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分析课件优秀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子光谱是提供分子内部信息的主要途径,根据 分子光谱可以确定分子的转动惯量、分子的键长和键 强度以及分子离解能等许多性质,从而可推测分子的 结构。
分子中的电子在不同能级上的跃迁产生电子光谱。由于它们 处在紫外与可见区,又称为紫外可见光谱。电子跃迁常伴随能 量较小的振转跃迁,所以它是带状光谱。
与同一电子能态的不同振动能级跃迁对应的是振动光谱,这 部分光谱处在红外区而称为红外光谱。







m态
线形和线宽
谱线不是线,它有一定的宽度
———洛伦兹公式
gN
(
)
(
a
0 )2
b2
0
gN ( )
全宽半高
(Full-width Half-maximum)
N
造成线宽的原因
1.自然致宽

E t
按照测不准关系,分子在高能级上
收 强 度
的寿命,使得其能量并不具有唯一的
恒定值,导致线宽。
2. Doppler致宽
0 1
k
v
c
分子的高速运动使得在辐射方向 上被检测到的光谱频率与其静止频 率不同,导致线宽。
频率 不同温度下的光谱线宽
Q2:什么是吸收光谱?什么是发射光谱?
吸收光谱(absorption spectrum,又称吸收曲线) :
处于基态和低激发态的原子或分子吸收具有连续分布的某 些波长的光而跃迁到各激发态,形成了按波长排列的暗线或 暗带组成的光谱。
振动伴随着转动能级的跃迁,所以这部分光谱也有较多较密 的谱线,故又称振转光谱。
纯粹由分子转动能级间的跃迁产生的光谱称为转动光谱。这 部分光谱一般位于波长较长的远红外区和微波区而称为远红外 光谱或微波谱。
➢ 分子光谱基础
分子光谱,包括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荧光光谱和拉 曼光谱等。光和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分子对光产生了吸收、 发射或散射。将物质吸收、发射或散射光的强度对频率作图所 形成的演变关系,称为分子光谱。
0.8~1.3 微米 1.3~3 微米 3~8 微米 8~14 微米 14 微米~1 毫米
电子光谱 ~1eV
振动光谱 103~102 cm-1
转动光谱 <10cm-1
振动光谱:同一电子态内不同振动能级之间跃迁所产生的光
谱。光谱在近红外到中红外区。由于振动跃迁的同时会带动 转动跃迁,所以振动光谱呈现出谱带特征。
Phys.Zeit., 18(1917), 121
受激跃迁:分子从共振
光电磁场中吸收光量子而
完成从低能级高
高能级上的分子发射光量
子而返回到低能级的过程。


自发发射: 高能级上的分
子在没有交变电磁场激励 的情况下,自发发射光量 子并返回低能级的过程。
n态

分子光谱
紫外可见光谱 红外光谱 荧光光谱 拉曼光谱
吸收谱 发射谱
转动光谱 振动光谱 电子光谱
电磁波的范围
分子光谱
分子光谱的分布和特征
名称
紫外线


蓝,青

绿




近红外
红 短波红外

中红外
线
热红外
远红外
波长范围 10 纳米~0.4 微米 0.38~0.455 微米 0.455~0.492 微米 0.492~0.577 微米 0.577~0.597 微米 0.597~0.622 微米 0.622~0.78 微米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是利用某些物质的分子吸收 200~800nm光谱区的辐射来进行分析测定的方法。这 种分子吸收光谱产生于价电子和分子轨道上的电子在电 子能级间的跃迁,广泛用于有机和无机物质的定性和定 量测定。
➢ 紫外光谱法的特点
(1)紫外吸收光谱所对应的电磁波长较短,能量大,它反映了
分子中价电子能级跃迁情况。主要应用于共轭体系(共轭烯 烃和不饱和羰基化合物)及芳香族化合物的分析。
物质吸收电磁辐射后,以吸收波长或波长的其他函数所描 绘出来的曲线即吸收光谱。是物质分子对不同波长的光选择 吸收的结果,是对物质进行分光光度研究的主要依据。
发射光谱(emission spectrum) :
处于高能级的原子或分子在向较低能级跃迁时产生辐射 ,将多余的能量发射出去形成的光谱.
物体发光直接产生的光谱叫做发射光谱.
环境分析课件
Topic 2 分子光谱分析技术
Q1:什么是分子光谱? Q2:什么是吸收光谱?什么是发射光谱? Q3:紫外吸收光谱与红外吸收光谱的比较是什么? Q4:红外光谱与拉曼光谱的比较? Q5:光谱分析仪的结构特点是什么? Q6:分子光谱分析技术的应用
Q1:什么是分子光谱?
分子从一种能态改变到另一种能态时的吸收或发 射光谱(可包括从紫外到远红外直至微波谱)。分子 光谱与分子绕轴的转动、分子中原子在平衡位置的振 动和分子内电子的跃迁相对应。
激发跃迁到σ*反键轨道 (2)n→σ* 跃迁 指分子中处于非键轨道上的n电子吸收能
量后向σ*反键轨道的跃迁 (3)π→π* 跃迁 指不饱和键中的π电子吸收光波能量后跃
迁到π*反键轨道。 (4)n→π* 跃迁 指分子中处于非键轨道上的n电子吸收能
量后向π*反键轨道的跃迁。
电子跃迁类型不同,实际跃迁需要的能量不同, σ→σ* ~150nm n→σ* ~200nm π→π* ~200nm n→π* ~300nm
要使原子或分子处于较高能级就要供给它能量这叫激发 .被激发的处于较高能级的原子、分子向低能级跃迁放出 频率为n的光子在原子光谱的研究中多采用发射光谱,
Q3:紫外吸收光谱与红外吸收光谱的比较是什么?
Q3.1 紫外-可见光谱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ltraviolet and Visible Spectroscopy, UV-VIS)统称为电子光谱。
吸 收 强 度
2800
3000
1H37Cl和1H36Cl的振动光谱

跃迁几率和选率

位置——波长和频率
的 定
分子内部的能级差


强度 反映了分子在不同能级上的

分布和跃迁几率
爱因斯坦首先提出了辐射的发射和吸收理论,描述了受激发射、 自发发射和吸收三者之间的关系,即A、B系数。特别是受激 发射的概念,为激光的诞生奠定了理论基础。
(2)由于电子能级改变的同时,往 往伴随有振动能级的跃迁,所以电 子光谱图比较简单,但峰形较宽。
一般来说,利用紫外吸收光谱进行 定性分析信号较少。
(3)紫外吸收光谱常用于共轭体系 的定量分析,灵敏度高,检出限低。
➢ 紫外吸收光谱的基本原理
1 电子跃迁类型 (1)σ→σ* 跃迁 指处于成键轨道上的σ电子吸收光子后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