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营养因子灭活

合集下载

水产动物饲料原料—抗营养因子和饲料毒素

水产动物饲料原料—抗营养因子和饲料毒素

➢常压加热的温度低,一般在100℃以下。
➢常压蒸汽处理30min左右,大豆中的抗胰蛋白酶可降低90%左右 ,而不破坏赖氨酸的活性。
➢高压蒸汽处理时,加热时间随温度、压力、pH及原料性质而不 同。
➢全脂大豆在120℃蒸汽加热7.5min,抗胰蛋白酶从2.06%降低到 0.33%。
➢190℃时10〜60s即可使大豆中的植物凝集素彻底破坏。
➢甲壳类对大多数农药特别敏感。
➢农药对水生动物幼体的毒性最大,可引起性腺发育不良或不育症 、体弱、呆滞、 神经失常、食欲不振,甚至死亡。
➢我囯饲料标准规定,水生动物饲料中“六六六”的含量不得超过 O.3mg/kg,DDT的含量不得超过0.2mg/kg。
霉菌毒素和藻类毒素及其他海产毒素
➢一、黄曲霉毒素 ➢二、单端孢霉毒素 ➢三、藻类毒素及其他海产毒素
➢有些植物性饲料类的抗营养因子(蛋白酶抑制因子、凝集单宁等 )的作用在于保护籽实免遭微生物、昆虫、鸟类及其他天敌的破 坏。
➢种子萌发后,抗营养因子被内源酶破坏。
➢Tan-Wilson等(1982)报道,在萌发的第13天时,子叶中的胰蛋 白酶抑制因子BBI活性降到0。
➢另有报道植物凝集素在萌发的第4天活性降低90%。
➢它们除使动物中毒和致死外,更重要的是使机体免疫机能下降, 生长受阻。
➢这是霉菌毒素中最重要的毒素,它主要由黄曲霉和寄生曲霉产生 ,最易被污染的是花生、玉米、大豆、棉籽及其饼粕,小米和高 粱次之。
➢实际上,几乎所有的谷物和油料籽实都可能被该毒素污染。
➢鱼类对该毒素中毒的一般症状是生长缓慢,贫血,血液凝固性下 降,对外伤敏感,肝脏和其他器官受伤,免疫力下降,死亡率升 高。
虹鳟对呕吐素十分敏感,当饲料中呕吐素的浓度从1mg/kg增加到 13mg/kg时,鱼的摄食量下降,当浓度达到20mg/kg时,鱼拒绝摄食。

抗营养因子的消除或钝化

抗营养因子的消除或钝化

膨化与制粒
干法挤压膨化
湿法挤压膨化
膨化制粒消除抗营养因子
膨化大豆是整个大豆经过
膨化的饲用产品,保留了 大豆本身的营养成分,去 除了大豆的抗营养因子, 具有浓郁的油香味,营养 价值高,适口性好,在畜 禽及水产料中得到了广泛 的使用。在众多的大豆饲 用类产品加工方法中,李 德发(1986)认为从抗营 养因子的角度讲,热处理 法是大豆产品加工的最佳 方法。
生物钝化法
酶制剂法
生物发酵处理 发芽处理
育种法
酶制剂法
复合酶制剂处理前(A)、后(B、C)小麦扫描 电镜照片
酶制剂法
生物发酵处理
通过微生物(细菌和真菌)进行发酵,从而
产生降解酶,使抗营养因子钝化、降低或消 除毒素。一般采用混菌发酵较单菌发酵效果 好,其优势在于多个菌种之间可以互相补偿 自身的缺陷,进行协同发酵,国内外都在这 方面做了大量的尝试和研究,已经取得了一 定的成果,许多项目已经工业化生产。
化学法
化学方法有酸碱处理、氨处理等。
化学处理是在一定条件下,饲料中加入化学
物质使ANF失活或活性降低,达到钝化的目 的。
化学法处理抗营养因子
籽粕是一种蛋白质含量较高的植物蛋白源,
但因其含有棉酚和环丙烯类脂肪酸等抗营 养因子,限制了其在动物饲粮中的添加量, 尤其是家禽对棉酚较敏感。 其中最常用的是添加 FeSO4和NaHCO3与 棉酚中的活性基团醛基和羟基作用形成螫 合物从而解除了棉酚的毒性,FeSO3能作 为棉酚的解毒剂而且能降低酚在肝中的蓄 积量从而起到预防中毒的作用。
发芽处理
发芽处理。植物中的ANF,如
蛋白酶抑制因子、凝集素、单 宁等的作用是用来抵抗微生物、 昆虫、鸟类及其他天敌的破坏, 种子发芽后,ANF被内源酶破 坏。根据这一原理,部分饲料 的ANF可通过发芽来处理,且 豆类的适口性得到明显的改善。

发酵对食品中抗营养因子的去除和降解作用

发酵对食品中抗营养因子的去除和降解作用

发酵对食品中抗营养因子的去除和降解作用发酵是一种自然的微生物反应,利用微生物的代谢活动,可以使食品中的抗营养因子得以去除和降解。

抗营养因子是指在食品中存在的可以影响或干扰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物质,包括植物内源性抗营养因子和外源性抗营养因子。

通过发酵过程,可以改善食品的口感和营养价值,提高人体对食品中的营养物质的吸收利用率。

首先,发酵可以降解食品中的植物内源性抗营养因子。

植物内源性抗营养因子主要包括植物蛋白质中的胱氨酸蛋氨酸磷酸化物和多肽酶抑制剂等。

这些物质可以干扰人体对蛋白质的消化和吸收,使得食物中的蛋白质无法被充分利用。

发酵过程中,微生物会产生一些酶来降解这些抗营养因子,使得食品中的蛋白质能够被人体充分消化和吸收。

比如,大豆中的胱氨酸蛋氨酸磷酸化物可以通过大豆乳中的乳酸菌的代谢活动被降解,使大豆乳中的蛋白质变得更易被人体吸收。

其次,发酵还可以去除食品中的外源性抗营养因子,如食品中的抗营养物质和抗营养成分。

抗营养物质包括植物中的鞣酸、黏液蛋白等,它们会干扰人体对食物中的营养物质的吸收利用。

发酵过程中,微生物会分解这些抗营养物质,降低它们对人体的危害性。

比如,面粉中的谷氨酰胺酶抑制剂会干扰人体对面粉中的蛋白质的消化和吸收,但经过酵母菌的发酵作用,谷氨酰胺酶抑制剂会被降解,从而提高面粉的营养价值。

除了降解抗营养因子外,发酵还可以增加食品中的营养成分。

在发酵过程中,微生物会产生一些酶来转化食物中的物质。

比如,微生物可以将食品中的淀粉转化为可消化的简单糖,提高食品的甜味和口感。

同时,微生物还可以产生一些利益人体健康的物质,如维生素、氨基酸等。

比如,发酵豆腐中的乳酸能够促进钙的吸收,增加食品的营养价值。

此外,发酵还可以改善食品的贮藏性和食品的安全性。

发酵过程中,微生物会产生一些有益菌群,并抑制有害菌群的生长,从而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同时,发酵还可以降低食品中的有毒物质的含量,如亚硝酸盐和黄曲霉毒素等。

