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原料[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玻璃原料
1-1概述
用于制备玻璃配合料的各种物质,统称玻璃原料。
根据它们的用量和作用不同,分为主要原料和辅助原料两类。
主要原料,系指往玻璃中引入各种组成氧化物的原料,如石英砂、石灰石、长石、纯碱、化合物等。
按所引入的氧化物的性质,又分为酸性氧化物原料;碱性氧化性原料;碱土金属和二价金属氧化物原料;多价氧化物原料。
按所引入的氧化物在玻璃结构中的作用,又分为玻璃形成氧化物原料;中间体氧化物原料;网络外体氧化物原料。
辅助原料,是使玻璃获的一些必要的性质和加速熔制过程的原料。
它们的用量少,但他们的作用大,根据作用的不同,分为澄清剂、脱色剂、着色剂、乳浊剂、氧化剂、还原剂、助熔剂等。
1-2主要原料
1-2.1引入酸性氧化物原料
一、二氧化硅
SiO2,分子量:60.06,D:2.4-2.65
二氧化硅失主哟的玻璃形成氧化物,以[SiO4]结构组元形成不规则的连续网络,成为玻璃的骨架。
单纯的SiO2可以在1800℃以上的高温下,熔制形成石英玻璃。
在Na-Ca-Si 玻璃中SiO2能降低BL的膨胀系数,提高BL的热稳定性、化学稳定性、软化温度、硬度、机械强度、粘度和透紫外光性。
但使用量过高需用过高的熔制温度,而且可能导致析晶。
引入SiO2的原料石英砂、硅沙、石英岩。
在玻璃中用量较大,占配合料的60%-70%以上。
1. 石英砂
石英砂又称为硅沙,它的主要成分是SiO2,含量:98.5%-99.5%以上,含有:Ai2O3、TiO、CaO、MgO、Fe2O3、R2O等杂质。
石英砂的颗粒度和颗粒度组成是重的质量指标,颗粒度的大小决定熔化的质量。
过大难融化,并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结石、条纹现象。
细的石英砂熔化速
度快,但过细的沙容易飞扬、结团,使配合料混合不均匀。
在投料过程中,过细的部分及易被燃烧的气体带入蓄热室堵塞筒子砖,降低窑炉的使用寿命,甚至被迫停产,造成巨大的损失,同时使玻璃成分发生变化。
因此要严格控制石英砂的颗粒度组成。
2. 砂岩
砂岩是石英砂在高压下作用,由胶结物胶结而成的矿岩。
根据胶结物的不同,有SiO2胶结的砂岩,粘土胶结的砂岩,石膏胶结的砂岩等。
一般来说,砂岩的硬度高,近于莫氏硬度七级,质量要求是含SiO298.5%以上,含Fe2O3不大于0.2%。
3. 石英岩
石英岩是石英颗粒彼此紧密结合而成,是砂岩的变质岩,石英岩硬度比砂岩高莫氏硬度七级,强度大,使用情况与砂岩一样。
几种SiO2原料的化学组成
二、引入氧化硼的原料
B2O3,分子量:69.62,D:1.84
B2O3是玻璃生成氧化物,它以[BO3]和[BO4]为结构组元,在硼硅酸盐玻璃
中与硅氧四面体共同组成结构网络.能降低玻璃的膨胀系数,提高玻璃的热稳定性、化学稳定性、增加玻璃的折射率、改善玻璃的光泽、提高博得机械强度。
B2O3在高温是能降低玻璃的粘度,在低温时提高玻璃的粘度,所以含B2O3较高的玻璃,成型的温度范围较窄,因之可以提高机械速度。
B2O3还起助熔剂的用,加速玻璃的澄清和降低玻璃的结晶能力。
B2O3常随水蒸气挥发,硼硅酸盐玻璃液表面上因B2O3挥发减少,会产生富含B2O3析晶料皮,当B2O3引入量过高时,由于[BO3]增多,玻璃的膨胀系数反而增加,发生反常现象即—硼反常现象。
