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精细化工篇.do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精细化工篇.doc
第三章精细化工篇
1、二硫化钼10
2、二甲基酮肟11
3、二甲基硅油11
4、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12
5、二甲苯磺酸钠12
6、对叔丁基苯甲酸13
7、碘化钠13
8、碘化钾14
9、二丙二醇15
10、一缩二丙二醇单甲醚16
11、二丙二醇甲醚醋酸酯16
12、正己烷16
13、正辛醇17
14、正己醇17
15、己二胺18
16、正丙醇18
17、正己醇19
18、正十三醇20
19、正戊醇20
20、硅油21
21、富马酸二甲酯21
22、富马酸22
23、二乙烯基砜22
24、二乙二醇丁醚23
25、二氧化锡23
26、二羟甲基丙酸24
27、甲基羟乙基纤维素24
28、甲基丙烯酰氯25
29、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25
30、甲醇钠26
31、己二酸26
32、己二酸二酰肼27
33、磺基水杨酸27
34、磺胺嘧啶28
35、环戊烯28
36、环戊胺29
37、环己醇29
38、环己胺30
39、甘露醇31
40、甘氨酸又称:氨基乙酸、氨基醋酸、乙氨酸31
41、联苯32
42、壳聚糖33
43、均苯四甲酸二酐34
44、聚乙烯蜡34
45、聚乙烯吡咯烷酮35
46、聚维酮碘35
47、聚己内酯36
48、聚丙二醇36
49、焦碳酸二乙酯37
50、间苯二芬37
51、甲壳素38
52、甲基乙烯酮39
53、甲基纤维素40
54、柠檬酸铁40
55、吗啉41
56、马来酸41
57、氯化亚锡42
58、硫化锌43
59、硫代二甘酸43
60、磷酸三乙酯44
61、磷酸三丁酯44
62、邻二氯苯45
63、邻苯二甲酸二乙酯46
64、邻苯二甲酸二甲酯47
65、三氟甲磺酸47
66、三氟醋酸48
67、三醋酸甘油酯48
68、三苯基氯硅烷49
69、三苯基硅烷49
70、乳糖49
71、鞣花酸50
72、茄尼醇50
73、羟乙基纤维素51
74、硼氢化钠52
75、三异丙基氯硅烷52
76、三乙烯二胺53
77、三乙基氯硅烷53
78、三乙基硅烷54
79、三聚甲醛54
80、三甲基溴硅烷55
81、三甲基氯硅烷55
82、三甲基碘硅烷56
83、三氯乙酸56
84、三氯乙醇57
85、三氟甲磺酸酐57
86、碳酸二苯酯58
87、四氢吡咯58
88、水杨酸苯酯59
89、水合肼59
90、水杨醛60
91、叔丁基二甲基氯硅烷61
92、叔丁基二苯基氯硅烷61
93、叔丁醇钠61
94、叔丁醇钾62
95、叔丁醇62
96、叔丁胺63
97、吲哚64
98、异戊醇64
99、异佛尔酮二胺65 100、异佛尔酮65
101、异丁酸66
102、异丁醛66
103、异丙醇胺67
104、乙酰氯68
105、乙酰丙酮68
106、乙二胺69
107、乙酰苯胺70
108、乙烯砜70
109、乙炔黑71
110、乙醛酸71
111、乙基纤维素72
112、月桂酸73
113、原乙酸三乙酯73 114、原乙酸三甲酯74 115、原甲酸三甲酯74 116、原甲酸三乙酯75 117、巴豆酸甲酯75
118、芥酸酰胺76
119、原丁酸三乙酯77 120、原丁酸三甲酯77 121、原丙酸三乙酯77 122、油酸酰胺78
123、油醇78
124、吲哚乙酸79
125、吲哚丁酸80
