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王熙凤的人物分析是个怎样的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红楼梦中王熙凤的人物分析是个怎样的人
(最新版)
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
序言
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
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
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
红楼梦中王熙凤的人物分析是个怎样的人
【导语】:
王熙凤在红楼梦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是贾府的实际掌权人。
关于王熙凤的人物分析,也有很多介绍。
来看看吧!
王熙凤的人物分析
在高中课本中我们就知道了对王熙凤的外貌描写:两弯柳叶吊梢眉,一双丹凤三角眼,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起笑先闻。
这就是凤辣子的形象,一个外貌很美的女人,但内心很毒辣,阴险的女人。
她同时也有很强的管理能力,将荣国府治理的井井有条。
另外,她的人际交往能力也是一流,真可谓八面玲珑。
她很会讨贾母喜欢,正因为如此,所以她在贾府中的权利很大。
恨凤姐,骂凤姐,不见凤姐想凤姐。
这句话不是没有道理的。
如果把贾府中长幼、尊卑、亲疏、嫡庶、主奴等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比作一张网的话,那么王熙凤这个人物就处在一个相对中心的位置上。
她要同各种各样的人物打交道,所谓上有三层公婆,中有无数叔嫂妯娌兄弟姐妹以至姨娘婢妾,下层有一大群管家陪房奴仆丫环小厮等等。
按说王熙凤在整个贾府当中,她的辈份是很低的,她是孙子媳妇,那么为什么像王熙凤这样一个人物能够来当家呢?除了她有娘家“金陵王”的背景,贾母的靠山,还有她对人情世故的巧妙周旋,她的聪明和才智。
比如大观园那个诗社起来,探春这里刚出口,说王熙凤我们想请你做个“监社御史”,探春一说,王熙凤马上就猜到你
们是缺个“进钱的铜商”,你们是想要赞助了,那么她说“我明儿立刻上任,放下五十两银子给你们慢慢作会社东道”。
你这边刚刚说,她那里早就猜到了,大家都笑起来,所以李纨说:“你真真是水晶心肝玻璃人”。
说这个王熙凤通体透亮。
其实王熙凤的心机固然是用于聚钱敛财,但是更体现在处理人际关系上,她在处理人际关系上,她的心机深细、谋略周密,有更加精彩的表演。
王熙凤这种揣测对方的心理,善于察言观色本事超出任何一个人。
有的时候,她还可以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同一件事,原来这样说,现在又那样说,但是她都说的入情在理,十分动听。
例如邢夫人要讨鸳鸯。
邢夫人先来找王熙凤商量,说老爷想讨鸳鸯作妾,就是把这件事先跟王熙凤说,王熙凤一听,她就连忙回说,“别去碰这个钉子,”“老太太离了鸳鸯,饭也吃不成了,何况说老爷放着身子不保养,官儿也不好生做”,反劝告邢夫人,“明放着不中用,反招出没意思来,太太别恼,我是不敢去的。
”她先这样说,觉得这个事情根本是不行的,但是这个邢夫人呢一点也听不进去,反而冷笑说要个妾有什么不可以,老太太未必好驳回,埋怨王熙凤,说我还没有去你倒派我不是。
王熙凤听了邢夫人这话,知道刚才那番实话全不对路,就立即调头转向,改换话锋,连忙陪笑:“太太这话说得极是,我能活了多大,知道什么轻重,想来父母跟前,别说一个丫头,就是那么大的活宝贝,不给老爷给谁。
”而且她举出例子,她说那个贾琏,贾琏有了不是,老爷太太恨得那样,及至见了面,依旧拿心爱的东西赏他。
父母待儿子这样,如今老太太待老爷自然也是那样了。
你看她这个出
言何等现成,何等有说服力。
当时邢夫人便又喜欢起来。
同样是讨鸳鸯这件事,一正一反的两番说辞,同出于王熙凤之口,居然都通情达理,动听入耳。
像这样能够顺应对方心里,急转直下又不落痕迹,像这样一种本领在《红楼梦》里,只有在王熙凤身上可以看得到。
所以说王熙凤的这种机心,机变之速真是能够让人叹为观止。
她作为贾府的女管家,地位显赫,但也责任重大。
她是贾府里的大忙人,忙忙的几乎到了“不可一日无此君”的地步。
忙则忙矣,然而凤姐管起来,无论大事小情,里里外外,都是井然有序,妥帖周详。
凤姐的理家才干,在“协理宁国府”的过程中,表现的最为充分。
宁国府都总管赖升,闻知里面委了凤姐,因传齐同事人等说道:“如见请了西府了的琏二奶奶管理内事,倘或她来支取东西,或是说话,小心侍侯才好。
每日大家早来晚散,宁可辛苦了一个月,过后再歇息,别把老脸面扔了。
那个是有了名的烈货,脸酷心硬,一时恼了,不认人的!”第二天一大早,就“走马上任”,并宣布“施政纲领”道:“既然委托了我,我就说不得要讨你们嫌了。