比如,发酵过程中的乳酸菌能够将亚硝酸盐转化为亚硝胺,进一步转化为稳定的非活性亚硝酸盐,降低亚硝酸盐对人体的危害。

饲料中主要抗营养因子作用机理及其防治措施

饲料中主要抗营养因子作用机理及其防治措施

2.3 其 他抗 营养 作用 饲料中还有其他抗营养作用,如降低矿物
质 、微量 元素 利用 率;降 低维 生素 利用 率。另 外 像是皂甙的溶血作用和降胆固醇作用等。
营养 成分 损耗。 因此 ,不 断探索 新的 方法 ,既提 高饲 料利 用率,又可 以增 加经济 效益 ,就显 得尤 为重要。如何通过更加简洁且可行的措施来降 低抗 营养 因子的 危害 ,使 饲料的 利用 率更 高,将 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际意义。
抗营养因子可归为对动物生长或健康造成 不良影响的自然物质成分。不仅不利于动物对 饲 料中 养分 的消 化、吸 收和 利用,还会 影响畜 禽 的健康和其生产力。饲料中发现多达数百种的 抗 营养 因子 ,且其 分布 也很 广。据 检测 表明 ,抗 营 养因 子种 类多 ,存在 于几 乎所有 饲料 中,有 些 饲 料中 的抗 营养 因子含 量较 低,不 易被 发现 ,或 者 对 家 畜 的 毒 害 作 用 还 没 有 被 发 现 ,所 以 还 没 有 引起人们的注意。
蛋 白质 、电解 质和 脂类 的内 源分泌 显著 增加 ,增 低、家 畜生 长减 慢、间 或有 器官 损害 或内分 泌发
加 了肠 道分 泌的 消化液 ,导 致消化 器官 增大 ,从 生紊 乱,严重 的甚 至中 毒。尽管 部分 方法能 有效
而 引 起 消 化 功 能 降 低 。 [14]
去 除 饲 料 中 的 抗 营 养 因 子 ,但 同 时 也 会 造 成 其 它
此外单宁会降低纤维素的消化率其机理是单宁与瘤胃细菌酶结合或与饲料植物细胞壁上的碳水化合物结合形成不易消化的复合物11抗营养因子的抗营养作用21降低蛋白质的利用率211胰蛋白酶抑制剂通过结合小肠液中的胰蛋白酶生成的无活性复合物降低了饲料中蛋白质的消化率导致外源性氮的大量损失

豆粕中抗营养因子及其消除方法

豆粕中抗营养因子及其消除方法

豆粕中抗营养因子及其消除方法摘要:大豆是重要的植物蛋白质和油脂来源,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在畜禽饲料中得到广泛应用。

但大豆中的抗营养因子限制了大豆及其制品在畜禽饲料中的利用水平。

因此,人们对大豆抗营养因子的钝化方法进行研究。

本文简要地介绍了几种主要的大豆抗营养因子,并对使大豆抗营养因子失活的方法和发酵豆粕的营养特性进行了综述,为发酵豆粕在畜禽饲料中的广泛应用提供依据。

关键词:发酵豆粕,大豆抗营养因子,钝化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在英国疯牛病危机之后,引发了人们对畜禽饲料中动物来源蛋白质安全性的担忧,世界各国纷纷禁止动物源蛋白质在饲料中使用,由此相应地增加了对高质量植物蛋白的需求量。

这意味着能够提供优质蛋白质的大豆和大豆蛋白制品必将在今后的畜禽饲料配制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然而,大豆中含有的抗营养因子降低了养分的有效性,限制了其在动物饲料中的使用。

因此,通过育种、加工和营养等手段来降低大豆及其制品中抗营养因子的含量,提高养分的利用率一直是营养学家们工作的重点。

豆粕是大豆经浸提或预压浸提制油工艺的副产物,为植物性蛋白质饲料的主要来源之一,占畜禽蛋白质饲料原料用量的百分之六十以上。

大豆榨油过程中的热处理可以有效地灭活大豆中的胰蛋白酶抑制因子和大豆凝集素等抗营养因子,但生产中对热处理必须进行严格控制:加热不足不能完全灭活抗营养因子,而加热过度,有可能因发生美拉德反应而降低养分的可利用率,使得豆粕的营养特性发生很大的变化(Helena等,2003),与传统的豆粕相比,发酵豆粕在营养成分含量、氨基酸有效性和抗营养因子去除率等方面均有很大提高。

发酵豆粕是采用独特的菌种和发酵工艺,利用微生物发酵过程中分泌的蛋白酶使大豆蛋白被分解成小分子蛋白和小肽分子,游离氨基酸和UGF(未知生长因子)等物质,同时能消减抗营养因子的一些作用,使其易被幼龄动物消化吸收。

因此,发酵豆粕作为功能性饲料蛋白质而受到广泛关注。

大量的研究将发酵大豆蛋白和豆粕对于早期断奶仔猪的饲养效果进行比较(Cho等,2007),表明发酵过程中的酶解作用使发酵豆粕中含有较高比例的小肽(Hong等,2004)以及降低了发酵豆粕中的抗营养因子含量(Reddy和Pierson,1994)。

抗营养因子

抗营养因子

饲料中抗营养因子的处理抗营养因子是指一系列具有干扰营养物质消化吸收生物因子。

抗营养因子存在与所有的植物性食物中,也就是说,所有的植物都含有抗营养因子,这是植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自我保护物质,起到平衡植物中营养物质的作用。

抗营养因子有很多,已知道抗营养因子主要有蛋白酶抑制剂、植酸、凝集素、芥酸、棉酚、单宁酸、硫苷等。

一些抗营养因子对人体健康具有特殊的作用,如大豆异黄酮、大豆皂苷等,这些物质在食用过多的情况下,会对人体的营养素吸收产生影响,甚至会造成中毒。

抗营养因子的作用主要表现为降低饲料中营养物质的利用率、动物的生长速度和动物的健康水平。

总之,将饲料中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和利用产生不利影响的物质以及影响畜禽健康和生产能力的物质,统称为抗营养因子。