126、胡椒基丁醚80
127、植酸81
128、正戊酸82
129、正十二硫醇82
130、正丁酸83
131、正丁醛84
132、多乙烯多胺85
133、对硝基苯酚85
134、对甲基苯甲醛86 135、对碘甲苯86 136、对苯醌二肟87
137、丁香酸88
138、丁香醛88
139、丁烯酮88
140、丁二酸酐89
141、碘苯90
142、氮酮90
143、丙烯酰胺91
144、吡啶92
145、大茴香醛93
146、大茴香醇94
147、丙二酸94
148、丙酸酐95
149、草酰氯95
150、丙烯酰氯96
151、醋酸正丙酯96
152、醋酸异丁酯97
153、醋酸洗必泰97
154、丙烯酸叔丁酯98 155、丙二腈98
156、丙二醇99
157、丙二醇甲醚醋酸酯100 158、苯酐100
159、苯扎溴铵101
160、苯氧乙醇101
161、苯乙酮102
162、苯扎氯铵102
163、苯甲醇103
164、苯甲酰氯103
165、苯妥英钠104
166、胞嘧啶105
167、氨基甲酸乙酯105 167、氨基甲酸甲酯106 168、阿斯巴甜107
169、S-甲基异硫脲硫酸盐107 170、N-甲基吗啉108
171、N-乙基吗啉108
172、N-溴代琥珀酰亚胺109 173、N-氯代琥珀酰亚胺109
174、N-羟甲基丙烯酰胺110
175、N-甲基吡咯烷酮110
176、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111 177、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111
178、5-硝基糠醛112
179、2,4,6-三(二甲氨基甲基)苯酚113 180、DL-苹果酸113
181、B(2)-巯基乙醇114
182、B-环糊精115
183、4-氨基吡啶115
184、2,2-联吡啶116
185、4,4-联吡啶116
186、3-氨基吡啶117
187、3-羟基吡啶117
188、1,3-丁二醇118
189、丙二醇118
190、1,3-戊二醇119
191、1,2-环己二胺119 192、1,3-二氧戊环120 193、1,4-丁烯二醇120 194、1,4-二氧六环121 195、1,6-已二醇121
196、18-冠醚-6 122
197、2,2-二甲基琥珀酸酐123 198、二氯甲烷123
199、醋酸丁酯123
200、双酚A 124
201、苯酐124
202、环氧氯丙烷125 203、顺酐125
204、AES 125
205、胡椒基丁醚126 206、二辛酯126
207、四氢呋喃127
208、甲烷磺酰氯127 209、环氧氯丙烷128 210、N,N-二甲基乙醇胺128 211、甲基叔丁基醚128 212、四氢呋喃129
213、二甲基亚砜129 214、邻甲酚130
215、间甲酚130
216、对甲酚131
217、间苯二酚131
218、对苯二酚131
219、叔丁胺132
220、吗啉132
221、N-甲基吗啉133
222、三乙胺133
223、二乙胺133
224、乙二胺134
225、一乙醇胺134
226、二乙醇胺135
227、三乙醇胺135
228、二乙烯三胺135
229、三乙烯四胺136
230、三乙烯二胺136
231、多乙烯多胺137
232、N-氨乙基哌嗪137 233、PTMG 137 234、IPDI 138
235、1,6-己二醇138
236、哌嗪138
237、N-甲基哌嗪139
238、己二胺139
239、环己胺140
240、巯基乙酸140
