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6-10-09

合集下载

工程热力学 第五版 廉乐明 谭羽非 著 课后习题答案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第5章 第6章作业 09年修订 1

工程热力学 第五版 廉乐明 谭羽非 著 课后习题答案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第5章 第6章作业 09年修订 1

5
湖南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教研室编制
过程。必要的一步是使系统先进行可逆绝热膨胀,等系统温度达到与环境 温度相等时,再进行可逆定温传热,过程就从 1-A-2,如图所示。而题中 进行的过程,是从点 1-B。
解:逆卡诺循环时,热泵供热系数为:
ε 2,c
=
T1 T1 − T2
=
20 + 273 (273 + 20) − (273 −10)
= 9.77
(1)热泵每小时从室外吸热量Q2
ε 2,c
=
Q1 Q1 − Q2
⇒ Q2
=
Q1 (ε 2,c ε 2,c
− 1)
= 100000 × (9.77 −1) 9.77
上。
4
湖南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教研室编制
p 1
T1
2
s
4
v
T2
3
T
1
2
T1
T1
s
v
T2
T2
4
3
v
s
解:首先把每个过程的热量交换计算出来:
1-2 定温吸热 q12 = T1 (s2 − s1 )
2-3 定容放热 q23 = cv (T2 − T1 )
3-4 定温放热 q34 = T2 (s4 − s3 ) 4-1 定熵压缩 q34=0
η tc
=
W Q1
⇒W
= ηtcQ1
=
30% ×10000
=
3000kJ
/h
建筑物得到的热量,即热泵输送的热量Q1’
ε 2,c
=
Q1' W

Q1'

工程经济学第5章习题参考解答

工程经济学第5章习题参考解答

解: 取20年作为共同的分析期。 AC1=5+12(A/P,10%,15)2(A/F,10%,15)=6.5147(万元) PC1=AC1(P/A,10%,20)=55.4662(万元) PC2=3(P/A,10%,20)+8+15(P/F,10%,5)3(P/F,10%,10)2(P/F,10%,20)=39.5391(万元) 结论:由于PC2 < PC2,因此方案2优于方案 1。
解:A、B两方案的年收入分别为: A方案:200*500=10(万元) B方案:200*400=8(万元) (1) NAVA=-15(A/P,10%,10)+(106)=1.5588(万元) NAVB=-10(A/P,10%,10)+(85)=1.3725(万元) 因此,方案A较优。
(2)计算两方案的差额内部收益率。 令差额净年值等于零,即: NAVA-B=NAVA-NAVB =-15(A/P,I,10)+4-[-10(A/P,I,10)+3]=0 当i=15%时, NAVA-B=-5*0.19925+1=0.00375 当i=20%时. NAVA-B=-5*0.23852+1=-0.1926 利用线性插值公式,得差额内部收益率:
分店 增员 方案 利润 (万元)
A A1 A2 (1人) (2人) 46 58 A3 (3人) 96
B
C
B1 B2 B3 C1 C2 C3 (1人) (2人) (3人) (1人) (2人) (3人) 6 44 60 30 56 70
解:本题是混合型方案决策问题.每个分店的雇佣方案 之间是互斥的,但A、B、C三个分店之间关系是独 立的。可采用双向排序均衡法解决这一决策问题。 (1)计算各互斥方案追加人员的追加劳动生产率 (用边际利润来表示),列于表中第4列。 (2)舍去无资格方案。如果后一互斥方案的追加劳 动生产率大于前一互斥方案的追加劳动生产率,则 前一互斥方案为“无资格方案”可舍去,如方案A2 和B1。 (3)重新计算剩余方案的追加劳动生产率,列于表第 6列。 (4)按照追加劳动生产率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并 标注增员总额数据见下图.

现代控制理论-09(第5章状态反馈控制器设计)

现代控制理论-09(第5章状态反馈控制器设计)

期望的闭环特征多项式
(λ − λ1 )(λ − λ 2 )(λ − λ3 ) = λ3 + b2 λ2 + b1 λ + b0
要实现极点配置,须
λ3 + (a 2 + k 2 )λ2 + (a1 + k1 )λ + a 0 + k 0 = λ3 + b2 λ2 + b1λ + b0
a 0 + k 0 = b0 a1 + k1 = b1 a 2 + k 2 = b2
− 设计一个状态反馈控制器,使得闭环极点是-2, 1 ± j

确定能控标准型实现
1 0⎤ ⎡0 ⎡0 ⎤ x = ⎢0 0 1⎥ x + ⎢0⎥u ⎢ ⎥ ⎢ ⎥ ⎢0 − 2 − 3⎥ ⎢1⎥ ⎣ ⎦ ⎣ ⎦ y = [10 0 0]x
状态反馈控制器 u = − Kx ,K = [k1 k 2 k3 ] 闭环多项式:det[λI − ( A − BK )] = λ3 + (3 + k 3 )λ2 + (2 + k 2 )λ + k1 期望多项式: (λ + 2)(λ + 1 − j)(λ + 1 + j) = λ3 + 4λ2 + 6λ + 4
问题:对一般状态空间模型,如何解极点配置问题? 思路:考虑能控状态空间模型 将能控状态空间模型等价地转化为能控标准型 如何从能控标准型模型的解导出一般模型的极 点配置控制器。
系统模型
x = Ax + Bu
~ TAT −1 = A, ~ TB = B
0 ⎤ 0 ⎥ ⎥ ⎥, ⎥ 1 ⎥ − an−1 ⎥ ⎦ ⎡0 ⎤ ⎢0 ⎥ ~ ⎢ ⎥ B=⎢ ⎥ ⎢ ⎥ ⎢0 ⎥ ⎢1⎥ ⎣ ⎦

(完整版)钢结构第5章课后答案

(完整版)钢结构第5章课后答案

P1875.1解:1.计算截面特征值:A=2⨯300⨯16+1200⨯10=21600mm 2I x =(300⨯12323-290⨯12003)/12=4.989⨯109mm 4W x = I x /616=8.099⨯106 mm 3Iy=(1200⨯103+2⨯16⨯3003)/12=72.10⨯106 mm 4iy=( Iy/A)1/2=57.76mmλy=l 1/iy=7200/57.76=124.65梁自重q=A γ=21.6⨯10-6⨯77=1.663⨯10-3kN/m2.求梁最大弯矩M=P l /4=(设计值)650⨯7.2/4+1.2⨯1.663⨯10-3⨯7.22/8=1170+12.93=1182.93kN.m3.验算梁的整体稳定跨中无侧向支撑,荷载作用在梁上翼缘,钢材Q235l 1/b=24>13 不满足表5.9不需要验算的条件要求满足 σ=M/ϕb W ≤f焊接工字组合截面整体稳定系数βb 梁整体稳定的等效临界弯矩系数计算 ξ=l 1t 1/b 1h=7200⨯16/300⨯1232=0.312<2查P122表5.6 得 βb =0.73+0.18ξ=0.786,ηb ——截面不对称系数,ηb =0。

=0.765>0.6 (截面已进入塑性,修正ϕ'b )ϕ'b =1.07-0.282/ϕb =0.701σ=M/ϕ'b W=1182.93⨯106/0.701⨯8.099⨯106 =208.35 N/mm 2<215 N/mm 2满足要求 (结论要给)5.2解:y b 21y x 2yb b 235])4.4(1[4320f h t W Ah ⋅++⋅⋅=ηλλβφy b 21y x 2yb b 235])4.4(1[4320f h t W Ah ⋅++⋅⋅=ηλλβφ1.初选截面:标准值q d=3⨯3=9kN/m;q L=20⨯3=60KN/m设计值q d=1.2⨯3⨯3=10.8kN/m;q L=1.3⨯20⨯3=78KN/mM=(10.8+78)⨯62/8=399.6 kN.m钢材Q345-B,f =310N/ mm2W=M/f =399.6⨯106/310=1289⨯103/ mm3选择HM450⨯200(446⨯199) ,梁自重84.95kg/m2.验算构件:(1) 整体稳定钢筋混凝土板与次梁焊接,能保证整体稳定。