一、玉米-豆粕型饲料原料中的抗营养因子1.非淀粉多糖(NSP)NSP是植物组织中由多种单糖和糖醛酸经糖苷键连接而成的,大多有分支的链状结构,常与无机离子和蛋白质结合在一起,是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一般难于被单胃动物自身分泌的消化酶所分解。

非淀粉多糖主要分为水溶性非淀粉多糖(SNSP,如木聚糖、β-葡聚糖、甘露聚糖、果胶等)和非水溶性非淀粉多糖(NNSP,如纤维素、木质素等)。

由于植物细胞内的营养物质被细胞壁包被,植物细胞壁由各种聚合物组成,含有大量纤维素组成的微纤维,埋在木质素、半纤维素和果胶的连续链状结构中,形成稳定坚固而且极其复杂的细胞外壳。

饲料粉碎工序难以破坏细胞壁,单胃动物消化酶也无法消化细胞壁物质。

因此,植物细胞壁阻止了消化酶与其包裹着的淀粉、蛋白质、脂肪等营养物质的接触,降低了动物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

2.退化淀粉玉米淀粉主要为支链淀粉,支链淀粉在高温制粒时易糊化,而且部分糊化淀粉在冷却和贮存过程中发生聚合,形成和蛋白质、纤维交联在一起的“退化淀粉”。

退化淀粉抵抗消化酶的消化,未经消化就转移到后肠道中,使玉米淀粉回肠消化率降低。

添加支链淀粉酶,降解“退化淀粉”,可使淀粉回肠末端消化率几乎提高15%,从而提高肉仔鸡的生产性能。

饲料抗营养因子的钝化和消除

饲料抗营养因子的钝化和消除

饲料抗营养因子的钝化和消除10动物丁颖班-201030710318-苏晓娜摘要:抗营养因子是存在于饲料中,阻碍饲料营养成分在体内消化吸收、代谢,导致动物体病变,影响动物生长、繁殖性能的物质。

因此在配合饲料生产工艺中,要采取各种脱毒和抗营养因子钝化技术,提高现有含抗营养因子的饲料原料的营养价值和利用效率。

为深入了解饲料抗营养因子消除方法,文章对饲料中抗营养因子的种类、抗营养作用机理及其消除方法的研究情况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抗营养因子; 作用机理; 消除方法饲料抗营养因子( Antinutritional factors ,AFN)是指饲料中所含的一些对养分的消化、吸收和利用产生不利影响的物质以及影响畜禽健康和生产能力的物质的统称。

饲料抗营养因子是饲料本身所固有的成分,可以破坏或阻碍营养成分的消化、吸收和利用,从而降低饲料利用率,影响畜禽的生长性能及产品品质。

生产实践证明,饲料中的抗营养因子导致饲料营养价值降低,甚至使畜禽中毒死亡,可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但此类物质是植物进化的结果,可以保持植物自身免受霉菌、细菌、病毒、昆虫和鸟类及野生草食兽的侵害和采食,从而保证这些物种在自然界繁衍生息,因而又被称为“生物农药”。

随着饲料工业的迅速发展,对饲料的需求日益增长,而饲料的供给却日趋紧张。

解决这一矛盾的途径之一就是提高现有饲料的利用率,在配合饲料生产工艺中,要采取各种脱毒和抗营养因子钝化技术,提高现有含抗营养因子的饲料原料的营养价值和利用效率。

1. 抗营养因子的分类1.1 按抗营养作用分类Huisman(1992)根据对饲料营养价值的影响和动物的生物化学反应, 将抗营养因子分为以下几类:6大类: ( 1) 抗蛋白质消化和利用的营养因子,如胰蛋白酶抑制因子、植物凝集素、酚类化合物、皂化物等。

( 2) 抗碳水化合物的营养因子,如淀粉酶抑制剂、酚类化合物、胃胀气因子等。

( 3) 抗矿物元素利用的营养因子,如植酸、草酸、棉酚、硫葡萄糖苷等。

饲料原料中的抗营养因子及其钝化_灭活技术_袁磊

饲料原料中的抗营养因子及其钝化_灭活技术_袁磊
参考文献
营养因子的种类、 存在方式而略有差异。主要包括 物、 化学、 生物、 育种等几方法。
$"! 物理方法 $"!"! 加热法 有些抗营养因子本质上是蛋白质,
利用蛋白质对热的不稳定性, 消除抗营养因子。如 胰蛋白酶抑制因子和植物外源凝集素均为蛋白质, 可用此方法。 加热法分为干热法和湿热法。干热法包括烘 烤、 微波辐射、 红外辐射等; 湿热法包括蒸煮、 热压、 挤压等。 加热的效果与加热的温度、 湿度、 时间和原 料的颗粒大小有关。 但过度的加热同时会影响豆类 中蛋白质的利用效率。 因此, 在应用方法时, 应选择 合适的温湿度和加热时间。
抗营养因子广泛存在于饲料原料中, 尤其存在 于豆类及其饼粕和谷实类籽实及糠麸中。 它们通过 影响体内消化酶的活性、与被消化底物紧密的结 合、 与营养成分吸收的竞争抑制以及形成特殊的物 理结构影响消化酶对底物的水解等几种途径, 干扰 畜禽对营养物质的吸收, 进一步影响动物的生长速 度和健康水平。近几年来, 有关专家就饲料原料中 常见的抗营养因子及钝化、 灭活技术进行了大量的 研究, 并取得阶段性的结果。
#&+
单宁
单宁主要存在于蚕豆、 高粱等作物的种
皮中。 它能与胰蛋白酶和淀粉酶或酶的底物反应, 降 低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的利用率。单宁可以与金属 离子等化合形成沉淀。实验发现,在以菜籽粕和
;3/<%3 为蛋白质源的饲料中,铁与单宁形成不可溶
的复合物, 严重影响铁的吸收利用。此外, 单宁还可 以与维生素 %’0 形成络合物从而降低其利用率。
山东家禽 !""!#!


