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山西省吕梁市汾阳英雄街中学高一物理月考试卷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山西省吕梁市汾阳英雄街中学高一物理月考试卷含解析
一、 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一个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下落速度v 随时间t 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正确的是[ ]
参考答案: D
2. (单选)在刚举行的我校秋季运动会100m 比赛中,测得某运动员7s 末的速度为8.8m/s ,12.5s 末冲过终点时的速度为10.2m/s ,该运动员在全程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 A .8m/s B .9m/s C .10m/s D .10.2m/s
参考答案:
A
3. 若已知物体的速度方向和它所受合力的方向,如图所示,可能的运动轨迹是( )
A .
B .
C .
D .
参考答案:
C
【考点】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
【分析】当物体的速度方向和合力的方向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物体做曲线运动,合力大致指向轨迹凹的一向.
【解答】解:物体做曲线运动时,轨迹夹在速度方向和合力方向之间,合力大致指向轨迹凹的一向.故C 正确,而B 不应该出现向下凹的现象,故A 、B 、D 错误. 故选C .
4. 一个做直线运动的物体,某时刻的速度是10 m/s,那么,这个物体( ) A.在这个时刻之前0.1 s 内的位移一定是1 m B.从这个时刻起1 s 内的位移一定是10 m
C.从这个时刻起10 s 内的位移可能是50 m
D.从这个时刻起做匀速直线运动,则通过100 m 的路程所用时间为10 s 参考答案:
5. (单选)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下列哪个物理量是不变的( ) A .线速度 B .加速度 C .角速度 D .相同时间内的位移
参考答案:
C
二、 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6分
6. 一根弹簧在弹性限度内,对其施加30N 的拉力时,其长为20cm ,对其施20N 压力时,其长为15cm
,则该弹簧自然长度为 cm
,其劲度系数为 N/m。

参考答案:
7. 如图所示,A 、B 的重力分别为5N 和8N,各接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2,则要能从A 下方拉出B 所需的最小水平拉力为________;这时系A 的水平绳中的张力大小为_________。

参考答案:
3.6N ; 1N
8. 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算出小车经过各计数点的瞬时速度如以下表格所示,为了算出加速度,合理的方法是 ( )
A.根据任意两计数点的速度公式a= 算出加速度
B.根据实验数据,画出v-t图象,由图线上任意两点所对应的速度,用公式
a= 算出加速度
C.根据实验数据,画出v-t图象,量出其倾角,由公式a=tanα算出加速度
D.依次算出通过连续两计数点间的加速度,算出平均值作为小车的加速度
参考答案:
B
9. 如图所示,以9.8m/s的水平速度V0抛出的物体,飞行一段时间后垂直地撞在倾角为θ=45°的
斜面上,可知物体完成这段飞行的时间是

g=9.8m/s2)
参考答案:
10. 如图所示,是一运动物体的S-t图象,根据图象完成下表:
时间段t 位移S(m)速度V(m/s)
0—40s
40s—120s
120s—200s 参考答案:
时间段t 位移S(m)速度V(m/s)
0—40s 20 0.5
40s—120s 0 0
120s—200s -20 -0.25
11. 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时处于完全失重状态,在这种环境中无法用天平称量物体的质量。

于是某同学在这种环境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图中O为光滑的小孔)来间接测量物体的质量:给待测物体一个初速度,使它在桌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

设航天器中具有基本测量工具(弹簧秤、秒表、刻度尺)。

(1)物体与桌面间没有摩擦力,原因是;
(2)实验时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
(3)待测质量的表达式为m= 。

参考答案:
(1) 物体对桌面无压力(2) 弹力大小:作圆周的周期和半径(3) m=FT2/4π2R
12. .电磁或电火花打点计时器是一种使用 (填交流或直流)电的计时仪器。

某同学在做“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使用电磁打点计时器得到一条记录纸带,其中电磁打点计时器所用交流电源的工作电压应在 V以下,已知打点计时器的频率为
50HZ,得到的纸带及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其中各计数点间还有4个计时点未标出,则从打A点到打B点的过程所用时间为 s,打B点时的速度为 m/s。

