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理论部分练习题汇总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中国生产手表需要8个劳动日,生产自行车需要9个劳动日;印度生产手表和自行车分别需要12和10个劳动日,根据比较成本说()
A.中国应生产和出口手表;
B.中国应生产和出口自行车;
C.印度应生产和出口手表;
D.印度应生产和出口自行车
2、假设A、B两国,A国拥有的资本与劳动的总量为TK1和TL1,B国为TK2、TL2,若TK1/TL1>TK2/TL2,则A国为()
A、资本丰裕的国家
B、劳动丰裕的国家
C、资本和劳动均丰裕
D、资本稀缺的国家
3、生产一单位X商品需投入资本10单位,劳动力2单位,生产一单位Y商品需投入资本1单位,劳动力5单位,按要素禀赋理论()。
A、X是劳动密集型产品
B、X是资本密集型产品
C、Y是劳动密集型产品
D、Y是资本密集型产品
4、若德国和英国在同一劳动时间内分别生产10码毛呢,15码麻布和10码毛呢,20码麻布,那么,基于比较利益原则的分工格局为()。
A. 英国生产并出口毛呢
B. 英国生产并出口麻布
C. 德国生产并出口毛呢
D. 德国生产并出口麻布
5、若美国工人每人每年可生产4辆汽车或40蒲式耳小麦,加拿大工人每人每年可生产 2辆汽车或30蒲式耳小麦。
若两国进行贸易,根据比较成本说,在生产小麦方面具有比较优势的国家和应该出口汽车的国家分别是( )。
A、美国、加拿大
B、加拿大、美国
C、美国、美国
D、加拿大加拿大
6.按照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处于标准化时期的产品通常是()
A.劳动密集型产品
B.资本密集型产品
C.技术密集型产品
D.资源密集型产品
7.()理论认为,国家间收入的相似性越大,贸易的可能性越高。
A引力模型 B.偏好相似性 C.比较优势理论 D.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8.()的分析表明,新产品是由发达国家发明并出口的。
A.李嘉图
B.俄林
C.弗农
D.林德特
9.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认为,新产品的发明与出口首先是()。
A.知识充裕型国家
B.资本充裕型国家
C.劳动充裕型国家
D.知识与资本均充裕10.根据H-0定理,国与国之间进行分工和贸易后各国间的生产要素价格比率( )。
A.逐渐增大 B.趋向一致 C.保持不变 D.呈不规则变化
11.里昂剔夫反论说明了()与()存在的矛盾。
A.绝对利益论,相对利益论
B.相对利益论,要素禀赋论
C.实践的验证结果,要素禀赋理论结论
D.实践的验证结果,相对利益论理论结论
12.技术差距论认为,贸易的可能性来自于()与()之间构成的时间差。
A.掌握差距,摹仿差距
B.需求差距,反应差距
C.反应差距,掌握差距
D.需求差距,摹仿差距
13.反应差距与需求差距之间的时间差越长,技术创新国获得的贸易利益就会()。
A.越少 B.越多 C.保持不变 D.无法确定
14.当产品基本定型且进入批量生产和开始普及时,该产品也就进入了生命周期的()阶段。
A.导人期 B.成长期 C.成熟和标准化期 D.衰退期
15、克鲁格曼以瑞士和泰国的手表行业为例,分析()在决定一国长期的生产和贸易模式中起了重要的作用,有可能导致一个国家被“锁定”在某种不愿意的专业化模式中。
A 资源禀赋
B 劳动成本
C 地理环境
D 历史
16.关税保护论主张以( )措施来保护本国的( )产业。
A.关税,农业 B.非关税,制造 C.关税,制造 D.关税,幼稚
17.李斯特认为,一国在制定对外贸易政策时应首先考虑()的问题。
A.获取交换价值 D.发展生产力 C.增加社会财富 D.提高福利水平18.凯恩斯主义的贸易保护理论是一种( )。
A.一般保护贸易理论
B.超保护贸易理论
C.战略性贸易理论
D.幼稚产业保护理论
19.当一国将所增加的出口收入用于国内消费和进口时,对外贸易乘数的大小就取决于( )。
A.边际消费倾向 B.边际储蓄倾向 C.边际进口倾向 D.边际投资倾向
20.普雷维什认为,发展中国家实施保护贸易政策的理论依据之一是( )
A.贸易乘数理论
