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守恒实验(儿童发展心理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报告
学科名称:儿童发展心理学
实验名称:守恒实验
研究主题:4至6岁儿童守恒实验所反映的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①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1)感知运动阶段(出生0岁~2.3岁)——儿童思维的萌芽
2)前运算思维阶段(2.3岁~7.8岁)——表象或形象思维
3)具体运算思维阶段(7.8岁~11、12岁)——初步的逻辑思维
4)形式运算思维阶段(11、12岁~14、15岁)—抽象逻辑思维
②皮亚杰提出儿童的守恒概念出现于认知发展的第三阶段,即具体运算思维阶段(6、7岁~11、12岁)追踪研究的结果表明,儿童获得不同守恒形式的年龄是不一样的,最早掌握的是数量守恒(6、7岁),接着是物质守恒和长度守恒(7、8岁),面积守恒和重量守恒(9、10岁),最后是体积守恒(12岁)。
③通过对守恒实验的研究,对4~6岁儿童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有更深入的理解,通过实验来验证皮亚杰数概念发展阶段理论。
(一)研究内容
对4~6岁儿童分别进行了数量、长度、面积和体积守恒的实验来研究4~6岁儿童的守恒概念反映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二)研究对象
(三):
观察法、实验法、访察法
(四)研究的工具与材料:
1.数量守恒用的工具:硬币
2.长度守恒用的材料:毛线
3.体积守恒用的工具及材料:一个细长的杯子、一个粗矮的杯子、两个完全相同的
杯子和若干水。
4.面积守恒用的材料:四个相同的三角形纸板
5.
(五)研究过程描述
【小班】(4岁儿童)
实验一:数量守恒
1)研究工具:12个1角硬币
2)任务设计和试验程序:
在空桌面上将硬币分成两排均匀摆放,每排6个,一一对应,长度相同。
主试用手指分别指着两个横排的硬币问被试:“这两排硬币是不是一样多?”然后将其中一排拉大间距,问被试:“现在这两排硬币是不是一样多?”最后记录下来答案。
实验二:长度守恒
1)研究工具:两根长度相同的毛线
2)任务设计和实验程序:
将两根毛线伸直并排放在桌面上,问被试:“两根毛线是不是一样长?”然后将其中一根毛线稍微弯曲一下,问被试:“两根毛线是不是一样长?”记录下来答案。
实验三:面积守恒
1)研究工具:2张相同的三角形纸片
2)任务设计和实验程序:
将2张面积相同的并且以相同方式放在桌子上,问被试:“这两张纸片是不是一样大?”然后将其中一张纸片折叠一下,问被试:“这两张纸片是不是一样大?”最后记录下答案。
【中班】(4岁~5岁儿童)
实验一:被试的选取
在烟台鲁东大学幼儿园选取中班8名儿童,他们年龄在5—6岁间,其中男孩4人,女孩4人。
1)研究工具:硬币12个。
在桌面上将硬币分为两排均匀摆放,每排6个,在被试的视角中如下:
主试用手指分别指着两个横排分别问被试两个问题,“这两排硬币哪排多?”
得到被试的答案记录后再进行下面的步骤:将两排硬币重新排列,在被试的视角中如下:
然后问“这两排硬币哪排多?”被试回答后再问“为什么这排多?”或者是“为什么两排一样多?”
得到答案并记录。
2)不等长的毛线两根,将其中一根弯曲,使弯曲后的毛线首位两端直线距离长度与直线毛线长度一样。
在桌面上,向被试展示两根处理好的毛线,分别问被试“两根毛线那根长?”
得到被试的答案并记录。
3)面积相同的两个正方形纸片,其中一张沿其对角线剪开,拼成形状。
分别问被试“和哪个面积更大一点?”得到答案并记录,再
将拼成,再问“两个图形哪个大?”
得到答案并记录。
4)两个矿泉水瓶装同样体积的水(标为A、B),再取两个空瓶子:一个粗矮(标为C)
一个细高(标为D)
先给被试展示A、B,问被试“两瓶水哪瓶多?”得到答案并记录。
再将A、B中的水分别倒入C、D中,问被试“C、D两瓶水哪瓶多?”或者“为什么两瓶一样多”
得到答案并记录。
【大班】(5岁~6岁儿童)
实验一:数量守恒
1)研究工具:12个一角硬币
2)任务设计和实验程序:
在空桌面上将硬币分成两横排并均匀摆放,每排6个,一一对应。
主试用手指分别指着两个横排分别问被试:“这两排硬币是不是一样多?”和“每排有几个硬币”被试确认一样多厚,将其中一排放得更稀疏,然后问被试:“现在这两排的数量是否一样?”“否”“为什么”主试得到答案记录下来之后进行下一环节。
实验二:体积实验
1)研究工具:一个细长的杯子,两个透明的完全一样的杯子和足够的水。
2)任务设计和实验程序:
将水倒入两个透明的完全一样的被子里,确保杯子的内液面相同,主试问被试:“这两个杯子里的水是否相同?”待被试确认水量相同后,将其中一只杯子的水倒入细长的被子,并未溢出,再问被试:“现在细长杯子和先前杯子里的水哪个多?”及“为什么?”得到答案记录下来之后进行下一环节。
实验三:长度守恒
1)研究工具:两根长度一样的毛线
2)任务设计和实验程序:
将两根毛线并排放在空桌面上,主试用手指指着两个毛线问被试:“两根毛线是否一样长?”被试确认毛线相同后,将其中一根毛线排放成弯曲状,再问被试:“现在两根毛线是否一样长?”主试得到答案记录下来之后,进行下一环节。
实验四:面积守恒
1)研究工具:四个相同的三角形硬纸片
2)任务设计和实验程序:
将四个相同的三角形硬纸片均匀摆放在空桌面上,问被试:“四个硬纸片是否完全一样?”待被试确认完全一样后,两两组合,组合一个正方形,一个更大的三角形,主试问被试:“现在两个图形哪个更大?”主试得到答案记录下来。
(六)研究结果
1.通过实验数据的分析,我们发现18个被试者中,4岁儿童的四个实验均未达到守恒,5
岁儿童中9个被试者达到数量守恒的有8个,只有一个未达到守恒,长度守恒有6人达到,3人未达到,面积守恒只有1个人达到,体积守恒没有人达到。
6岁的被试者儿童中,数量守恒都达到了,长度守恒和面积守恒都均未达到守恒,体积守恒中只有一
人达到。
2.因为被试者数量有限,所有没有发现性别差异
(七)参考文献
1.《幼儿教育和心理学》王俊2011-10-18
2.《平衡点哪个多,哪个少?——皮亚杰守恒实验》王春莲
3.《学前儿童长度守恒实验及训练实验》东北师范大学邱阳
4.《学前儿童守恒能力的发展》—《教育评论》2012年06期季燕
5.《现代儿童发展心理学》周宗奎(P167~170)
6.《心理发展学》林崇德(P228~229)
7.《当代儿童发展心理学》桑彪(P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