241、乙硫醇140
242、环丁砜141
243、正十二硫醇142
244、叔十二硫醇142
245、DAP单体143
246、N-甲基吡咯烷酮143 247、α-吡咯烷酮 144 248、异丙醚144
249、γ-丁内酯145
250、吡啶145
251、六氢吡啶146
252、3-甲基吡啶146
253、3-氰基吡啶146
254、2,4,6-三甲基吡啶 147 255、丁二酸酐147
256、乙二胺四乙酸148 257、EDTA二钠盐148 258、EDTA四钠149
259、β-羟乙基乙二胺149 260、N,N-二乙基羟胺150 261、甲基丙烯酸羟乙酯150
262、甲基丙烯酸羟丙酯151 263、甲基丙烯酸十四酯151 264、丙烯酸叔丁酯152 265、甲基丙烯酸月桂酯152 266、邻乙氧基苯甲酰氯152 267、三苯基磷153
268、咪唑153
269、丙酸酐153
270、甲基磺酰氯154
271、乙二醛154
272、戊二醛155
273、聚乙烯基吡咯烷酮156 274、甲基丙烯酸环氧丙酯156 275、DMF 157
276、油酸酰胺158
277、四氢吡咯158
278、邻氨基苯甲酸159 279、山梨醇159
280、甘露醇160
281、BHT 161
282、三氟乙酸161
283、辛酸亚锡162
284、MDI 162
285、TDI 163
286、叔辛胺163
287、甲酰胺164
288、苯骈三氮唑165
289、邻氯苯甲醛166
290、乙萘酚166
291、甲萘酚167
292、三正丁胺167
293、正丁胺168
294、乙酰氯169
295、丁酰氯169
296、戊酰氯170
297、草酰氯170
298、联苯171
299、庚酰氯171
300、D-酒石酸172
301、喹啉172
302、8-羟基喹啉173
303、间苯二甲酸173
304、DMT 174
305、1,4-萘醌175
306、丙二酸二乙酯175 307、丙二酸二甲酯176 308、多聚甲醛176
309、正辛酸177
310、癸酸178
311、癸二酸178
312、二甲基硅油179
313、含氢硅油179
314、D4 179
315、三甲基氯硅烷180 316、白碳黑180
317、2-氨基吡啶181
318、2-戊酮181
319、邻苯二胺182
320、间苯二胺182
321、缩二脲183
322、乙酰乙酸乙酯183 323、乙酰乙酸甲酯184 324、醋酸异丙烯酯185 325、原甲酸三甲酯185 326、氯甲酸甲酯186 327、氯甲酸乙酯186
328、二甲基酮肟187
329、对硝基苯酚187
330、邻硝基苯酚188
331、1,4-二氧六环189 332、硫酸二乙酯189
333、硫酸羟胺190
334、异丙胺190
335、二正丁胺191
336、苯磺酰氯192
337、碳酸二甲酯192
338、碳酸二乙酯193
339、硼氢化钠194
340、硼氢化钾194
341、邻苯二甲酸二甲酯195 342、邻苯二甲酸二乙酯195 343、邻苯二甲酸二丁酯196 344、异佛尔酮196
345、MIBK 197
346、二乙二醇二甲醚198 347、愈创木酚198
348、水杨酸199
349、水杨酸钠199
350、水杨酸甲酯200
351、水杨酸苯酯201
352、水杨酰胺201
353、阿司匹林202
354、氯化亚砜202
355、十溴联苯醚203
356、间苯三酚203
357、L-半胱氨酸盐酸盐204 358、糠醛204
359、糠醇205
360、正庚醇206
361、正戊醇206