饲料原料中的抗营养因子及其钝化、 灭活技术
袁磊, 宋志刚 ( 山东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泰安 中图分类号: %&$’ 文献标识码: (

大豆蛋白原料中抗营养因子结构特点以及清除措施

大豆蛋白原料中抗营养因子结构特点以及清除措施

大豆蛋白原料中的抗营养因子主要指的是以下两个物质:胰蛋白酶抑制剂和植酸。

1. 胰蛋白酶抑制剂:这是一类存在于大豆中的化合物,可以抑制人体内的胰蛋白酶活性,从而影响蛋白质的消化吸收。

胰蛋白酶抑制剂的结构特点是具有多肽键,并且它们能够与胰蛋白酶结合形成稳定的复合物。

2. 植酸:大豆中含有较高水平的植酸,它会与钙、镁、铁、锌等矿物质形成不溶性盐类,妨碍这些矿物质的吸收利用。

植酸的结构特点是富含磷酸根离子。

为清除大豆蛋白原料中的抗营养因子,常见的措施包括:
1. 热处理:通过高温加热,可以降低或破坏胰蛋白酶抑制剂的活性。

煮沸、蒸煮或高温烘焙等处理方式可以有效减少胰蛋白酶抑制剂的含量。

2. 发酵:发酵过程中的微生物可以分解植酸,从而降低植酸的含量。

比如,经过大豆发酵制成的豆豉、豆酱等产品中植酸的含量较低。

3. 酸性处理:在酸性条件下,植酸容易被水解,形成可溶性盐类。

因此,在加工过程中,可以使用酸性溶液对大豆蛋白原料进行处理,以降低植酸含量。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措施可能会对大豆蛋白原料的口感、营养价值和其他品质特性产生影响,因此在实际应用时需综合考虑产品的需求和处理方法的效果。

此外,对于消费者来说,多样化的饮食结构和均衡的营养摄入也能够降低抗营养因子对身体的影响。

饲料中主要抗营养因子作用机理及其防治措施

饲料中主要抗营养因子作用机理及其防治措施
菜 和胡萝 卜 等 原料 , 部 分 饲 料 检 测 出 含 有 胆 碱 酶
1 . 1 酶 抑制 剂 因子
1 . 1 . 1 蛋 白 酶 抑 制 剂
抑制剂; 在大 麦 、 小麦 、 黑麦 、 高 粱 中 发 现 含 有 淀 粉 酶抑 制 剂 ; 变 绿 发紫 的 马铃 薯 皮和 芽 中 , 含 有
第1 2期 2 0 1 4年 吉林畜牧兽 医
ZHuan Lu n ZongSHu
■ ■ 瞻 ■ ■ 昌 = . 一
饲 料 中主 要 抗 营 养 因子 作 用 机 理 及 其 防治 措 施
权 心娇 , 王 思珍 , 曹颖 霞 内蒙 古 民族 大 学动 物 科 学技 术 学 院 , 内蒙 古通 辽
T h e ma i n a c t i o n o f a n t i n u t r i t i o n a 1 f a c t o r s i n f e e d me c h a n i s m a n d i t s c o n t r o 1 me a s u r e s
OI 『 AN Xi n - j i a o , Ⅵ NG S i . z h e n * , C A O Y i n g . x i a
Co l l e g e o f An i ma l S c i e n c e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 , I n n e r Mo n g o l i a Un i v e r s i t y f o r Na i t o n a l i i t e s , T o n g l i a o , I n n e r mo n g o l i a 0 2 8 0 0 0
抗 营 养 因 子 可 归 为 对 动 物 生 长 或 健 康 造 成 上 的 一 些 基 团 结 合 的 物 质 , 降 低 蛋 白酶 活 力 , 甚 不 良影 响 的 自然 物 质 成 分 。 不 仅 不 利 于 动 物 对 至 消 失 , 但 不 使 酶 蛋 白变 性 。已被 发 现 的 蛋 白 酶 饲 料 中 养分 的消化 、 吸 收和 利 用 , 还 会 影 响 畜 禽 抑 制 剂 主 要 存 在 于 花 生 、 豆类 及 其饼 粕 内, 除了 的 健 康 和 其 生 产 力 。饲 料 中 发 现 多 达 数 百 种 的 这 些 ,蛋 白 酶 抑 制 剂 也 存 在 于 某 些 谷 实 类 块 根 、 抗 营 养 因子 , 且 其 分 布 也 很 广 。据 检 测 表 明 , 抗 块 茎 类 饲 料 中 。 在 自然 界 中 , 目前 已经 发 现 数 百 营 养 因 子种 类 多 , 存 在 于几 乎 所有 饲 料 中 , 有 些 种 可 抑 制 胃 蛋 白 酶 、 胰 蛋 白 酶 和 糜 蛋 白酶 活 性 的 饲 料 中 的抗 营养 因子含 量 较低 , 不 易被 发 现 , 或 蛋 白 酶 抑 制 剂 “ 。 者 对家 畜 的毒害 作用 还没有 被 发现 , 所 以 还 没 有 1 . 1 . 2 其 它 酶 抑 制 剂 引起 人们 的注 意 。 有 研 究证 明, 饲 料 中如果 含有 甜 菜块 根 、 芹 1 饲 料 中 主 要 抗 营 养 因 子

原料的抗营养因子及其消除方法--肖翠娥

原料的抗营养因子及其消除方法--肖翠娥

原料的抗营养因子及其消除方法肖翠娥抗营养因子的概念不断的变化更新,Gontze和Sutzescu(1968)将抗营养因子定义为:植物代谢产生的并以不同机制对动物产生抗营养作用的物质;Huisman等(1990)指出,抗营养因子的作用主要表现为降低饲料中营养物质的利用率、动物的生长速度和动物的健康水平。

总之,将饲料中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和利用产生不利影响的物质以及影响畜禽健康和生产能力的物质,统称为抗营养因子。

研究饲料中的抗营养因子对提高动物饲料的利用率和饲料报酬、开发新的饲料资源、减少环境污染,有重大意义。

一、抗营养因子的分类抗营养因子普遍存在于植物性饲料原料中,主要包括非淀粉多糖、植酸、蛋白酶抑制因子、植物凝集素、单宁、糖苷、游离棉酚、抗维生素因子、脲酶等。

二、主要抗营养因子及其抗营养表现(一)、非淀粉多糖非淀粉多糖(缩写为NSP)是指除淀粉以外的多糖类物质,主要有β-葡聚糖、阿拉伯木聚糖和果胶等多糖类物质,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组成成分,具有高度的粘性。

非淀粉多糖根据其水溶解性可分为水溶性NSP和不可溶性的NSP,而具有抗营养意义的是水溶性非淀粉多糖(包括半纤维素和果胶等),主要存在于谷物和糠类饲料中,麦类含量高达1.5%~8%。

主要谷物及豆类中非淀粉多糖的类型及含量见表1,常见饲料原料中NSP 含量见表2。

非淀粉多糖的抗营养作用主要表现在:(1)使食糜的粘度升高,影响胃肠道运动对食糜的混合效率,从而影响消化酶与底物接触和消化产物向小肠上皮绒毛渗透,从而降低饲料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影响日粮的转化效率和动物的生产性能;(2)大部分是细胞壁的组成成分,不能被消化酶水解,大分子消化酶也不能通过细胞壁进入细胞内,因而对细胞内容物形成一种包被结构,使得内容物不能被充分利用;(3)能与消化道中的某些生理活性物质结合,例如消化酶、胆汁盐、脂类和胆固醇等,从而影响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4)与消化道后段微生物区系相互作用,造成厌氧发酵,产生大量的由生孢梭菌等分泌的某些毒素,抑制动物生长;(5)产生粘性粪便,影响畜舍和周围环境,产蛋鸡还会污染蛋品等。