金融工程课件-第5章

金融工程课件-第5章
AerF (T*T ) Ae e rK (T*T ) r*(T*t)
该公式适合于任何协议利率为 rK 的远期利率协议价值 的计算。
09:33
目录
股票指数期货 外汇远期 远期利率协议 利率期货 利率风险管理
09:33
利率期货交易市场
The International Money Market of the Chicago Mercantile Exchange ()
第三,利率期货存在每日盯市结算与保证金要求,加 上结算金额计算方式的不同,决定了远期利率与期货 利率的差异。
09:33
利率远期与利率期货 II
第四,远期利率协议中的多头是规避利率上升风险的 一方,而利率期货的多头则是规避期货价格上升风险, 即规避利率下跌风险的一方。
第五,远期利率协议通常采用现金结算,而利率期货 可能需要实物交割,期货交易所通常规定多种符合标 准的不同证券均可用以交割,使得利率期货相对复杂。
WK 的差异结算外币升贴水变化带来的损益。 在任意时刻,合理的升贴水幅度为WF=F*-F 对于甲方而言, 任意t时刻ERA的价值为
PVt A W K W PVt A K* K F* F PVt A F K K* F* A erT t F K A er*T *t K * F*
第五章 股指期货、外汇远期、 利率远期与利率期货
09:33
目录
股票指数期货 外汇远期 远期利率协议 利率期货 利率风险管理
09:33
股票指数期货概述 I
股票指数
➢ 运用统计学中的指数方法编制而成的、反映股市中总体股价 或某类股票价格变动和走势情况的一种相对指标。
股指期货
➢ 以股票指数作为标的资产的股票指数期货,交易双方约定在 将来某一特定时间交收“一定点数的股价指数”的标准化期 货合约。

植物生理学期末复习5 第5章 植物的光合作用-自测题及参考答案+重点

植物生理学期末复习5 第5章 植物的光合作用-自测题及参考答案+重点

第5章 植物的光合作用自测题:一、名词解释:1.光合色素 2.原初反应 3.红降现象 4.爱默生效应 5.光合链 6.光合作用单位 7.作用中心色素 8.聚光色素 9.希尔反应 10.光合磷酸化 11.光呼吸 12.光补偿点 13.CO2 补偿点 14.光饱和点 15.光能利用率 16.光合速率 17.叶面积系数 18. 压力流动学说 19.细胞质泵动学说 20.代谢源与代谢库 21.比集转运速率 22 .P-蛋白 23.有机物质装载 24.有机物质卸出 25 收缩蛋白学说 26. 磷酸运转器27.转移细胞 28.生长中心 29.库-源单位 30.供应能力 31.竞争能力 32.运输能力二、缩写符号翻译:1.Fe-S2.Mal3.0AA4.BSC5.CF l _ Fo6.NAR7.PC8. CAM9.NADP 10.Fd 11.PEPCase 12.RuBPO 13.P680 14.PQ 15.PEP 16.PGA 17.Pn 18.Pheo 19.PSP 20.RuBP 21.RubisC(RuBPC)22.Rubisco(RuBPCO) 23.LSP 24. LCP 25. DCMU 26.FNR 27. LHC 28. TP 29. PSI 30. PSII 31.SMTR 32. SMT 33. SE-CC 34.SC三、填空题:1.光合生物所含的光合色素可分为四类, 即 、 、 、。

2. 合成叶绿素分子中吡咯环的起始物质是 。

光在形成叶绿素时的作用是使 还原成 。

3.根据需光与否,笼统地把光合作用分为两个反应: 和 。

前者是在叶绿体的 上进行的,后者在叶绿体的 中进行的,由若干酶所催化的化学反应。

4.P700的原初电子供体是 ,原初电子受体是 。

P680的原初电子供体是 , 原初电子受体是 。

5.在光合电子传递中最终电子供体是 ,最终电子受体是 。

6.水的光解是由 于1937年发现的。

新人教版高中数学选择性必修第二册第五章简单复合函数的导数

新人教版高中数学选择性必修第二册第五章简单复合函数的导数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8.已知直线y=x+1与曲线y=ln(x+a)相切,则a的值为__2___.
解析 设直线y=x+1切曲线y=ln(x+a)于点(x0,y0), 则y0=1+x0,y0=ln(x0+a), 又曲线的导数为 y′=x+1 a, ∴y |x=x0 =x0+1 a=1,即 x0+a=1. 又y0=ln(x0+a),∴y0=0,∴x0=-1,∴a=2.
课堂小结
1.知识清单: (1)复合函数的概念. (2)复合函数的求导法则. (3)复合函数的导数的应用. 2.方法归纳:转化法. 3.常见误区:求复合函数的导数时不能正确分解函数;求导时不能分 清是对哪个变量求导;计算结果复杂化.
随堂演练
1.(多选)函数y=(x2-1)n的复合过程正确的是
√A.y=un,u=x2-1
内容索引
一、复合函数概念的理解 二、求复合函数的导数 三、复合函数的导数的应用
随堂演练
课时对点练
一、复合函数概念的理解
问题1 函数y=ln(2x-1)是如何构成的? 提示 y=ln(2x-1),其中的2x-1“占据”了对数函数y=ln x中x的位 置,f(x)=ln x,而f(2x-1)=ln(2x-1),这里有代入、代换的思想,则 函数y=ln(2x-1)是由内层函数为幂函数的线性组合和外层函数为对数 函数复合而成,是复合函数,而函数y=(2x-1)ln x不是复合函数,它 只是两个函数相乘的关系,没有代入、代换的意思.
1234
3.设 f(x)=ln(3x+2)-3x2,则 f′(0)等于
A.1
√B.32
C.-1
D.-2
解析 f′(x)=3x+3 2-6x,故 f′(0)=32-0=32.

第5章精神和行为障碍(F00-F99)第6章神经系统疾病(G00-G99)

第5章精神和行为障碍(F00-F99)第6章神经系统疾病(G00-G99)

第五章精神和行为障碍(F00-F99)11节-78类目1、本章包括:精神和行为障碍和心理发育障碍例如: 创伤性脑病F07.2例如: 婴儿性孤独症F84.02、本章不包括症状、体征和临床与实验室异常所见,不可归类在他处者。

例如:神游症R68.83、本章的特点精神和行为障碍在许多情况下不能通过试验室的理化检查手段来诊断。

因此本章中的类目标题和亚目标题下通常都附有定义,定义主要提供医生下诊断时参考的。

编码应在诊断的基础上加以指定,即使在医师的诊断与类目或亚目标题下的定义之间出现冲突,也要以诊断为主。

类目标题和亚目标题下定义, 编码员编码时不要使用它们。

4、本章的规定:(1)F00-F09分类方法F00-F09器质性(包括症状性)精神障碍,由躯体疾病造成精神问题“需要时,使用附加编码标明根本疾病”。

例:动脉硬化性痴呆F01.9 I67.2(2)本节的一些疾病编码采用了星剑号,此时不需要附加编码。

病因是明确的例如1:混合型阿尔茨海默病G30.8+ F00.2*例如2:阿尔茨海默病G30.9+ F00.9*例如3:帕金森病性痴呆G20+ F02.3*当诊断中只有阿尔茨海默病,没写阿尔茨海默病性痴呆时,应假定痴呆是存在的,痴呆是此病必然的临床表现。

G30.-剑号类目和F00星号类目一一对应,说明这两个编码总是成对应用,形影不离的。

5、编码规则:(1)当临床强调精神疾患时,本章为主要编码。

例如: 抑郁状态F32.9多发腔隙性脑梗塞I63.9(2)当需要指明本章疾病的病因或由于本章疾病引起的其它临床表现时,则需使用附加编码补充说明病因和被引起的其它疾病。

例如:高血压所致的精神障碍F06.9 I10 (3) 编码应在诊断的基础上加以指定,即使在医师的诊断与类目或亚目标题下的定义出现冲突,也要以医师诊断为主。

6、编码方法A:不涉及组织损害的心因性疾病,只采用F45.3-F45.8。

B:涉及组织损害的心因性疾病,F54为主要编码,强调为精神性的,其它临床表现作为附加编码。

第五章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 第五节 第六节

第五章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 第五节 第六节
10:09:17
例3. 计算麦角甾醇 的λmax。
HO
同环共轭二烯基本值 253 nm 烷基取代4个 + 4×5 nm 环外双键2个 + 2×5 nm λmax计算值 =283nm (λmax实测值=282nm)
10:09:17
二、 Fieser-Kuhn规则
如果一个多烯分子中含有四个以上的共轭双键,则它
计算化合物的λmax: 六元环不饱和酮基本值 烷基取代 β位2 羟基取代 α位1 215 nm + 35 nm
+ 2 × 12nm
λmax计算值
=274nm
(λmax实测值=274nm)
只有在使用95%甲醇或乙醇为溶剂,实测值才与计算值 相符,使用其他溶剂需进行溶剂修正(表2-7)。
10:09:17
据。
10:09:17
一、定性分析
依据:吸收光谱的形状、吸收峰的数目、最大吸收波长的位
置和相应的摩尔吸收系数。要求鉴定化合物必须是纯净
的,并绘出完整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方法:被测试样与标准样品在相同条件下吸收光谱的比较, 或者被测试样的谱图与标准谱图的比较,或者根据峰 形和强度进行结构的推测。
国外有美国萨特勒(Sadtler)标准谱库和日本SDBS
εmax(1.52×105)相当接近。
10:09:17
三、Scott规则
C
δ
C C
γ
C C
O
β α
10:09:17
母体基本值 链状α,β-不饱和醛 直链及六元环α,β-不饱和酮 五元环α,β-不饱和酮 α,β-不饱和酸酯
增加值 同环共轭二烯 增加一个共轭双键 增加一个环外双键、五元及七元环内 双键 烯基上取代 烷基或环残基取代 烷氧基取代―OR 羟基取代―OH 酰基取代―OCOR 卤素Cl 卤素Br 含硫基团取代―SR 氨基取代―NRR′