我可比不得你们奶奶好性儿,诸事由得你们。
再别说‘这府里原是这么样’的话,如今可要依着我行,错我一点儿,管不了谁是有脸的,谁是没脸的,一例清白处理!”她针对宁府的五种弊端,采取了“承包责任制”,做到是有人办,物有人管,活有人干,各司其职,忙而不乱;加之他软硬兼施,“打一儆百”,各色人等愈加谨慎小心,不敢怠慢。
由此可见,王熙凤的权威性确实是很强的,把那本是乱糟糟的宁府,治理的十分整肃。
她的才能还表现在她能将平儿的心笼络住,以致平儿死心塌地跟随
她,一切先以凤姐的正面和长远利益为重;在某些场合,平儿会违逆凤姐意图,但凤姐对这些其实很多时侯是睁一只眼闭只眼,而这正是许多成功领导的拿手好戏,试想:如果凤姐和平儿事必较真,平儿何敢阳奉阴违?而凤姐也就必定会失去平儿的忠顺了。
她笼络住平儿这样一位得力心腹和助手,没有平儿,她将照顾不到许多方面,但若平儿没有凤姐,恐怕更难胜任林林总总的府中大小事物。
她是个“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的厉害角色。
她凭着伶牙俐齿讨得贾母欢心,在贾母面前谈笑自若。
但表面光鲜亮丽的他暗地里做了很多伤天害理的事。
她为了长安府太爷的小舅子李衙内的婚事索要了3000两银子的贿赂,假托别人的名义写信给长安节度使迫使守备忍气吞声收回聘礼,使得张金哥用麻绳自缢,守备的儿子跳河自尽。
她还经常扣住丫鬟小姐的月钱放高利息贷款,逼死了贾琏的奸妇鲍二家的,还借刀杀人让贾琏的小妾尤二姐折磨致病,不堪忍受欺辱,吞金自杀。
但是,“机关算尽反误了卿卿生命。
”一辈子争强好胜的“凤辣子”曾经呼风唤雨,最终却难逃众叛亲离的命运,到死也只有一张破席包裹她的尸体。
她的判词就是她的一生: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生前心已碎,死后性空灵。
家富人宁,终有个,家亡人散各奔腾。
枉费了意悬悬半世心,好一似荡悠悠三更梦。
忽喇喇似大厦倾,昏惨惨似灯将尽。
呀!一场欢喜忽悲辛。
叹人世,终难定!
《红楼梦》就是一部影响深远的悲剧,家族衰落的悲剧,儿女情长的悲剧,封建制度下女性的悲剧。
文章对悲剧人物的塑造更是丰满
鲜活的,尤其是对“凤姐”这一形象的塑造更是让人觉得栩栩如生,活灵活现。
但不论是怎样的人物都逃不出悲剧的结局。
王熙凤的人物评价
王熙凤这个人无论在《红楼梦》书里或者是书外,都是受到议论或者是评论最多的一个,遭人褒贬,亦赞亦咒。
在书里头,上至老祖宗贾母,下至小厮兴儿,都有评语。
贾母说“这是我们南省的泼皮破落户,你叫她‘凤辣子’就是了”。
兴儿说她“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可以代表贾府里面那些下人们的一种民意。
像李纨、尤氏,对凤姐都有很多评语。
周瑞家的说她是“男人万不及一的”,“待下人呢未免太严些个”。
还有一些在心里头对凤姐也有评议,比如黛玉进贾府,心里面就想:“来者是谁,这样放诞无礼?”
《红楼梦》问世以来,对凤姐的各种评语是非常多的,比如说认为她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把她叫作“女曹操”,把她称为“胭脂虎”,就是母老虎。
王昆仑在《论凤姐》这篇文章里面的一句名言就是“恨凤姐,骂凤姐,不见凤姐想凤姐”。
有一位评家叫野鹤说:“吾读《红楼梦》,第一爱看凤姐儿。
人畏其险,我赏其辣;人畏其荡,我赏其骚。
读之开拓无限心胸,增长无数阅历。
”多少带有一种美学意味。
凤姐不仅才识不凡,并且具有强烈的自我实现的欲望。
这一切,当出格出众向男性中心的社会示威时,我们觉得很痛快,扬眉吐气;当其为所欲为,算尽机关,为无限膨胀的私欲践踏他人特别是同为女性者的人格、尊严以至生存权利时,又不能不使人心寒、深恶痛绝。
这二者交织、纠结、迭合而形成了一个所谓“凤辣子”的中国女性性格的奇观。
凤姐性格的某些素质在今天的“女强人”身上复现,不是偶然的;同样,其末流演化为某些毫无教养的泼妇无赖,亦不足怪。
我们可以赞赏,不能没有分析。
应该是有所分析,知所弃取。
王熙凤是金陵十二钗正册中的人物,也是归入于“薄命司”的。
对凤姐其人,作者固然有深刻犀利的批判和洞幽烛隐的揭露,却也不可遏制地赞赏她的才能和叹息她的命运。
前文论析的辣手、机心、刚口不能以简单的褒贬概之;即以判词和曲子而言,无不充溢着精警的箴言和反复的咏叹。
可见无论是作者的态度还是读者的感受,都是复杂的。
何况文学的作品更有作者意想不到的远期效应和永久魅力。
《红楼梦》里女性艺术形象的悲剧意义和人性内涵远远超出了性别的界限。
即以王熙凤而论,她的才干、她的欲望、她的命运都如同一面镜子,不单是“风月宝鉴”而已,其光彩照人的正面和身败名裂的反面难道不是一柄“人生宝鉴”吗!不仅适用于女性,它对当今那些才华横溢又贪欲难遏的风云人物具有一种特殊的警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