复合酶制剂对饲料中抗营养因子的灭活作用

复合酶制剂对饲料中抗营养因子的灭活作用

不良影响。为 了提高饲料 的利用率及最大限度地 发 挥动物 的生产 性能 ,近年 来对饲 料 中的抗 营养 因子灭 活方法 的研究取 得 了很大进 展 。主要有 物
理 、 学及 酶法 但 随着 生物技 术 的发 展 , 化 酶法越 来 越 广泛地被 应 用 , 并显 示 了其 特有 的优越 性 。 酶制剂 大致分 为消化 酶 和非消 化酶两种 。对 抗 营养 因子起 灭活作 用 的主要是 非消 化酶 包 括 纤维 素 酶 、 半纤 维素酶 、 酸酶等 。最近 的研究 表 植 明 ,自然 界存 在降解 单 宁及棉 酚 的微 生物 ,经 过 诱 导可 合成 单宁 酶和棉 酚酶 。 2 复 合酶 制剂对 抗营 养因子 的作 用机理 . 21 . 非淀 粉多糖 酶 非 淀 粉 多 糖 ( o —Sac d schr e. N n t hp yacai s r d N P 是存 在 于饲料 中主要 抗营 养因子 , 中 一 S) 其 葡 聚 糖 和 阿 拉 伯 木 聚 糖 一 般 占 N P的 3% 。 S 0 Wh e18 ) 研究大 麦 、 麦及 C ot19 ) i (9 1 在 t 燕 hc(92 在 研究 小麦 时 指出 这 两类 能量饲料 中的 口一葡 聚 糖 和 阿拉 伯 木 聚糖 是 引起 N P抗 营 养 作 用 的主 S
植 酸酶 能有效 的降解 植 酸 ,释放 无机磷 ,提 高磷 的利用率 , 减少磷的排放量, ai r( 9 ) R v da 1 5 n 9 研究 显示 ,植 酸酶可 以提 高植 酸 的利 用率 ,一般 为 2% ~ 5 。 0 4% 23 2 消 除植 酸 对 矿 物 元 素 和 蛋 白质 的抗 .. 营养 作 用 植 酸还 有很 强的络 台能 力 ,能够 与许 多矿物 元素和蛋 白质结合形成稳定 的复合物 , 降低这些 营养 物质 的利 用率 。植 酸被 酶水解 后 ,被络 合的 营养 物质 释放 出来 ,提 高 了猪 禽 对矿物质 的利 用 率 和蛋 白质 的消化 率 。

抗营养因子(源自百度百科)

抗营养因子(源自百度百科)

抗营养因子(源自百度百科)抗营养因子暴露了食物的小心机本词条由“科普中国”科学百科词条编写,与应用工作项目审核审阅专家李兴峰.陈洁.陈芳.王静.冯涛目前,人们把对饲料中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和利用产生不利影响以及使人和动物产生不良生理反应的物质,统称为抗营养因子。

简介概念原理分类及特性对抗方法基本介绍:抗营养因子(ANF)是植物代谢产生的一些物质,它能破坏或阻碍营养物质的消化利用,并对动物健康和生长性能产生不良影响。

简介:所谓抗营养因子是指一系列具有干扰营养物质消化吸收生物因子。

抗营养因子存在与所有的植物性食物中,也就是说,所有的植物都含有抗营养因子,这是植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自我保护物质,起到平衡植物中营养物质的作用。

抗营养因子有很多,已知道抗营养因子主要有蛋白酶抑制剂、植酸、凝集素、芥酸、棉酚、单宁酸、硫苷等。

一些抗营养因子对人体健康具有特殊的作用,如大豆异黄酮、大豆皂苷等,这些物质在食用过多的情况下,会对人体的营养素吸收产生影响,甚至会造成中毒。

概念:抗营养因子的概念不断的变化更新。

gontzea和sutzescll(1968)将抗营养因子定义为:植物代谢产生的并以不同机制对动物产生抗营养作用的物质。

huisman等(1990)指出,抗营养因子的作用主要表现为降低饲料中营养物质的利用率、动物的生长速度和动物的健康水平。

总之,将饲料中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和利用产生不利影响的物质以及影响畜禽健康和生产能力的物质,统称为抗营养因子。

原理影响蛋白质的吸收,胰蛋白酶抑制剂的作用较强,它主要存在于豆类植物中,豆类植物中抑制蛋白酶消化的还有皂素、红细胞凝结素等,其中皂素对胃肠道有刺激作用,会导致胃肠道红肿、充血。

胰蛋白酶抑制剂可以降低蛋白质的消化率,导致胰脏肿大和生长停滞。

其致病原理是:抑制阻碍肠道内蛋白酶的水解作用,造成对蛋白质的消化率下降,产生食欲不振、体重减轻、精子活力降低和呼吸困难等症状。

此外,蛋白酶抑制剂可刺激胰腺分泌过多,造成胰腺内源性氨基酸缺乏,影响机体的生长。

饲料抗营养因子的消除方法

饲料抗营养因子的消除方法

饲料抗营养因子的消除方法消除方法1.物理方法⑴加热法加热法分为干热法和湿热法。

干热法包括烘烤、微波辐射、红外辐射等;湿热法包括蒸煮、热压、挤压等。

加热法效率高,简单易行,无残留问题,成本也较低,但其仅适用于对热不稳定的抗营养因子,对热稳定的抗营养因子如植酸、皂角苷、氰类化合物、低聚糖类等效果不佳。

在加热过程中,加热不足则不能完全消除抗营养因子,而加热过度则会破坏其中的精氨酸、赖氨酸和某些含硫氨基酸,在生产中不可取。

⑵水浸泡法某些抗营养因子易溶于水,可以利用这一性质将其除去。

如用水浸泡,可除去可溶性NSP。

但水浸泡后必须烘干,且成本比较高,生产中不方便。

⑶机械加工方法包括粉碎、去皮等。

大多数抗营养因子集中在植物的某一特定位置,通过机械加工可消除,减轻其抗营养作用。

例如,高粱、蚕豆,除去外皮即可除去籽实中的大部分单宁。

2.化学方法包括酸碱处理法、氨处理法以及添加特殊物质的处理方法等。

这些方法可去除饲料中部分的抗营养因子。

用2%石灰水或1%烧碱水溶液浸泡棉籽24小时,再用清水洗脱,即可除去大部分棉籽醇。

研究表明,用5%尿素和20%水共同处理大豆粕30天的效果较好,脲酶活性降低90%。

在生豆粕中加入10摩尔/升维生素C和0.5摩尔/升硫酸铜,在27℃下处理1小时,可使40%以上的KTI失活,在65℃下处理1小时,可使90%以上的KTI和BBI 失活。