B.贸易条件恶化理论
C.幼稚产业保护理论
D.充分就业理论
21、保护关税论主张以()措施来保护本国的()产业。
A、关税,农业
B、非关税,制造
C、关税,制造
D、关税,幼稚
22、李斯特认为,一国在制定对外贸易政策时应首先考虑()问题。
A、获取交换价值
B、发展生产力
C、增加社会财富
D、提高福利水平
23、当一国将所增的出口收入用于国内消费和进口时,对外贸易乘数的大小就取决于()
A、边际消费倾向
B、边际储蓄倾向
C、边际进口倾向
D、边际投资倾向
24、李斯特认为,处于农工阶段的国家应采取的贸易政策是:()
A、自由贸易政策
B、保护贸易政策
C、管理贸易政策
D、超保护贸易政策
25、超保护贸易政策的保护对象包括:()
A、幼稚工业
B、成熟工业
C、衰落工业
D、以上三项都包括
26、“在国家干预下,实行保护贸易“的主张是()提出的。
A、李斯特
B、亚当·斯密
C、休谟
D、大卫·李嘉图
27.主张“以进口保护促进出口”的是()
A.幼稚产业保护理论
B.外贸乘数理论
C.中心—外围理论
D.战略贸易理论
28.超保护贸易政策理论兴起于20世纪的()
A.30年代
B.50年代
C.70年代
D.90年代
29、战略性贸易理论是20世纪70年代由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布朗德和()首先提出。
A斯潘塞 B.凯恩斯 C.托马斯·孟 D 克鲁格曼
30、战略性贸易论作为新贸易理论的一部分,以不完全竞争和()理论为基础。
A 市场经济 B.计划经济 C. 要素禀赋 D规模经济
31、管理贸易(Managed Trade)政策,是以协调为中心,以政府干预为主导,以()为轴心的贸易体制。
A 交叉报复 B. 仲裁诉讼 C. 非关税壁垒 D 磋商谈判
二、计算题
1、假设一国某产业领域当年出口额为2500亿美元,进口额为1600亿美元,请计算该国这一产业领域的产业内贸易指数
2、下表列出了英国和法国生产每单位计算机与微波炉所需要的劳动天数:
计算机微波炉
英国80天5天
法国40天4天
问:
(1)英、法两国在封闭经济下的价格水平(即国内交换比价)分别是多少?(2)哪个国家在生产计算机方面具有比较优势,说明理由。
(
(3)哪个国家在生产微波炉方面具有比较优势,说明理由。
(4)假如贸易条件为1单位计算机:15单位微波炉,则英国和法国每进口1单位商品将节约多少天的劳动时间?
3.下表列出了加拿大和中国生产1单位计算机和1单位小麦所需的劳动时间。
假定生产计算机和小麦都只用劳动,加拿大的总劳动为600小时,中国的总劳动为800小时。
计算机小麦
中国100小时 4小时
加拿大 60小时3小时
(1)计算不发生贸易时各国生产计算机的机会成本。
(2)哪个国家具有生产计算机的比较优势?哪国具有生产小麦的比较优势?(3)如果给定世界价格是1单位交换22单位的小麦,加拿大参与贸易可以从每单位的进口中节省多少劳动时间?中国可以从每单位进口中节省多少劳动时间?如果给定世界价格是1单位计算机交换24单位的小麦,加拿大和中国分别可以从进口每单位的货物中节省多少劳动时间?
4、每台电视机的生产需要200单位劳动与40单位土地,它的单价为600元;每5000克大米的生产需要10单位劳动与40单位土地,其单价是40元。
如果本国
有1200单位劳动和2000单位土地,外国有400单位劳动和500单位土地,根据赫克歇尔-俄林理论,这两个国家将有什么样的贸易模式?
5、甲、乙两国因生产要素丰裕度不同,生产要素价格也不同。
甲国每单位土地价格为4元,每单位劳动力价格为1元;而乙国每单位土地价格为1元,每单位劳动力价格为2元。
假设两国采用相同的生产技术和方法,即生产每单位小麦均需10单位土地和1单位劳动力;生产每单位棉布均需1单位土地和10单位劳动力,请分别计算两国生产两种产品的成本并运用俄林要素比例学说的观点说明甲、乙两国如何进行分工。
6、假定某国以1990年价格为基期,1995年出口商品价格指数为70%,进口商品价格指数为120%,那么该国1995年净贸易条件是多少,与1990相比,1995年贸易条件是怎样变化的。
7、假定某国以1990年价格为基期,1995年出口商品价格指数为70%,进口商品价格指数为120%,那么该国1995年
净贸易条件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