修建成规整的 几何形式。
3)“风水”说与植物造景
(1)、古人的环境观念、风水的空间结构 风水说中强调了一种基本的整体环境模式:
“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 以山为例,这种模式的理想状态是背靠 连绵山脉为屏;前临平原,两侧水流曲 折回环,水质清晰,流汇于面前;左右 护山环抱,山上林木葱郁。,风水宝地 的生态条件表现为:良好的日照,良好 的地形和植被,在夏天引导凉风,冬季 阻拦寒流,良好的排水排污设施,方便 的用水和交通,保持水土并调节小气候。
传统文化对植物造景的影响
• 哲学思想—天人合一:其反应了人对自然的认识,也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崇尚 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观。1)自然美学思想、2)生态美学 思想。古人认为对于植物的“宜阴、益阳、喜燥、喜湿、当瘠、当肥者、都 应顺其性情而朝夕体验之,才能够“园林璀璨,万卉争荣”。
• 二、文学绘画—诗情画意 • 绘画-古典园林植物配置讲究入画。 • “园者,画之见诸行事也” • 江南私家园林中常见以白墙为纸, • 竹、松石为,在狭小的空间中创 • 造淡雅的国画效果。 1、诗词:“很多著名景点就是根据 植物配置进行命名的”既有因文成景 的,也有因景成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