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学科与美术学科的融合与渗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学科与美术学科的融合与渗透
摘要:跨学科教育是学校课程改革的明智选择,将艺术和数学纳入小学教育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这对学生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但是,目前大多数学
校普遍认识到,学生的身心智力发展相对重要,很容易忽视学生的艺术文化,艺
术潜力与智力之间存在密切联系,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因此,将数学和美术
教育纳入小学教育意味着将艺术形式纳入逻辑思维较强的班级,丰富课堂内容,
使教学多样化,鼓励学生查明、分析、综合和融合知识,超越学科界限。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科;美术学科;融合策略
引言
美术中有很多知识——小学艺术与角度、形状等知识相关另一方面,小学数
学是一门与图表理解分不开的多层次学科,但是对于小学生来说,数学课学习图
表的效果不是很好,很多学生很难很快认识到特点因此,如果小学生在学习艺术
时有一定的数学基础,就会很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在学习数学时,应用艺
术知识可以帮助学生用多种形式的组合来解决问题。
因此,小学美术教师通过探
索小学艺术与数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成为了一个新的发展方向。
一、小学数学教学现状
目前,人教版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存在的问题如下。
首先,教学观念难以做
到与时俱进。
教师作为小学数学教学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其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行为等都将对其产生直接的影响。
但是,由于传统的教育观念,有些数学教
师不能很好地创新自己的教学方法,只能采用传统的方式,甚至要求学生在短期
内来完成教学。
尽管这样的方法在短期内取得了效果,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学
生的逆向心理也会逐渐变得强烈,他们会逐渐地放弃对数学的探究和思考,最后
变成一种解决问题的工具。
因此,师生交往的频度下降,对学生的全面发展会产
生不利影响。
其次,教学方式有待丰富。
在高考的大背景下,部分小学数学老师
依然坚持着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比较单一,无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限制了他们的个性发展,使他们的思维能力变得多样化。
当前,部分小学数学老
师采取了传统的教学方式,课堂上的实践效果并不是很好。
在当前的教育实践中,许多教师都在积极探索如何有效地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
这种片面地使用多
媒体教学资源,既是对多媒体课件的滥用,又不能充分利用现有的先进教育资源,无法实现师生之间的情感传递与交流。
二、小学数学与美术有效融合的策略
(一)紧扣知识关联处,促进教学深度融合
“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和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
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正如数学新课标所强调,教师应在充分尊重学
生主体地位的前提下,采取多样化和生活化的教学方式,紧扣知识关联处,为学
生创设多元学习情境,促进其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为了让美术知识深度融入数
学学科,加强课堂的融合与创新,教师要突破传统数学教育的时空限制,紧扣数
学知识与美术资源的关联处,利用美术资源开展学习活动、丰富学习资源,为学
生自主学习创造条件。
此外,教师还需建立监测、指导、评价和激励机制,适时
交流并进行个性化指导,营造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环境。
例如,在教学五年级下期“长方体的表面积”时,学生带来了不同的长方体。
教师问:“你能最直观地表示出所带来的长方体的表面积吗?试着用你学过的美
术知识来解决这个数学问题。
”学生开始思考并展开探究。
按传统思路,学生一
般都是用实物指给大家看“长方体的表面积就是上、下、左、右、前、后六个面
的面积和”,也有学生会采用拆开长方体的方法。
但是,受材料的影响,这种方
法有一定的局限性——无法拆掉不是纸盒材料的长方体。
在操作、体验、思考、
合作、交流等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找到了许多解决问题的新方法,而且在观
察比较中发现最有价值的方法——“拓印法”。
学生联系三年级上期美术课上拓
印树叶的经验,用墨水涂抹长方体的每个面,然后逐面印在本子上。
有一位学生
只印了三个面,还把相等的边连着印在了一起。
他这样解释原因:“它们的对面
面积都相等,没必要全部印出来;相等的边在计算时就可以只测量一次,这样就
量得快、算得快,很节约时间。
”学科最初的模样、自主学习的初衷、数学思维
的价值,在这位同学的回答里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当然,跨学科背景下的数
学学习,需要学生用多学科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将现实事物的概念、关系、规
律用数学的语言表达出来,感知数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从而发扬实践创新精神、提升自主学习能力。
(二)理论与实践,提高学习效率
数学源于生活,也影响着生活和艺术,两种教学模式的结合具有独特的作用,可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巧妙地运用艺术元素,将抽象的知识内容与实用图形结合起来,从而了解知识的数量,使学生能够
在教学过程中自主地进行人物创作,并利用通过svi学习到的实际内容实践教学
使教师在实践过程中体验数学艺术的有机融合,实践后,学生可以根据学习的内
容自主交流和说话,使学生能够在数学学习中促进个性的发展,形成一定的意义
根据实践教学,教师应充分探索生活中艺术的美,结合数学教材。
除了学生学习
数学之外,还应加强学生的思维和创新意识。
结合生活现实与教材,引导学生在
学习过程中形成正确的数学思维,使学生学会把握图形的本质特征,构建知识结构,通过有效的数学思维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同时,教师应充分利用数学中存
在的艺术美,在紧密集成的数学艺术教学中,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的现实,欣赏生
活的美,欣赏数学的美,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美术学科与数学学科同等整合
初等教育中的艺术与数学同样重要,也就是说,数学课程总是与艺术学科相
结合,而艺术内容则与数学教学的各个方面相结合,这就要求找到适当的教学单元,以便更好地融合
例如,在对称、平移和旋转研究中,学生欣赏、收集和尝试设计图案,努力
发展图案的审美情趣,鼓励学生发现生活的美好,丰富精神生活,保持积极乐观
的态度。
例如,如果一个图表在平移或旋转后获得另一个图表,或者在平移或旋
转后与上一个图表形成一个新图表,则学生可以观察该图表是否对称,从而发现
对称美、使用该图表、进行讨论并将其汇总为小组并执行活动此外,教师还利用
多媒体教学的优势,通过翻译或旋转动画形式的某些图像,使学生能够直观地看
到图像的变化过程,从而发现对称现象,教师展示学生收集的图像并让他们这样
做,在课堂上向每个人展示这些图像,并将这些图像融入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认真表达和补充自己的观点,不仅使学生能够快速学习数学,而且提高学生的审美品味,提高他们的观察和想象能力,促进学生的发展。
结束语
简而言之,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必须不断提高教学能力,从美术和数学一体化的角度优化其哲学和教学方法,利用学科一体化等方法实现真正的教学一体化这将有助于充分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造性能力,使学生能够在艺术学习过程中获得更多的技能,并为今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张莉.小学数学与美术学科整合的意义[J].科普童话,2020(06):26.
[2]郭建万.小学数学与美术的有效融合的几点思考[J].新课程(小
学),2019(09):67.
[3]曾伟根.浅谈美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J].小学教学研
究,2019(11):31-33.
[4]何爱辉.美术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
究,2018(01):134-135.
[5]何爱辉.美术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
究,2018(44):126-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