图论第5章

图论第5章
V1 c1 c2 c3
饱和V1的每个顶点的匹配
V2 s1 s2 s3 s 4 s5
9
2、Hall定理(相异性条件)
取图 G 的一个顶点子集S,令 N (S) = { v | 存在 u∈S,且v与u 相邻} 称 N (S) 为 S 的邻集。
v1
例如图
v8
v7
v6

v2
v3
v4
v5
取 S = {v1, v2}, 则 N (S) = {v8, v3,v1, v2}
5
2、贝尔热定理
定理1(Berge, 1957) G 的匹配 M是最大匹配当且仅当 G 不含 M 可扩路 . (等价于: M不是最大匹配当且仅当 G 含 M 可扩路 ) 证明 :证明其等价结论。 充分性:假设M是G的匹配,并设G 包 含的M可扩充路 为
v0v1…v2m+1 , 定义M′ E 为
M′= (M\{ v1v2, v3v4,…,v2m-1 v2m})∪{ v0v1, v2v3,…,v2m v2m+1} 则M′是G的匹配,且 | M′| = |M| +1,因而M就不是最大匹 配。
类似于定理2的证明,可知T中的每个顶点都是M*饱和的 ~ ,并且N(S)=T。定义 K = (X\S)∪T(见图)。
S U X \S
T=N (S)
20
则G的每条边必然至少有一个端点在 K 中,因为否则就 存在一条边,其一个端点在S中,而另一个端点在Y\T中, ~ K 这与N(S)=T相矛盾。于是 是G的覆盖。并且显然有
v1 x3
12
由(2.2)式和(2.3)式推出
|N(S )| = | T |= |S |-1< |S | 这与假定(2.1)式矛盾。 所以M*饱和X的所有顶点. 推论 若G是k正则偶图(k>0),则G有完美匹配。 证明 设G是具有二分类(X, Y)的k正则偶图 (k>0)。首先有 |X| = |Y| (习题1的9). 任取X的一个子集S ,令 E1={e | e∈E,并且 e 与 S 中的顶点关联}

逆转裁判第五章流程

逆转裁判第五章流程

逆转裁判第五章流程英文回答:Chapter 5: Turnabout for Tomorrow.Key Events:Phoenix Wright and Apollo Justice investigate the murder of Zak Gramarye.The suspect is Trucy Wright, Phoenix's adopted daughter.Phoenix and Apollo discover that Trucy was framed by her assistant, Damian Tenma.They also uncover a plot by Tenma to assassinate the Chief Justice, Samuel DePlume.Phoenix and Apollo expose Tenma's plan and clearTrucy's name.Major Characters:Phoenix Wright: Defense attorney for Trucy Wright.Apollo Justice: Phoenix's assistant and co-counsel.Trucy Wright: Phoenix's adopted daughter and the main suspect.Damian Tenma: Trucy's assistant and the true killer. Samuel DePlume: Chief Justice of the Supreme Court. Byrne Faraday: Prosecutor.Kristoph Gavin: Apollo's mentor and a key witness.Key Evidence:A bullet found at the crime scene.A fingerprint on the murder weapon.A witness statement from Dr. Grey.An audio recording of Tenma confessing to the murder.Gameplay:Investigative segments: Gather evidence and interview witnesses.Trial segments: Cross-examine witnesses and present evidence to build a case.Logic and deduction puzzles: Solve puzzles to piece together the truth.中文回答:第五章,明日的逆转。

能源与节能技术-第5章 核能

能源与节能技术-第5章 核能

目录
CONTENTS
01 核能概述 02 反应堆 03 核电厂 04 核电厂的安全性 05 21世纪的核能
弘德明志 博学笃行
01 核能概述
弘德明志 博学笃行
01核能概述
一、原子与原子核
构成元素的最小单位是原子。 原子组成:原子核和核外电子。 原子核组成:质子、中子。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核上。 原子核带正电,它周围是数目不等的带负电的电子。每个电子都在自己特定的轨道上绕着原子核 运动。 质子数相同的原子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处在元素周期表的同一位置,但他们的中子数可能不同, 把 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元素称为同位素。同位素化学性质相似。
9
01核能概述
二、核能的来源
一个铀核受中子轰击发生感生裂变释放的能量见下表。
10
01核能概述
二、核能的来源
裂变只有一些质量非常大的原子核像铀(yóu)、钍(tǔ)和 钚(bù)等才能发生核裂变。这些原子的原子核在吸 收一个中子以后会分裂成两个或更多个质量较小的原子 核,同时放出二个到三个中子和很大的能量,又能使别 的原子核接着发生核裂变……,使过程持续进行下去, 这种过程称作链式反应。原子核在发生核裂变时,释放 出巨大的能量,这些能量被称为原子核能,俗称原子能。 1千克铀-238的全部核的裂变将产生20,000兆瓦小时的 能量,与燃烧至少2000吨煤释放的能量一样多,相当于 一个20兆瓦的发电站运转1000小时。
8
01核能概述
二、核能的来源
核裂变:又称核分裂,是将平均结合能比较小的重核设法分裂成两个或多个平均结合能大的中等质量 的原子核,同时释放核能。 重核裂变方式:自发裂变、感生裂变。 感生裂变:重核受到其他粒子(主要是中子)轰击时裂变成两块质量略有不同的较轻的核,同时 释放能 量和中子。 感生裂变释放的能量才是可以加以利用的核能。

2020年北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上册第5章《投影与视图》全章单元教案 (2)

2020年北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上册第5章《投影与视图》全章单元教案 (2)