用化学方法处理虽然能节省设备与能源,但缺点是化学物质的残留,影响饲料适口性,污染环境。

3.生物学方法⑴酶制剂处理随着科学技术和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酶制剂越来越多的应用于饲料生产,在饲料中添加酶制剂,一方面可以使饲料中抗营养因子失活;另一方面在酶的作用下,可提高饲料的利用率。

在现阶段应用最广泛的一种酶制剂是植酸酶。

研究指出,植酸酶酶解菜籽饼的优化条件为温度45℃,PH4.7,反应时间90分钟,酶浓度2.4%,在上述条件下,植酸酶解率可达60%。

此外,酶还能降低食糜的黏稠度,有利于鸡对淀粉和蛋白质的吸收。

酶制剂对饲料中抗营养因子的灭活作用

酶制剂对饲料中抗营养因子的灭活作用

酶制剂对饲料中抗营养因子的灭活作用饲料抗营养因子广泛存在于各种饲料原料中,它们直接或间接影响饲料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和代谢作用。

同时,还能对动物的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为了提高饲料的利用率及最大限度地发挥动物的生长性能,近年来对饲料中的抗营养因子灭活方法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

主要有物理、化学及酶法。

但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酶法越来越广泛地被应用,并显示了其特有的优越性。

复合酶制剂对抗营养因子的作用机理非淀粉多糖酶非淀粉多糖是存在于饲料中主要抗营养因子,其中β-葡聚糖和阿拉伯木聚糖一般占非淀粉多糖酶的30%。

研究者在研究大麦小麦时指出,这两类能量饲料中的β-葡聚糖和阿拉伯木聚糖是引起非淀粉多糖酶抗营养作用的主要成分。

非淀粉多糖酶不被消化道中酶所降解,遇水形成胶态溶液,使食糜黏度升高,阻碍消化酶与养分的充分混合,从而影响了营养物质的吸收。

添加酶制剂后可降解非淀粉多糖酶降低小肠内容物的黏度,从而使食糜营养物质在消化道内更易于吸收。

结果使动物采食量增加,表现代谢能提高,养分浪费减少,日增重提高,料重比下降。

在以大麦为基础日粮,加β-葡聚糖酶后,肉鸡增重可提高46%,表观代谢能提高了33%,脂肪消化率提高了193%。

据报道,以小麦为基础的肉鸡日粮中,添加木聚糖酶制剂,使干物质消化率提高17%,表现代谢能提高24%,饲料转化率提高31%,与此相适应的是肠道的食糜黏度降低5%。

α-半乳糖苷酶动物小肠内没有α-半乳糖苷酶,因而不能分解水苏糖、棉子糖(胀气因子),而被胃肠道微生物群落发酵生成二氧化碳和氢,也可产生少量甲烷,从而引起肠道胀气,并导致腹痛、腹泻等。

把α-半乳糖苷酶加入到饲料中,增加豆科饲料低聚糖的消化,减轻或消除消化紊乱。

植酸酶植酸是植物性饲料普遍存在的一种抗营养因子。

植酸分子中的植酸磷难被猪和禽利用,植酸能和饲料中的矿物元素、蛋白质等结合形成稳定的复合物,从而降低这些物质的消化利用率。

据研究显示,植酸酶一般可以提高植酸磷20%~45%的利用率。

饲料抗营养因子及其灭活方法

饲料抗营养因子及其灭活方法

饲料抗营养因子及其灭活方法
白晓婷
【期刊名称】《广东饲料》
【年(卷),期】2004(013)004
【摘要】抗营养因子广泛存在于植物界,抗营养因子(Antinutritional factor)是指对饲料中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和利用产生不利影响的物质,以及影响畜禽健康和生产能力的物质。

抗营养因子广泛存在于植物界,每种植物性饲料通常都含有一种至数十种的抗营养因子,其中有些是植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为适应复杂的生存环境,抵御外害而产生的生物适应性物质;有些是在饲料加工、储存和适用过程中而产生的与营养作用相反的物质。

【总页数】4页(P12-15)
【作者】白晓婷
【作者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陕西,杨凌,7121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816.34
【相关文献】
1.饲料原料中的抗营养因子及其钝化、灭活技术 [J], 袁磊;宋志刚
2.酶制剂对饲料中抗营养因子的灭活作用 [J], 张挺
3.复合酶制剂对饲料中抗营养因子的灭活作用 [J], 张挺
4.饲料中的抗营养因子及灭活方法 [J], 姚建红;陆永干;忽占利;郑会超
5.饲料中的抗营养因子及其灭活 [J], 齐莉莉; 许梓荣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大豆抗营养因子及钝化的分析

大豆抗营养因子及钝化的分析

大豆抗营养因子及钝化的分析抗营养因子能破坏或阻碍营养物质的消化利用,对动物健康和生长性能产生不良影响。

本文对大豆中的几种重要的抗营养因子的作用机理及其钝化处理方法进行了综述。

标签:抗营养因子大豆钝化大豆作为植物饲料蛋白质源,被广泛应用于饲料行业中。

大豆粕粗蛋白含量为35-42%。

大豆粕以其蛋白质含量高,氨基酸比较平均而成为全世界最主要的植物蛋白质饲料原料。

但大豆中含有多种抗营养因子,严重影响动物的消化、吸收。

大豆中的抗营养因子主要包括:蛋白酶抑制剂、植物凝集素、大豆抗原蛋白( 致敏因子) 、脲酶、胀气因子、植酸及致甲状腺肿素等多种抗营养因子。

一、抗营养因子1.蛋白酶抑制因子蛋白酶抑制因子主要有KTI(胰蛋白酶抑制因子)和BBI (弓手抑制因子)两类。

KTI主要抵抑制胰蛋白酶,而BBI同时抑制胰蛋白酶和胰凝乳蛋白质酶。

蛋白酶抑制因子,它能抑制胰蛋白酶、胃蛋白酶、糜蛋白酶活性,促进胰腺分泌、胰腺肿大,造成必需氨基酸内源性损失的结果;生长停滞、生产性能下降。

其中重要的是胰蛋白酶抑制因子,胰蛋白酶抑制因子主要影响胰腺的分泌功能,它与胰蛋白酶在小肠中的浓度相关。

肠道的胰蛋白酶与抑制因子结合,然后经粪便排出体外,因此降低了胰蛋白酶的浓度。

大量胰蛋白酶的大量补偿性分泌,造成内源性含硫氨基酸的丢失引起体内氨基酸代谢不平衡,特别是蛋氨酸的不足引起生长受阻,消化吸收功能失调和紊乱(Callaher和Scheeman,1986)。

