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等厚干涉测金属细丝的直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利用劈尖干涉测定细丝直径
09物理学: 罗有仁 谢青春 王晶
指导老师:王兴华
摘要: 干涉和衍射是光的波动性的具体表现。
等厚干涉又是光的干涉中的重要物理实验。
而作为等厚干涉的具体应用—— 利用劈尖干涉法测定细丝直径 ,是一项很好的设计性实验。
关键字: 读数显微镜;钠光灯;空气劈尖;等厚干涉;条纹
一、实验目的
1、观察了解等厚干涉的原理和现象;
2、进一步学会使用读数显微镜;
3、学习用等厚干涉测细丝的直径。
二、实验仪器
读数显微镜、钠光灯、空气劈尖
相邻暗条纹间距k x x =∆ (3) 由图二可知,相似比L
D x e = (4)
由(1)、(3)、(4)⇒ 2
λ⋅∆=x L D (5)
若劈尖中段N 条暗纹长度为 ,2
λ⋅= L N D x
则 2
λ⋅= L N D (取N=60) (6)
)()(2
2L u L u L u B A +=)
( (7) ))(())
(()(2
2
l u l u l u B A +=
(8)
))
(D
())(L D ()(2
2
l u l
L u D u ∂∂+∂∂= (9)
四、实验内容及要求
1、点燃钠光灯,将由待测金属细丝和玻璃片所组成的
空气劈尖置于显微镜下平台P 上,调钠光灯使入射光经 45半反镜G 反射后投射到劈尖N 上,再由N 反射经G
进入显微镜。
应保证有足够的光强反射到显微镜中。
2、仪器调整
(1)调视度。
旋转目镜,使叉丝成像在目镜平面上,此时叉丝最清晰。
(2)调视差。
目测,用调焦手轮将显微镜筒下移至接 近劈尖处,在缓慢升起镜筒,使劈尖干涉条纹成像在物镜焦平面上,此时在目镜中看到的条纹最清晰。
(3)使整个劈尖位于显微镜的移动测量范围内,且干涉条纹与叉丝平行。
3、实验测量
N 条
D
图三
K 条
L e
D
x
L
N 条
D
图四
图二
(1)测l 。
移动显微镜,使竖叉丝对准视场中清晰暗纹,每隔60条读取一次坐
标,则 为两次相邻坐标差,共测6组。
(2)测L 。
移动显微镜从劈尖第一级暗纹(与棱边重叠,并含与其中)到细处,读取两端坐标,则L 为两坐标差,共测5组。
4、数据记录
计算 、L 、d 的平均值及D 的总不确定度、相对不确定度,并表示实验结果。
利用劈尖干涉法测细丝直径用表 mm 10
5) 893 (5 7
⨯±
-
5、数据处理
mm L 1048.40=-
mm L S 0117.0)(=
mm
L N D 07206.02
=⋅=λ
mm
L S L S L u A 005228.05
)()()(==
=-
-
mm
L u B 00231.03004.0)(==
)()(2
2L u L u L u B A +=
)
(=mm 007786.0 mm l 8338.9=-
mm l S 917335.0.0)(=
mm
l S l S l u A 41024.05
)()()(==
=-
-
mm
l u B 00231.03004.0)(==
))(())
(()(2
2
l u l u l u B A +=
=mm 16833.0
==
∂∂l
N 2L
D λ10
797.13
⨯- ;
1032.72D 3⨯-=•-=∂∂-l
L l N l λ
mm l u l
L u D u 1023.1))(D
())(L D ()(32
2⨯=∂∂+∂∂=-
实验结果报告:
金属细丝的直径:mm D )001.0072.0(±=
四、注意事项
1、钠光邓波长λ=589.3nm 。
电源接通后,要等实验完成后再关,以免频繁开光
损坏钠光灯。
2、读数装置读数方法与千分尺相同,∆仪=0.004mm
3、回避空程误差。
移动显微镜要缓慢,切不要移过头再返回对准,以免产生空程误差。
测 时,要沿一个方向测好所有数据,显微镜中途不要回头。
4、视差调整中,显微镜筒必须是自上而下移动,不能上下调整,以免碰坏物镜与劈尖。
五、测量方法研究与误差分析
(1) 靠近细丝附近 ,由于条纹偏密 ,测得的条纹间距偏小 ,则测量值 D 偏大。
(2) 靠近棱边处 ,由于劈尖制作不够规范 ,导致干涉条纹粗而弯曲 ,使测得的条
纹间距偏大 ,从而造测量值 D 偏小。
(3) 在棱边与细丝之间选一段清晰的直条纹进行多次重复性测量 ,可以减小测量
误差,但这样做人为因素影响较大。
(4) 在棱边与细丝之间 ,尽量靠近棱边一侧 ,在条纹清晰 ,平直的较长区域内 ,
连续测量多组数据。
(5)因为测量细丝直径的实验公式 ,是在忽略入射角对光程差影响的近似条件下
导出来的 ,并且又仅适用于等间距的干涉条纹。
而在实际测量中干涉条纹间距不相等 ,这样就造成理论上的系统误差。
六、参考文献
[1]赵凯华,钟锡华.《光学》上册,北京大学出版社,1982.
[2]赵凯华,钟锡华.《光学》下册,北京大学出版社,1982.
[3] 杜义林.《实验物理学》,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