数学备课大师【全免费】第五章投影与视图1.经历有关投影与视图的实践和探索的过程,进一步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增强动手实践能力,发展空间观念.2.通过背景丰富的实例,了解中心投影和平行投影的概念.3.会画圆柱、圆锥、球、直棱柱及简单组合体的三种视图,能判断简单物体的视图,并会根据视图描述简单的几何体.通过实例,了解视图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1.积极参与认识投影与视图的数学活动,对投影与视图有好奇心和求知欲.2.敢于发表自己的想法、提出质疑,养成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等学习习惯.本章首先从物体在日光或灯光下的影子说起,引出投影、平行投影、中心投影、正投影等概念,并通过教学理解,让学生了解到中心投影是由同一个点发出的光线形成的投影,之后又通过问题解决,让学生认识到物体在阳光下的不同时刻,不仅影子的大小,而且影子的方向也在变化.对物体的正投影的分析,提升对物体三视图的认识和将立体图形平面化的能力,进一步研究了圆柱、圆锥、球、三棱柱、四棱柱以及组合体的三视图,并揭示出三视图在度量上的联系,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这是本章的重点,这些内容与培养空间想象能力有直接的关系.本章还运用大量的例子,讲述了看得见的棱画成实线,因被其他部分遮挡而看不见的棱画成虚线,这部分是学习的难点.【重点】物体的三视图.【难点】三视图和实物图形的相互转化.1.根据本章内容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采取多种多样的实践活动,在活动中促进学生对有关内容的理解,增强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同时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2.在太阳光和影子的教学中,让学生尽可能体会物体在阳光下形成的不同影子,并借助具体操作,观察影子在不同时刻的方向和大小等特征的变化.3.在视图部分的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对实物进行合理的抽象和想象,生活中的物体形状各异,但它们并不是标准的几何体,因而画实物的视图时,必须对实物进行合理的想象,抽象出相应的几何体.4.在画直三棱柱、直四棱柱时,要引导学生分析各个面间的位置关系,从而确定棱的位置关系,并区分视图中的实线与虚线.1投影2课时2视图3课时1投影认识投影的两种基本形式.通过生活情境体验两种不同的投影.体验用投影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重点】认识中心投影和平行投影.【难点】用投影知识解决简单的生活问题.第课时了解投影及中心投影的含义.1.通过皮影和手影,使学生体会中心投影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从而建立学生对中心投影的几何直观认识.2.通过观察、想象,能根据灯光来辨别物体的影子,从而掌握中心投影条件下物体与其投影之间的相互转化.运用中心投影这一概念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认识中心投影应用广泛的特点,体会中心投影的价值,并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成功的喜悦.【重点】利用中心投影解决实际问题.【难点】利用中心投影解决实际问题.【教师准备】生活中与投影有关的几张情境图片.演示用的手电筒、铁架台、小木棒、纸片(三角形与矩形两种)等用具.【学生准备】划分好合作交流小组.导入一:下面是两棵小树在同一时刻的影子,请在图中画出形成影子的光线.导入二: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影子,比如,当太阳光照射在窗框、长椅等物体上时,会在墙或地面上留下影子;而皮影和手影都是在灯光照射下形成的影子,如图所示.一、认识中心投影【教师活动】下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做如下的实践活动,并回答问题.(1)将事先准备好的手电筒固定在铁架台上,打开手电筒,改变小木棒、纸片的摆放位置和方向,它们的影子分别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别固定小木棒和纸片,改变手电筒的摆放位置和方向,它们的影子分别发生了怎样的变化?(3)小木棒影子的长度与小木棒的长度相同吗?(4)三角形纸片影子的大小与原来的大小相同吗?形状相同吗?三角形纸片的影子可能是一条线段吗?(5)矩形纸片影子的大小与原来的大小相同吗?形状相同吗?矩形纸片的影子可能是一条线段吗?可能是平行四边形吗?【学生活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上面的实践活动,并回答上述问题.【教师总结】(1)物体在光线的照射下,会在地面或其他平面上留下它的影子,这就是投影现象.影子所在的平面称为投影面.(2)探照灯、手电筒、路灯和台灯的照射光线可以看成是从一点发出的,物体经这样的光线照射所形成的投影称为中心投影.[设计意图]通过小组活动,使学生体会在点光源下物体影子的变化情况.二、例题讲解[过渡语]刚才我们通过实践,总结出灯光的光线可以看成是从一点发出的,由此可知,在同一灯光下物体的影子与物体上对应点的连线肯定过灯泡所在的位置.现在同学们比一比谁理解得更透彻吧!确定下面图中路灯灯泡所在的位置.〔解析〕在灯光下,有两个高度不同的物体所形成的影子,路灯的位置就在影子的顶端和物体顶端的连线上,很显然,一条这样的连线是无法确定灯光的具体位置的.同样的道理,另外一个物体影子的顶端和物体顶端的连线,与前面连线的交点,就是图中路灯灯泡所在的位置.解:如图所示,过一根木杆的顶端及其影子的顶端画一条直线,再过另一根木杆的顶端及其影子的顶端画一条直线,两直线相交于点O,点O就是路灯灯泡所在的位置.[知识拓展](1)生活中能形成中心投影的点光源主要有探照灯、手电筒、路灯、台灯、投影仪、放映机等.(2)中心投影的光线相交于同一点,这一点就是光源.中心投影的性质:物体上的点和影子的对应点的连线交于一点(光源).如图所示,A'B'是AB的影子,点A的影子是点A',点B的影子是点B',则光源在光线AA'上,光源也在光线BB'上,所以光线AA',BB'相交于光源点O处.从一点出发的光线所形成的投影称为中心投影.1.下列说法是关于中心投影的有()①人在路灯下形成的影子;②投影仪出示的教材图片;③小明在台灯下学习的身影;④舞台上表演的皮影戏.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解析:根据中心投影的定义可知①②③④都正确.故选A.2.若小明拿一个等边三角形的木框在灯下玩,则该木框在地面上形成的投影不可能是()解析:由中心投影的性质可知所形成的投影不可能是一点.故选B.第1课时1.认识中心投影2.例题讲解一、教材作业【必做题】教材第127页随堂练习.【选做题】教材第128页习题5.1的2题.二、课后作业【基础巩固】1.经过下列光源照射所形成的投影不是中心投影的是()A.探照灯B.太阳C.手电筒D.路灯2.已知小明比小强高,那么在同一路灯下 ()A.小明的影子比小强的影子长B.小明的影子比小强的影子短C.小明的影子与小强的影子一样长D.无法判断谁的影子长3.一个人晚上迎着路灯走时,他的影长的变化为()A.由长变短B.由短变长C.保持不变D.不能确定【能力提升】4.某时刻两根木棒在同一平面内的影子如下图所示,此时第三根木棒的影子表示正确的是()5.如下图所示,已知李明的身高为1.8 m,他在路灯下的影长为2 m,李明距路灯杆底部3 m,则路灯灯泡距地面的高度为m.【拓展探究】6.如右图所示,在一间黑屋子里用一盏白炽灯照一个球.(1)球在地面上的投影是什么形状?(2)当把白炽灯向上远移时,投影的大小会怎样变化?7.某学习小组学习了利用物体的影子测量物体的高之后,发现了建筑物AB被某灯塔上的两个位置不同的灯光照射的影子BC和BD,这个学习小组测得两个影长的差DC=10米,并且测得光线AD与地面所成的角为30°,光线AC与地面所成的角为45°(如图所示),求建筑物AB的高.【答案与解析】1.B2.D(解析:路灯光线的投影是中心投影,在灯光下,直立物体的影子与物体的高度不成正比例.)3.A4.D(解析:先画出形成这两个影子的光线,得到它们交于一点,从而判断出这是中心投影,过交点与第三根木棒的顶端画直线,并交平面于一点,该点为第三根木棒的影子的顶端,与木棒的底端连接,就得到第三根木棒的影子.比较A,B,C,D四个选项,得出D正确.)5.4.5(解析:根据题意,利用三角形相似求解.)6.解:(1)投影是圆形. (2)投影会变小.7.解:设建筑物AB的高为x米,则BC=x米,DB=(x+10)米,AD=2x米,∴x2+(x+10)2=4x2,得x=5+5或x=5-5(舍去),则建筑物AB的高为(5+5)米.灯光与影子在日常生活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而本节课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第一次体会投影和中心投影这一概念,本节课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在简单的实践活动基础上,将“灯光与影子”“投影”“中心投影”这些抽象的概念联系起来,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现代生活中,电灯无疑已成为了人类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设施.无论是在家里、在学校,还是在马路上,每当夜幕降临,一盏盏灯总会给人们带来光亮.由于电灯就存在于学生的身边,所以学生比较容易掌握本节课的内容.因此在处理相关内容的时候,可以再简单些.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应该留给学生更多的探索合作时间,这样可以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随堂练习(教材第127页)2.解:(1)如图所示,点A就是路灯灯泡所在的位置.(2)线段BC就是婷婷的影长.习题5.1(教材第128页)1.解:(1)如图所示,点O为灯泡所在的位置. (2)如图所示,AB为表示小赵身高的线段.2.解:他到灯杆的距离越近,影子的长度就越短,他到灯杆的距离越远,影子的长度就越长.3.解:如图所示,路灯杆AB,在灯光下,一人在点D处测得自己的影长DF=a,沿BD 方向到达点F处再测得自己的影长FG=b,若此人的身高为c,可得路灯灯泡的高度为.原理如下:由题意可知CD∥AB,∴.∵EF∥AB,∴.∵CD=EF,∴,即,解得BF=.∴,解得AB=.一天晚上,李明和张龙利用灯光下的影子来测量一路灯D的高度,如图所示,当李明走到点A处时,张龙测得李明直立时身高AM与其影子长AE正好相等,接着李明沿AC 方向继续向前走,走到点B处时,测得李明直立时身高BN的影子恰好是线段AB,并测得AB=1.25 m.已知李明直立时身高为1.75 m,求路灯的高CD.(结果精确到0.1 m)解:设路灯的高CD为x m.∵AM⊥EC,CD⊥EC,BN⊥EC,EA=MA,∴MA∥CD,BN∥CD,∴EC=CD=x m,ΔABN∽ΔACD,∴,即,解得x=6.125≈6.1.∴路灯的高CD约为6.1 m.第课时经历太阳光下投影的探索过程,了解平行投影、正投影的含义.1.通过观察、想象,了解不同时刻物体在太阳光下形成的影子的大小和方向是不同的这一过程,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2.