2.植物凝聚素植物凝聚素主要以糖蛋白的形式存在,它的主要作用是对免疫系统和器官具有一定的毒害,对肠道产生的免疫球蛋白A有显著的拮抗作用;能影响家畜的生产性能。

植物凝集素是一种对某些糖分子具有高度亲和力的蛋白质,其中大多数是糖蛋白。

植物凝集素和糖及配糖体(糖脂、糖肽、低聚糖、氨基葡聚糖)的结合,类似于酶和底物的结合或抗原和抗体的结合,具有高度的特异性。

3.多酚类化合物多酚类化合物如单宁、酚酸单宁属于水溶性的酚类化合物,主要作用与蛋白质、碳水化合物、酶形成复合物干扰猪消化过程,降低蛋白质的利用率;与消化酶形成复合物,使酶的活性下降,养分消化率降低,影响适口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前, 主要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学途径来钝化和灭活饲料中的抗营养因子。

这些方法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抗营养因子的活性, 但加工处理的效果因饲料抗营养因子的种类、含量、活性等方面的不同而有差别。

3.1 物理方法3.1.1 膨化与制粒膨化处理是在专门的膨化机内进行的, 其原理是在一定温度下通过螺旋轴转动给予原料一定的压力, 使原料从喷嘴喷出, 原料因压力瞬间下降而被膨化, 抗营养因子会随之失活。

胰蛋白酶抑制因子的失活程度可随膨化温度的升高而升高;植物凝集素对热很敏感, 在温度达120 ℃时所有的植物凝集素全部消失。

Petres 等(1981)报道, 电加热至120 ℃,大约有93%的胰蛋白酶抑制因子失活。

而杨丽杰等(1998)的研究证明, 单杆螺旋在121 ℃下膨化商品大豆, 可失活70 %以上的胰蛋白酶抑制因子和全部凝集素。

张明峰(1998)报道, 干膨化处理可使大豆中的胰蛋白酶抑制因子的活性下降80%, 脲酶和脂肪氧化酶的活性降低至较低水平, 是目前国内外较理想的灭活方法。

另外, 膨化还对饲料有剪切作用, 破坏植物细胞壁, 能降低饲料中的纤维含量, 从而提高动物对细胞内容物的利用率。

在制粒过程中, 一部分热来自蒸汽(70 ~ 90 ℃, 15 ~20 s), 另一部分来自饲料成分在制粒过程中被挤压而产生的热。

制粒能较彻底的灭活蚕豆和豌豆中的胰蛋白酶抑制因子, 但不同制粒工艺, 其灭活效果有较大差异, 有的工艺甚至灭活效果不明显。

3.1.2 挤压处理挤压处理可分为干榨和湿榨2 种。

Friesen 等(1993)报道, 用湿榨法处理的豆饼与未处理的豆饼相比会显著提高断奶仔猪的日增重和饲料报酬。

他们的研究还表明, 饲喂湿榨处理的豆饼的断奶仔猪, 其日增重比饲喂干榨豆饼的仔猪有显著提高。

Piao et al(1999)报道, 挤压处理能使大麦细胞壁的β -葡聚糖和阿拉伯木聚糖结构发生变化, 水溶性增加, 从而提高了营养成分利用率。

3.1.3 蒸汽处理这种方法又可以分为常压和高压。

常压加热的温度低,一般在100 ℃以下。

常压蒸汽处理30 min 左右, 大豆中的胰蛋白酶抑制因子活性可降低90%左右, 而不破坏赖氨酸的活性。

高压蒸汽处理是用专门的高压蒸汽锅或罐进行的。

原料在容器内的加热时间随温度、压力、pH 值及原料性质的不同而有很大差异。

全脂大豆在120 ℃蒸汽加热7 .5 min 胰蛋白酶抑制因子从20.6 mg/ g 降低到3.3 mg/g 。

Johnson 等(1980)报道, 在pH 6.7 , 99~ 154 ℃范围内, 温度每升高11 ℃,胰蛋白酶抑制因子的灭活速率增加一倍, 他们的研究还指出, 在pH 6 .7, 99 ℃处理1 h, 会使胰蛋白酶抑制因子的活性降低到原来的7.6 %;在pH 6 .7, 154 ℃和pH 9.5, 143 ℃则只需40 s, 其活性就可降低到原来的7.6%。

3.1.4 去壳处理禾谷类籽实的种皮中含有较多的非淀粉多糖, 而豆类和高粱的壳中含有较多的单宁、木质素、植酸等抗营养因子, 去壳处理就能够除掉这些抗营养因子, 同时提高其蛋白质的含量, 提高其利用率。

Marquardt(1989)用蚕豆的实验证明对一些种皮单宁类含量高的豆类饲料, 去皮后其蛋白质的消化率和蛋白质质量提高;以淀粉和离散蛋白颗粒的大小为基础,利用气流分类技术就能够把豆类籽实的各部分分开, 这样不仅可以除去抗营养因子, 还可以提高蛋白质的质量。

3.1.5 微波处理这种方法是通过微波磁场(波长1 ~ 2 nm)的震荡, 即原料中的极性分子(水分子)震荡, 使电磁能转化为热能, 使抗营养因子灭活。

其效果与原料中的水分含量和处理时间有关。

水分低, 则胰蛋白酶抑制因子的残留量高。

一般加热15 min,胰蛋白酶抑制因子的活性可降低90%。

3.1.6 炒烤处理这是一种干热方法, Schmidt(1987)报道, 在190 ℃, 10 ~60 s 即可使大豆中的植物凝集素彻底被破坏, 800 ℃, 90 s 可以使胰蛋白酶抑制因子的活性降低到安全水平以下。

Umapathy等(1998)120 ℃, 15 min 干热豇豆, 结果胰蛋白酶抑制因子、植物凝集素、总单宁含量降低, 而聚合单宁和植酸的含量基本没有变化。

此外, 利用某些抗营养因子溶于水的特性可用水浸泡法将其除去。

如缩合单宁溶于水, 因此将高粱用水浸泡再煮沸可除去70%的单宁。

麦类中的非淀粉多糖也可通过水浸泡法将其部分除去。

将豆类籽实浸泡在水(或盐水、碱水)中煮一定时间(10~ 20 min)晾干后, 蚕豆和豌豆中的胰蛋白酶抑制因子和植物凝集素全部被灭活, 但部分养分也随之丢失,降低了饲料的利用率, 而且费用高, 不适宜批量生产。

