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诈勒索罪的法条规定有哪些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敲诈勒索罪的法条规定有哪些
在现实社会中,总有⼈凭借对⽅的过错,⽽⼤肆的进⾏要挟,甚⾄以⽀付⾼额的费⽤为代价来要挟对⽅,从⽽容易构成敲诈勒索罪。

⽽我国相关法律中对此罪也作出了相应的规定。

对此,店铺⼩编在下⽂具体介绍我国关于敲诈勒索罪的法条规定。

敲诈勒索罪的法条规定有哪些
《刑法》第⼆百七⼗四条规定:敲诈勒索公私财物,数额较⼤或者多次敲诈勒索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数额巨⼤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数额特别巨⼤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

《最⾼⼈民法院关于敲诈勒索罪数额认定标准问题的规定》2000年5⽉12⽇
(⼀)敲诈勒索公私财产“数额较⼤”,以⼆千元⾄五千元为起点;
(⼆)敲诈勒索公私财物“数额巨⼤”,以三万元⾄⼗万元为起点。

(三)敲诈勒索公私财物“数额特别巨⼤”,以三⼗万元⾄五⼗万元为起点。

各省、⾃治区、直辖市⾼级⼈民法院、⼈民检察院可以根据本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和社会治安状况,在前款规定的数额幅度内,共同研究确定本地区执⾏的具体数额标准,报最⾼⼈民法院、最⾼⼈民检察院批准。

敲诈勒索罪的犯罪构成
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不仅侵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还危及他⼈的⼈⾝权利或者其他权益。

本罪侵犯的对象为公私财物。

2、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表现为⾏为⼈采⽤威胁、要挟、恫吓等⼿段,迫使被害⼈交出财物的⾏为。

威胁,是指以恶⾔相告迫使被害⼈处分财产,即如果不按照⾏为⼈的要求处分财产,就会在将来的某个时间遭受恶害。

威胁内容的种类没有限制,包括对被害⼈及其亲属的⽣命、⾝体⾃由、名誉等进⾏威胁,威胁⾏为只要⾜以使他⼈产⽣恐惧⼼理即可,不要求现实上使被害⼈产⽣了恐惧⼼理。

威胁的结果,是使被害⼈产⽣恐惧⼼理,然后为了保护⾃⼰更⼤的利益⽽处分⾃⼰的数额较⼤的财产,进⽽⾏为⼈取得财产。

被害⼈处分财产,并不限于被害⼈直接交付财产,也可以是因为恐惧⽽默许⾏为⼈取得财产,还可以是与被害⼈有特别关系的第三者基于被害⼈的财产处分意思交付财产。

⾏为⼈敲诈勒索数额较⼩的公私财物的,不以犯罪论处。

敲诈勒索的⾏为只有数额较⼤时,才构成犯罪。

数额巨⼤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是本罪的加重情节,所谓情节严重,主要是指:敲诈勒索罪的惯犯,敲诈勒索罪的连续犯,对他⼈的犯罪事实知情不举并乘机进⾏敲诈勒索的,乘⼈之危进⾏敲诈勒索的,冒充国家⼯作⼈员敲诈勒索的,敲诈勒索公私财物数额巨⼤的,敲诈勒索⼿段特别恶劣造成被害⼈精神失常、⾃杀或其他严重后果等。

3、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为⼀般主体。

凡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且具有刑事责任能⼒的⾃然⼈均能构成本罪。

4、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表现为直接故意,必须具有⾮法强索他⼈财物的⽬的。

如果⾏为⼈不具有这种⽬的,或者索取财物的⽬的并不违法,如债权⼈为讨还久⽋不还的债务⽽使⽤带有⼀定威胁成分的语⾔,催促债务⼈加快偿还等,则不构成敲诈勒索罪。

综合上述,⼩编整理有关敲诈勒索罪的相关内容,在对敲诈勒索罪量刑处罚的时候,必须要充分考虑到实际的犯罪数额,凡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且具有刑事责任能⼒的⾃然⼈均能构成本罪。

如果您对上述问题存在疑问,店铺提供专业法律咨询服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