通过综合应用中心投影、平行投影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在运用平行投影这一概念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想法,通过积极参与数学活动,进一步增强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重点】利用平行投影解决实际问题.【难点】利用平行投影解决实际问题.【教师准备】教材情境和例题图片.【学生准备】小木棒若干根,三角形纸片一张、矩形纸片一张.导入一:下面是两棵小树在某时刻的影子,请在图中画出形成树影的光线.它们是太阳的光线?还是灯光的光线?导入二:下图的影子是在太阳光下形成的?还是在灯光下形成的?画出同一时刻旗杆的影子(用线段表示),并与同伴交流这样做的理由.一、平行投影和正投影【教师活动】物体在太阳光下形成的影子与灯光下形成的影子有什么不同呢?取若干根小木棒及三角形、矩形纸片,观察它们在太阳光下的影子,请同学们按要求完成实践活动:(1)固定投影面,改变小木棒、纸片的摆放位置和方向,观察物体的影子发生的变化;(2)分别固定小木棒和纸片,改变投影面摆放的位置和方向,观察物体的影子发生的变化.问题(1)小木棒影子的长度与小木棒的长度相同吗?(2)三角形纸片影子的大小与原来的大小相同吗?形状相同吗?它的影子可能是一条线段吗?(3)矩形纸片影子的大小与原来的大小相同吗?形状相同吗?它的影子可能是一条线段吗?可能是平行四边形吗?【学生活动】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上面的实践活动.【教师总结】太阳光线可以看成平行光线,平行光线形成的投影称为平行投影.平行光线与投影面垂直的投影称为正投影.[设计意图]通过具体操作,使学生体会在平行光线下物体影子的变化情况.【教师活动】下列三幅图是在我国北方某地某天上午不同时刻的同一位置拍摄的.在三个不同时刻,同一棵树的影子长度不同,请将它们按拍摄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列,并说明你的理由.【学生活动】学生先自己判断,再小组讨论.【教师活动】在同一时刻,大树和小树的影子与它们的高度之间有什么关系?与同伴进行交流.【学生活动】学生们在小组中讨论得出结论:大树高度与其影子长之比等于小树高度与其影子长之比.[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小组合作探究中总结出规律,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归纳整理的能力.二、例题讲解墙边有甲、乙两根木杆,已知乙木杆的高度为1.5 m.(1)某一时刻甲木杆在阳光下的影子如图①所示,你能画出此时乙木杆的影子吗?(2)在图①中,当乙木杆移动到什么位置时其影子刚好不落在墙上?(3)在(2)的情形下,如果测得甲、乙木杆的影子长分别为1.24 m和1 m,那么你能求出甲木杆的高度吗?〔解析〕这里首先要明确投影的性质是平行投影,然后利用图形相似的知识进行解答.解:(1)如图②所示,连接DD',过点E作DD'的平行线,交地面于点E'.BE'就是乙木杆的影子.(2)如图③所示,平移由乙木杆、乙木杆的影子和太阳光线所构成的图形(ΔBEE'),直到乙木杆影子的顶端E'抵达墙根为止.(3)因为ΔADD'∽ΔBEE',所以,即.所以甲木杆的高度为AD==1.86(m).[知识拓展](1)在太阳光下,物体影子的长短变化规律:从早晨到正午,影子逐渐变短;从正午到黄昏,影子逐渐变长.(2)平行投影的性质:在平行光线下,物体上的点和影子上的对应点的连线互相平行.如图所示的AB的平行投影,其影子为AB',影子上点B',C'分别是物体上B,C的对应点,所以光线的传播方向为B→B',C→C'.因为光线为平行光线,所以BB'∥CC'.1.投影及平行投影:物体在光线的照射下,会在投影面上留下它的影子,这就是投影现象.物体在平行光的照射下所形成的投影称为平行投影.2.平行投影的规律:(1)物体在平行光线下形成的影子随着物体与投影面的位置的改变而改变.(2)物体上平行线条的投影互相平行或在同一直线上.(3)在不同时刻,同一物体影子的方向和大小都是不同的.就北半球而言,从早到晚影子的指向是:西→西北→北→东北→东,其长度的变化为:长→短→长.(4)在同一时刻,不同物体的高度与其影长之比相等.1.如图所示的是几位同学画出的两根并立的木杆某一时刻在太阳光线下的影子,认真结合平行投影的特征辨别,其中有误的是()A.①②B.①④C.①③D.②④解析:①中影子不平行,④中短杆的影长比长杆的长,故①④有误.故选B.2.小亮的身高是1.7 m,他的影长是2 m,同一时刻学校旗杆的影长是10 m,则旗杆的高是.解析:设旗杆的高为x m,则有,解得x=8.5.故填8.5 m.3.如图所示的是我国北方某地一棵树在一天中的不同时刻影子的变化情况,仔细观察后回答下列问题.(1)说出这五张图片所对应时间的先后顺序;(2)根据生活经验,谈谈由早到晚该地物体影子的长短变化规律.解:(1)对应时间先后顺序分别是(b)(d)(a)(c)(e).(2)上午太阳光照射物体产生的影子较长,后逐渐变短,到中午最短,到下午又逐渐变长.第2课时1.平行投影和正投影2.例题讲解一、教材作业【必做题】教材第132页随堂练习.【选做题】教材第133页习题5.2的2题.二、课后作业【基础巩固】1.下列图形中,能表示两棵小树在同一时刻阳光下的影子的是()2.某天同一时刻的太阳光下,甲同学测得2 m长的测竿在地面上的影长为1.6 m,乙同学测得一棵大树在地面上的影长为19.2 m,则大树的高为()A.20 mB.24 mC.26 mD.30 m3.在某天同一时刻的阳光下小明的影子比小强的影子长,则可以说明()A.小明比小强高B.小明比小强矮C.小明和小强一样高D.无法判断谁高4.(2013·南宁中考)小乐用一块长方形硬纸板在阳光下做投影试验,通过观察,发现这块长方形硬纸板在平整的地面上不可能出现的投影是()A.三角形B.线段C.矩形D.平行四边形【能力提升】5.“玫瑰花园”小区有两栋坐北向南的8层楼房,两栋楼房在南北方向线上,且它们之间的距离是5米,平均每层3.5米.当太阳光线与地面成60°角时,张老师住在北边一栋的7楼,此时他能否在自家的阳台上晒太阳?6.如图所示,AB和DE是直立在地面上的两根立柱.AB=5 m.某一时刻AB在阳光下的投影BC=3 m.(1)请你在图中画出此时DE在阳光下的投影;(2)在测量AB的投影时,同时测量出DE在阳光下的投影长为6 m,求DE的长.【拓展探究】7.如图所示,有两根木杆,甲杆长80 cm,乙杆长60 cm.某一时刻,甲、乙两杆均垂直于地面,甲杆的影长是40 cm,乙杆在墙面上的影长是10 cm,乙杆的底端D离墙脚的距离是多少?【答案与解析】1.A(解析:由平行投影的定义及性质可知A正确.)2.B3.A(解析:由平行投影的性质可知小明比小强高.)4.A5.解:能.如右图所示,AB为第一栋楼,CD为张老师所住的楼,AF为太阳光线,根据题意并结合图形可知:.∵AB=3.5×8=28(米),DE=FD,且BE=BD+DE=5+FD,∴FD=28×,得FD=28-5≈19.3(米).∵张老师住7楼,3.5×6=21(米)>19.3(米),∴张老师能在自家的阳台上晒太阳.6.解:(1)连接AC,过点D作DF∥AC,交直线BC的延长线于F,线段EF即为DE 的投影. (2)∵AC∥DF,∴∠ACB=∠DFE.∵∠ABC=∠DEF=90°,∴ΔABC∽ΔDEF,∴,∵EF=6 m,AB=5 m,BC=3 m,∴DE=10 m.7.解:设乙杆的底端D离墙脚的距离为x cm,由题意知,解得x=25.故乙杆的底端D离墙脚的距离为25 cm.本课是在学生学习了投影和中心投影这两个概念后,再一次给出了平行投影和正投影的概念.本课时的目的在于让学生通过众多实例进一步学习物体在太阳光下所形成的影子的大小、形状、方向等几何知识.由于太阳光与影子是日常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学生在其他课程的学习中已经积累了物体在太阳光下形成的影子的有关知识.因此在这一点上比较成功.和上一个课时相比,本课时的内容难度要大一些,仅仅依靠学生的想象力,还无法解决全部问题,因此教师应利用课堂时间组织学生动手实践,去体会太阳光与影子之间的关系.这一点在教学中体现的不够充分.准备一个小立方体,让学生体验在两种投影下的不同形状,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不同投影概念的认识,并能够比较概念之间的区别.随堂练习(教材第132页)解:如图所示,甲、乙两根木杆的影子长度之比为3∶2.习题5.2(教材第132页)1.解:图(1),下午影子的长度随时间的推移越来越长,因为图(1)中的影子比图(2)中的影子长,且秦老师先参加女子200 m比赛,然后又参加女子400 m比赛,所以图(1)是参加400 m比赛的照片.2.解:教材中的图(2)可能是在太阳光下形成的影子,如图①所示,也可能是在这盏路灯下形成的影子,如图②所示.教材中的图(3)是在太阳光下形成的,如图③所示.3.提示:本题答案不唯一,不同的小组、不同的测量时间,结果会不同,但是我们可以发现相同时刻物高与影长成正比.4.解:通过动手操作,可知立方块的影子可能是四边形或六边形.很早以前,人们发现房屋、树木等物体在太阳光照射下会投出影子,这些影子的变化有一定的规律.于是便在平地上直立一根竿子或石柱来观察影子的变化,这根立竿或立柱就叫做“表”;用一把尺子测量表影的长度和方向,则可知道时辰.后来,发现正午时的表影总是投向正北方向,就把石板制成的尺子平铺在地面上,与立表垂直,尺子的一头连着表基,另一头则伸向正北方向,这把用石板制成的尺子叫做“圭”.正午时表影投在石板上,古人就能直接读出表影的长度值.经过长期观测,古人不仅了解到一天中表影在正午最短,而且得出一年内夏至日的正午烈日高照,表影最短,冬至日的正午,煦阳斜射,表影则最长.于是,古人就以正午时的表影长度来确定节气和一年的长度.譬如,连续两次测得表影的最长值,这两次最长值相隔的天数,就是一年的时间长度,难怪我国古人早就知道一年等于365天多的数值.在现存的河南登封观星台上,40尺的高台和128尺长的量天尺就是一个巨大的圭表.2视图1.会从投影的角度理解视图的概念,能说出基本几何体的三视图的形状,会画三棱柱、四棱柱的三视图.2.能根据几何体的俯视图画出其主视图和左视图.1.经历探索简单几何体及棱柱的三视图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及画图能力.2.经历由几何体的俯视图探索主视图和左视图的过程,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和空间感.让学生在课堂活动中通过相互间的合作与交流,进一步发展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和数学表达能力.【重点】从投影的角度加深对三视图的理解,会画简单几何体的三视图,会画三棱柱、四棱柱的三视图,能进行几何体和三视图之间的相互转化.【难点】画直棱柱的三种视图要明确图中实线和虚线的区别.能根据几何体的俯视图想象其形状和大小并画出主视图和左视图.第课时了解视图及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的概念.通过观察、交流、讨论等方式领会视图及三视图的含义.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增强动手实践能力,发展空间观念.【重点】视图和三视图的概念.【难点】三种视图之间的区别.【教师准备】教学用的投影图片.【学生准备】复习以往学过的简单的观察物体的知识.导入一:如图所示,假设有一束平行光线从正面投射到图中的物体上,你能想象出它在这束平行光线下的正投影吗?把你想象的正投影画出来,并与同伴交流.导入二:我们在生活中经常见到航拍的图片,其实这也可以理解为是一种视图的方式.那么,航拍可以理解成什么视图方式呢?[过渡语]工人师傅经常根据三视图的图纸加工零件,那么什么叫做三视图呢?一、三视图的定义。