3.2 化学方法化学钝化是指在饲料中加入一定量的某种化学物质, 并在一定条件下处理(反应), 使抗营养因子失活或活性降低,达到钝化的目的。

近年来, 人们在用化学方法钝化抗营养因子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

用这种方法来钝化大豆中的抗营养因子主要是破坏其中的二硫键, 改变分子结构, 达到灭活的目的。

张建云等(1999)研究了目前在豆类中常用的钝化剂及其效果。

生大豆用6 %的尿素+10%水在常温下处理20 d 效果较好, 其中的胰蛋白酶抑制因子活性从4 .01×104 TIU/g 降到0.95 ×104 TIU/ g 。

后又改变尿素的浓度和处理时间, 发现5 %的尿素+20 %水处理30 d 效果更好, 胰蛋白酶抑制因子活性降至0 .86 ×10 4TIU/g , 降低78.55 %, 并且脲酶活性由2 .05ΔpH降至0.2ΔpH。

经分析发现, 处理前后氨基酸的含量没有显著变化, 而且豆饼中的残留氨量也不大, 况且钝化豆饼中脲酶的活性已降至0 .2ΔpH, 因此日粮中的氨也不会对畜禽造成危害。

尿素水解生成NH3 和OH -, NH3 和OH -可使胰蛋白酶抑制因子的二硫键断裂, 生成游离巯基, 该巯基与其他基团重新结合为无活性的分子基团, 从而使胰蛋白酶抑制因子失去活性。

此外, 国外这方面的报道也较多, 如亚硫酸钠处理法、半胱氨酸处理法以及H2O2 +CuSO4 处理法等。

但这些方法费用较高, 而且残留物也可能会对动物的生产性能产生影响, 因此目前国内应用较少。

对于黄曲霉毒素的去除, 目前仍以化学方法为主。

100 kg玉米中加入3L 乙醇或95 %~ 99 %的甲醇, 能短期防止黄曲霉毒素的产生。

添加防霉剂, 如丙酸(盐)、双乙酸盐、乙氧喹等都可以防止黄曲霉毒素的产生。

对已污染的饲料, 可用有机溶剂如氯仿、甲醇等进行提取, 还可用氢氧化钠、高锰酸钾等处理。

硫葡萄糖苷的水解产物可用硫酸铜灭活, 其他金属如铁、镍、锌的盐类也能去除硫葡萄糖苷的水解产物。

硫酸亚铁中的亚铁离子则能与游离棉酚结合, 使之失去活性。

Khan等(1998)用1%硫酸亚铁处理菜籽粕显著减轻了肉仔鸡的甲状腺肿, 提高了日增重和饲料效率。

向饲料中添加聚乙烯吡咯化合物、聚乙二醇等物质, 使之与单宁类物质结合, 从而避免单宁与饲料中的蛋白质和动物体内的内源性蛋白质结合,提高饲料利用率。

用化学方法钝化饲料抗营养因子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在实践中应根据饲料原料的情况合理选用。

但某些化学钝化剂有残留, 会对动物体产生毒副作用, 因此在应用时应严格控制用量, 并注意检测其残留量。

3.3 生物学方法3.3.1 酶处理法目前, 酶制剂作为饲料添加剂发展非常迅速。

酶制剂不仅可以补充、保持动物体内的酶活性, 维持动物对酶的需求,提高饲料利用率, 而且还可以灭活和钝化饲料中的抗营养因子。

目前, 饲料中添加的酶制剂有单一酶制剂和复合酶制剂。

植酸酶是应用最广泛的单一酶制剂。

常用植物性饲料中的磷大约有2/3 是以植酸磷的形式存在的, 而单胃动物的消化道中缺乏植酸酶, 不能利用这种有机磷。

Um 等(1998)的研究表明, 在日粮中添加250 IU/kg 植酸酶, 并使日粮中无机磷的添加量由0.26 %降低至0.16 %, 结果提高了鸡的产蛋量、蛋重及饲料报酬, 而且降低了蛋的破壳率。

Sebastia(1996)报道, 日粮中添加植酸酶会增加钙、镁、磷等的沉积量。

而Biehl 和Baker(1991)的研究指出, 添加植酸酶会使铁沉积量降低, 这可能是由于微量元素之间的拮抗作用或是由于铁可能抑制植酸酶的活性。

Um(1998)的研究还表明, 在蛋鸡日粮中, 用小麦+亚油酸+微生物酶制剂可以替代玉米,不仅产蛋量、蛋重差异不显著, 而且添加酶制剂后蛋黄颜色评分也达到玉米的水平。

在猪饲料中添加植酸酶则可以提高猪对钙、磷的利用率和生产性能。

复合酶制剂是由一种或几种酶制剂为主体, 加上其它单一酶制剂混合而成的, 可以同时降解多种需要降解的底物(抗营养因子或营养成分), 能最大限度的提高饲料的营养价值。

由β -葡聚糖酶、果胶酶、阿拉伯木聚糖酶、甘露聚糖酶、纤维素酶组成的NSP 酶就能对多种饲料起作用, 在实践中可以根据原料的不同来选择合适的复合酶。

例如, 大麦(燕麦)-豆粕型饲粮添加以β -葡聚糖酶和果胶酶为主, 辅以纤维素酶和α-半乳糖苷酶的复合酶, 可以提高饲料养分的利用率。

Li 等(1997)报道, 添加β -葡聚糖酶能提高大麦+豆粕日粮的粗蛋白、能量和大部分氨基酸的消化率;也能提高小麦+豆粕日粮的能量消化率, 但对其它物质的消化率无明显改进。

3.3.2 植物育种法通过植物育种, 降低植物性饲料中的抗营养因子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

但由于大多数抗营养因子在植物生长及自我保护中发挥作用, 这就使得育种工作者必须既要考虑降低各种抗营养因子的含量, 又要考虑植物籽实不易受病虫害, 目前这一工作进展不大。

3.3.3 萌发处理从生物学上讲, 植物性饲料类的抗营养因子, 如蛋白酶抑制因子、凝集单宁等的作用在于保护籽实免遭微生物、昆虫、鸟类及其他天敌的破坏。

种子萌发后, 抗营养因子被内源酶破坏。

Tan-Wilson 等(1982)报道, 在萌发的第13 天时,子叶中的Bowman -Birk 胰蛋白酶抑制因子活性降到0。

另有报道植物凝集素在萌发的第4 天活性降低90%。

4 结论抗营养因子的种类很多, 其抗营养作用机理各不相同,而且相同的抗营养因子对不同种的动物、同种动物的不同品种有不同的抗营养作用。

因此, 在实践中我们应根据实际情况, 选用适当的灭活方法, 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在钝化抗营养因子时, 往往是各种不同的方法联合应用, 以消除饲料中不同的抗营养因子。

今后应对饲料中抗营养因子的化学结构、活性特点、作用机理作进一步研究, 以寻找更好的灭活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