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深圳市耀华实验学校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华文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试时间: 150 分钟满分 150 分
第 I 卷
一、基础知识题(每题 3 分,共 24 分)
1.下边选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恓惶寿延错勘防备
B.冠冕比如脑髓礼上来往
C.苇草囊括枯躁丰盈
D. 消磨歌颂给予和氏壁
2. 下边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小李在学习上坚持博学审讯,对待工作更是谨小慎微,经过自己的努力,终于获得了突出
....
的成就。
B.抗洪救灾局势日趋严重,各级领导都固守自己的岗位,没有擅辞职责、久假不归....的现象,保证了人民民众的生命财富安全。
C.在我母亲的记忆里,那是一段极为特别的光阴,人事的变迁如白云苍狗....,谁也没法料想。
D.单位的人都喜爱和老王打交道,由于此人人格甚高,胸中洒脱,如光风霁月....。
3. 以下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为哪一项()
A.老张大概七十岁上下,可身板依旧很硬朗。
B.在泰山的各个旅行点上,每日吸引着数以万计的旅行者。
C.假如孩子不停生长、发育,他就开始有能力接受事物的原来面目。
D.依据有关机构展开的检查显示,小孩的阅读启发集中在 2 到 3 岁之间,而且阅读时长是随着年纪的增添而增添的。
4. 以下文学知识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A.《拿来主义》选自鲁迅的《且介亭杂文》,鲁迅是中国近现代最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
思想家和革命家。
B.《后汉书》是一部由中国南朝宋期间的历史学家范晔编撰的记录东汉历史的纪传体史册,
C.柳永,原名三变,崇安人,北宋词人。
从前常进出于歌楼舞馆,应科举屡试不中,直至仁
宗景祐元年才中进士。
柳永精通乐律,其词在当时流传甚广。
D.《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全书由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 、七十“传记”五部分构成,合计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余字。
5.以下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为哪一
项()
A.拜送书于庭B.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
C.唯大王与群臣孰商议之D.因来宾至蔺相如门赔罪
6.以下句子中不存在古今异义现象的一项为哪一项()
A.衡下车,治庄严 B.寻其方面
C.举孝廉不可以 D.再转复为太史令
7.以下句子中不存在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为哪一项()
A.左右欲刃相如 B.而相如廷叱之
C.且庸人尚羞之 D.徒以吾两人在也
8.以下句子中句式与此外三句不同样的一项为哪一项()
A.而君幸于赵王 B.秦城恐不可以得,徒见欺
C.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D.求人可使报秦者
二、主观题(共 23 分)
9.把以下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每题 4 分,共 8 分)
( 1)臣因此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 2)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覆盖周祥无际。
阅读下边的唐诗,达成第10、 11 题。
寄和州刘使君
张籍
分离已久犹为郡,闲向春风倒酒瓶。
送客特过沙口堰,看花多上水心亭。
晓来江气连城白,雨后山光满郭青。
到此诗情应更远,醉中高咏有谁听?
【注】刘使君,指唐朝诗人刘禹锡,时任和州刺史。
诗中沙口堰、水心亭,均在和州。
10.试归纳前两联中刘禹锡“闲”的表现,并解析他这样表现的原由。
( 5 分)
11.最后一联表达了作者如何的感情?请简要解析。
( 4 分)
12.名言名句默写。
(每空 1 分,共 6 分)
( 1)倩何人唤取,,?
