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必考名著《西游记》简述题20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必考名著《西游记》简述题20道
1 、唐僧分别在哪些地方收了徒弟和马?分别给他们取了什么名?观音所赐的名分别是什么?
五行山救悟空;赐名孙行者;取经结束封为斗战胜;
高老庄收猪八戒;赐名猪悟能;取经结束封为净坛使者;
流沙河收沙和尚;赐名沙悟净;取经结束封为金身罗汉;
鹰愁涧收白龙马;赐名白龙马;取经结束封为八部天龙。
2 、列举师徒四人取经路上经历的磨难,举四个即可。
黑松林遇黄袍老怪;黄风岭遭黄毛貂鼠精暗算;牛魔王之子红孩儿抢走唐僧、;平顶山莲花洞太上老君炼丹童变成妖精。
3 、列举师徒四人所遇的妖怪,四个即可。
白骨精、黄风怪、蝎子精、红孩儿
4 、《西游记》中的人物刻画得各有特点,请各写出一个以沙僧和猪八戒为核心展开的故事情节。
大闹流沙河;高老庄娶亲
5 、唐僧师徒四人中,你最喜欢和最不喜欢的人物是谁?说说理由。
(1 )最喜欢:孙悟空
理由:因为他是一个乐观、聪明、勇敢、顽皮、灵活,热爱自由,除恶务尽,武艺高强,充满了斗争精神的人。
(2 )最不喜欢:猪八戒
理由:因为他好吃懒做,贪吃好色,意志还很弱,一遇到困难就嚷着散伙。
6 、列举两个《西游记》中你喜欢的情节,并说说理由。
(1 )情节:大闹天宫
理由:表现出孙悟空的反抗精神,不屈服。
(2 )情节:真假美猴王
理由:表现出孙悟空对师父的忠心以及一心向佛的信念。
7 、最能体现孙悟空反抗精神的情节是哪个?
大闹天宫
8 、列举唐僧师徒西行路过的国名( 四个即可) 。
乌鸡国、车迟国、女儿国、玉华洲天竺国
9 、小说除塑造唐僧师徒四个形象外,还写到许多神仙,请列兴几个。
如来佛祖、观音菩萨菩、提祖师、太白金星、镇元大仙
10 、悟空、八戒、沙僧使用的兵器分别是:
如意金箍棒、钉耙、禅杖
11 、《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开始取经时意志并不是很坚定,请问他曾经几次返回花果山?都是哪几次?
主要有两次:一是唐僧刚收孙悟空为徒弟时,唐僧埋怨悟空残害生灵,悟空看不惯,逃回花果山,在观音菩萨的帮助下,又重新返回唐僧身边,菩萨赠唐僧紧箍咒;
二是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唐僧埋怨悟空乱杀无辜,一气之下,返回花果山,后唐僧宝象国遇难,猪八戒用激将法将其请出。
12 、《西游记》中白龙马、猪八戒和沙僧在做唐僧之前分别都是做什么的?
西海龙王三太子、天蓬元帅、卷帘大将
13 、《西游记》中,成为唐僧师徒取经路上最大的障碍是哪一家族的刁难?这些刁难分别是什么?
牛魔王家族;
火云洞主红孩儿三昧真火的考验、牛魔王之妻芭蕉扇刁难
14 、《西游记》中,唐僧师徒西天取经一共经历了多少难?其中大徒弟孙悟空的筋斗云一翻是多少里?他会多少般变化?
八十一、十万八千里、七十二
15 、《西游记》中,孙悟空原为东盛神州花果山上的一块仙石,他拜谁为师?他的武器是在哪儿得到的?这个武器原来是做什么用的?经孙悟空变化,名字叫什么?
菩提老祖、东海龙宫、定海神针、二万三千五百斤的如意金箍棒
16 、《西游记》中的唐僧是如来佛的第二个徒弟谁投胎转世的?做了状元谁的儿子?因父亲遇难,自幼出家,法名是什么?