362、2,3-二溴-1,4-丁烯二醇207 363、胸腺嘧啶207 364、丙烯酸甲酯208
365、丙烯酸乙酯208
366、丙烯酸羟丙酯209
367、偶氮二异丁腈210
368、NP-9 210
369、油酸乙酯210
370、乌洛托品211
371、聚乙烯醇212
372、蓖麻油212
373、A-171硅烷偶联剂213 374、DOA 213
375、TOTM 214
376、环氧大豆油214
377、乙酰丙酮215
378、正戊酸215
379、香柠檬油216
380、硼酸三甲酯216
381、醋酸乙酯216
382、三丁基氯化锡217
383、硫脲218
384、二氧化硫脲218
385、对甲基苯磺酸219
386、环己酮219
387、山梨酸钾220
388、偏苯三酸酐221
389、磷酸三丁酯221
390、邻甲苯胺222
391、聚乙二醇222
392、鞣酸223
393、单宁酸223
394、没食子酸丙酯224 395、焦性没食子酸225 396、苯肼225
397、丙炔醇226
398、对氯苯甲醛227 399、二丙酮醇227
400、氯仿228
401、百里酚酞228
402、丙烯酸丁酯229 403、丙烯酸羟乙酯230 404、丙烯酸异辛酯230 405、甲基丙烯酸异辛酯231 406、新戊二醇231
407、油酸甲酯232
408、油酸丁酯232
409、DIOP 233
410、DINP 233
411、DOS 233
412、聚丙烯酸钠234 413、薄荷脑235
414、聚丙烯酰胺236 415、OP,NP 236
416、原甲酸三乙酯237 418、棕榈油237
419、氢化植物油238 420、天那水238
421、13X分子筛238 422、活性氧化铝239
423、分子筛活化粉239
424、甲基丙烯酸十八酯239
1、二硫化钼
英文:Molybdenum disulf
分子式:MoS2
分子量:160.07
类别:无机盐
物化性质:黑灰色稍带银灰色光泽的粉末。
密度4.8g/cm3。
熔点1185℃。
升华450℃。
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良好。
空气中400℃左右开始逐渐氧化,氧化物为三氧化钼。
能被王水、浓硫酸、沸腾浓盐酸、
纯氧、氟和氯侵蚀,在其他酸、碱、溶剂、石油和合成润滑剂中不溶解。
用途:主要用作固体润滑材料。
对高温、低温、高负荷、高转速、有化学腐蚀及超真空条件下的设备,有优良的润滑作用。
添加在润滑油、润滑脂、聚四氟乙烯、尼龙、石蜡、硬脂酸中可提高润滑和减摩性,能延长润滑周期、降低成本、改善工作条件。
另外,也可用作有色金属的脱模剂和锻模润滑剂。
2、二甲基酮肟
又称:丙酮肟(Acetone oxime);2-丙酮肟(2-Propanone, oxime;acetone, oxime)
英文:Dimethyl ketoxime;Acetoxime
分子式: C3H7NO
分子量: 73.09
物化性质:白色针状结晶。
熔点61℃,沸点136℃,134.8℃(97.1kPa),61℃(2.67kPa),相对密度0.9113(62/4℃)折光率1.4156。
易溶于水;乙醇;乙醚及丙酮,能溶于酸碱,在稀酸中易水解。
在空气中挥发得很快。
生产方法:由丙酮与盐酸羟胺反应得到。
将盐酸羟胺溶液慢慢滴加于丙酮中,反应温度控制在40-50℃。
将肟化好的反应液用40%氢
氧化钠中和至碱性为止(pH7-8),冷却过滤,将滤出的粗品加入沸石,常压蒸馏,冷却得结晶成品。
用途:该品用于有机合成。
作为分析试剂。
用于测定钴。
3、二甲基硅油
英文:Dimethylsilicone fluid