参考答案:
13. (填空)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小车上水平放置一密封的装有水的瓶子,瓶内有一气泡,当小车
突然停止运动时,气泡相对于瓶子向(选填“左”或“右”)运动。

参考答案:

三、简答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11分,共计22分
14. 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中(电源频率为50 Hz)。

(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或不必要的是 ______。

(填选项前的序号) A.长木板的一端必.须垫高,使小车在不挂钩码时能在木板上做匀速运动 B.连接钩码和小车的细线应与/长木板保持平行
C.小车应靠近打点计时器,先接通电源,后释放小车
D. 选择计数点时,必须从纸带上第一个点开始
(2)如图所示是实验中打下-的一段纸带,打计数点2时小车的速度为____m/s,其余计数点1、
3、4、5对应的小车瞬时速度已在坐标纸上标出。

(3)在坐标纸上补全计数点2对/的数据,描点作图,求得小车的加速度为_______m/s2。

参考答案:
(1). AD (2). 0.60 (3). 如图所示(1)此实验要研究小车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所以不需要平衡摩擦力,选项A不必要;连接钩码和小车的细线应与长木板保持平行,选项B有必要;小车应靠近打点计时器,先接通电源,后释放小车,选项C有必要;选择计数点时,应该从点迹较清晰的开始选点,没必要必须从纸带上第一个点开始,选项D不必要;故选AD.
(2)根据图中x1=3.80cm=0.0380m,x3=15.70cm=0.1570m,所以有:;
(3)根据描点作一条过原点的直线,如图所示:
直线的斜率即为小车的加速度,所以加速度为:.
15. 如图所示,置于水平面上的木箱的质量为m=3.8 kg,它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5,在与水平方向成37°角的拉力F的恒力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cos 37°=0.8,sin 37°=0.6,g 取10 m/s2)求拉力F的大小.
参考答案:
10 N
由平衡知识:对木箱水平方向:Fcos θ=f
竖直方向:Fsin θ+F N=mg
且f=μF N
联立代入数据可得:F=10 N
四、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计47分
16. 质点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4s后速度达到20m/s,然后匀速运动了10s,接着经
4s匀减速运动后静止。

求(1)质点在加速运动阶段和减速阶段的加速度有多大?
(2)质点在整个过程的位移是多大?
参考答案:
17. 质量为m=2kgr的小球用长L=0.2m的细绳系住,另一端固定于O点,最初绳拉直且水平,由
静止释放后,小球摆下来,求:
(1)小球到过最低点时球的速度
(2)小球过最低点时绳的拉力大小
(3)为使小球能在竖直面内完成完整的圆周运动,当其过最低点时对小球施加一沿速度方向的瞬间水平外力,求该外力对小球做功至少应为多少?
参考答案:
(1)2m/s 2分
(2)60N 3分
(3)6J 3分
18. 如图所示,公路上一辆汽车正以v1=10m/s的速度匀速行驶,汽车行至A点时,一人为了搭车,从距公路30m的C处由静止开始正对着公路跑去,假设人先做匀加速运动,达到最大速度v2=6m/s时再做匀减速运动,司机见状途中刹车,汽车做匀减速运动,结果车和人同时到达B点停下.已知
X AB=80m,问:汽车在距A多远处开始刹车?刹车后汽车的加速度有多大?
参考答案:
解:人从C到B用时为t,平均速度:===3m/s,
由平均速度公式得:s BC=2t,代入数据解得:t==10s,
这一时间内汽车由A开始先匀速后减速运动,最终停在B点,设车从A经时间t1开始刹车.
汽车的位移:X AB=v1t1+(10﹣t1)×,代入数据解得:t1=6 s,
所以车匀速运动的距离为:x1=v1t1=10×6=60m,
加速度:a=,代入数据解得:a=2.5m/s2;
答:汽车在距A60m处开始刹车,刹车后汽车的加速度为2.5m/s2.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综合运用.
【分析】应用平均速度公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与速度位移公式求出,汽车的位移、加速度,然后答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