B2O3是耐热玻璃、化学仪器玻璃、温度计玻璃、光学玻璃、真空玻璃以及其它特种玻璃的重要组成。
引入的原料,硼酸、硼砂、硼矿物质
1. 硼酸
H3BO3,分子量:61.82,D:1.44,B2O3=56.45%, H2O4=43.55%。
硼酸是白色鳞片状三斜结晶,具有特殊光泽,易溶于水,加热100℃则失去部分水分分解,变为HBO2。
在140℃—160℃时,转变为[H2B4O7],继续加热则完全转变为熔融的B2O3。
在熔制玻璃时。
B2O3的挥发与玻璃的组成和溶制温度、窑炉气氛、配合料的水分、熔制时间有关,一般为自身重量的5—15%,高达15%以上。
在配方设计时,应根据玻璃的组成确定的挥发量,并在计算时予以补正。
2. 硼砂
Na2B4O710H2O,分子量:381.4,D:1.72,B2O3=36.65%,Na2O=16.20%, H2O4=47.15%。
含水硼砂是坚硬的白色菱结晶体,易溶于水,加热膨胀而失去结晶水,最后变为玻璃状。
在熔制时同时引入Na2O和B2O3,B2O3的挥发与硼酸相同。
注意含水的硼砂在储藏中会失去水分发生变化。
无水的硼砂或者煅烧的硼砂是无色的玻璃小状,D:2.37,含B2O369.20%,Na2O 30.8%,在熔制时它的挥发很小。
对硼砂的质量要求:B2O3 35%,Fe2O3 0.01%,
3. 含硼矿物质
硼酸和硼砂价格昂贵,使用天然矿物质经过精选后引入B2O33能降低成本。
我国辽宁、吉林、青海、西藏等省有丰富的硼矿资源。
天然的硼矿主要有:(1)硼镁石2MgO.B2O3.H2O含B2O3 19.07-40.88%,MgO 3.51-44.60%,R2O3 0.18-3.78%
(2)钠硼解石NaCaB5O9.8H2O,含Na2O 7.7%,CaO 13.8%,B2O3 43.8% ,H2O 35.5%,杂质MgO+K2O。
(3)硅钙硼石Ca2B2(SiO4)2(OH)2,含CaO 35%,B2O3 21.80%,SiO2 37.60%,H2O 5.6%。
三、引入氧化铝的原料
Al2O3 分子量101.94,D:3.84。
属于中间体氧化物,当玻璃的Na2O和Al2O3的分子比大于一时,则形成铝氧四面体,并以硅氧四面体组成连续的结构网。
当玻璃的Na2O和Al2O3的分子比小于一时,则形八面体,为网络外体而处于硅氧结构网的空穴中。
Al2O3能降低玻璃结晶倾向,提高玻璃的化学稳定性、热稳定性、机械强度、硬度和折射率,减少玻璃对耐火材料的侵蚀,并有助于氟化物的乳浊。
Al2O3能提高玻璃的粘度。
一般引入1—10%。
在特出玻璃中的引入量可达到20%以上,如微晶玻璃、水表玻璃、高压水银灯玻璃等.
引入Al2O3的原料:长石、粘土、蜡石、氧化铝、氢氧化铝等。
1. 长石
硬度:6—6.5,D:2.4—2.8。
长石是钾长石和钠长石K2O(Na2O).Al2O3.6SiO2,它们的化学组成波动大,常含有Fe2O3。
因此质量要求较高的玻璃一般不用。
长石主要引入:Al2O3 、 SiO2 、 K2O、 Na2O
由于长石能引入碱金属氧化物减少了纯碱的用量,降低生产成本,在一般玻璃中应用甚广。
长石以白色、淡黄色、肉色为佳,常具有明显的结晶解理面。
在1100℃—1200℃之间熔融,含长石的玻璃配合料降低融化。
对长石的质量要求:Al2O3 16%,Fe2O3 0.3%,R2O 12%.