( 2)羽扇纶巾,,。
( 3)千骑拥高牙,,。
三、阅读题(共 25 分)
两位小保姆的故事
刘醒龙
小时候住在山里,每当傍晚到临,假如没有其他事情吸引,我就会入迷地望着远处山腰上的那棵大樟树。
传说傍晚是一天中间灵魂开始出没的时候,月光落地,清风入夜,这些都
是它的背景。
女儿尚小的那几年,家里前后请过几位小保姆。
之因此做不长,大多数是由于她们思家
心切,但也有两位例外。
早来的那位女孩,初中毕业。
朋友们专门介绍说,她家离大樟树只有两里路。
大樟树本
是一棵闻名的树,那地方本来叫满溪坪。
也就二三十年的时间,作为地名的满溪坪就没有人叫
了,而换成了大樟树。
女孩来以前正在山上采茶。
一会面我就问她,那棵大樟树还在不在。
女
孩回答说,在,已被列为县里要点保护的古树了。
女孩一来就理解地表示自己最多只做半年。
开始还不太在乎,认为是想家的另一种说法,
以后才发现女孩是当真的。
她之因此愿意出来,是想挣钱给父亲治病。
从中介绍的朋友先前就
说过,女孩的父亲患了食道癌。
因此,女孩拿到第一份薪资后就拜托我们替她存起来,连一分
钱都舍不得花。
正好半年的那一天夜晚,女孩突然对我们说,她要去汉口中山大道的某个地方买能治食道
癌的药。
女孩要买的那种灵芝做成的药,媒体上已不只一次表露,其治癌的功能是假的。
女孩
言之切切的样子,让我们不好直接提出忠告,只能答应说,我先去看看状况,而后再带她去。
同时挖空心思地将表露有关状况的文章找出来,放到她的房间里,希望她看事后,能有所转变。
在接下来的几日里,女孩反而更为急迫地频频催问我们,何时让她去汉口买药。
从
汉口回来后,她一分钟都不愿等候,立即就要去车站。
她说:“我要给我的父亲送药回去。
” 送其
他路上,我有些恍然。
爽快地说,这半年我们对女孩的表现不可以说是十分满意。
在车站里,上了车后,她回头静静看我的那一眼,突然让人心酸极了。
几年后的某一天,在东湖畔的那里咖啡馆里,很静的时候,突然听到邻座的人轻声说起
一个以前耳熟能详的名词。
女孩走后不到一年,这类以灵芝为名的声名大噪的所谓殊效药,
便从社会信息流传门路中全面消逝了。
邻座的人说,父亲患病后一直认为癌症是不治之症,
不愿吃药花冤枉钱,也不知为何,大体是广告做得太迷惑人了,突然赞同试一试这类药。
他
花了几万元买回来的药,还没吃完,父亲就走了。
其实,他理解那药是假的,但是父亲都病
成那个样子了,做儿子的还可以做什么哩!听话声十分深情,但从面貌上看十分沉静,就像
生长在山里的大樟树,风暴来袭,也吹不动一片叶子。
农村的大樟树是一种活生生的真理。
在远处远望樟树的人,心里比每日都能享受樟树隐
蔽的人还要丰富。
理解实情的时候,倒让我们的心里变得分外无助。
之以后我家带孩子的第二个女孩,心地十分和善,女儿和老婆十分满意,过年时,还特意
孩衣着老婆送给她的那件红色呢绒大衣,在冬日的旷野上一路逛逛停停。
我们向来等她到正月
尾,仍没有任何音讯。
难得全家都很满意的女孩不辞而别,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小小的打击,于
是我们决定,不再找小保姆了,家务事就请钟点工做,孩子则由自己带。
这样过了半年以后才
听闻,女孩特别想再来,却没有钱乘车,连同我们给的返程车票钱,她都给了母亲,一半用作
长久卧病不起的父亲的医疗费,一半用作年后弟弟上学时的报名费。
获得信息的时候,女孩已
再次到达武汉,随着同村的人一同在离我们家不远的长江二桥邻近的一个建筑工地上做零工。
几年以后,老婆还在提起这个女孩,想不通长江二桥离家这样近,她到武汉后,即使不
来打个招呼,怎么就不愿来个电话呢?也许,是那张返程车票梗在中间。
女孩必定是感觉自
己做得不好,拿了车票钱,人却不来。
其实,真实愧疚的是我们,是我们在衣食无忧的生活中过得久了,用以体察四周的智慧
锈蚀了。
灵魂出此刻我们身旁,并不是老是陪伴命运的起承转合。
有时,它宁愿成为一张车票,
或许干脆就是一包借灵芝之名的药。
(有修改)13.以下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A.文章开头写“我”向第一个做保姆的女孩打听大樟树的状况,表达了作者对大樟树拥有非
常深沉的感情。
B.文章写“我”挖空心思将表露“治癌假药”的文章放在她房间,女孩却仍旧敦促“我们”
去买药,以此示意女孩纯真天真。
C.文章插入“我”在咖啡馆听到男子明知假药却仍旧花几万元把药买回来给父亲吃的故事,
有力地烘托第一个保姆的行为。
D.文章开头写“灵魂开始出没”,结尾又说“灵魂出此刻我们身旁”,前后响应,读完整文,我们发现作者不时在解析自己的“灵魂”。
E.第二个保姆心地十分和善,女儿和老婆特别满意,我们一家对她很好,但她过完年并无
回来持续带孩子,文章有力地责备了这个女孩背恩忘义的行为。
14.作者在文章中多次提到大樟树,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解析。
(6 分)
15. 第二个小保姆有哪些性格特色?请简要解析。
(6 分)
16.文章经过表达两个小保姆的故事,表现了作者多种感情,试联合文章加以解析。
(8 分)
第II卷
四、表达题(共 18 分)
17. 填入下边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适合的一句是()(3 分)