第5章算术逻辑运算程序

第5章算术逻辑运算程序

5.3 十进制数算术运算
5.3.1 压缩的BCD码调整指令 1、DAA 加法的十进制调整 例:求89+48=?用压缩BCD码实现。 则实现的程序段为: MOV AL,89H MOV BL,48H ADD AL,BL;此指令执行完后(AL)=0D1H,CF=0 DAA ;指令执行完后(AL)=37H,且CF=1
2、DAS 减法的十进制调整 格式:DAS 功能:与DAA相似,只是对减法进行调整,使之成为 正确的压缩BCD码结果。 5.3.2 压缩型BCD码加法举例:
2)存储器----寄存器 例: ADD CX, A ;A用DW定义 ADD AX,BETA[SI] ; BETA用DW定义 ADD BX,[BX][SI] 3)寄存器----存储器 例: ADD A,CX ;A用DW定义 ADD BETA[SI],AX
4)立即数累加到寄存器/存储器 例:ADD AL,3 ADD AX,356 ADD CX,100 ADD BETA[SI], 34 状态标志位: ZF:当运算结果为0时,置1。 SF:结果为负时,置1。 CF: 执行加法指令时,CF是根据最高有效位是否有 向高位进位设置的。有进位时CF置1 OF: 据操作数的符号及其变化情况来定,若两操作 数符号相同而结果符号与之相反时,OF=1。 也既是 如果结果溢出,则OF置1。
5、CBW和CWD 格式:CBW CWD 功能:进行带符号的8位除法时,需要将AL里的符号位 扩展至AH里,CBW将AL里的8位带符号数扩展为 16位数即将AH里扩展为AL的符号位。 CWD有时将AX中的符号位扩展到DX中去 。
例:设(AX)=0400H,(BL)=OFDH 即(AX)为带符号数 的1024D,(BL)为带符号数的-3D。 执行IDIV BL结果溢出,因此采用字除: MOV AX,0400H CWD ;将被除数符号扩展到DX中 MOV BX,0FFFDH ;将除数的符号位也 扩展成为一个字 IDIV BX;结束后,(AX)=OFEABH=-341D (DX)=0001H

谢希仁计算机网络第五版(第5章)课后习题答案

谢希仁计算机网络第五版(第5章)课后习题答案

第五章传输层5—01试说明运输层在协议栈中的地位和作用,运输层的通信和网络层的通信有什么重要区别?为什么运输层是必不可少的?答:运输层处于面向通信部分的最高层,同时也是用户功能中的最低层,向它上面的应用层提供服务运输层为应用进程之间提供端到端的逻辑通信,但网络层是为主机之间提供逻辑通信(面向主机,承担路由功能,即主机寻址及有效的分组交换)。

各种应用进程之间通信需要“可靠或尽力而为”的两类服务质量,必须由运输层以复用和分用的形式加载到网络层。

5—02网络层提供数据报或虚电路服务对上面的运输层有何影响?答:网络层提供数据报或虚电路服务不影响上面的运输层的运行机制。

但提供不同的服务质量。

5—03当应用程序使用面向连接的TCP和无连接的IP时,这种传输是面向连接的还是面向无连接的?答:都是。

这要在不同层次来看,在运输层是面向连接的,在网络层则是无连接的。

5—04试用画图解释运输层的复用。

画图说明许多个运输用户复用到一条运输连接上,而这条运输连接有复用到IP数据报上。

5—05试举例说明有些应用程序愿意采用不可靠的UDP,而不用采用可靠的TCP。

答:VOIP:由于语音信息具有一定的冗余度,人耳对VOIP数据报损失由一定的承受度,但对传输时延的变化较敏感。

有差错的UDP数据报在接收端被直接抛弃,TCP数据报出错则会引起重传,可能带来较大的时延扰动。

因此VOIP宁可采用不可靠的UDP,而不愿意采用可靠的TCP。

5—06接收方收到有差错的UDP用户数据报时应如何处理?答:丢弃5—07如果应用程序愿意使用UDP来完成可靠的传输,这可能吗?请说明理由答:可能,但应用程序中必须额外提供与TCP相同的功能。