又称:甲基硅油
分子结构:分子主链由硅氧原子组成,与硅相连的侧基为甲基。
物化性质:无色透明液体。
25℃下的黏度范围为10~200 000mm2/s。
相对密度d4200.93~0.975。
折射率n D201.390~1.410。
其粘度随分子中硅氧链节数n值的增大而增高,从极易流动的液体,直至稠厚的半固体。
具有优异的电绝缘性和耐热性。
闪点高,凝固点低,可在-50~200℃下长期使用。
粘温系数小,压缩率大,表面张力小,憎水防潮性好,比热容和导热系数小。
耐化学药品性强,对金属不腐蚀,具生理惰性。
生产方法:可由二甲基环硅氧烷在催化剂存在下与六甲基二硅氧烷进行调聚反应来制取。
用途:塑料和橡胶的成型加工以及食品生产中用作长效脱模剂。
还可用作多种材料间的高低温润滑剂。
制造内润滑塑料的添加剂。
用二甲基硅油处理过的玻璃、陶瓷、金属、水泥等制品不仅憎水,而且抗蚀、防霉、表面光滑。
化学、制药、食品等部门广泛用作热载体和高效消泡剂。
精密机械和仪器仪表中用作防震阻尼材料。
电器和电子工业用作耐高温介电液体。
还广泛用作汽车、家具、地板从皮革的抛光剂,泵、制动器、汽缸等的液压油。
4、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
英文:Ethylene glycol dimethacrylate
又称:交联剂G,
结构式:CH2=C(CH3)COOCH2CH2OOC(CH3)C=CH2,或C9H14O4
分子量:198.22
物化性质:无色透明液体,相对密度(20℃/4℃)1.054,凝固点-
40 ℃,沸点97℃,比重(d204)1.048-1.054,折光率(n20D)1.4554,粘度(20℃)3.20厘泊,冰点-40℃,沸点97℃/4mmHg,闪点(开杯)118℃。
易燃,无毒,易聚合。
贮存方法:置于阴凉、通风的库房内,远离火种、热源。
用途:该品为一种交联剂,用以制取树脂、涂料和粘合剂等。
该品还可用于塑料溶胶、橡胶改性剂、皮革处理剂、纸处理材料、离子交换树脂、光学材料和牙科材料等。
5、二甲苯磺酸钠
英文:Sodium xylene sulfonate
分子式:C8H9NaO3S
分子量:208.21
CAS号:1300-72-7
产品标准:符合Q/320507OGP04-2004
技术指标: 1、固体一级:外观为白色粉末状结晶,纯度≥93.00%,无机盐(硫酸盐≤3.00%,水分≤4.00%。
2、液体一级:外观为无色透明液体,纯度≥40.00%,无机盐(硫酸盐)≤1.5%。
物化性质:熔点27°C。
沸点157°C。
水溶性>=10 g/100 mol at 20°C。
用途:本品广泛用于日用洗涤用品的制造,是一种新型高效的低毒性洗涤用品增溶调理剂,使用该产品的洗涤用品与使用传统增溶剂的产品相比,其不同点是使用二甲苯磺酸钠的产品具有手感好、刺激性低、产品品质纯度高的特点。
因此该产品越来越引起业内有识之士的关注和青睐。
生产方法:暂无
包装:1、固体一级:双层包装,内层为聚乙烯薄膜袋,外层为25kg纸板桶;
2、液体一级:200kg钢塑桶。
6、对叔丁基苯甲酸
英文:Methyl 4-tert-butylbenzoate
缩写:PTBBA
分子式:C9H14O2
分子量: 178.25
CAS号: 98-73-7
物化性质:固体,密度0.995。
沸点122-124°C (9 mmHg)。
折射率1.509-1.511。
熔点:165-167 °C;松散比重为0.531kg/升,14 at 20 °C;蒸汽压<0.01 hap;水中溶解度为0.006g/100ml水at 20 °C;有机物中溶解度为甲苯 9.0%。