反观这些年来的文艺责备,自然也有启人心智的绕梁之音,但混杂视听的难听杂音,
却经常招摇过市。
,把销量、收视率、点击率、票房收入作为独一依照,分
辨和判断作品的高低好坏。
A.一些文艺谈论把思想性、艺术性等重要评判标准抛到脑后,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方
向
B. 一些文艺谈论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方向,把思想性、艺术性等重要评判标准抛到脑后
C.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方向的一些文艺谈论,把思想性、艺术性等重要评判标准抛到
脑后
D. 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方向,把思想性、艺术性等重要评判标准抛到脑后的一些文艺评
论
18. 给以下句子中空缺处填入适合的词语,最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
( 1)我只想鼓动我们再一点,“送去”以外,还得“拿来”,是为“拿来主义” 。
( 2)他干活老是以身作则,从不力气。
( 3)还有一群姨太太,也大以请她们各自走散为是,要否则,“拿来主义”怕
有些危机。
( 4)德国人谨慎仔细的作风,在中国人看来过于守旧。
B.怜惜小气难免不免
C.小气怜惜不免难免
D.怜惜小气不免难免
19.以下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3分)
A.小魏老师刚工作一年多,今日取出这节课,就是抛砖引玉,我们大家真挚地发布建议,是
对他最好的帮助。
B.村长见张委员一脸阴森,连忙凑上去说,让烈士的老父亲单独住这样的寒家,实在是我们
工作的疏忽。
C.丁教授谦恭地问围坐在田边树下的村民,哪位是咱这村儿的赵诗人,有亮扶着锄把侧着头
回答,不才即是。
D.我老了,很难再取出什么像样的作品,我的高足林风已成天气,可堪此巨幅
画作之重担,长江后浪推前浪嘛。
20.在《声声慢》中,“寻寻找觅,冷冷清清,凄悲惨惨戚戚”三句向来为人所称道,你能谈
谈这是为何吗?( 4 分)
21.我们已经学习了《廉颇蔺相如传记》这篇文章,那么“负荆请罪”这则故事运用了如何的
表现手法来刻画蔺相如的形象?请简要解析。
( 5 分)
五、作文(60 分)
22.阅读下边的资料,依据要求写作。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战机破坏特别屡次,英美军方检查了作战飞机上弹痕的散布状况,决
由于这些部位遇到重创,战机很难返航。
事实证明,沃德是正确的。
要求:综合资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立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剽窃;许多于800 字。
2018年秋天期中考试高二华文语文试卷答案
1.A(3 分)
2.B(3 分)
3.C(3 分)
4.B(3 分)
5.D(3 分)
6.D(3 分)
7.D(3 分)
8.D(3 分)
9.( 1)我们走开亲人来投奔您的原由,不过敬慕您崇高的道德啊。
( 2)那些枢纽和各样机件的奇妙结构,都隐蔽在酒樽形的仪器中,覆盖严实得没有一点空隙。
10.表现:把酒当春,绕道送客,常去赏花。
原由:长久得不到升迁,怀才不遇;喜爱自然山
川。
11.对刘禹锡诗歌艺术的敬佩之情;对刘禹锡当前状况的怜悯之感;对自己能感知对方情意的
知己之许。
12. ( 1)红巾翠袖揾英豪泪
( 2)说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 3)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
13.BE (5 分)
14.(1)引出第一个小保姆的故事,由于第一个小保姆来自傲樟树村。
(2)惹起作者对旧事
的回想,也为下文作者对自我灵魂的解析作铺垫。
( 3)是作者抒发感情和阐发谈论的寄望物。
如“就像生长在山里的大樟树,风暴来袭,也吹不动一片叶子”等语句,寄望着作者的感情
和哲思。
15.心地和善,做事勤劳,勇于肩负家庭的重担,孝敬父亲母亲,关怀弟弟,有愧疚心理,腼
腆害羞。
(言之成理即可)
16.(1)对子女们孝敬父亲母亲、尊敬父亲母亲的歌颂。
第一个女孩出来挣钱是给自己患食道癌父亲
买药治病,即即是假药也在所不惜;第二个女孩连同车票钱都给了母亲。
( 2)对不可以体察和谅解贫困者处境的自责。
第二个女孩由于家庭困难而没有钱返回时,我们不理解和老婆“抱
怨”,写出了在衣食无忧中没法理解贫困者的自责。
(3)对弱者的怜悯。
作者对第一个女孩为
父亲治病宁愿受骗感觉“心酸”,对第二个女孩不辞而别及不来电话原由的猜想与反省都寄托
了对弱者的怜悯。
17.B(3 分 )
18.C(3 分 )
19.C(3 分 )
20.略
21.略
22.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