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培养学生语用能力“三策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读教学培养学生语用能力“三策略”
教育部日前发布《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导纲要》提出,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语用能力。
语用是指语言使用过程中的意义体现,涵盖语言的社交功能、交际策略和话语组织等多个
层面。
如今,语用能力已经成为各大语言考试的必备技能之一。
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培养
学生的语用能力呢?以下是三个策略供老师参考。
1. 语用教学要注重情境处理
语用能力的核心是情境处理,也就是在不同的语境下选择不同的语言策略,以适应不
同的交际目的和场合。
因此,在教学中要注重让学生把语言放入具体的情境中,让他们通
过模拟交际、角色扮演等活动,掌握不同情境下的语用技巧,并学会在不同场合应对交际
挑战。
例如,在教学“感谢道歉语”时,可以让学生模拟出不同的情境,如:受到别人的随
意碰撞后,对方道歉,自己如何回答,或者面试未获得录取,该如何谢绝面试官的安慰。
通过情景模拟,学生可以在真实环境中学习不同情境下的表达方式,提高语用技能。
在语用教学中,讲解要分类、逐步深化,从而让学生逐渐掌握不同的交际技巧。
比如,以“策略”这个话题为例。
在教学中,可以将策略按照具体的交际目的分为三类:信息交
流类、社交互动类、情感表达类。
(1)信息交流类策略:如询问、告知、指示、提供信息等。
(2)社交互动类策略:如称呼、打断、借口、回避等。
(3)情感表达类策略:如祝愿、感谢、赞扬、道歉、慰问等。
通过分类讲解,学生可以逐步了解不同的交际目的和策略,提高自己的语用技能。
语用不仅仅是教师讲解的知识,更是实际的交际技巧,需要在交互中学习和实践。
因此,在语用教学中要注重交互,让学生在实际中学习和实践,从而掌握不同情境下的交际
技巧。
例如,在“策略”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分组,模仿不同的情境进行角色扮演,如购物、旅游、应聘等,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不同情境下的语用技能;或者设计一些情境,在课堂
上进行口语对话练习,如告诉同桌怎样解决数学题,或者想象自己是新生,和同学介绍一
下自己。
总之,语用能力对于学生的综合语言水平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懂得语用技巧的学生
会更加自信、得心应手地与人交往,也更容易获得成功。
因此,我们应该注重语用教学,
让学生在情境处理、分类讲解和交互实践中逐步掌握语用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