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王斯德《世界现代史》
在俄国统治阶级的眼睛里,农民阶级是牲畜, 必须施以恫吓、束缚和监视。用皮条编成的两米 长的皮鞭,成了沙皇统治威严的象征。
世纪之交的俄国农民生活困苦不堪。1861年 获得解放后,农民们被迫为以前给地主耕种的土 地支付捐税。加上人口的增加、高额的地租和频 繁的饥荒,许多农民的生活条件比以前恶化了。
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将社会主义理论变成了现实,开创了国际社会 主义运动的新局面,推动了俄国社会发展;
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打击 了帝国主义统治,鼓舞了世界人民斗争士气;
标志着世界现代史的开端。
课堂探究
不同点
“巴黎公社” 与“十月革命”的不同 点
巴黎公社
十月革命
──列宁
1913年俄国的钢产量只及美国的1/1l,德国 的1/8;石油产量只及美国的27.1%; ……俄国 的人均收入只及美国的l/7,英国的1/5。……
工业产值约占国民经济总产值的42%,但农 业人口占全国人口的80%,经济政治生活中存在 严重的农奴制残余。
1901年,西欧国家向俄国工业和银行 投资 约10亿卢布,控制了俄国工业中最重要的部门。
——人民版教材
3、成熟的无产阶级政党——布尔什维克:
列宁创造性发展马克思主义,创立无产阶级 革命首先在一个落后国家取得胜利的学说;
《四月提纲》明确提出革命的任务、口号和 斗争方式 ;
“七月流血”事件后果断决定武装起义。
假如没有战争,俄国也许几年甚至几十年 内不会发生反对资本家的革命。
——列宁
第19课
(社会主义民主由理论变为现实)
由拉丁文“恺撒”转音而来, 1547年莫斯科大公伊凡四世自称“沙 皇”。遂成为历代俄国君主的称号。
原意为会议,后特指苏联的政权 机构——工农代表会议。十月革命后, 成为全国各级国家机关。
意为多数派。1903年以列宁为 首的马克思主义者在选举中央领导机 构时获多数。此后,布尔什维克成为 马克思主义者的代称。
1917年俄国工人总数为1500万人,约占全 国总人数的10%,但在5%拥有500名以上工人的 大企业中,集中了全国大约54%的工人。这些企 业又大都集中在少数几个大城市中,其中彼得 堡和莫斯科的工人约占全国工人总数的64%。更 重要的是,俄国无产阶级有一个坚强的革命政 党——布尔什维克,她比欧美各国的无产阶级 政党都更成熟。
——陈之骅《苏联演变的历史思考》
链条薄弱革命酿, 一战厮杀风云荡。 二月革命掘沙皇, 四月提纲指方向。 七月流血抛幻想, 城市起义现曙光。
(经过)
彼得格勒工兵武装起义(11月6~8日): “阿芙乐尔”号发出总攻信号; 8日占领冬宫。随后莫斯科等城市响应起义。
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代表大会: 《告工兵农书》宣告全部政权转归苏维埃; 《和平法令》呼吁交战各国停战并退出一战;
领导 自发性、无政党 成熟的布尔什维克
群众基础 孤军奋战
工农联盟
革命措施 没有乘胜追击
坚决镇压反革命
影响 尝试无产阶级专政 建立社会主义政权
从空想到科学: 《共产党宣言》 从理论到现实: 俄国十月革命 从一国到多国: 社会主义阵营成立 从局部受挫到健康发展: 苏东剧变
继续进行帝国主义战争; 血腥镇压7月示威游行。
“一战”期间,俄国有1500万人被强征入伍, 几乎占全国劳动力的一半。前线作战接连失利, 大片领土沦丧,未成年人和妇女被赶进工厂,每 天超强度工作十个小时以上。物价飞涨,……国 家债务从1913年的88亿卢布猛增到1917年的500 亿卢布。截止1917年3月,俄国约有150万人死于 战争,400多万人伤残。……人民渴望和平。但无 论是沙皇,还是二月革命后上台的资产阶级临时 政府,都要把这场绝望的战争打到“最后胜利”。
《土地法令》实现土地国有化, 完成民主革命任务;
选举产生第一届工兵苏维埃政府——人民委 员会,建立起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国 家——苏维埃俄国。
社会主义革命在一个经济政治相对落后的国 家单独取得了胜利; 中心城市起义带动乡村; 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紧密相连,转化迅速;
由设想和平夺权到暴力革命夺取政权。列宁前苏联国徽 前苏联国旗
(背景)
1、矛盾丛生的俄国社会:
20世纪初,俄国进入帝国主义发展阶段,但 经济发展远远落后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
浓厚的农奴制残余和沙皇专制制度,造成人 民生活极端贫困,社会矛盾尖锐。
帝国主义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前夜(它具备 了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最低限度的经济基础和 阶级基础)。
──《人类文明图鉴·战乱中的世界》
革命总是从那些反革命势力比较薄弱的地 方首先开始,首先发展,首先胜利。
——毛泽东
2、“一战”加速了革命形势发展: 专制帝制被推翻,民主革命任务部分完成: 1917年“二月革命”推翻了罗曼诺夫王朝; 俄国出现苏维埃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两个政 权并存的局面。 临时政府的反动统治加剧了社会不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