2. 瓷土
瓷土Al2O3.2SiO2.2H2O主要矿物组成是高岭土,一般含Fe2O3杂质较多,D:2.43—2.6,硬度不高,交易粉碎,常呈白色,有事因含有机物而成黑色、褐色、灰色。
其理论成分为Al2O3 39.5%,SiO2 46.5%,H2O 14%,是重要的陶瓷原料,在玻璃中多用于高铝玻璃、乳浊玻璃。
质量要求:Al2O3≥ 30%,Fe2O3≤ 0.4%,其他成分要求稳定。
3. 蜡石
D:2.8—2.9,硬度:1—2.5。
蜡石Al2O3.4SiO2.H2O,是一种水化硅酸铝,主要矿物是叶腊石,含有石英和高岭土。
蜡石的主要理论成分:SiO266.65%,Al2O328.35%,H2O 5%。
质量要求:Al2O3≥25%,SiO2≤70%,H2O≤0.4%,其他成分要求稳定。
多用于制造油玉乳浊玻璃、玻璃纤维。
4. 氧化铝和氢氧化铝
氧化铝Al2O3和Al(OH)3氢氧化铝都是化工产品,一般纯度较高。
氧化铝理论上100% Al2O3,氢氧化铝理论上Al2O365.40%,H2O 34.60%。
价格昂贵一般玻璃不用,只用于光学玻璃、器皿玻璃、仪器玻璃、温度计玻璃等。
氧化铝D:3.5—4.1,熔点:2050。
氢氧化铝D:2.34,加热则失水而成r-Al2O3。
Y-Al2O3活性大,以与其他物料化合,所以采用氢氧化铝不采用氧化铝易熔制。
对氧化铝的要求:Al2O3≥96%,Fe2O3≤0.05%
对氢氧化铝的要求:Al2O3≥60%,Fe2O3≤0.05%。
四、引入P2O5的原料
P2O5是玻璃形成氧化物,它以[PO4]形成磷酸盐玻璃的结构网络。
P2O5能提高玻璃的色散系数和透紫外线的能力,但是降低玻璃的化学稳定性。
单纯的磷酸盐玻璃极易水解。
P2O5用于制光学玻璃和透紫外线玻璃。
引入P2O5的主要原料:磷酸铝、磷酸钠、磷酸二氢铵、磷酸钙、骨灰等。
1-2.2引入碱金属氧化物的原料
一、引入氧化钠的原料
Na2O Na2O分子量:62,D:2.27。
Na2O是玻璃网络外体氧化物,(Na+)居于玻璃结构的空穴。
Na2O能提供游离氧是玻璃结构中的O/Si比值增大,发生断键,因此可以降低玻璃的粘度,是玻璃易于融化,是玻璃的良好的助熔剂。
Na2O增加玻璃的膨胀系数,降低玻璃的化学稳定性和机械强度,降低玻璃的热稳定性,所以不能引入太多,一般不超过18%。
引入Na2O的原料主要纯碱和芒硝,有时也采用一部分氢氧化钠和芒硝。
1.纯碱(碳酸钠)NaCO3
分子量:105.66,轻质D:0.1—1.0,重质D:1.5。
理论上含有Na2O,CO258.53%,41.17%。
在熔制时Na2SO4转入玻璃中,CO2则进入炉气。
纯碱是引入玻璃中Na2O的主要原料,分为结晶纯碱(NaCO3 .10 H2O),煅烧纯碱NaCO3。
纯碱的质量要求:NaCO3 ≥98%,NaCl≤1%,Na2SO4≤0.1%,Fe2O3≤0.1%。
纯碱在熔制过程当中挥发量为本身重量的0.5—3.2%,在配方计算是给于补正。
天然纯碱作为纯碱的代用原料。
天然纯碱我国的内蒙、青海等地均有产区。
它有黄土、氯化钠、硫酸钠和硫酸钙等杂质,含大量的结晶水。
含碳酸钠约37%
2.芒硝
芒硝分为天然的、有水的、无水的多种。
无水芒硝主要成分:Na2SO4,分子量:142.02,D:2.7,理论上含Na2O43.7%,SO256.3%.