生产方法:由甲苯烷基化得对叔丁基甲苯,原料消耗定额:甲苯610kg/t,异丁烯370kg/t。
用途:金属加工切削液中抗氧化剂,树脂涂料中作防锈剂,及润滑油的生产。
包装:25公斤衬塑编织袋
7、碘化钠
英文:Sodium iodide
分子式:NaI
分子量:149.89
CAS号:7681-82-5
分类:无机盐
物化性质:无色立方晶体或白色结晶性粉末。
无臭、味咸苦。
相对密度3.667(25℃)。
熔点661℃。
沸点1304℃。
易溶于水,溶于甲醇、乙醇、丙酮、甘油、液氨和液体二氧化硫。
水溶液呈微碱性。
当温度低于65.6℃,在水溶液中形成含有水分子数目不定的各种水合物。
在室温下,由溶液析出二水合碘化钠;在-13.5~31.5℃时,可析出五水合碘化钠。
具有还原性,可被一般氧化剂氧化而游离出碘。
具潮解性,在湿空气中吸收水分而结块。
与空气接触,能使碘游离析出,渐呈棕色。
生产方法:
1、由10%浓度的烧碱加热,在搅拌下分批加入定量碘,当反应液为棕色,pH=6~7,并有碘酸钠的白色结晶析出时,将反应液降温
至30℃以下,加入铁屑使碘酸钠还原成碘化钠,再用10%烧碱调节pH=8,经冷却,静置过滤,浓缩结晶,趁热过滤,干燥制得。
2、亦可用碳酸氢钠溶液与八碘化三铁进行反应制得。
用途:用于制造无机碘化物和有机碘化物的原料。
也可用作照相胶片感光剂,碘的助溶剂。
医药上用作祛痰剂和利尿剂。
包装储运:用黑棕色磨口玻璃瓶包装,瓶口用蜡密封,每瓶净重0.5kg或1kg。
木箱集装运输,每箱内装10瓶。
应在暗室或红光下包装。
应贮存在阴凉、避光、干燥的库房内。
瓶口必须密封,注意防潮。
运输过程中要防雨淋和日光照射。
装卸时要小心轻放,严禁震动、撞击,防止瓶破。
失火时,可用水、砂土和各种灭火器扑救。
消耗定额铁屑还原法
8、碘化钾
英文:Potassium iodide
分子式:KI
分子量:166.01
CAS号:2139-71-8
类别:无机盐
物化性质:白色立方晶体或粉末。
密度3.13。
熔点723℃。
沸点1330℃。
溶于水、乙醇、丙酮和甘油,水溶性1.43 kg/L。
水溶液遇光变黄,并析出游离碘。
溶解时吸热,水溶液呈中性或微酸性。
在湿空气中易潮解。
生产方法:
1、可由碳酸钾与氢碘酸或碘化亚铁溶液作用而得。
2、将碘与氢氧化钾作用,用甲酸或木炭还原碘酸盐即可。
3、碘与碳酸钾及水合阱作用,经精制、干燥、研磨得。
用途:用于制备碘化物和染料的原料,也是某些难溶金属碘化物的助溶剂。
医药上用作利尿剂、甲状腺肿防止剂和甲状腺机能亢进手术前用药物,也用于制备具有止痛活血作用的风湿骨痛药。
感光材料工业用作感光乳化剂,彩色照片媒染剂。
化学分析中用作氧化还原剂,以及配制成碘标准溶液。
另外,与溴化银生成碘化银,用于加速云雾
凝聚人工降雨。
9、二丙二醇
又称:二(2-羟丙基)醚;缩水二丙二醇
中文名称:一缩二丙二醇;
英文名称:Dipropylene glycol
分子式:C6H14O3或CH3CHOHCH2OCH2CHOHCH3
分子质量:134.17
CAS:110-98-5
物化性质:无色而微粘的液体。
相对密度1.0224(20/20℃),沸点231.8℃,折射率1.439(25℃),闪点137℃。
能溶于水和甲苯等。
性状描述:无色微粘液体。
沸点233℃,相对密度1.0252(20/20℃),折光率1.439(25℃),溶于水和甲苯。
生产方法:由1,2-环氧丙烷在85%硫酸存在下与丙二醇作用而制得。
也是1,2-环氧丙烷水合制丙二醇时的副产品。
将1,2-丙二醇与环氧丙烷在85%的硫酸作用下进行缩合反应。