5—08为什么说UDP是面向报文的,而TCP是面向字节流的?答:发送方UDP 对应用程序交下来的报文,在添加首部后就向下交付IP 层。

UDP 对应用层交下来的报文,既不合并,也不拆分,而是保留这些报文的边界。

接收方UDP 对IP 层交上来的UDP 用户数据报,在去除首部后就原封不动地交付上层的应用进程,一次交付一个完整的报文。

第5章离子交换与色谱

第5章离子交换与色谱
缺点:树脂磨损较大。
第二节 色谱分离原理与设备
色谱技术是利用混合物中各种组分的物理化学性 质(分子的形状和大小、分子的极性、吸附力、 分子亲和力、分配系数等)不同,使各组分以不 同程度分布在两相(流动相、固定相)中,当流 动相流过固定相时,各组分以不同的速度移动, 而达到分离的目的。
色谱分离也称为层析分离或色层。
(一) 基本原理
凝胶过滤层析所用的基质是具有立体网状结构、筛孔直 径一致,且呈珠状颗粒的物质。这种物质可以完全或者部 分排阻某些大分子化合物于筛孔之外,而不能排阻某些小 分子化合物,但可让其在筛孔中自由地扩散、渗透。
图10-31 凝胶过滤层析原理示意图
多孔介质颗粒;
大小不同的分子;
液流
凝胶色谱原理
色谱(层析)分离分类
按流动相的状态不同可分: 液相色谱(liquid chromatography); 气相色谱(gas chromatography);
固定相的使用形式不同可分:
柱层析; 纸层析; 薄层层析;
按分离机制不同可分为:
离子交换色谱; 吸附色谱; 分配色谱; 疏水作用色谱; 凝胶层析(色谱); 亲和层析(色谱)等。
色谱分离设备的组成
组成: 输液泵、进样器
(阀)、色谱柱、 检测器、收集器等 组成。
色谱设备的组成
各部件主要作用
泵:推动溶液,它是层析系统的心脏。 阀系统:控制溶液的流向,提供自动控制层析过程的可能 性。 层析柱:填装不同的层析介质,使混合物在通过它时,因 不同蛋白分子与层析介质作用强度不同,因而迁移速度不 同,从而分开混合物。 检测器:确定混合物中各物质的位置和浓度,以及缓冲液 的各种参数。 收集器:用来收集样品。
封头的圆筒形设备,树脂层高度约占

管理学——第5章 决 策(2)方法-09(1)

管理学——第5章  决  策(2)方法-09(1)

一.定性分析法(集体)方法: 定性分析法(集体)方法: 1、头脑风暴法(Brain storm.)是常用的集体决策方法,便 头脑风暴法( 是常用的集体决策方法, 是常用的集体决策方法 于发表创造性意见,主要用于收集新设想。 于发表创造性意见,主要用于收集新设想。
时间:20分钟-2小时,通常是 通常是5—10人集合在一起,在完全不受约束的条 集合在一起, 时间:20分钟- 小时 通常是 :20分钟 集合在一起 件下,敞开思路,畅所欲言。 件下,敞开思路,畅所欲言。 英国心理学家奥斯本为该法的实施提出了四项原则: 英国心理学家奥斯本为该法的实施提出了四项原则: 对别人的建议不做任何评价--庭外判决原则。 --庭外判决原则 (1) 对别人的建议不做任何评价--庭外判决原则。 建议越多越好,可以不考虑质量--追求数量。 --追求数量 (2)建议越多越好,可以不考虑质量--追求数量。 独立思考,越奇越好---各抒己见 (3)独立思考,越奇越好--各抒己见 . 建议可以补充和完善-----探索取长补短和改进办法 (4) 建议可以补充和完善---探索取长补短和改进办法
1、量-本-利分析法
2、线性规划法
线性规划:在一些线性等式或不等式的约束条件厂, 线性规划:在一些线性等式或不等式的约束条件厂,求解线性 目标函数的最大值或最小值的方法. 步骤:设立目标函数;确定约束条件;求最优解。 步骤:设立目标函数;确定约束条件;求最优解。
P259例题 P259例题
(二)风险(概率)型决策 风险(概率)
例:某企业为了扩大某产品的生产,拟建新厂。据市场预测,销路好的 某企业为了扩大某产品的生产,拟建新厂。据市场预测, 概率为0.7, 销路差的概率为 。有三种方案可供企业选择。 销路差的概率为0.3。有三种方案可供企业选择。 概率为 1:新建大厂; 2:新建小厂; 3:先建小厂,3年后销路好时再扩建,需追加投资200万,服务期为7年, 估计每年获利95万,问哪种形结点: 矩形结点:决策点

第5章工作区子系统

第5章工作区子系统
2.工作区信息点的配置 一个独立的需要设置终端设备的区域宜划分为一个工作区,每 个工作区需要设置一个计算机网络数据点或者语音电话点,或 按用户需要设置。 每个工作区信息点数量可按用户的性质、网络构成和需求来确 定。
s369
西安开元电子
实业有限公司
机机械械工工业业出出版版社社
第5章 工作区子系统工程技术
18层
3
1
2
3
3
12
2
1
2
3
2
10
17
2
2
3
2
3
12

2
3
2
2
2
2
13
16
5

4
5
5
6
24
3
4
5
4
23
15层
2
2
3
2
3
12
2
3
2
2
2
2
13
合计
60 49 109
机机械械工工业业出出版版社社
第5章 工作区子系统工程技术
第一行为设计项目或者对象的名称,第二行为房间或者区域名 称,第三行为房间号,第四行为数据或者语音类别,其余行填 写每个房间的数据或者语音点数量,为了清楚和方便统计,一 般每个房间有两行,一行数据,一行语音。最后一行为合计数 量。在点数表填写中,房间编号由大到小按照从左到右顺序填 写。
表5-2 常见工作区信息点的配置原则
工作区类型及功能
网管中心、呼叫中心、信息中心等终端设备 较为密集的场地 集中办公区域的写字楼、开放式工作区等 人员密集场所 董事长、经理、主管等独立办公室
小型会议室/商务洽谈室