无水芒硝在884℃熔融,分解温度较高,在1120—1220℃之间。
但在还原剂的作用下,其分解温度可降低到500—700℃,反应速度相应的加快。
还原剂一般用煤粉,也可以用焦炭粉、锯末等。
为了促使Na2SO4充分分解,应当把还原剂和芒硝预先均匀的混合,然后加于混合料。
还原剂用量,按理论计算是Na2SO4重量的4.22%,由于还原剂在未于Na2SO4反应前的燃烧损失,以及窑炉气氛的不同性质,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实际生产经验为:4—6%,甚至到6.5%以上。
用量不足Na2SO4分解不完全,会产生过量的硝水,对耐火材料的侵蚀较大,并自玻璃制品当中产生白色的芒硝气泡。
用量过多会是玻璃当中的Fe2O3还原为FeS生成的Fe2S3与多硫化钠生成棕色的着色团—硫铁化钠,是玻璃着成棕色。
芒硝的质量要求:Na2SO4 ≥85%,NaCl≤2%,CaSO4≤4%,Fe2O3≤0.3%,H2O ≤5%。
4. 硝酸钠
NaNO3又称硝石,是化工产品,分子量:85,D:2.25,Na2O36.5%。
熔点为318℃,加热到350℃,分解放出氧气。
NaNO3 ==== NaNO2+O2
继续加热,生成的亚硝钠又分解放出氧气和氮气。
NaNO2 ====2Na2O+2N2+3O2
硝酸钠也是澄清剂、脱色剂、氧化剂。
质量要求:NaNO3 ≥98%,Fe2O3≤0.01%,NaCl≤1%。
二、引入氧化钾的原料
K2O 分子量:138.2,D:2.32。
K2O也是网络外体氧化物,他在玻璃中的作用与氧化钠相似。
K+的半径比Na+大,钾玻璃的粘度比钠玻璃的粘度大,能降低玻璃的析晶倾向,增加玻璃的透明度和光泽度。
K2O常用于高级器皿玻璃、微晶玻璃、光学玻璃和技术玻璃。
引入氧化钾的原料:碳酸钾、硝酸钾。
1. 碳酸钾K2CO3
玻璃工业中,采用煅烧法生产碳酸钾,分子量:138.2,理论上含K2O68.2%,CO231.8%,D:2.3,使用前必须测水分,在熔制时,K2O的挥发损失,可达本身重量的12%。
质量要求:K2CO3 ≥96%,Na2O ≤Fe2O30.2%,KCI+K2SO4 ≤3.5%,水不容物≤0.3%,H2O ≤3%。
2. 硝酸钾KNO3
硝酸钾又称钾硝石,火硝,分子量:101.11,理论上含K2O46.6%,D:2.1易溶于水,熔点334℃,继续加热止400℃则分解放出氧气。
4KNO3===2K2O+5O2
硝酸钾是氧化剂、澄清剂、脱色剂。
质量要求:KNO3≥96%,KCI ≤1%,Fe2O3≤0.01%。
三、引入氧化锂的原料
氧化锂Li2O,分子量:29.9,Li2O是网络外体氧化物。
它在玻璃中的作用,比Na2O和特殊。
当O/Si比大是,主要为积聚作用。
Li2O代替Na2O或K2O是玻璃的膨胀系数降低,结晶倾向变小,多量的Li2O又使结晶倾向增加。
在一般玻璃中,引入少量的Li2O(0.1—0.5)可以降低玻璃的熔化温度、粘度,提高窑炉的熔化率,提高玻璃的质量。
引入的原料:主要为碳酸锂、天然锂矿物质。
1. 碳酸锂
LiCO3,分子量:73.9,理论含量:LiCO340.46%,CO259.57%,白色结晶粉末。
2. 锂云母
锂(Li)上一种最轻(比重0.534)的高能金属,外观呈银白色,它具有熔点低(179℃)、沸点高(1317℃)、导热性、热容量大、质软、韧性大、可塑性强等特性。
广泛应用于釉瓷、抗热陶瓷、电子瓷、搪瓷、建材瓷、造纸、化工、微晶玻璃等行业。
特别在日用、卫生瓷、建筑陶瓷及陶瓷熔块中引入锂云母精矿具有降低成本、减少耗能,提高产品质量、具有成品美观、光泽性好、废品率低的特点。
