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安全问题探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联网安全问题探索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物联网实训室建设初探
刘赟周爽
(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北京 100018)
摘要:本文论述了高职高专物联网实训室建设的必要性,讨论了物联网与互联网的关系,简单介绍了物联网的组成,论述了高职院校对物联网相关专业学生的培养目的。
最后讨论了物联网实训室建设的原则。
关键词:物联网;实训室;高职
1 引言
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英文名称是“The Internet of things”。
由此,顾名思义,“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
这有两层意思:第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第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
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
物联网通过智能感知、识别技术与普适计算、泛在网络的融合应用,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发展的第三次浪潮。
物联网是互联网的应用拓展,与其说物联网是网络,不如说物联网是业务和应用。
因此,应用创新是物联网发展的核心,以用户体验为核心的创新是物联网发展的灵魂。
如何在高职院校中创建物联网实训室成为当务之急【1,2】。
2 物联网的组成
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物联网引领了信息产业革命的又一次浪潮。
目前,物联网理论与技术已成为各国竞争的焦点和制高点。
随着国家对物联网产业的重视,物联网相关人才的培养显得日益紧迫【3】。
2010年7月,教育部正式公布了30所高校新设立物联网工程专业,更多院校利用网络工程等专业开始物联网方向等形式进行招生。
物联网专业作为一个涉及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通信工程、电子工程、网络工程等多专业学
科的交叉专业,毕业学生可能从事传感器制造、网络融合、集成应用开发等多领域的工作,其配套实验室建设直接关系到学生素质的培养。
3 高等职业院校开展物联网专业的教学目标及人才培养方向
教学改革目标:先在相关专业开设物联网课程,最终建立物联网专业
培养目标:高职物联网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具有如下特征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知识背景; 较系统地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联网工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具有较强的实践应用能力与知识创新能力, 能够从事智能交通、智能医疗、智能家居、智能物流、智能电力等行业的系统集成与物联网协议开发工作【4,5】。
培养方式:知识体系结构分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项目实践+技术讲座
通过各种专业课程进行物联网的基础理论教学与大量的实践操作环节相结合,利用先进的教学实验平台及开发工具,使学生了解物联网的基本体系结构,并获取用物联网技术应用与开发所需的基本技能。
如移动通讯、信息家电、智能玩具、工业控制、数控设备及音、视频技术等【6】。
作为未来物联网工程技术人才,我们所培养的学生应具有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自我知识学习和更新能力、交流沟通能力。
同时注重理论学习和实践创新能力的提高两个方面,让学生在实验室这个开放的平台上尽可能多的接触更多技术和产品,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利用课余时间完成实践与创新。
课程内容:由验证型、提高型向综合型、设计开发型和创新型逐层递进。
实验内容:由单纯的教学型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方向转变;采用工程案例化教学,突出科技创新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4.物联网实验室建设方案特点
实验/开发平台将满足“射频识别技术与应用”、“传感器原理与应用”、“物联网体系结构”、“物联网平台与标准”、“物联网工程设计”、“无线传感网络”、“移动计算”、“工业传感应用系统”等物联网工程主要专业课程的实验需要,能提供一个比较完善的课程设计环境,并且支持学生的创新、创业、科技竞赛等活动。
同时,实验室也可供研究生开展有关课程的实验,进行相关项目的研究和开发。
物联网是嵌入式、传感器、网络技术的一个具体应用,嵌入式技术是物联网技术的基础支撑技术,嵌入式教学解决方案中就应包含网关、传感器、RFID、ZIGBEE、GPRS等各种物联网元素和相关具体的实验体系。
强大的网关支持。
物联网要实现成百、上千乃至数以万计的物体相联,网关正如人体心脏,必需强大,否则低端网关十几个、几十个结点就可能造成网络堵塞。
物联网网关可采用ARM11嵌入式整体平台,相比简单的ARM9、XSCALE、单片机核心板式的网关通讯能力强大得多。
而且完整的ARM11平台接口、外设非常丰富,还可以完成基础的嵌入式教学需求,可谓一平台多用途【7,8】。
强调实验体系搭建的教学需求。
物联网教学平台首先要满足高职高专教学的第一需求,所以平台不只是简单的硬件堆砌,要求所有硬件驱动畅通的前提下,建立丰富的可满足学校教学的实验体系,可搭建一个完全开放的传感器平台,提供了丰富的传感器种类与应用接口。
4.结论
物联网是一个面向应用的、多学科的综合技术,应用市场巨大。
一般高职高专教学应强调应用,而不是过多的强调传感器、网络技术、通信技术等低层基础技术,否则知识点
太多,学生学不过来。
而且物联网的核心技术还在国外,我国一般院校更多的应该强调物联网应用教学,多了解应用案例,以案例带动教学更适合目前中国物联网的教学实际情况。
文献
1、樊世清,于泽,郭红军;论物联网对供应链管理的影响;中国经贸导刊2009年第19期,66
2、李霞;浅谈物流信息技术与物联网;《商场现代化》2010年5月(下旬刊)总第612期,48-49
3、施鸣;浅谈第三次信息革命“物联网”的起源与发展前景;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09年第10期
4、孔晓波;物联网概念和演进路径;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2009年第12期
5、刘志硕,魏凤,柴跃廷,沈喜生;关于我国物联网发展的思考;综合运输,2010年
第02期
6、赵国庆;物联网在物流运输中的应用探讨;中国商界(下半月) ,2010年第06期
7、赵欣斐;物联网的兴起对产品供应链的影响;现代商业, 2010年第18期
8、潘金生;基于物联网的物流信息增值服务;经济师,2007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