反应液用氢氧化钠溶液中和,经过滤,减压蒸馏,再在常压下精馏,收集229-233℃馏分即得一缩二丙二醇。
原料消耗定额:丙二醇1300kg/t;环氧丙烷1500kg/t;硫酸(98%)100kg/t;烧碱(95%)100kg/t 用途:主要用作乙酸纤维素;硝酸纤维素;虫胶清漆;蓖麻油的溶剂。
与酸酐作用生成酯。
与烷基硫酸酯和卤代烃作用生成醚。
主要用作硝酸纤维素,虫胶,乙酸纤维素等的溶剂;也可用于制增塑剂,熏蒸剂,合成洗涤剂等。
包装:215公斤/桶
10、一缩二丙二醇单甲醚
英文;Di (propylene glycol) methyl ether; Dipropylene glycol monomethyl ether
分子式:C7H16O3
分子量:148.20
CAS号:34590-94-8
物化性质:无色透明粘稠液体。
熔点-80℃,沸点187.2℃。
相对密度0.9608(20/20℃)。
与水和多种有机溶剂混溶。
生产方法:由1,2-环氧丙烷水合生成一缩二丙二醇,再与甲醇反应而得。
另一种方法是将1,2-环氧丙烷在BF3催化下与甲醇反应,调整甲醇配比,先水解成一缩二丙二醇,再进一步反应生成本品。
用途:涂料、染料的溶剂,也是刹车油组分。
11、二丙二醇甲醚醋酸酯
英文; Dipropylene glycol methyl ether acetate; Di (propylene glycol) methyl ether acetate 英文缩写:DPMA
分子式:C9H18O
分子量:190.24
CAS号:88917-22-0
物化性质:无色、透明、低毒、有轻微醚类气味的可燃液体。
密度0.97。
沸点200°C。
折射率1.417。
闪点186°F。
它的粘度低,溶解力强,适中的蒸发速率和良好的偶联能力。
对大多数的树脂如:丙烯酸树脂,环氧树脂,醇酸树脂和聚酯树脂等有良好的溶解性能。
用途:溶剂基型涂料和丝网印刷油墨。
生产方法:暂无
12、正己烷
英文; N-Hexane
结构式:CH3 (CH2)2CH3
分子量:86.17
物化性质:无色透明易挥发液体。
相对密度(20 ℃/4℃)0.659,凝固点-951. 3.℃沸点68.70 ℃,闪点(开口)-22℃,燃点260 ℃,折射率1.37506,粘度(25℃)0.307mPas,溶解度参数δ=7.2。
易溶于乙醚、丙酮、氯仿、可溶于乙醇(50/100g乙醇)。
难溶于水,15.5℃ 100g水溶解0.0138g。
易燃,蒸汽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爆炸极限1.2%-6.9%(vole)。
低毒,接触皮肤和眼睛会引起炎症。
吸入蒸汽可刺激上呼吸道粘膜。
吸入高浓度可麻醉神经,引起中毒,严重时会造成麻痹:甚至瘫痪。
空气中最高容许浓度0.05%。
具
有快干低毒特点
用途:用作溶剂和稀释剂,可在聚乙烯、聚丙烯生产工艺中用作催化剂的溶剂,而且还是优质的植物油抽提溶剂、橡胶溶剂。
储存:贮存于阴凉、通风、温度不超过30℃的库房内,防火、防热、防晒。
生产方法:可由石油馏分中分出。
相近产品:石油醚。
13、正辛醇
英文:N-Octane
分子式:CH3 (CH6)2CH2OH
分子量:130.22
物化性质:无色有刺激性芳香味的液体。
熔点-17~-16℃。
沸点194-195℃。
密度0.827g/cm3(20℃)。
折射率1.430。
在水中溶解度为0.059g/l00ml水(25℃)。
溶于醇、醚和氯仿。
可燃,遇明火、高热、强氧化剂有发生火灾的危险。
用途:塑料工业用于制造聚氯乙烯软制品的增塑剂、苯二甲酸二辛酯。
化工生产中用作萃取剂。