(1)有良好的抗震能力和助熔性能,可降低产品的烧结温度、缩短烧结时间,改善其流动性和粘着力。
(2)能有效提高玻璃、陶瓷制品的强度、延长性、耐蚀性及耐热急变性能。
(3)具有热膨胀系数低(3×10℃),能够降低产品的热膨胀系数,增加产品的光洁度,提高产品档次。
(4)锂云母精矿和锂长石粉深加工后,可直接制成陶瓷制品的釉料,具有明显经济效益。
1-2.3引入碱土金属氧化物和其它二价金属氧化物的原料
一、引入氧化钙的原料
氧化钙CaO,分子量:56.08,D:3.2—3.4.。
CaO是二价的网络外体氧化物,在玻璃中的主要作用是稳定剂,增加玻璃的化学稳定性、机械强度,但是含量过高时,能使玻璃的结晶倾向增大,而且是玻璃发脆。
在一般玻璃中,CaO含量不超过12.5%。
在高温时,能降低玻璃的粘度,促进玻璃的熔化和澄清;但当温度降低时,粘度增加很快,是成型困难,适应于高机速生产,含CaO高的玻璃成型后退火速度要快,否则易于爆裂。
引入氧化钙的原料,主要为:方解石、石灰石、碳酸钙。
1. 方解石
化学成分为Ca[CO3],晶体属三方晶系的碳酸盐矿物。
晶体常为复三方偏三角面体或菱面体与六面体的聚形,集合体多呈粒状、块状、钟乳状、鲕状、纤维状及晶簇状等。
通常为无色、乳白色,含杂质则染成各种颜色,有时具晕色,其中无色透明的晶体称冰洲石,玻璃光泽。
摩氏硬度3,比重2.6-2.9,三组完全菱面体解理,故名方解石,性脆。
遇冷稀盐酸剧烈起泡,放出CO2。
鉴定特征:菱面体完全解理,硬度不大,加稀盐酸剧烈起泡。
方解石是分布最广的矿物之一,是组成石灰岩和大理岩的主要成分。
在石灰岩地区,溶解在溶液中的重碳酸钙在适宜的条件下沉淀出方解石,形成千姿百态的钟乳石、石笋、石幔、石柱等自然景观。
方解石在冶金工业上用做熔剂,在建筑工业方面用来生产水泥、石灰。
冰洲石是制作偏光棱镜的高级材料。
方解石质量要求:CaO≥55%,Fe2O3≤0.1%。
2. 石灰石
石灰石(limestone),属碱性岩石。
其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理论成分含量为:CaO 56%,CO2 44%。
莫氏硬度为3,密度为2.7g/cm3。
石灰岩具有良好的加工性、磨光性和很好的胶结性能,不溶于水,易溶于饱和硫酸,能和强酸发生反应并形成相应的钙盐,同时放出CO2。
石灰石煅烧至900℃以上(一般为1000~1300℃)时分解转化为生石灰(氧化钙CaO),放出CO2。
生石灰遇水潮解,立即形成熟石灰[消石灰,轻氧化钙Ca(OH)2],熟石灰溶于水后可调浆,在空气中易硬化。
3. 碳酸钙
碳酸钙(Calcium Carbonate) 是一种重要的、用途广泛的无机盐。
重质碳酸钙( Heavy Calcium Carbonate) 又称研磨碳酸钙( Ground Calcium Carbonate,简称GCC美国称Kotamite),是用机械方法直接粉碎天然的方解石、石灰石、白垩、贝壳等而制得。
由于它的沉降体积(1.1-1.9mL/g/g)比用化学方法生产的轻质碳酸钙沉降体积(2.4-2.8mL/g) 小,因此被称为重质碳酸钙。
[理化性质] 碳酸钙的化学式为CaCO3,其结晶体主要有复三方偏三面晶类的方解石和斜方晶类的文石,在常温常压下,方解石是稳定型,文石是准稳定型,目前主要以方解石为主。
在常压下,方解石加热到898 ℃、文石加热到825℃,将分解为氧化钙和二氧化碳;碳酸钙与所有的强酸发生反应,生成水和相应的钙盐(如氯化钙CaCl2) ,同时放出二氧化碳;在常温(25℃) 下,碳酸钙在水中的浓度积为8.
