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红树林恢复对土壤碳氮磷含量及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滨海红树林恢复对土壤碳氮磷含量及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张典铨
【期刊名称】《福建农业科技》
【年(卷),期】2024(55)3
【摘要】为探究红树林恢复对土壤碳、氮、磷含量的影响,选择福鼎市人工红树林湿地、天然红树林湿地以及养殖滩涂作为研究对象,开展原位和室内分析,以探讨红树林恢复对于土壤养分动态的影响。

结果表明:(1)相比于天然红树林湿地,人工红树林恢复提升了土壤氮磷含量,同时其碳含量也恢复到了天然红树林湿地的水平。

(2)不同湿地类型间,养殖滩涂土壤的碳储量和磷储量最高,相比于天然红树林湿地,人工红树林恢复提升了土壤氮和磷储量。

(3)不同湿地类型土壤碳氮磷比,总体表现为碳磷比>碳氮比>氮磷比;碳氮比为养殖滩涂>天然红树林>人工红树林,碳磷比和氮磷比为天然红树林>人工红树林>养殖滩涂。

研究显示,随着红树林的恢复,其生态功能逐渐恢复到天然红树林的水平,但其碳储量相较于养殖滩涂并没有太大的优势。

未来应开展更长时间尺度的观测与研究,以厘清红树林恢复调控土壤碳和养分动态的过程与机制。

【总页数】6页(P45-50)
【作者】张典铨
【作者单位】福鼎市林业局/福鼎市林业发展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718.5
【相关文献】
1.河岸带农田不同恢复年限对土壤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以温榆河为例
2.不同恢复年限刺槐林土壤碳、氮、磷含量及其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3.川西北沙地植被恢复对土壤碳氮磷及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
4.福州滨海地区菜地和果园土壤碳、氮、磷含量及其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
5.毛竹扩张对幕阜山区森林土壤碳氮磷含量及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