第5章烧结-资料

第5章烧结-资料

烧结温度
• 起始烧结温度:粉末颗粒形成冶金结合的最低温度。
• 低温烧结阶段。0.25,温度低于最低烧结温度,主要发生回 复、吸附气体和水分的挥发、成形剂的分解和排除
• 中温烧结阶段。 0.4~0.55,温度已超过最低烧结温度,形成 烧结颈,同时还发生颗粒表面氧化物还原和颗粒内再结晶
• 高温烧结阶段。 0.5~0.85,烧结颈长大、晶界迁移、颗粒合 并、烧结体收缩、孔隙封闭和球化等
影响烧结过程的因素
• 颗粒间的接触面积或接触 状态
• 物质迁移过程的激活能 • 参与物质迁移过程的原子
数目 • 物质迁移的方式或途径
• 结晶构造与异晶转变 • 粉末活性 • 外来物质 • 压制压力
5.5 多元烧结--混合粉末
• 多元烧结:由几种组分(元素或化合物)粉末,在烧结过程中不 出现液相的烧结过程。
• 提高均匀化的措施:提高扩散速速 添加少量预合金粉末
无限互溶系的混合烧结--影响因素
• 烧结温度 • 烧结时间 • 粉末粒度 • 压坯密度 • 粉末原料 • 杂质
有限互溶系的混合烧结
• 有限互溶的混合烧结---产生两相或多相组织 密度、孔隙度、均匀化
• 均匀化:合金元素完全溶解在合金中、或达最大溶解度 • 检测均匀化的方法:X衍射法、金相分析、成分分析 • 均匀化速率取决于…?
• 溶解-再折出机构
• 固架烧结机构
5.6 液相烧结—烧结合金的组织
• 液相烧结合金的组织,即固相颗粒的形状及分布状态,取决于固相物质的结 晶学特征、液相的润湿性或二面角的大小。
5.6 液相烧结
• 粘结功: •
W sLsLSL W sLL(1co)s
当 s L SL 液相粘结
• 影响液相烧结的因素: • 温度与时间的影响 • 表面活性物质的影响 • 粉末表面状态的影响 • 气氛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 央 处 理 器
FIFO 指令
算 流水
2.流水 流水CPU的时空图: 的时空图: 流水 的时空图
计 算 机 组 成 原 理
5章 章
取指令( )、 取指令(IF)、 假设指令周期包 个子过程: 含四个子过程: 指令译码( )、 指令译码(ID)、 执 行 回 写 S1 入 IF S2 ID (EX)、 )、 (WB)。 ) S3 OF S4 WB 出
行n位并行运算速度几乎是一位运算器进行n位串 位并行运算速度几乎是一位运算器进行n 狭义) 行运算的n 行运算的n倍(狭义)
中 央 处 理 器
(广义)含义 广义)
只要在同一时刻(同时性)或在同一时间间隔内 只要在同一时刻(同时性)或在同一时间间隔内 同一时刻 同一时间间隔 (并发性)完成两种或两种以上性质相同或不同的 并发性) 工作,他们在时间上相互重叠, 工作,他们在时间上相互重叠,都体现了并行性
5.8.2 流水 流水CPU的结构 的结构
计 算 机 组 成 原 理
5
1.流水计算机的系统组成:如下图。 流水计算机的系统组成:如下图。 流水计算机的系统组成
存 储 器 体 系
多体交叉存储器 cache 指令部件
指令 指令 计算
流 水 方 式 的 C P U
指令I+k+1 指令 指令I+k 指令 指令I+2 指令 指令I+1 指令 部件 指令I 指令
中 央 处 理 器
一个指令流水线过程段
WB 表示写回
下图所示是非流水计算机的时空图 下图所示是非流水计算机的时空图 非流水计算机
计 算 机 组 成 原 理
5章 章
空间S 空间 WB EX ID IF I1 1 2 3 I2 I3 I4
I1 I4 I3 I2 I1 4 5 6 7
I2
8
时间T 时间
中 央 处 理 器
5.8.1 并行处理技术
计 算 机 组 成 原 理
5章 章
计算机的流水处理过程同工厂的流水装配线类似。 计算机的流水处理过程同工厂的流水装配线类似。 并行性有着两种含义: 同时性; 并发性。 并行性有着两种含义:①同时性;②并发性。 有着两种含义 并行处理技术主要有三种形式: 并行处理技术主要有三种形式: 三种形式 (1)时间并行:指时间重叠。让多个处理过程在时间 时间并行:指时间重叠。 上相互错开, 上相互错开,轮流重叠地使用同一套硬件设备的各个部 实现方法就是采用流水处理部件。 分。实现方法就是采用流水处理部件。 (2)空间并行:指资源重复,多个设备同时使用。主 空间并行:指资源重复,多个设备同时使用。 要体现在多处理器系统和多计算机系统。 要体现在多处理器系统和多计算机系统。 空间并行: (3)时间并行 + 空间并行:指时间重叠和资源重复 的综合应用,即采用时间并行性有采用空间并行性。 的综合应用,即采用时间并行性有采用空间并行性。
树形逻辑网络 N
中 央 处 理 器
M1
… M i T1 … Ti
节拍电位/节拍 节拍电位 节拍 脉冲发生器
2。指令执行流程
计 算 机 组 成 原 理
5章 章 启动 取指节拍 M1 CLA
PC DBUS AR DR PC+1
一个微指令周期对应一个节拍电位
ABUS IR
ADD
STA
JMP
IR PC
NOP
BH CH DH
ALU
8088 CPU
80486 CPU 内部结构图 计 算 机 组 成 原 理
5章 章
预取部件 32位 位 数据总线 数据总线 32位 位 64位数据总线 位数据总线 线性地址总线 32位 位 PCD PWT PCD 20位 位 BE0-BE3
地址驱动器
桶形移位器 寄存器堆
基址/变址 基址 变址 总线 32位 位
1
2
3
4
5
6
7
8
时间T 时间
超标量流水线时空图
中 央 处 理 器
说明:一般的流水线计算机因只有 1 条指令流水线 说明: 所以称为标量流水计算机 所谓超标量流水 标量流水计算机。 超标量流水, 所以称为标量流水计算机。所谓超标量流水,是指 条以上的指令流水线。当流水线满载时, 它具有 2 条以上的指令流水线。当流水线满载时, 每一个时钟周期可以输出两条指令。Pentium微型机 每一个时钟周期可以输出两条指令。Pentium微型机 就是一个超标量流水计算机。 就是一个超标量流水计算机。
计 算 机 组 成 原 理
5章 章
空间S 空间 WB EX ID IF 1
I1 I2 I3 I4 I5 I1 I2 I3 I4 I5 I1 I2 I3 I4 I5 I1 I2 I3 I4 I5 I1 I2 I3 I4 I5 2 3 4 5 6 7 8 时间T 时间
中 央 处 理 器
标量流水线时空图 说明:对流水线计算机来说, 说明:对流水线计算机来说,上一条指令与下一条 指令的四个子过程在时间上可以重叠执行。 指令的四个子过程在时间上可以重叠执行。 因此,当流水线满载时, 因此,当流水线满载时,每一个时钟周期就可 以输出一个结果。 以输出一个结果。
非流水线时空图 说明:对非流水线计算机来说,上一条指令的四个 说明:对非流水线计算机来说, 子过程全部执行完毕后才能开始下一条指令。因此, 子过程全部执行完毕后才能开始下一条指令。因此, 个输出结果。 每隔4 每隔4个时钟周期才有 1 个输出结果。
下图所示是流水计算机的时空图: 下图所示是流水计算机的时空图: 流水计算机的时空图
中 央 处 理 器
计 算 机 组 成 原 理
5章 章
中 央 处 理 器
5.6 硬布线控制器
计 算 机 组 成 原 理
5章 章
1。基本思想 。
逻辑电路是一种由门电路和触发器构成的复杂树形逻辑 网络, 网络,成为硬布线控制器
图示: 图示:硬布线控制器结构框图 某一微操作信号 C
C=f(Im,Mi,Tk,Bj) 结果反馈信息 B1 … Bf I1 指令 … 译码器 Im 指令寄存器 启动 停止 时钟 复位 微操作控制信号 C1 … Cn
中 央 处 理 器
CPU采用单倍的时钟频率 采用单倍的时钟频率, (6) 486 CPU采用单倍的时钟频率,而在 CLK 端加入的 时钟频率, 的时钟频率, 时钟频率,就是它内部 CPU 的时钟频率,因此大大增加 了电路的稳定性。 了电路的稳定性。
5.8 流水 流水CPU 计 算 机 组 成 原 理
5.6 硬布线控制器
计 算 机 组 成 原 理
5章 章
1、实现方法 、
– 通过逻辑电路直接连线而产生的,又称为 通过逻辑电路直接连线而产生的, 组合逻辑控制方式
2、设计目标 、
– 使用最少元件(复杂的树形网络) 使用最少元件(复杂的树形网络) – 速度最高
中 央 处 理 器
3、逻辑原理 、
计 算 机 组 成 原 理
M2
0
AC
IR
AR
IR
AR
PC AR
AR
ABUS DR ALU AC
AR AC DR
ABUS DR DBUS
中 央 处 理 器
M3
DBUS DR ALU
M2,M3 执行节拍
3。微操作控制信号的产生 计 算 机 组 成 原 理
5章 章
在硬布线控制器中, 在硬布线控制器中,某一微操作控制信号由布尔代 数表达式描述的输出函数产生。 数表达式描述的输出函数产生。
5章 章

(1)逻辑原理图
C为微操作控制信号Im为译 为微操作控制信号Im为译 Im 为节拍电位, 码器输出,Mi为节拍电位 码器输出,Mi为节拍电位,Tk 为节拍脉冲,Bj为状态条件 为节拍脉冲,Bj为状态条件 C由组合电路实现,速度 由组合电路实现, 但难以修改。 快,但难以修改。 (2)指令的执行流程 微程序控制器时序信 号简单。 号简单。只需要若干节拍 脉冲信号即可。 脉冲信号即可。 组合逻辑控制器除了节 拍脉冲信号外, 拍脉冲信号外,还需要节 拍电位信号。 拍电位信号。
中 央 处 理 器
我干工作1 我干工作
我干工作2 我干工作
计 算 机 组 成 原 理
5章 章
(1)时间并行:指时间重叠 )时间并行:
出厂线
W2
W1
W2
W1
W2
W1
W2
W1
(2)空间并行:指资源重复 )空间并行:
设备1 设备2 设备3 任务
任务
中 央 处 理 器
(3)时间并行 + 空间并行 ) W2 W2 W2 W1 W1 W1 W2 W2 W2 W1 W1 W1 W2 W2 W2 W1 W1 W1


页管理 部件
Cache
管理部件
32位 位 32位 位
ALU
边界/属 PLA
TLB
(32)页 )
8KB cache
写缓冲器 4*80 数据总线 收/发器 发器 总线控制 请求序列 发生器
成组总线控制 总线大小控制
A2-A31 D0-D31
系 统 接 口 信 息
中 央 处 理 器
浮点运算 部件 (FPU) )
3.流水线分类: 流水线分类: 流水线分类
计 算 机 组 成 原 理
下图所示是超标量流水计算机的时空图: 下图所示是超标量流水计算机的时空图: 超标量流水计算机的时空图
计 算 机 组 成 原 理
5章 章
空间S 空间 WB EX ID IF
I1 I2 I1 I2 I3 I4 I1 I2 I3 I4 I5 I6
I1 I2 I3 I4 I5 I6 I7 I8 I9 I10 I1 I2 I3 I4 I5 I6 I7 I8 I3 I4 I5 I6 I7 I8 I9 I10 I5 I6 I7 I8 I9 I10 I7 I8 I9 I10 I9 I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