7 ×1029 、溶解度为0. 0014 ,碳酸钙水溶液的pH 值为9. 5~10. 2 ,空气饱和碳酸钙水溶液的pH 值为8. 0~8. 6 。
碳酸钙无毒、无臭、无刺激性,通常为白色,相对密度为2. 7~2. 9。
莫氏硬度方解石为3 ,文石为3. 5~4 。
方解石具有三组菱面体完全解理,文石亦具有解理。
重质碳酸钙的沉降体积:1. 2~1.9ml/ g,比表面积为1m2/g 左右;重质碳酸钙由于颗粒大、表面光洁、比表面积小,因此吸油值较低,为48ml/ 100g 左右。
二、引入氧化镁的原料
氧化镁MgO,分子量:40.32。
MgO在钠钙硅玻璃当中是网络外体氧化物。
玻璃中以3.5%以下的MgO代替部分CaO,可以是玻璃的硬化速度变慢,改善玻璃的成型性能。
MgO还能降低结晶倾向和速度,增加玻璃在高温时的粘度,提高玻璃的化学稳定性和机械强度。
引入氧化镁的原料:白云石、菱镁矿、碳酸镁等。
1. 白云石
白云石化学成分为CaMg[CO3]2,晶体属三方晶系的碳酸盐矿物。
白云石的晶体结构与方解石类似,晶形为菱面体,晶面常弯曲成马鞍状,聚片双晶常见,多呈块状、粒状集合体。
纯白云石为白色,因含其他元素和杂质有时呈灰绿、灰黄、粉红等色,玻璃光泽。
三组菱面体解理完全,性脆。
摩氏硬度3.5-4,比重2.8-2.9。
矿物粉末在冷稀盐酸中反应缓慢。
鉴定特征:以硬度稍大,在冷稀盐酸中反应缓慢等特征,可与相似的方解石相区别。
白云石是组成白云岩和白云质灰岩的主要矿物成分。
2. 菱镁矿
菱镁矿三方晶系。
晶体呈菱面体。
常为致密粒状集合体。
主要成分是碳酸镁(MgCO3),化学组成中MgO占47.81%,CO2占52.19%。
矿体常含有铁、锰、钙和硅等氧化物杂质。
菱镁矿加热至640℃左右时,开始分解出CO2,体积发生收缩;加热到700—1000℃时,成为淡黄色或白色松散块状的轻烧镁,它具有很强的粘结性;加热至1400 —1800℃时Mg(CO3)完全分解,生成方镁石,成为坚硬红褐色的重烧镁,它具有很高的耐火度;经电弧炉熔烧到2500-3000度熔凝结成白色或浅褐色块状的电熔镁,它具有更高的耐火度和绝缘性能。
显晶质(粗晶质)天然菱镁矿,属富铁类和低富铁类,主要产地在中国、朝鲜、原独联体、捷克、巴西、西班牙、澳大利亚等;
隐晶质天然菱镁矿,属低铁类,主要产于希腊、土尔其、南斯拉夫等地但资源已近枯竭。
中国辽宁出产的菱镁矿为低富铁显晶质天然菱镁矿,资源巨大,品位高(其中40%的MgO≥46%),开采成本低。
菱镁矿是提炼镁的矿物原料之一,也是制作耐火砖、炼钢炉的炉衬等的耐火材料。
此外还广泛用于建筑、化工、橡胶等工业部门。
菱镁矿还可制造含镁水泥,用于保温、防热、隔音等建筑物上。
在化学工业中作媒染剂、干燥剂、溶解剂、去色剂、中和剂、吸附剂。
在人造纤维、肥料、塑料、化妆品生产中也广泛利用。
菱镁矿的工业价值主要是其中氧化镁具有高的耐火性和粘结性,以及可以提炼金属镁。
因此,广泛应用于冶金、建材、化工、轻工、农牧业等领域,至今仍为提炼金属镁的主要原料。
菱镁矿矿石的矿物组成比较简单,主要矿物为菱镁矿,其重量约占73~97%,脉石矿物主要是滑石、白云石和绿泥石,其次是透闪石、方解石、石英等,其他微量组分有锰、铜、镍、钾、钠、硫、磷等
3. 碳酸镁
分子式:XMgCO3YMg(OH)2ZH20,白色粉末,易吸潮,不溶于水。
主要用于橡胶、塑料、保温材料、颜料、玻璃陶瓷。
搪瓷釉料等工业中作填充剂、补强剂。
三、引入氧化钡的原料
BaO氧化钡,分子量:163.4,D:4.5—4.6。
BaO是二价网络外体氧化物。
它能增加玻璃的折射率、密度、光洁度和化学稳定性;少量的BaO0.5%能加速玻璃的熔化,但是含量过高时,由于产生2BaO+O2=2BaO2的反应,使澄清困难。
含BaO玻璃吸收辐射线的能力较大,但会耐火材料侵蚀较严重。
BaO常用于高级器皿玻璃、化学仪器、光学玻璃、防辐射玻璃等,评官玻璃中也常加入0.5—1%的BaSO4,做助熔剂和澄清剂。
引入氧化钡的原料:硫酸钡、碳酸钡、氢氧化钡等。
1. 硫酸钡
硫酸钡分子式:BaSO4分子量:233.39,无色斜方晶系晶体或白色无定形粉末,相对密度4.50(15),熔点1580,几乎不溶于水、乙醇和酸,溶于热硫酸中,干燥时易结块,600使用碳可还原成硫化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