金蝉子,陈光蕊,玄奘
17 、《西游记》中,师徒一行经过千难万险,终于终得正果,请问: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和白龙马分别被如来佛封为什么称号?
唐僧—— 旃檀功德佛;
孙悟空—— 斗战胜佛;
猪八戒—— 净坛使者;
沙僧—— 金身罗汉;
白龙马—— 八部天龙广力菩萨。
18 、你能写出几句出自《西游记》中的经典语句吗?
例如:皇帝轮流坐,明年到我家;人生一世,草木一秋等。
19 、写出几个《西游记》中具有神妙奇幻的想象,紧张曲折的情节?
三打白骨精、智取芭蕉扇等
20 、《西游记》中化作妖精的白骨精先后三次分别变为哪三位人物来哄骗唐僧,但都被孙悟空一一识破?
美女、老妇、老翁(姑娘,老婆婆,老头儿)
【常考简答】
1、谈谈你对这部小说所反映的主题的理解。
讽刺批判社会现实的黑暗,歌颂悟空的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不为强权,乐观顽强的精神,同时也告诉人们必须经历艰难才能最终获得幸福成功。
2、结合相关情节,说说孙悟空的性格特点和作者塑造这一形象的目的。
蔑视皇权,神通广大,敢于造反的英雄形象。
表现作者对反抗传统,反抗权威,蔑视等级制度等反封建、叛逆思想和斗争精神的热情讴歌,向世界人民展示不惧艰险,勇往直前积极乐观的斗争精神和美好品质。
3、结合具体情节说说唐僧的性格特点和这一形象的典型意义。
集封建儒士迂腐和佛教信徒虔诚为一身的高僧,一遇妖魔涕泪交流,见佛就拜,不论真假,为了说明必须经历艰难、坚持不懈才能获得幸福成功。
4、分别简述沙僧、猪八戒的性格特点。
沙僧:忠厚诚恳,任劳任怨,正直无私,一心一意保唐僧西行,谨守佛门戒律;八戒:性情憨直,奸懒谗滑,常怀退缩之心,善奉承诌媚。
5、小说中的玉皇大帝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作者塑造这一形象的目的何在?
昏庸无能,不辨忠愚。
对封建统治者的嘲讽蔑视,对黑暗社会的尖锐讽刺、嘲笑和批判。
6、孙悟空大闹天宫一不求高官厚禄,二不为取玉帝而代之,那么他的愿望是什么?或者说这反映了当时社会劳动人民的何种追求?
反对压迫,追求平等,追求自由、民主。
7、唐僧看不出妖怪的种种变化,除了因为他是肉眼凡胎之外,还有哪些原因是不可忽视的?本性愚钝、忠奸不分,又受了猪八戒的挑唆。
8、唐僧驱逐孙悟空之后,出现了“真假美猴王”一事,为什么会出现两个“美猴王”?
唐僧师徒生了二心,内部不团结而至。
9、“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
”(鲁迅)《西游记》刻画的众多神魔精魅都具有人的情感。
请举例,具体说明这一特点。
①铁扇公主因为与孙悟空有仇,不但不愿借扇,还想加害悟空,可以看出她的重亲情,同时也显示出她胸襟狭隘。
②石猴为众猴觅得水帘洞,被众猴拥戴为“千岁大王”,可以看出众猴的讲信义。
10、读了《西游记》后你感受最深的一点是什么?
①这部小说善于说故事,可读性强;
②善于塑造人物形象,它所塑造的孙悟空、猪八戒等人物使人过目不忘;
③全书充满了天马行空的想象和大胆奇特的夸张。
11、“三打白骨精”的孙悟空,因师父误解而被逐回花果山。
后来是什么原因促使孙悟空离开花果山,重新保护师父唐僧踏上了西天取经的征途?
①虽在花果山但心中一直挂念师父的安危(身回水帘洞,心逐取经僧);
②师父有难(被黄袍老怪捉去),八戒采用激将法向师兄求救(义激孙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