有机工业用于则取稳定剂、润滑剂、防冻陈刑、消泡剂等。
香料工业用作合成香料的中间体。
日化工业用于制造化妆品。
分析化学中用作化学试剂。
生产方法:暂无
14、正己醇
又称:1-己醇;己醇;1-已醇;正六醇;正已醇
英文:N-Hexyls
分子式:C6H14O
分子量:102.18
CAS号:25917-35-5
物化性质:无色液体。
熔点-46.7℃(-51.6℃),沸点158℃,相对密度0.8136(20/4℃),折光率1.4178,闪点60℃。
溶于乙醇;乙醚;丙酮;苯和氯仿,不溶于水。
生产方法: 工业上一般由乙酸还原而得。
实验室制备可由溴丁烷与
镁屑反应得到丁基溴化镁,再与环氧乙烷反应得到乙醇。
用途:用作溶剂和分析试剂,也用于医药工业制取防腐剂和安眠药。
该品是我国GB2760-86规定为允许使用的食用香料,主要用于配制椰子和浆果类香精。
15、己二胺
又称:1,6-己二胺;1,6-二氨基己烷;己撑二胺
英文:Hexylenediamime
分子式:C6H16N2; H2NCH2 (CH2)4CH2NH2
分子量:116.21
CAS号:124-09-4
物化性质:具有氨味的无色片状结晶;蒸汽压2.00kPa/90℃;闪点81℃;熔点42℃;沸点205℃;溶解性:易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密度:相对密度(水=1)0.85;稳定性:稳定;危险标记 20(碱性腐蚀品)。
主要用途:用于有机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聚合,也作环氧树脂固化剂、化学试剂。
生产方法:已二胺生产最初采用糠醛为原料,目前生产己二胺的工业方法较多,根据所用原料的不同有己二酸法;丁二烯法;丙烯腈法;己二醇法和己内酰胺法。
其中己二酸法;丁二烯法和丙烯腈二聚法是经过中间物己二腈加氢生成己二胺,目前,几乎所有大规模生产己二胺的方法都是己二腈催化加氢法。
16、正丙醇
又称;丙醇;1-丙醇
英文:Propel alcohol
分子式:C3H8O
分子量:60.09
分类:有正丙醇和异丙醇两种异构体
正丙醇结构简式:CH3CH2CH2OH。
物化性质:无色透明液体,有乙醇的气味。
熔点-127℃,沸点97.19℃,密度(20/4℃)0.8036g/cm3。
其蒸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和物,爆炸极限2.5~8.7%(体积)。
用途:主要用作溶剂。
在许多情况下可代替沸点较低的乙醇。
丙醇也直接用作溶剂或合成乙酸丙酯,用于涂料溶剂、印刷油墨、化妆品等,用于生产医药、农药的中间体正丙胺,用于生产饲料添加剂、合成香料等。
生产方法:由乙烯经羰基合成丙醛、再经还原得正丙醇,也可以从低级烷烃的氧化中分离出来。
具体方法如下:
1、从异丙醇副产物中回收法丙烯直接水合制异丙醇时,副产正丙醇,从中回收制正丙醇。
2、环氧丙烷加氢法。
3、丙醛加氢法:由丙醛、丙烯醛加氢制正丙醇和烯丙醇。
4、烯丙醇加氢法。
5、甲醇法。
6、乙烯羰基
7、合成法。
用途:丙醇在医药工业中用于生产丙磺舒、丙戊酸钠、红霉素、癫健安、粘合止血剂BCA、丙硫硫胺、2,5-吡啶二甲酸二丙酯等;相丙醇合成的各种酯,用于食品添加剂、增塑剂、香料等许多方面;正丙醇的衍生物,特别是二正丙胺在医药、农药生产中有许多应用,用来生产农药胺磺灵、菌达灭、异丙乐灵、灭草猛、磺乐灵、氟乐录等。
17、正己醇
又称:1-己醇;己醇;1-已醇;正六醇;正已醇
英文: n-Hexane;
分子式: C6H14O
分子质量:102.18。